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双人舞 在线阅读|爱上双人舞读后感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19-09-18   来源:读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读后感】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精选10篇

  《爱上双人舞》是一本由李中莹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一):没有不需要经营的爱

1、爱是给予,不是控制,不要企图控制他的思想、行为

2、不能要求他按我自己的意愿行事,比如要求他主动给自己倒水、让地方;要求他主动帮助我渡过困境、主动放下活儿哄自己开心

4、要妥协、要独立、有情绪要发泄、小矛盾要解决、要有冲突解决机制这样才能抑制“婚姻五大杀手”

5、内感官配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6、语言技巧:先跟后带,对立场的反应有几个:肯定、否定、说无关的、说不同的观点,肯定立场是好的,但如果不同意对方立场,就采用先跟后带技巧,跟上对方的立场深入讨论,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8、找到两人的黄金时间:两人开心一起做的事情;60-90分钟内完成;不需要很费钱,如果一个月没有五次以上的黄金时间,要改善:列出黄金事情清单至少20件,然后找时间每周来一件

9、建立两人共同目标或远景,良好的目标应该具备1)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凭自己力量能做到3)目标足够让自己喜悦4)不伤害任何人,符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要求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二):婚姻逻辑之我思

       尝试婚姻的基础是什么?亲密关系中最大的敌人是谁?经营快乐婚姻的正确逻辑是什么?
        首先,婚姻的基础是:两个人价值观=(多)同+(少)异,而后逐渐演变成:两个人价值观=(更多)同+(更少)异
        常说的婚姻需要互补,并不是说两个人能够因为不同而长久的在一起。而是现有某些价值观有差异,但是一方或这双方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有些极端,需要被中和。所以愿意接受对方的影响,让现在看起来不同的价值逐渐在未来趋同。
       不得不承认,和自己不同的人有时更有吸引力。因为新鲜和兼得心里,比如自己是个安静的人,却也羡慕善于交际的人。但是如果你没有改变自己的欲望,不要选择和差异太大的人在一起。因为不同,你们的生活交集太少,没有办法维持一个充分了解的婚姻。
        其次,亲密关系中最大的敌人是差异。亲密关系时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左右为难,会后悔。何况两个脑袋在一起思考问题。
         那么我觉得弥合差异有两种逻辑,一个基于理论主义,一个实用主义。
        理论逻辑中最关键的前提是:对方同时具备讲道理和愿意改变的特质。具体如下:
1、当事件只和对方有直接关系:
讲道理→对方觉得你有道理→愿意改变→略微改变
              对方觉得你没有道理→不改变
无所谓道理→尊重对方
2、当事件和两个人有直接关系:
讲道理→对方觉得你有道理→愿意改变→略微改变
              对方觉得你没有道理→折衷
无所谓道理→折衷
但是实用的逻辑是:
1、放低你的标准,不要求对方改变,因为改变对一般人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人也不可能是机器人,实时客观。
2、筛选两三点不能放松的要求,通过合适的方式渐进的程度引导对方改变,给对方时间逐步改变。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三):【摘抄】爱并不给我们要求的权力

      讲了夫妻应该如何相处,孩子的成长阶段,沟通以及正确处理情绪,还有如果感情破裂夫妻应该怎样相处不会给孩子带来更大伤害等等。
      whatever,我只摘了需要提醒自己的部分。
1、【育儿】Eric H.Erikson 的研究指出一个人从生到死,共经历八个心智成长的阶段。如果在某个阶段里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充分地成长,这个人在生活中会感到乏力出现困扰。
     最初的五个阶段应该在21岁之前形成。
【第一阶段】:1岁以前一一信任与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表现得异乎寻常地害怕被遗弃;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需要别人照顾;
        不能信任任何人。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表现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2岁一3岁—自主与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注意到身休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若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支持及尊重,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成长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产生害羞及羞愧的感受。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经常做出不恰当的道歉。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知道白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4岁一5岁—主动与内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白己的主意行事;
       发展出主动性。
    若在这个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常常说出他的想法,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者秘密地进行。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害怕犯错;
         感到无助及内疚;
         只懂得安慰别人;
         回避风险;
         隐瞒错误。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6岁一11岁—勤勉与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并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凡事要求完美;
         经常拖延及耽搁;
         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12岁一21岁—对身份与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找出怎样适应世界的方法;
          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
          界定自己对于异性的身份;
         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确定人生应怎样过。
    若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允许他去探索自己的梦想及感觉,尝试新的想法,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若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险(特征):
          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不能确定人生目标;
          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需要凭拥有的财物、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地位。
2、NLP相信一个人已经拥有使自己人生成功快乐所需的所有能力。
3、“早餐我喜欢吃鸡蛋”
     回应(1)“今大不适宜去钓鱼”(说其他的事),使我们感到对方没有听你说话,心里不舒服。
     回应(2)“吃鸡蛋不好、不健康”(否定你的立场),使我们感到对方与你对立,内心不舒服,紧张、警觉。
     回应(3)“早餐应该吃粥”(说出他与你不同的立场),使我们感到对方与我们不一致,不舒服,也许有一点失望。
     回应(4)“是啊,吃鸡蛋最好”(认同你的立场),对方的认同使我们感到开心、放松,可以跟对方再谈下去。
     
     如果你的确不能接受对方说的观点,该怎么办?事实上,你可以维持与对方不一致的立场,同时可以运用一些说话的技巧,让对方感到几平与回应(4)一样的良好感觉。
      回应(5)“鸡蛋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早餐该吃它呢?”,直接问对方立场的价值观。当对方在解释鸡蛋的好处的时候,他是在肯定“鸡蛋是好的”这个立场,你制造了这个平台给他,所以气氛是投契合拍的。
     回应(6)“你喜欢早餐吃鸡蛋,一定有原因,可以与我分享吗?”—一你让他看到你对他的接纳、尊重与信赖。这个对话方向可以让你找出对方立场的盲点或者谬误之处,更容易引导他改变立场。
     回应(7)“早餐应该吃得好,所以你吃鸡蛋。是不是?”——把焦点放在背后的意义上(虽然只是你的猜测:“早餐应该吃得好”)这样,因为焦点的层次提升了,便可以达成共同接受的立场。(吃的东西虽然不同,“早餐应该吃得好”却是双方一致的意见。)
      回应(8)“你喜欢早餐吃鸡蛋?”一你只是在复述对方的话,但是因为对方必然回答“是的”,他的内心会产生好像得到认同般的感觉。
    这样的回应,并没有显示回应者的立场(不同意早餐吃鸡蛋),但是能够使对方有好的感觉。这样的回应取向是顺着说话者所说的方向,就是“先跟后带”的“跟”了。然后,你可以跟着再多说几句对方会用“是的”来回应的话,再找出除了“吃鸡蛋”外,有些什么双方都能接受的不同选择。这样,可以促使其改变自己的立场,发现一些以前忽略了的价值,这有两个可能: 直接的价值—原来吃鸡蛋/粥有刀l鲜的好处;间接的价值,一吃鸡蛋/粥是小事情,两个人在一起开心谈论才是重要,也可以是找出中立的立场,即双方都能接受的立场。
4、上班工作,加上主妇之职,使一个女人没有多少空余时间,特别是当孩子开始上学,甚至孩子经历小学和中学的整个阶段,“尽责”的母亲只会睡眠不足,难以有“自己的时间”。两份工作使她减少与丈夫的沟通和相处的时间,两人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而本人的忙碌,同时使她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时间让她跟朋友谈话,与这个世界也开始脱节了。这样,不需多少年,她变成了“黄脸婆”,没有什么吸引力,对世界每天的变化、进步,她接受起来都会感到吃力——成为一个过时的人。也许,只有当婚姻出现明显的问题,她才会突然醒悟,而往往是醒得太迟了。
    在这样情况里的女士,必须提醒自己:除了做“贤妻良母”之外,还需要:
          (1)保持与丈夫有良好的沟通。最好是每个晚上都抽出时间进行交流,保持两人的亲密关系。
          (2)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有自己的朋友、活动和兴趣爱好,让自己保持与外界的同步发展。
     
      若工作量太大,确实对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以尝试减少工作量,或者找人分担一部分工作,还可以学习提高效率的技巧,甚至放弃部分工作。也许工作业绩上会受些损失,但这总比失去婚姻或感情关系更好。
     (这个看每个人的取舍吧,我觉得家庭里的男性完全可以分担一些,而不是女性承担全部,并且不得不压缩自己的工作时间。)
       每一个人都需要给自己一点私人时间,这可以是每周一次,每次一两个小时,或者更多。你应该用这些私人的时间为自己做一些事,可以仅仅是安静一下,喝杯咖啡思考事情,也可以是边看书边听听音乐,或者逛街、参加课程让自己提升、找几个老同学聚会,都是不错的安排。其实,所有的安排都不如一点重要:你有“自己”的时间,保持了“自己”的身份,你不需要依附别人生活。如果你有困扰、压力,这些私人时间能给你喘息一下的空间,能够找一个不同的角度去检讨、思考。
5、沟通的效果决定于对方的回应。喋喋不休不会增加效果,而只会减少和谐,破坏感情。
      你说了而对方没有给你预期的回应,便是没有效果。重复没有效果的方法只会继续没有效果,而其他的问题却产生出来。所以,应该做的是改变方法。沟通的效果由对方决定,但是由你控制,因为你可以改变沟通方法。
       有喋喋不休习惯的人需要决定:维持这个习惯和与伴侣维持和谐关系之间哪样更重要。想改变这个习惯,可以:
      同样的话只说一次。若怀疑对方没有听清,可以问问他/她。
      每当自己不自觉地喋喋不休了,叫伴侣提醒你。
      要说的事,预先想想如何只用三句话说出来。三句当然不能包括所有的资料,但应该包括最重要的资料。三句之后,若对方感到兴趣,自然会请你说多一些,这时你才说出其他资料。若三句后对方不感兴趣,你便应该停止。
      经常提醒自己多看、多听、少说。这能使一个人观察更多、掌握更多、更受人欢迎。
6、若想事情带给自己的情绪改善,必须先改变自己对事情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而不是去企图改变世界。(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网游,只是在空闲时,偶尔朋友邀请会出门打麻将,独自一人在家使我感到孤独,更重要的是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好父亲常常用打麻将逃避并最终感情破裂,使我总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其实打麻将这件事情若是看成娱乐则没什么,我喜欢看书他喜欢打麻将,只是放松自己的方式不同罢了。重要的是我不要产生不被重视的联想,这样才不会产生他不可理解的情绪。)
7、情绪本身没有什么好坏之分。
     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时,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不是把情绪压抑便是逃避。这样,对事情没有好处,只会使事情恶化;同时对我们的身心亦带来不好的影响。
8、压力的产生就是提醒人们需要面对威胁,消减压力最好的方法是运动,运动可以消除累积在身体里的能量,使身体恢复平静的状态。
9、当别人有情绪的时候
    因为过去我们对情绪的很多错误观念,所以处理别人情绪的方法效果很低。传统的方法不外乎四招:
    1)“交换”—就是对有情绪的人提供一些他追求的价值,让这个人抛开情绪,例如“不要哭啦,妈妈带你去买冰淇淋吃,好吗?”或者“不要不开心啦,今天我请你吃日本料理吧”。这份交换,因为没有针对引发情绪的事情做过什么,所以只有短暂的转移效果,过后情绪又会回来。其实,这也就是“逃避”招数而尸。
    2)“惩罚”—用这一招的人认为负面情绪是不好的东西,是不应该有的。谁有负面情绪就是他的错,应该受到惩罚,所以对有情绪的人说话,里面充满惩罚的文字,例如:“你老是哭!再哭就揍你!”或者“跟你说话就要受你的气,我们还是不谈好了”。成年人之间的避不沟通,是最常用的惩罚对方的武器之一。身边的人不能沟通,使陷入情绪的人更受到隔离和孤独,更难跳出来了。
     3) “冷漠”—有些人认为情绪问题是个人的事,其他人难以帮助,当他自己心情不好时总是独自一个人,所以碰到有情绪的人求助的时候,也是叫他们“自己搞定”。例如“这些事,别人帮不了的,还是自己冷静去想想吧”。这样的话,使有情绪的人就像坠入了情绪的黑洞一样,必须自己熬过这个困难阶段,感到十分孤单和无力。
     4) “说教”—这一招是传统父母在无计可施时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对有情绪的人说大量的“道理”:应该怎样、什么不对……但是对事情的解决,或者情绪的舒缓完全没有帮助。他们坚持自己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嘴巴里说的都是无法反驳的东西,但是就没有提供什么有效可行的办法。有情绪的人面对着这些喋喋不休的人,情绪只会变得更差:“你这样真是烦死人了!”
      有一套技巧很有效果,不单能舒缓情绪,更能帮助有情绪的人在事情中有所学习,使事情更易解决,或者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自己会处理得更好。这套技巧包括四个步骤:
    (1)“接受”—就是你注意到对方有情绪,同时你接受这个有那份情绪的他/她。这可以用类似以下的话表示出来:“我看到你有些不开心,愿意跟我谈谈吗?”或者“你的样子糟透啦!坐下来告诉我什么事吧。”假如你假装没有看到他/她的情绪,或者否定他的情绪(例如“你不要又闹情绪了!”、“什么事又发脾气啦?”等),你便是在把他推开了。”
    (2)“分享”—这一步里面,最重要的是先分享情绪感受、然后才分享事情本身:
         他/她总是先说事情:谁人不合理、什么事不如意等,你必须把他的注意力迁移去他的情绪感受或者身体里的感觉上,例如“那你现在感觉怎样?”、“原来你受到委屈。上次我受到委屈的时候,我的胃部痛了,你的胃感觉怎样了?”、‘他这样对你,你感到愤怒或悲伤?”(当对方回答说是“愤怒”时,你继续问:“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情绪?失望或无力感?”)
          不断地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向身体感觉或者情绪感受上,待对方说出大约6个这样的词语时,你会发觉对方已经开始平静下来,或者声调降低了、身体的动作减少了。现在,你可以问对方引起情绪的事情了。当你明白了是什么一回事,你可以进入第三步。
    (3)“设范”—在这一步里,你先找出事情中你可以接受的地方,对之加以语言上的肯定。无论什么事,你都可以找到能够肯定的地方,例如“你觉得他这样说很不合理,难怪你这么生气啦”或者“你已经准备好这么多食物,天忽然下雨,你当然失望了”。一般情况下,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对方看事情的角度并做出肯定,或者干脆肯定对方的情绪(“事情不如意,当然会生气啦!”)肯定的行为会使对方说“是呀”、“对呀!”、“就是嘛!”等的话,这是说,在心理上对方已经认为你站在他的一边了。
      接下来,你向对方指出事情中他需要改变的地方。你不可以直接地说出对方的不对,或者应该怎样做,因为这样你是把自己重新放在与对方对立的位置,使刚才建立出来的心理效果破坏你应该灿汉寸方的利益出发指出需要注意的部分,例如:“可你每天都要跟他一起做事,他每天这样不讲理你便每天生了气,你会做得很辛苦呀!”或者“你准备食物是为了自己与朋友们开开心心地过一天,老天下不下雨你无法控制,但是你可以控制‘怎样做才能够开心’这件事呀!”有了前面的肯定,你现在这样说,对方当然会容易接受改变了。
      (4)“策划”—就是对未来的行动做些计划,目的是让自己会有更好的表现。你用一句话做这个部分的概念基础:“凡事都有三个解决办法嘛!”你可说:“想想你怎样做他对你的态度会有不同?”或者“有些什么其他的选择,使你能够在雨天中也可与朋友有快乐的一天?”引导对方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对方的负面情绪便不会再出现,同时也会有更积极的表现。
      另外一篇本书书评,摆脱“受害者”心态 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10264/
      ——爱只给我们为他人付出的动力,并不代表我们拥有控制他人的权力,我们永远无法“拥有”一个人。
      end.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四):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

今年大热的一部阿米尔汗自导自演的电影《摔跤吧爸爸》里有个小剧情,我个人特别喜欢。当大女儿从小城镇到了国家体育队,接触到了先进的机械器材,全新的培训模式,最主要的,每天晨跑碰到的那个笑容阳光灿烂的小哥哥唤醒了她的女性意识。于是她开始留长发,注意穿着,然后每天晨跑跟小哥哥的相视羞涩一笑,那个瞬间我觉得她特别可爱特别美。看完这部电影,我专门到网易云音乐搜到这段剧情的背景音乐,中文名叫《无拘无束》,多么贴切的名字,离开爸爸离开单调的摔跤生活,可不就是无拘无束嘛。

这段音乐我反反复复听,就是因为我珍惜每一个女生的心动时刻,就像曾经的我一样。如果没有XJB,我可能一辈子也体会不到这种空气都是粉红色的感觉。之前我说,这个世界上我不会喜欢上任何一个男生。果然flag一立起来,就很容易倒,也就是从XJB开始,我开始爱上双人舞,即使结局不圆满。

关于对另一半的控制

当对方与你的看法一致,并做出一些符合你意愿的事情时,你很容易产生对方已受到自己的控制的错觉。正如,你开车行驶在路上,跟在你后面的车并不是受到你的控制而跟着你,他们只不过是碰巧也需要走这条路而已。有条件、有限制的爱,只不过是想控制一个人,用一张印满“爱”字的纸把对方包装起来而已。“想为他好”的动机往往被用来掩饰这样的企图,其破绽就在句子里的“为”字。“想他好”与“想为他好”不同。“想他好”只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意念、希望。两者的分别是后者以为自己有些能力,运用这些能力去做某些事,对方便会觉得更好。也就是凭借这些能力,说话的人硬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上面,以为可以控制对方。什么才算“好”?以什么标准?为什么要用这个标准?什么时间、用什么途径才能取得这份“好”?所有这些,都以为完全可以代对方决定,因为那是“想为他好”。至于对方同不同意、想不想这样,似乎已经并不重要。

男人中的“托付”心态

其实托付心态,在男人中亦很常见。很多人进入了一家企业做事,便期望那家企业照顾他一生,无论有什么事情发生,都是企业的不对、都要对企业抱怨,就像孩子吵闹时的抱怨一样。他们亦会把自己托付给一门手艺、一个行业、一种社会制度、一届政府;每当有问题出现,都是它们的不对,而自己则是无能为力。 在这类男人的心里,他们认为女人把自己托付给男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会义不容辞地负起这个责任。表面看这样很好,但是事实上因为他们承诺了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会感到很辛苦,很无力,这样对婚姻没有好处。

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

正确的心态是:我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你也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人生,而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更能增添额外的火花,产生一些独自一人不能获得的成功快乐。若想形成“我们”,两个人都必须准备接受一些本来自己没有的东西,亦要准备放弃一些自己本来有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准备,便是没有诚意去做一个“我们”出来。这样放弃。两人或许生活在一起,但不会有足够的和谐和共同的乐趣去建立良好和长久的婚姻关系。

“别把情绪带回家”是错的,应该是“请你把情绪带回家吧”,两人并肩面对

这些所谓“负面情绪”重复出现,不被接受,我们又没有办法有效地处理它们,于是,我们对它们有厌恶排斥的心态,渐渐学会不理会自己内心的感觉,而只凭家长的点头或摇头示意行事。从那时起,我们便与自已的内心感觉分离了,成为自己情绪的奴隶。 我们希望对方可以把情绪放下来才回家,自己也这样承诺,其实这不可能做到。但是为了遵守自己的承诺,便会先找到一个地方疏导、宣泄自己的情绪,待平静后才回家。如果这个地方碰巧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异性,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感情关系便会发展出来。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多少有婚外情的人说起问题的开始就是家中的配偶不了解自己。为了保证真的是两人并肩面对世界,为了杜绝发展出其他感情关系的可能,应该对配偶说:“请你把情绪带回家吧!” 当自己有情绪时,亦应对配偶坦白说出。

信念系统是什么?

一个人活在世上,对出现在眼前的人、事、物持有什么态度,取决于他内心的一套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信念是“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一回事”、“事情该怎样”,即是一个人头脑里的世界运行法则。 价值是一件事情能给一个人的“好处”。例如事情里什么最重要、能给这个人些什么等问题的答案,就是那件事情对这个人的价值。不同事情的价值的排列,形成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推动这个人去做或不做任何事的因素。规则是这个人头脑里认为该怎么样做才能取得价值、实现信念的想法。例如“人人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问”是信念,“多点学问会得到人们的尊敬,找工作更容易”是价值,“所以,我该每周看一本书”是规则。 信念、价值观和规则统称为“信念系统”。

这36项心理素质,分为6大类: 1.思想态度—最基本的处理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态度 2.学习提升—保持与时共进、乘风驭浪的能力 3.自我管理—有效地照顾自己的人生 4.人格发展—有效地为自己进行定位 5.情绪智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6.人际沟通—有效地与其他人相处 这36项心理素质都可以从思想和模式上呈现出来,以下就是扼要的解说: 1.思想态度 (1)对所有的人、事、物都抱着“三赢”的态度:我好、你好、世界好 (2)常怀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态度 (3)经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在困难时能够刻苦坚持 (5)灵活 (6)有创意,富于幽默感 2.学习提升 (7)对很多的事物都有兴趣 (8)有效地运用内感官 (9)想掌握有关的学问和知识 (10)多问“为什么”和“如何,, (11)不满足于简单答案而想了解更多 (12)有尝试的勇气,可以付诸行动 3.自我管理 (13)自己可以做的不假手他人 (14)白己想要的自己去争取、创造 (15)以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为荣 (16)爱护和尊重自己 (17)有效的时间管理 (18)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 4.人格发展 (19)认识自己拥有和未有的能力 (20)能够改变妨碍自己成长的信念 (21)具备有效思维的能力 (22)肯定自己拥有与别人一样的资格 (23)尊重每一个人的界限 (24)认识和珍惜自己能够做到的对世界的影响 5.情绪智能 (25)明白情绪其实是来自本人的信念系统 (26)接受自己的情绪 (27)具有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 (28)关心别人的感受 (29)明白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 (30)能够接受“失去” 6.人际沟通 (31)有效表达白己的意思 (32)能够主动与人接触 (33)接受跟自己不同的人 (34)能够妥善处理别人的不当言行 (35)能够面对公众说话 (36)良好的谈判辩论能力 这36项心理素质,任何人都不会天生就有,而是必须在成长过程中培育出来。这些心理素质,不会限制一个人的人生取向和生活模式。相反地,无论在什么环境、做什么工作,都能够让这个人活得更开心、更成功。

身份就是整颗钻石。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像是一颗钻石的本体质素,身份就是整颗钻石。钻石的多个面,向不同的方向反射出钻石的光芒,就如一个人生活中的多个角色,其实都是这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反射面。所以身份是由很多个不同的角色组成,每个角色都有一不完全一样,甚至很不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

两个人前进的步伐不一致了怎么办?

回到家里,最好还是不要带着在工作环境中的心态和要求。 如果不是事业财富使人看不清,出现这样问题的人多会是因为喜欢追求心理状态提升和心灵修炼等的学习,例如参加一些课程而改变了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配偶则仍是维持本来的一套。在这个情况里,应该做的事不是指责或批评对方。很多人都说自己能够接受批评,但是,别人给自己的批评还可以接受,配偶说同样的话则觉得特别刺耳。这是因为在夫妻关系里,内心的身份定位是两人平等的,同时对对方是绝不设防的。如果没有允许两人共同讨论的预设机制,突然出现的批评会使对方把关注焦点放在维持对等身份上,从而做出抗拒反应。抗拒的不是对方说的话,而是那些话背后的身份改变:我不愿意你一下子变得比我高了。 在我的课程里,学员常常告诉我有很大的收获,会回家帮助配偶也做出好的改变。我问他们会怎样做,他们会告诉我:“我会教他怎样想、怎样说话、怎样做事啊!”我便告诉他们这个道理,并且提醒他们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说,因为你一开口就显示出你懂得一些好东西而他不懂,马上便给自己制造一个高于对方的地位了,你应该不说、只做!把你的改变在行为上呈现出来,慢慢对方就会感到你不同了,比以前好了。终于,对方忍不住开口问你,这时,你不可以像打开水闸似的源源不绝地说!因为这又会使对方感受到对等身份受到威肋。,你会前功尽弃。你应只说一点点,轻描淡写地说。这样,对方会越来越有兴趣,这时你可以引导对方看看你的课程讲义—这是为了让他产生‘自己学回来’的感觉,然后才与他讨论。”

婚姻和爱情都不是顺其自然,“就像两块树叶重叠地落到流水上,假如没有什么力量把他们连结在一起,流水很快便会分开它们。”

人总是在不断的改变,如果两人结婚后没做任何事去增加相互了解,而只是“顺其自然”地发展,那么就像两块树叶重叠地落到流水上,假如没有什么力量把他们连结在一起,流水很快便会分开它们。“顺其自然”会给它们多大机会再次重叠?

不要指望别人能够完全了解你,你自己都尚未完全了解自己。

事实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了解另一个人。连你自己都不完全了解自己,如何能够有入了解你呢?

孩子不是婚姻的全部。

在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占51%,父母与孩子关系的重要性占49%。无论孩子怎么样,应始终坚持夫妻间亲密和谐的关系。父母帮助孩子成长,准备将来有一天会把他/她放走,去建立他们的新系统。在那个时候,夫妻两人的系统还是自己安身和安心的天地。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五):【已读】爱上双人舞 李中莹

当我爱上一个人,这份爱赋予了我怎么样对待他的权利?

他是独立的人,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我无权干涉他的选择,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我有着提出我的建议和看法的权利,但是否采纳是TA的权利;

同时,我也有着坚持我自己的选择的权利。

我无权监管他的生活。

我有着和他分享我的生活的权利,但是他不是必须跟我分享他的一切;

同时,我也不必分享我的一切。

我无权将他像仆人一样的使用。

我有着提出需求的权利,但是他不必百分百的满足我;

同时,我也不必成为他的奴仆。

我无权要求他感恩我为他所做的。

我有着为他做事情的权利,但是他不需要给予回报,甚至不必一定接受;

同时,我也感谢他为我所做的一切。

我无权让他为我的快乐负责。

我有着让自己快乐幸福的义务,但是他不是我生活的责任人;

同时,我也不是他生活和情绪的主宰者。

甚至

我无权要求他一定爱我。

我有着爱一个人的权利,但是他不会因为我爱他而爱我;

同时,我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爱我而爱上他。

爱是个人的主观感觉,甚至可以说是爱人在大脑中激起的映射反应。爱是每个人内在本就存在的,被客体的存在激发出来的感觉,可能是对父母的爱、可能是对子女的爱,甚至对于佛祖或上帝来说,爱众生或者他的子民。而爱情是相互的,是彼此互相回馈的。我爱的人,也爱着我,这是爱情。

在爱情中的情侣,都会逐步的从单独的两个圆,走向有交集的交叉环形。从最初的激情,到共同的三观,再到共同的生活。共同的部分越大,彼此的默契越多。但同时都需要再扩展自己的部分,不要真的合二为一,失去自我。可是为什么情侣们走着走着,就走散了呢?

首先,亲密关系中我们都要是成年人,不是生理上的成年,而是心理上的成年。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都需要具备照顾好自己生活的能力,各自能够滋养对方,才是双赢的亲密关系。当一个完全能够照顾自己的人,与另外一个有同样能力的人相遇,或者相爱,他们不会要求对方做一些什么,也就没有抽走对方的力量。同时,他们不断地为对方做很多事,两个人都从对方那里得到很多,感到很丰盛、很满足。这样的感情关系可以用另一个方式表达出来1+1=4。这就是使人幸福的爱情。

其次,在评估爱人的时候,不要去和自己的幻想比,不要去和邻居家老王比,而是真正的了解这个人,判断这个人是否能够在漫长的岁月里和自己配合,共同创造成功快乐的人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信念,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价值观是我们认为事情中什么东西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人生观是规则,我应该在我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怎么过我的人生。能够成为情侣,必定是有共同的三观作为基石。可是随着人生的经历,每个人都在变化,这个交集到底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就要看两个人是怎么样来养护自己的感情之花了。

不要相信“顺其自然”的方式能够使两人关系更好。“顺其自然”是任由流水把两人拉远,直到远得无法联系才忽然觉醒。两个人结婚后,需要不断地、刻意地安排时间去维持良好的沟通:把焦点放在讨论和提升两人的关系上面。同时制造一些新的共同爱好和活动,发展出更多促进相互了解的空间。每对情侣都应该有留给自己的时间、留给对方的时间,和与众人一起的时间。给对方的时间,就是陪伴对方去做他喜欢的事。也可以安排一个太空时间,选择的话题应该是两人一起做过的开心的事、心中的一些梦想、一些老朋友的情况等。至于环境,最理想的是宁静、舒适、不受打扰的咖啡店,或者郊区景点的茶馆。

最后,放弃“我是对的”的心态。一个人如果没有准备放弃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准备接受一些与自己不同的看法,是无法成功地与任何人共同生活的。“接受”和“容忍”是不同的。“接受”是我明白道理,坦然的面对事实。“容忍”是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角度,或者比对方更高的角度,你不对,但是我能够包容你。这样的容忍早晚会积累成某种委屈,爆发出来。有效地处理冲突,并不是指使冲突一定如你所愿解决(因为你不能控制另一个人),而是指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了解对方的看法、认识所有的选择,而且过程是平静和理智的。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我从来没有真正的经营过我的亲密关系。去认识和接纳他,去经营我们的共同时间,逐步的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之后需要:

1、允许他有自己的时间;

2、给他时间,陪他去做他喜欢的事。以后需要在日程表里单独给出这部分的时间;

3、寻找共同爱好和共同活动。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六):17/100在面对亲密关系时 我们都不完美

摘录:
把情绪说出来与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是两回事,一个人有情绪,同时自知有情绪,能够与别人讨论自己的情绪状况,是思想成熟的表现。
两人在心平气和,情深意浓的时候,便应该约好一个双方可以讨论矛盾问题的机制。这个机制应该能够让两个人平静的说出自己不能接受对方怎样的言语行为,并且商定如何解决。在一个平等、互相尊重、给对方足够空间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问题,正是思想成熟的表现。经常把对方的需要放在心里,经常进行这样的谈话,便能防止小问题成为两个人翻脸的导火索。为了两个人长远的关系,这种讨论是省不得的。
爱一个人,只给你一个权力,为对方做一些事。你为对方做的事,对方接不接受,也是对方的权力,你没有权力要求什么。
激情的爱虽然难得,但是却使人劳累。沉浸在这种爱之中的人,工作效率低,考虑事情时会欠缺周详,甚至会对该做的事失去兴趣。激情的爱如此难得可贵,本来就应该放下所有的事去专一的享受它。成熟的人懂得做出调整去配合,但是年轻人则会因为这份爱而在人生其他地方倒退。
在婚姻关系中的三大缺点是不肯改变,托付心态和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不要相信顺其自然的方式能够使两个人的关系更好。顺其自然是任由流水把两个人拉远,直到远的无法联系才忽然觉醒。两个人结婚后,需要不断地、刻意地安排时间去维持良好的沟通:把焦点放在讨论和提升两个人的关系上面。同时制造一些新的共同爱好和活动,发展出更多促进相互了解的空间。
当两个人都以为结了婚同住在一起,关系自然会越来越好,那么他们婚后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事与愿违,两个人同住总是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出现。而两个人之间又没有处理问题和解决冲突的机制,关系便开始紧张。如果两个人多少都有不愿低头的心态,再加上中国人对情绪的普遍错误概念(不愿谈感受而只是说道理,要求对方不要带情绪回家等。)那么当任何一方怀着困扰情绪而碰到一个愿意聆听的对象,或者表示关心的异性,此时便为第三者的出场亮起了绿灯。
避免批评抱怨对方:给自己每天只能批评抱怨一次的配额。当配额用完了,当天便不能再说批评抱怨的话。每当对什么事不满意的时候,停下来想出三个办法去解决,然后选择你最愿意效果可能最好的一个付诸实行。把批评抱怨的话写在一张纸上,针对每一句批评抱怨,写下一句开解的话。批评抱怨总是把焦点放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开解的话则是去关注自己拥有的东西,和可以有的不同选择。
我们不要以为花钱才能得到乐趣,两人之间的乐趣,是在共同探讨,共同坚持中培养出来的。
其实差不多每一种情绪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愤怒是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痛苦是指引我们去寻找新的道路或者拜托威胁,恐惧是不想付出以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困难是以为付出的比收取的更多……所谓负面情绪,不是给我们力量就是给我们新的方向。
评:
关于情绪: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我们在我们的父母或者其它人身上看到他们的情绪弱点,我们会对自己说,我们绝不要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当情绪到来的时候,愤怒、委屈、恐惧让我们无所适从,我们确实知道不要随便发泄情绪,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要去怎样发泄内心要溢出来的情感。于是,我们选择了我们最熟悉的方式——那些我们并不认同的方式。并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出了很多的理由,我们会说我的这个情绪和别人的情绪是不一样的,我是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才会这样做。在行为表现上,我们成了我们并不认同的人,一个可笑的轮回。
但是其实情绪都是一样的不是吗?愤怒会伤害身边亲近的人,委屈则会伤害自己。没有学会合理的排遣方式,就会一直做情绪的奴隶啊。书中有提到中国人对情绪普遍认为的错误观念是不要把情绪带入家里去,可能是因为负面情绪的力量总是会伤害到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当事人往往不自知。受害者又不懂怎么去倾听和理解,也并不认同所有的情绪都只是情绪本身,如果在我们的爱人和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能意识到他只是在发脾气,在发泄情绪,而不是认为他在针对我伤害我,他不对,中国家庭式的争吵可能会减少一点发生。并不是不要把情绪带到家里来,而是情绪都需要合理的表达以及合理表达出来的情绪都需要被倾听和尊重。
关于感情的顺其自然:
很多人都说过感情这件事是能够顺其自然就能拥有的,听起来像是卢瑟的自我安慰:“我不拥有可能也只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我遇到的人不对。”绝不会去想到是自己身上的责任。然而那些拥有好身材的人哪个不是在背后付出了汗水和努力,那些拥有傲人成绩的人也绝不会在你面前说自己过往的心酸,那些夫妻幸福家庭美满的人又有谁会告诉你他们对伴侣的包容和付出。能顺其自然的当然也有,良好家庭模式会给孩子良好的环境,言传身教自然也会教育出懂得处理亲密关系的小孩,两个这样的小孩相爱,就是顺其自然也能幸福美满的感情了。可是这样的概率太低了吧!
在面对亲密关系时,要知道,我们都并不完美,所以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改变。但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和对方又都那么让人感动,因为我们愿意去爱对方的全部,即使是不完美的部分。
也许这是感情最让人心醉的那部分吧。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七):二人的社会学

刚开始陷入爱河的时候,多半可能是对方符合自己脑袋中对对象的期望,符合自己心理的那张照片,但是真实的情况,不可能期望真人和照片完完全全是一毛一样的,爱上别人,只是给了自己去做些事情爱他人的权利而不是让她人爱你或者让她人改变的权利。
爱情有3个致命的缺点:不可改变;托付心态;不愿意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找伴侣,不是为了找一个能照顾自己的”爸爸妈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同时也要给对方足够的空间,自己的成长。心理不成熟的人,是不适合结婚的。
两人的世界,总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不要把情绪带回家“,或者习惯的中庸或者隐忍,什么都藏在心里,可能造就了,外表光鲜而内部腐坏的情况。合适的沟通都会举足轻重。只要双方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失衡,都会出现危机。如果有问题,可以制定一个冲突处理机制,或者约定一个”黄金时间“来沟通这种类型的问题,情绪一定要合适的表达出来。
沟通的时候,不要嘲讽,不要打击,可以先跟着对方说,认同其中能认可的部分,同时也要提出自己的想法。询问情况,感同身受,认同其中合理的部分,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让对方自己认识到可能更好)
嘛,什么问题,都可以一起去解决的,一个问题,至少有三种解决方法。
梳理共同的目标,可小可大,一起去完成,给生命中,增加意义。制造所谓的”黄金时间“(每周至少一次,一次60 min+),会增加恩爱度。
不管二人世界出现了什么问题,都会给小朋友造成难以磨灭的创伤,但是正常不欺瞒的与小朋友进行沟通,能或多或少的减少危害,记住哦,一定要坦白,要保证小朋友的权利,得到父爱与母爱。
嘛,爱情是美学,性是生理学,婚姻真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了
NLP,存在不少争议,准备再看多一本看看,毕竟情况,只有自己却确认,佛度有缘人。
Rony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八):成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

貌似是在彭萦的推荐下阅读这本书的,个人认为适合每一位对于婚姻、恋爱和家庭有过思考的男女同胞,不关你是还未面对婚姻,或是婚姻中已然出现了问题,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这本书。最近偶尔也会跟着家里人瞄两眼《婚姻保卫战》之类的节目,里面的男女嘉宾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婚姻纠葛让人无不为之感叹,我想假如他们都明白本书中的道理,是不是可能就会及时避免这样那样的问题呢?
    anyway,这是一本完美的婚恋指南,怎么样选择合适的结婚对象?怎么样保证婚后生活的幸福甜蜜?父母的婚恋状况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等等问题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解答,也提供了一些心理学方法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婚姻生活的冲突,推荐。

  《爱上双人舞》读后感(九):美满婚姻指南

     成功的婚姻,就像是配合默契的双人舞。
                                                             ——题记
     我相信,当我们在内心认定某个人为自己一生的伴侣,希望和他共度余生的时候,当我们从婚礼的热闹中走出来后,我们最期盼的就是拥有一个美满而又幸福的婚姻。然而,永远没有顺其自然的美满婚姻。婚姻就像事业,这需要两个人不断地付出时间与精力去努力经营。在这本书中,李中莹先生就为我们厘清了爱情与婚姻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整合为三大要点。
    首先,美满的婚姻是建立在双方必需的成长之上的。在恋爱和婚姻中,双方首先要有成熟的生理和心理。双方都拥有自己的能力来建立并开展自己的人生,双方都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并良好地发展自己。任何一方依附于另一方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问题。婚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就是由一方或双方不成熟的心理引起的。例如,有的人坚持“我就是对的”,从来不会承认错误或主动让步;有的人“把自己完全托付于另一方”,希望对方照顾自己的整个人生,为自己创造快乐或财富;有的人“不愿意讨论自己内心的感觉”,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或常常把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因此,双方都应该始终注意发展自己的心理,使自己尽快心智成熟起来,这样才能为美满的婚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夫妻双方要保持平等良好持续有效的沟通。沟通是了解的基础。人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能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关于某个问题的看法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夫妻双方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才能不断地了解对方的变化,更好的理解对方的一些行为与看法,甚至欣赏他的这些变化。漫长的婚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事情,比如如何抚养小孩,如何照顾老人,在哪里发展事业,事业与婚姻发生冲突时哪个更重要,这些都需要夫妻双方静下心来有效的沟通。沟通不足,往往是矛盾的开始。同时,双方可以培养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一起做一些开心的事情,比如登山、画画、看书、学习乐器、做菜、看电影、散步,每周都留出一些时间来给对方,这样既能加强沟通又能不断增加各自的吸引力。
     第三,夫妻双方要建立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是夫妻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指明灯。因此,婚后,双方要不断努力,把共同信念,共同价值观不断地扩张,同时,建立良好的机制处理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培养出美满的婚姻生活。夫妻双方还可以建立两人的共同目标和未来愿景,并不断地投入努力,一起奋斗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5066/


《爱上双人舞 在线阅读|爱上双人舞读后感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总结【三篇】

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总结【三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总结【三篇】,欢迎品鉴!
2024-04-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编三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编三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编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6
见义勇为宣传月活动总结汇编3篇

见义勇为宣传月活动总结汇编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见义勇为宣传月活动总结汇编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6
学校防性防侵害活动总结(锦集5篇)

学校防性防侵害活动总结(锦集5篇)

幼儿园(英文 德文:kindergarten),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它是进行学前教育的学校。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是对3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岁至6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防性防侵害活动总结(锦集5篇),仅供
2024-04-26
普通党员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普通党员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三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征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必将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普通党员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
2024-04-2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