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3篇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材料报告    
字号:

【www.jxscct.com--材料报告】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查查通作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1篇

  一、对养老保险的认识

  养老保险是指政府依法建立的保障劳动者在老年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力队伍后的基本生活的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享受条件,主要包括年龄条件、工龄!缴费年限或视同缴费年限条件、以及是否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二是离休、退休、退职待遇标准,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离退休条件,而区别不同的保障水平;三是退休养老金的筹措、基金管理办法以及监督检查等制度。

  二、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水平低。从全社会来看,社会保障水平与我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还不相适应,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还不能通过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来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人口老龄化给一个国家养老保险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对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养老保险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最为庞大的开支。主要表现在: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抚养比率不断上升,导致养老负担不断加重;人口老龄化导致为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费用不断攀升致使养老保险基金开支大幅度增长;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及投资运营的转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同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上人口达1.32亿人,占总人口的10.2%,也就是说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的阶段。

  3.养老保险金工作的不足之处带来的“压力”。首先,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较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低,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人年老以后将没有足够退休金来维持他们基本生活,因此,他们将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子女或社会救助安享晚年。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低,还严重威胁到现有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正常发展。我国目前运行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是部分基金制的体系,养老金收不抵支,变成了事实上的现收现付的方式。其次,对养老保险金管理还没有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各级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基金监督管理机构,但是由于管理监督的依据不足,依法监督仍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最后,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收缴工作不到位。参加保险的企业有意压低缴费的工资额,使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无法真正按职工工资来征收社会保险费,导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相对减少。

  三、解决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首先,应该将最大雇用年龄与最小领取养老金年龄分离开来,并用法律形式对我国国家雇用人员(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职工)的最大雇用年龄进行统一明确。其次,建议建立领取养老保险金时间的弹性机制。国家应该在规定最小领取养老金年龄的基础上,出台政策鼓励参保人员根据身体、经济状况自主选择领取养老金的时间,确保推迟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员能够获得更高的保障水平。最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衔接。在制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同时考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以便进行衔接,确保覆盖全社会人群。

  2.做好养老保险征缴环节的稽核。对养老保险征缴环节的稽核,是对参统单位、参统人员是否应保尽保,缴费基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构成、养老保险费是否应收尽收的稽核,是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内涵式增长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的重要保证。

  3.加强基金管理,提高基金收益率。首先,应特别重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全面强化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职能,防止基金被贪污挪用;其次,建立专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运营机构,制定适宜的投资管理政策,培育高效率的基金经营机构对养老基金进行高效的投资运用,进行较为广泛的投资;最后,及时向缴费企业和职工公布基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效果,接受社会监督。

  4.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对于养老保险来说,在目标替代率不变的情况下,当退休年龄较早时,缴费的年限较短社会养老将相对更多地依赖于国家财政转移支;当退休年龄较晚时,养老保险基金相对充足,社会养老就会更倾向于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其次,提高保费的收缴率。应该从社会保障立法、规范管理流程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保费收缴保证养老金收支均衡;建立鼓励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激励机制,建立综合管理和有效实施的机制。

  5.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养老保险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保证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确保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2篇

  【摘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在企业促进改革、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实例,简要介绍了养老保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企业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对策探究

  一、引言

  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强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参保人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退出劳动岗位且符合法定条件,可以从养老基金中领取养老金,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管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溯及时间长,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在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X公司是一家从事石化油气勘探开发、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经过多次改革整合重组的大型企业,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管理经过多年的探索,虽然按照地方社保机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并办理各项业务,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也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与推进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适应。

  二、养老保险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X公司承担着近1.4万名在职职工、0.9万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管理,参保地区跨越多个省市,区域宽、点多线长,各统筹区域管理方式和社会保险待遇计算存在一定差异。企业在养老保险管理中一是加强职工收入申报,严格工资收入口径、规范申报程序、汇总核对、本人签字确认,避免少报、多报、漏报,确保职工缴费基数的准确性。二是加强养老保险缴费管理,采取收支两条线,在与地方社保机构核定数据基础上,编制各单位社会保险缴费计划,统一支付社保机构,理清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单位与地方社保机构之间缴费,杜绝欠缴、漏缴,减少补缴等情况。三是加强职工参保信息维护,配合SA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核定参保人员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岗位类别等基本信息,确保数据一致性,提高数据使用的有效性。多年来,X公司按照地方社保机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并办理各项养老保险业务,养老保险管理工作也日趋规范化、科学化,但由于各地政策差异和业务办理规定的不同,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的问题

  X公司总部设在四川省成都市,基层单位地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直辖市、自治区,而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主要集中在四川省省本级、云南省省本级、贵州省省本级、长沙市市本级、重庆市市本级等地方社保机构参加,统筹层级不同,由于企业工作性质,职工在油田系统内相互调动频繁,涉及跨省转移社会保险人员较多,地方社保机构转移经办流程、操作口径不一,对接困难,造成转移个人账户资金时间过长。特别是职工批量转出养老保险关系时,地方社保机构因转移资金量较大,因资金计划原因延迟支付转移,或者停止办理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转移,严重影响职工退休条件审批和待遇领取,职工意见反映较大。

  (二)参保地政策不一样

  职工退休待遇计算不一样,造成相互攀比,宣传解释工作难度大。一是已退休人员间的相互攀比。X公司整合重组前已有八千多名离退休职工,其养老金有的是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计算的,有的是按企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计算的,计算待遇政策不同,退休早的人员待遇相对较低,新增退休人员待遇相对较高。二是不同参保地退休人员相互间的攀比。现在企业职工虽然均参加的企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但是由于各参保地在岗职工工资以及待遇计算政策规定等原因,养老金计算结果差别肯定是存在的,如四川省规定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时按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发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0.1%的养老金;云南省规定企业职工自批准退休次月起发给上年度全省月平均养老金5%的计划生育奖励。三是基层单位社会保险管理人员变动相对频繁,变动后的管理人员对社会保险政策、业务操作流程、参保人员情况等不熟悉,工作中沟通协调又不及时,导致养老保险业务办理滞后或出错,影响日常业务申报工作及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领取时间,在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解释上不到位,造成职工片面地认为同单位工作,同时间退休,就应享受同等待遇,盲目攀比。

  (三)人事档案基础管理薄弱

  造成职工退休条件审核不能及时办理,待遇领取受到影响。近年来,地方社保机构在审核人事档案确定职工退休时间时发现档案记载出生时间与企业申报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档案中出现记载多个出生时间,审核结果与职工发生异议的相对较多。档案中有关参加工作时间及经历、岗位类别、从事特殊工种等材料缺漏,后期完善材料难度大。特别是从事特殊工种人员的档案记载不全,如从事特殊工种的名称不准确、从事特殊工种的起始时间不清楚、变动岗位或工种没有记载等等,给特殊工种认定带来较大困难,职工反映较强烈。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的规范性

  首先,加强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职工了解熟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条件、经办流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办理跨省转移,与参保人员户籍有关,所在地(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参保人员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但对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同时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参保人员再次跨省流动就业或在新参保地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本息,转移归集到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油田企业系统内调动人员必须持单位调动通知、身份证并在所属单位书面申请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其次,统一企业内部参保地区跨省转移的经办规程,统一操作口径,同时在企业内建立正常跨省转移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基层单位保险管理人员、片区保险管理人员及转接双方地方社保机构业务沟通协调的责任,避免转移接续不到位或职工往返奔波。 (二)进一步规范退休审批程序

  坚持退休审批公示制度,从严把好退休审批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针对企业参保人员情况,基层单位结合职工人事档案记载初步核定退休条件,特别是提前工种退休,必须本人书面申请、单位初审、单位承诺,实行退休公示制度,自觉接受企业和参保人员的监督,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经公示无异议后,再由社保经办人员送地方社保部门进行退休审批,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防止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三)加强社会保险管理队伍建设

  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涉及面广,业务模块多,工资申报、费用缴纳、人员管理、待遇发放等一系列环节,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保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运行和管理工作业务,服务于企业的改革和稳定,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首先,与地方社保机构建立培训需求信息,借助多渠道培训平台加强保险管理人员对现行社会保险政策的学习,提高政策理解和实际运作水平。其次,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操作性、时效性较强的年度培训计划,以“师带徒”的形式,熟练掌握业务经办流程,提高社保管理人员业务操作水平和业务经办效率。

  (四)切实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参保人退休后待遇享受

  人事档案是参保人员个人工作经历的原始记录,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它的真实、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企业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提高参保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健全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和转进、转出的档案,要加强管理,从严要求,防止虚假材料进档或随意抽取档案材料,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发生。档案管理部门要与社保管理部门对达到退休条件拟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提前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退休手续的顺利办理和待遇享受。

  参考文献

  [1]韩露.浅谈如何做好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0).

  [2]崔沙沙.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探讨.法制与社会.2009(1).

  [3]方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透析.地方财政研究.2005(1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3篇

  一、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成因

  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总括起来大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保障能力弱。一是养老保险基金积累不足。主要原因是起步晚,直至1985年才开始起步。二是基金来源渠道单

  一,主要依靠国有企业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扣缴,计为统筹基金专用帐户;个人缴费和非国有企业参保数为之甚少。在建国以后,虽然政务院于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等待遇作出了规定,但国家始终未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职工养老基金部分进行积累,因而这一块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直到目前为止,这一缺限仍继续存在;三是基金收缴不到位。参统单位借口种种原因不按时、足额缴费,欠缴、拒缴现象严重,影响应缴基金的收缴率;四是覆盖面窄。目前的养老保险统筹主要是国有企业,1997年以后将县以上集体企业和外资、私营企业纳入统筹,但这部分参统单位基金收缴难度大,收缴率低。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参统率则更低,许多人尚游离于养老保险统筹之外;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由于无统一的制度规定和可操作方案,处于各行其事状态,一些单位搞而一些单位至今未搞。由于以上几种情况并存,因而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难,积累少。而养老金的发放则是一个纲性指标,不论收缴率怎样低,保证发放却没商量余地,因而就使积累不足的养老保险基金面对纲性发放捉襟见肘,苦苦支撑,面临收不抵支的危机,保障能力相当脆弱。据国家劳动保障部部长坦言,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共700亿,仅够支付离退休人员2个月生活费。

  (二)参保单位缴费率太高,接近或超过企业承受能力极限。特别是老国有企业,由于老职工多,养老基数大,承受的压力也大。在一些企业中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已为1∶1甚至大于1;高缴费率无疑是加重了企业负担。据统计,不同行业企业用于社会保险的费用已占到企业人工成本的11.7%-21.9%不等。(注:《云南省企业人工成本的现状调查及指导意见》载于《云南劳动科技论文选》2000年1月。)企业真可谓是不堪重负。因此单纯靠提高缴费率增加基金的办法已走入了死胡同,行不通了;

  (三)基金增殖效率低。目前基金增殖的方式主要是靠银行存款利息和购买国家公债实现基金增殖。这种办法虽然能保证基金运行安全,但增殖率极低。特别是近年国家一再下调存款利率,至使基金增殖率下降,收益下降。进行借贷投资吧,风险又大,危及基金运行安全。且目前尚不具备制度保证和成功的经验借鉴,不敢轻举妄动。盘活国有资产充实积累,在短期内可以看到基金增长,但这种方式只是一次性投资的短期行为,对基金持续增长起不到作用。况且国有资产变现大多记的是一笔空帐,真正变现进入基金的,那也不过是一潭“死水”,“死水”怎经得住“淌”?因此,探索能使基金积累快速持续增加的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基金管理制度有待加强。虽然党和国家多次重申养老基金是离退休职工的“活命钱”,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基金作他用,但现实中挪用基金之事时有发生,屡禁不止。与此同时,离退休生活费异地开放,不可避免地出现“活人吃死人的钱,死人吃活人的钱”的漏洞,造成不必要的基金流失。

  (五)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养老保险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过程中,由于在职职工与新的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双向选择,一部分职工被辞退,解除了劳动关系,一部分职工自愿买断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离开了原企业,一部分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享受改制优惠政策提前退休,进入退休职工队伍。以上几种人员分流方式,使原来职工队伍急剧减缩,相当大的一部分职工由在册变为不在册,直接产生企业职工工资总额急剧下降的现实后果,其上缴养老保险的工资基数也就下降。从企业方面讲,企业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养老负担,求之不得。但从社会保障方面看,养老保险上缴的基数呈明显的萎缩趋势,直接冲击着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这一新情况是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何解决有待于探索。

  二、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新途径探索及可行性分析

  养老保险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是最大最难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将有效带动其他问题解决。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历与实践,汲取过去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办法中的成功经验,特提出:零岁养老保险法。现将该办法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解析如下:

  (一)“零岁养老保险法”的含义

  零岁养老保险法的主要对象是新出生人口。每个新生婴儿从出生时由其家庭供养者为其投养老保险。投保金额以年为单位按0-1岁1元/月,1-2岁2元/月,2-3岁3元/月……的算术递增法缴费,直到其年满18周岁或其就业有经济收入为止。被保人就业后应建立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其零岁养老保险基金积累金额自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建立之月起本息累计转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投保年限可累计计算。

  “零岁养老保险法”主要解决养老保险基金原始积累慢的问题。

  (二)操作方法及相关问题的处理

  1.新生婴儿出生后,其供养者即为其在银行开立“零岁养老保险”存款帐户,并到当地社会保障部门进行注册登记。视为已投保。每年年底由社会保障部门与银行进行保户及存款金额核对,确保保户及投保金额的准确无误。

  2.如被保人中途死亡,其投保金额本息可由投保人(一般为其父母)继承,并入投保人的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办理转并手续。并入后的基金按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基金管理和使用。

  3.投保人在被保人未满十八岁前死亡或因故丧失抚养能力者,经有关部门认定,可向当地养老保险部门申请,停止投保,并封存其“零岁养老保险”帐户基金。被保人有能力自己缴费后再重新启动。其本息一并并入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继续投保。

  4.按有关政策规定符合收养条件收养子女者,也按上述规定办理投保,履行义务。

  5.现在未满18岁的青少年,作为“零岁养老保险法”涉及的特殊对象,其抚养人也应按以上投保办法为其投保。实际年龄数即为投保缴费基数。按年缴费,直至年满18岁为止。投保年限从投保之日起计算。

  6.“零岁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由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纳入现在的养老保险基金一并进行管理,并负责基金的保值增殖和安全运营。徐特殊情况外,投保人和被保人不得支取和转移保险。

  7.缴费办法可以多样化。可按投保最高年限的累计总额一次性缴纳,也可按年缴纳。得息按实际投保金额计算。鼓励有条件的家庭高于规定金额多缴保费,标准自行掌握。

  8.“零岁养老保险法”可先在城镇居民和有条件的农村中试行,摸索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然后再在全国推广。

  9.“零岁养老保险法”应纳入国家《社会保障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三)实施“零岁养老保险”办法的依据及可行性分析

  “零岁养老保险”办法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1.理论依据。我国自八十年代初开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以后,建立了企业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和职工部分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基金。成立了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的筹资体制,并将“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作为一项个人筹集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方式确定下来,这一制度的确立,为扩大个人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开辟了一条道路。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人们的经济收益低,加之对社会保障重要性认识不足,自我保障意识淡薄和“靠国家养老”的依赖思想严重,因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一直是空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使人们的经济收益有所增加,对社会保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这为重新启动和实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奠定了基础。“零岁养老保险法”正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它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在空间上的继启和时间上的延伸。由原来对就业人员的要求拓展为对每一户家庭生育有孩子后的要求;相对延长了投保年限,由原来的18-60岁,扩展到0-60岁;投保对象也由原来的城镇职工扩展为社会各类组成人员。从根本上解决了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问题。

  2.现代人的生存观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为启动“零岁养老保险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过去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人们生活水平很低。为了增加收益,提高生活水平,人们便把希望寄托于儿孙,希望多生儿子,增加劳动力,提高家庭劳动生产力水平。久之形成了“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人生观和价值观。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悄然之中变化着。在城镇,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新生活理念已为广大家庭所接受,并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农村,推行一户二孩制度,逐渐被广大农村人口认同。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和沿海农村,自愿终生不育和少育的育龄夫妇逐渐增多。如:上海人口出生率已出现负增长;江、浙一带农村育龄妇女只愿生育一胎,而腾出时间和精力投入生产劳动,发家致富。过去“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为“优生优育,少生优生”的新观念所代替,人们已不再把养老问题寄托于儿孙,而是寄托于社会,寄托于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不再把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增加收益寄托于多生儿子,而是寄托于知识的积累与科技的创新。这种新的观念和生活理念成为现代人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满足人们追求新生活的需要提出了更高要求。

  3.生命质量依据。平均寿命的延长使“零岁养老保险法”成为必须和必然。这是启动和实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零岁养老保险法”的现实依据和要求。解放前,我国平均寿命为36.5岁,到解放前夕全国共有人口5.41亿人,解放后五十年来,人口数和平均寿命不断增加,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平均寿命逐年上升,到2000年已上升到71岁。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反映出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意味着人口基数的剧增和养老周期的延长,随之带来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的巨大压力,就目前的养老保险现状根本无力负担。因而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基金收缴新渠道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启动“零岁养老保险法”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也就成为形势的必须和历史的必然。

  4.经济收益依据。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人民收入水平偏低。改革开放20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逐年增加。1978年时,农村人均收入为13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43.4元。当年全国城乡居民存款年底余额为210.6亿元。到1999年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210.3元,较1978年增加6.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54元,增加了17.04倍。当年全国城乡居民存款年底余额59621.8亿元,增加了283.1倍。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情况看,1985年消费水平437元,到1999年消费水平3143元,增长7.19倍。(注:《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为实施“零岁养老保险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零岁养老保险法”最高不到20元/月的缴费额,是大多数家庭都能承担的支出,不致因此增加居民生活负担,影响居民生活。特别是城镇居民基本都能承受此消费。

  5.效绩依据。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需2030年后,人口出生率才会出现下降趋势,而现在每年出生的人口平均为1500万人左右,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6亿。与现在人口数相比,30年内我国人口还要增加近3亿人。

  从个人帐户上看,到18岁那年,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为1980元,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但1500万人/年的个人帐户相加则不可小视。而30年3亿人的个人帐户积累则更是不可小视。每年上亿元的基金积累,将极大地缓解当前收不抵支的矛盾,同时解决基金积累不足,速度慢,保障能力脆弱的问题。

  6.抑制人口增长。实施“零岁养老保险法”,每个生育孩子的家庭必须为孩子投保。也就是说,在家庭供养孩子的正常支出之外,又增加了一项纲性支出。这也就使供养孩子的养育成本提高了,而且生的越多,则要投保的人数就越多,支出就越多,成本就越高。养育成本的提高,对于每一个收入增长较衡定,无身外之财的家庭来说,这就不得不对多少或少生孩子进行考虑和选择。这一办法的实施并不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抵触,而是与计划生育政策相结合,从经济制约的角度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降低人们多生孩子的欲望。特别是对农村传统观念较强的地方,其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因此,“零岁养老保险法”将对抑制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fw/95140/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医德医风专项教育活动总结【汇编五篇】

医德医风专项教育活动总结【汇编五篇】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2013年5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作出部署,将建立师德考核档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德医风专项教育活动总结【汇编五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5-06
小学公开课活动总结及小结汇编4篇

小学公开课活动总结及小结汇编4篇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社会学家给社区下出的定义有140多种。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公开课活动总结及小结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6
幼儿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总结精选5篇

幼儿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总结精选5篇

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总结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5-06
学校四史教育活动总结范文四篇

学校四史教育活动总结范文四篇

四史,又名新四史。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202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四史教育活动总结范文四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2024-05-06
强国复兴心得体会(锦集6篇)

强国复兴心得体会(锦集6篇)

民族志(Ethnography),是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和写作文本,是基于实地调查、建立在人群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强国复兴心得体会(锦集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5-0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