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价读后感|无价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9-17   来源:读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读后感】

无价读后感10篇

  《无价》是一本由威廉·庞德斯通 (William Poundstone)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90,页数:27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价》读后感(一):Price Tag

Price Tag 在读这本《无价》的这个周日,我跟海壳去西单买西装。因为对于行情的一无所知,所以在知乎上略查了一些。本来想去G2000定制一身,后来被网上的差评颠覆,然后看到了蓝豹这个品牌,海壳说大概五六千。事后我意识到这就是锚点。我虽然有点无法接受,但还是决定先去逛逛。进店之后销售小哥热情推荐了三款蓝色的,最后选择了一款最为合适的,然后开口询价,5750,成衣七折,定制原价。心里的天平瞬间倾斜过去,我拿着4025的价签去了收银台。我承认直到现在心里还是充斥着满足感的,一来是衣服真的不错,再有就是捡了便宜的暗喜吧。尽管从绝对价格上,蓝豹比G2000可能贵了一倍,但是我还在刻意忽视这件事情。由此可见,消费行为学是非常值得去深究的,理性的经济人根本不存在,那些仿佛阴差阳错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而这次消费的关键点就是五六千的那个心理预期数字。 然后我们坐地铁去了海淀黄庄,在新中关门口发现了新开的娃娃机,微信支付宝都支持,人头攒动,不由得被吸引。观摩了半晌之后,我们决定掏钱了,哪怕彼此之前所有的抓娃娃成功经验都是零。我们先尝试了十块钱六次的,抓一个细长的动物,未果。另一个十元进去,我们换到另一个机器,动用洞口技巧加上机缘巧合,成功抓到了一个几乎没什么审美的兔子。我们获得的开心程度远超过预期,以至于说了整整一个地铁的时间,我甚至还来翻微博查攻略。冷静下来回想,二十块买个成本可能五块的娃娃好像不怎么值,但是这个体验过程会让人尝到甜头,商家就是靠这个赚钱的,甚至连个工作人员都没有。

  《无价》读后感(二):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D

豆瓣上一名网友说的很精辟,整本书就是在阐述如何通过“锚定效应”“博弈论”和人打交道。
最重要的是本书通过价格讲出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并没有注意到的技巧,比如为什么会有“免费的牛排”、“低价的团购票”、“屋子里满是底薪报道的面试间”、“贵到离谱的奢侈品”...这些都是商家惯用的价格手段。
所有商业行为,本质上都是在和人打交道,而最终的转化就是产生交易,发生金钱利益关系。价格就是走在人和人打交道的排头兵,如何通过价格表达出你的思想,如何通过价格留住客户,甚至吸引潜在的客户?所谓的“魔力价格”就是其中一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生活处处都是学问,想要少被骗,你有三条路:
1.多学习,多了解,了解事物的基本价值,就能避开各种离谱的“锚”;
2.反向思考,学习批判性的思维,大声发出质疑的声音,特别是在大众环境下,众人缺乏思考之时,你的质疑就是在撞击狡猾的“锚”;
3.多带人,带上朋友一起,多听靠谱的建议,他们会主动带你避开一些你不自知的“心理锚”。
最后一句话总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现实o(╯□╰)o...

  《无价》读后感(三):理性消费:如果很划算但不需要,不要买

基本原理
1. 所谓的“理性消费”,不是划不划算,而是需不需要。如果很划算但不需要,不要买。
2. 我们感受到的“划算”有三种。
3. 第一,不购买会失去什么,购买了你比别人多了什么。
4. 第二,类似的有多贵,这个有多便宜。
5. 第三,这个商品有一个又一个“数不尽”的好处。
新旧知识
1. 影响我们购买的因素还有陪伴我们的伙伴,不管这个伙伴起的作用是“推”还是“拉”,都要记得,如果很划算但不需要,不要买。
应用领域
1. “买”的不只是商品,还有时间。如果有些员工的时间买来很划算但不需要,不要买。

  《无价》读后感(四):陷阱

这本书的起点应该算是《别想那只大象》,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讲都是相同的,只不过这次的领域是在经济上。

生活中交易无处不在,买卖双方都在对着彼此做着博弈,什么情况下能把利益做到最大,或者是双赢的局面。浮现到表面的仅仅是价格,但背后的计算量是没法估量的,甚至为了让展现的价格更具诱惑力还特意布置了对比度,有了落差的对比才能展现优越性,才能让你心动掏钱买单。

曾看到一篇生活散文,细数那些买下后又不用的东西,非常震惊的是占的比重远远大于一半,那么是什么魔力让你自愿掏钱买下的呢,或者买下的当时自己还很得意的认为买了便宜货,占了个大便宜,谁会想到到家后,就已经在角落里默默地吸着灰。这些都归功于广告、促销、价格诱惑甚至自我麻痹陶醉。谁都不是什么圣人,在广告和宣传的攻势下未免不会成为一个奴隶。记得沃尔玛有过一个很成功的促销案例,把纸尿布和啤酒搭配一起卖,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每个为家庭采购的男当家都会犹豫给自己一个奖励,超市的促销就打消了这个犹豫,让纸尿布显得更为好卖,商家可真是坏透了,如此琢磨大众的心理活动,简直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样。

这样的案例并非一例,全球各地的商家都抓住了这个机会,各式各样的招数都搬上货架上了,尤其在这个聪敏的国度里,学而知用已经不能完全概括这个smart了。苹果手机的销售采用了饥饿的方式,只让闻其味,不让尝其味,吊足大众的胃口,同时也让媒体搭了把手。我们的开发商可就不会浪费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但凡商品开卖之前也都采取了这种方式,效果当然就有好有坏了,这其中最为著名的非房地产莫属,为了消库存,硬是采取各种限制手段来维持大众的饥饿感受,且大众的哄抢行为也助推了房价的上涨,软性消费没有指望的前提下,也只能来点手段硬着上,可谓是宏观经济下的最大成功案例。

书中有句话影响最深,意思是说人只有在只顾自己的情况下市场会兴旺发达,自私也有好的一面。但现实是经济并没有那么显得“自私”,所以面对自由经济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经济利益以外的私心蔓延,这是经济活力的致命伤,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活力度。

哪怕是极为简单的经济决定,心理状态都是关键。

  《无价》读后感(五):定价必修课:锚定与暗示

  这本书是一个带锁的宝箱,你需要花一番精力,才能打开锁头。
  一、核心思想
  关于定价心理学,本书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如下。
  1、锚定:如果定价有什么基本原则,那一定是锚定!锚定!锚定!
  2、场景暗示:消费者如何判断选择锚定点?场景暗示,即所谓“启动”效应。
  二、摘录
  ★ 货币价值判断跟重量等感官判断大有相似之处,人们对相对差异非常敏感,对绝对数值不怎么敏感。
  ★ 要在内心“构建”价格,人得从周围的环境获得“线索”。
  ★ 物理强度与主观感觉的关联曲线——为了让你的彩灯感觉起来亮两倍,你得买上瓦数差不多是之前的4倍多的灯泡。即,要想让主观效果翻倍,灯泡瓦数就得翻4倍。
  ★ 两个比率之间的因数,根据刺激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一定是“4倍的刺激带来两倍的反应”。
  ★ 人类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太忙,信息太不足,偶尔也很愚蠢,没法像冯诺依曼说的那样把事情思考透彻。决策者往往依靠灵感,或者心理捷径,迅速作出符合直觉的选择。
  ★ 100%肯定的事和可能性为99%的事,在主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表现在价格和选择上。与此同时,10%和11%的概率差异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 我们是在选项的描述之间进行选择,而不是单纯地在选项之间做出选择。
  ★ 锚定:给赌注定价时,玩家把注意力放到了奖金数额上。最可能出现或者最高的奖金数额成了一个起点或锚点。玩家们知道自己必须考虑概率或其他奖金及处罚,在锚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种调整需要强大的心理数学为后盾。普通人不过是图方便瞎蒙罢了,结果调整幅度往往不够,最终答案跟锚点靠得太近。这就好像苹果从苹果树上掉了下来,可掉不了多远。
  ★ 你刚买了一辆新车,突然之间你发现,高速公路上“所有人”都开着和你相同的一款车?你学到一个新名词,接着却一连几天都碰到它?这就是启动。其实你以前可能早就多次碰到过学会的单词或刚买的新车了,只不过,现在你才注意到它罢了。
  ★ 每当要估测一个没法计算的未知数量,我们都很容易受刚刚提及或考虑的其他数字的影响。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
  ★ 锚定是整个心理过程的一环。
  ★ 前景理论。
    其一是金钱(或一般而言的得失)的相对性。接触相同的问题,我们既可能觉得热,也可能觉得冷,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先前适应的温度。
    其二是厌恶损失。损失金钱(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获得同样东西带来的喜悦。
    其三是确定性效应。确定性和仅仅是非常高的可能性之间(100%和99%的概率区别)存在着主观上的鸿沟。
  ★ 失去一半财产的亿万富翁会感到穷困潦倒,走投无路,中了5000美元的彩票得主却会兴高采烈。一切无非是对比罢了。
  ★ 人类不是为了快乐而演进的,而是为了生存和繁殖。想象寒冬里有一只饿得要死的动物。出去寻找食物有风险,因为这会让自己暴露在天敌之下。可待在洞里,表面上看起来安全,最终结果却是慢慢饿死。故此,动物赌上一把,出去找食物是合理的。夏天,这只动物有着丰富的食物,它的策略也会相应改变。它应该不会冒性命的风险去寻找不需要的浆果。
  ★ 对比引发了情绪,情绪影响了行动。
  ★ NFL的抽票制度完全吻合公平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人们心里,抽奖和排队要比高到没边的市场价更公平。
  ★ 交易效用:当消费者认为物品的真实价值高于其销售价格时(心理上认为占到便宜),购买它会带来正交易效用。可要是物品的感知价值低于价格,人们就觉得卖方是在敲竹杠,交易效用为负。
  ★ 交易效用会造成我们很熟悉的后果。有时,消费者觉得买卖划算,会一时冲动买下完全没用的垃圾。有时,消费者会克制自己,不去购买想要买而又买得起的东西,因为内心的声音告诉他们,那是敲竹杠。
  ★ 意外之财的实际金额并不像你想的那么重要,得到的次数才更能影响你的情绪。
  ★ 营销工作者与其宣传产品本身有多么美妙,倒不如把产品分散开来,一个特性一个特性地进行宣传,或是捆绑销售若干产品。
  ★ 每一个功能、每一样免费赠品或是三合一套装,都是一轮新的享乐冲击。每一发子弹打出来,都激得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蹭蹭上涨。
  ★ 定价的关键就是管理消费者有限的注意力。
  ★ 要给消费者看重的要素定个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好把他们拉拢过来,至于消费者不怎么看重的东西,则可以维持较高的、没什么吸引力的水平。
  ★ 前景理论带来的结果,一次性地出90元比三天里每天都花30元感觉要好。
  ★ 由于所有产品的费用都是一种损失,所以把费用弄成统一的会显得没那么痛苦。每个结算周期只支付一次,其他的就不用管了,所有人几乎都倾向于这种选择。(比如含免费食物的度假游轮船票)
  ★ 学术研究表明,消费者总是倾向于极大地高估自己对各项服务的使用程度。(包月套餐的诡计)
  ★ 每年商家大约要提供4亿美元的折扣券,面值为60亿美元。只要从这个数上稍微砍几个百分点下来,那就是9位数了。据信,有40%的折扣券从来没被人收集。
  ★ 人们更倾向于用200美元买一台打印机,得到25美元的折扣券;而不是直接买标价175美元的同款打印机。
  ★ 在有许多难以评估的选项时,人的注意力是漂浮不定的。它会寻找好对比的项目。要是有的选项明显比另一种更优惠(哪怕差异很小),那它就能轻易地吸引到关注。
  ★ 只要买东西,买家就要承担后悔的风险。免费的东西却不然。你没法后悔把钱花在了免费的东西上,因为你根本没花钱。由于高估了确定性,我们也就高估了免费的东西。
  ★ 在很多领域,有经验的人就觉得自己是专家了,实际上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专家们有预测模型,有经验的人则只有不一定能预测的模型。
  ★ 只有在存在反馈的情况下,经验才是管用的。就算地产经纪把房子以太高或太低的价格出售,也很少会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她弄错了该产业的价格。(因此)哪怕是对一件拥有市场价值的东西(房产)来说,挂牌价造成的锚定效应仍极为有力。(哪怕参加实验的人是专业经纪人)
  ★ 要想锚定成功,卖家必须设定一个高价格,但并不指望真能卖到那么高。
  ★ 长久以来,折扣商店就使用广告和价格标签,把本店的价格跟另一地方或另一时段更高的“参考价格”相比较。更高的那个价格其实就是锚点,它提高了产品的感知价格,并形成了有利的对比。出于同样的理由,商店在清仓打折时会留着原来的价签,故意让顾客看见。
  ★ 倒卖房子的人有个惯用手法,先在短期内把房子挂一个非常高的价格,然后在卖家和经纪的耐心容忍范围内,把它降到合理的水平。利用这种手法,只需把房子的挂牌周期稍微延长几天,就很可能斩获锚点价格的大部分好处。
  ★ 耍魔术的一大真谛就是“大动作掩盖小动作”。想让人把注意力从一个可疑的小动作上偏离开去,就要做一些加倍可疑的大动作。
  ★ 人在心理上用两种方式来表示金钱,一种基于实际美元数额,另一种则基于购买力。几乎人人都知道,一旦出现通货膨胀,第一种方式就用不得了。可两种表示方法都会有人给予注意,也都会影响决策(有时这种影响是不自觉的)。这暗示货币错觉可能是锚定的一种形式美元票面数额是一个锚点,(根据通货膨胀)调整往往不足。
  ★ 普通老百姓是货币错觉的真正所害者。雇主利用通货膨胀削减他们的薪资,还美其名曰“加薪”。工会谈判代表拍着他们的肩膀,恭喜他们“取得了胜利”。他们把积蓄存进账户,买成实际回报很低甚至干脆没有回报的房产、债券和养老金。政府对他们根本没有利润的房子和储蓄课以“利润”税。
  ★ 渐进式提价的折扣魔术:
    第一阶段,原价100美元的产品卖149美元,打66折后99美元。
    第二阶段:目录价149美元的产品由于成本上涨,只能打79折后119美元。
    第三阶段:目录价149美元的产品由于成本上涨,涨价为179美元,但对老客户(其实是所有人)提供66折的优惠折扣后119美元。
    第四阶段,目录价179美元的产品由于成本上涨,只能打79折后141美元。
    ……
  ★ 工人关心工资的变化,但对工资的绝对水平以及它相对于其他公司同类工人的薪资水平如何,他们是比较迟钝的。
  ★ 股票价格可能是一种集体幻觉。一旦投资者出它就会一个跟头跌进谷底。
  ★ 锚定解毒剂,即“反向思考”,只要能让机械师思考锚点数字可能出错的理由,就能轻易削弱锚定。
  ★ “反向思考”很容易应用。要是碰到经销商、供应商、中介或雇主向你报出一个数字,你深深吸一口气,在有机会思考为什么这个价格有可能不合理之前,不做任何表态。就把它当成游戏好了:尽量想出更多的原因。
  ★ 众口铄金:多大的群体能左右孤独的受试者?答案是,三个人就可以。
  ★ 倘若只有受试者一个人,他们几乎全都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当受试者一对一地“单挑”报出错误答案的内鬼时,情况也没有太大的不同。可要是一对二的话,受试者的错误率就提高了。一旦有三个内鬼,他人影响差不多就达到最大程度了。人数再多,它的变动也不大了。此时,三人为“众”。
  ★ (评估价格时),人们总想弄清楚在特定环境下如何采取行动,他们会寻找外在线索来指引行为,尤其是在搞不清楚他人期待的时候。要是没有太多明确的线索来帮忙确定环境,我们更有可能根据随手找到的含蓄线索行事。
  三、文笔
  霍金说过,文章里多写一个公式就会吓跑一半读者。
  按照这个原理,这本书里的心理学实验可以吓跑大多数读者。它时不时逼你启动高中做题模式,开始理解题意、分析题干、心算结果、对照答案,一点也不畅快淋漓。阅读体验仿佛开车走在下班时间的城市内环路,走走停停,很是憋屈,要不是我正在做产品定价的实践,肯定没法把这本书读完。
  总之,大体上,还是经典实验的堆砌——而且没做好分类。
  如果把每个小节拆分出来,倒是篇不错的博文。
(等等,这不会就是作者从博客里摘出来的吧……)
  如果能重新理顺一下叙述逻辑,合并同类的实验,把结论重点标出,应该会好很多。
  第一,人类在日常消费中面对价格时,是无力深入演算的。
  
  第二,价格的核心是对比,对比的核心是锚定。
  第三,如何巧妙地植入对自己有利的锚定物呢?布置好场景,让客户“自然而然地”看到你想让他看到的锚定物。
  掌握了以上原则,你就基本掌握了定价的精髓。

  《无价》读后感(六):价格是一种比较

      如何定价,又是一门心理学知识。最近看到的《稀缺》,加上这本书,似乎经济学其实越来越是一门心理学科了。
      价格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而不是绝对的。我们只能更有效的区分:贵或便宜,而不是一件东西值多少钱。这有一点反经济学——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人是理性的,受到了冲击。但我相信这本书的观点: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在比较中,人会犯错,从而做出乍看起来让人不解的决定。当然,对于经济学中的绝对理性的标准,也许黑猩猩比人表现的要好得多。
      这本书的举例,很多让人迷惑。也许是拉斯维加斯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很多作者设定的实验场景,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阿莱悖论,却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在面对潜在收入时,人们更倾向于100%的拿到100万,而不是99%的拿到250万——在潜在收入面前,人们更加保守;当潜在收入10%机会拿到100万,11%机会拿到250万时,人们变得更加冒险——11%机会拿到250万似乎是更好的选择。99%的可能与100%的差别很大,但10%与11%的差别可能就被忽略。这个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可以重复很多次,那也许大家都会选择期望收益更高的情况;但如果只有一次机会,每个人应该会变得更加保守。
      书里写了很多定价的策略。最有意思而且反复出现的是:定一个令人咋舌的高价,然后在其周围配上很多价格稍低的高毛利产品。当然,各种高毛利相对低价的产品,才是卖家的金鹅。令人咋舌的高价,只是让卖家看起来更高大上的美丽花瓶。
      这本书充满了像上面那样的小实验,每一个读起来都很有意思。当然,作者要表达的,在我看来挺简单——给对方出两个方案,然后让对方选择。经过仔细的设计,对方往往会掉到你设的陷阱里。

  《无价》读后感(七):写点东西吧,大抵是摘录

引言 一杯290万美元的咖啡
“你要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任意连贯性: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什么东西该值多少钱。他们茫然地穿过超市货架,根据种种线索判断价格。买家的主要敏感点是相对差异,而非绝对价格。
对于这样的产品,顾客们建议采用“隐性”缩小包装的创新方法。
消费者说的和做的并非一回事。对大多数人来说,价格记忆是短时记忆,外包装记忆则更短。
第一部分 价格背后的心理奥秘
【第一章 价格没头脑】
货币价值判断跟重量等感官判断大有相似之处。人们对相对差异非常敏感,对绝对数值则不怎么敏感。
价格不过是拼凑出来的数字,不见得总能令人信服。
受试者无法为想要的东西或所做的选择设定一致的价格。
要在内心“构建”价格,人得从周围的环境中获得“线索”。【悟】价格无明确标准,一件商品的价格最终是用户感觉值,我们可以通过店铺装修、服务等,提高用户对定价的认可度。
在估计数量时,最初的一个数值(锚点)充当了心理上的标杆或起点。答案离锚点太近。
【第二章 黑就是白】
相同的刺激比率可以得出相同的主观比率。--史蒂文斯定律/心理物理学定律。【悟】我们总是能区分比率差异大的感觉,却很难意识到比率差异小所呈现的差别。
对比率如此敏感的代价是,对绝对数量相对迟钝。
黑就是周围有一圈光环的白。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只有对比。【悟】适应某种状态,得到一个感觉基准,与基准进行对比产生的意外结果。
所有的感觉都要适应一定的刺激水平。是介乎于期待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第三章 价格效用:谁在决定价格】
保留价格:买家愿意支付的最高数额,或卖家愿意接受的最低数额。
财富效应:100万美元带来的愉悦感,400万美元才能让他翻倍。
锚定的花招以及利用对比和暗示营造幻觉的手法,很容易动摇人对货币价值的评估。
人们会尝试集聚最大效用,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最多的金钱。
效用是一个强大的概念,因为它假想的价签决定了一切经济决定。
选择揭示了我们对效用所知的一切,反过来,效用决定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人类是“有限理性的”
选择取决于背景。
100%肯定的事和可能性为99%的事,在主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表现在价格和选择上。与此同时,10%和11%的概率差异就可以忽略不计。【悟】满足感不同。
我们是在选项的描述之间进行选择,而不是单纯地在选项之间做选择。
【第四章 偏好逆转:为什么喜欢A却给它的定价低】
价格与偏好相矛盾。
大多数人分配的价格跟做出的选择是不一致的。
人们想要什么,愿意付多少,取决于问题如何措辞的微小细节。
【第五章 锚定效应:随锚点上下浮动的价格】
启动效应:先前接触过的某东西(启动),降低了它吸引到注意的门槛,于是该东西更容易得到关注。【悟】强化了物品的易感性。
锚定:按照目前对“启动”的认识,文字和其他刺激激活了相关的精神过程。一旦“开关接通”,这一认知机制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易感性,从而影响随后的思考和行动。“启动”在影响数值估算的时候,心理学家们就把它叫做“锚定”。【悟】易感性、关联性、可对比性、上下调整。
价格不是数学问题的答案,而是欲望的表达。或对其他人怎么做的猜测。你给出一个感觉“对”的价格。
魔鬼耍的最大把戏,是要人相信它并不存在。
锚点是用来辅助猜测的工具。
人们脑袋里的某个数字,会影响他们对随后问题的回答。每当要估测一个没法计算的未知数量,我们都很容易受刚刚提及或考虑的其他数字的影响。
锚定适用于各种各样数字——包括前头带有金钱符号的那种。
不确定性越强,疑似区间的范围越大,锚定效应越明显。【悟】锚定==先入为主。
成功的锚点必须足够难忘,以便每次重新斟酌决定时都能想得起。
【第六章 记忆价格和前景理论:我们对价格很愚钝】
记忆价格遮掩了人类不准确的价格判断力。问题不是“你还记得它的价格吗?”,而是“它对你值多少钱?”----暗示了锚定的存在。
锚点只影响价格。
但事实却是,我们知道的不过是相对估值。我们对比率敏感,对价格却很愚钝。
前景理论:金钱(或一般而言的得失)的相对性,厌恶损失,确定性效应。
金钱的相对性:人们会习惯于一定水平的财富或收入,并主要对变化作出反应。【悟】我们的生活水平、生存方式形成偏好“锚点”,绑架了我们的心理承受度,比如奢侈的相对性。
厌恶损失:损失金钱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获得同样东西带来的喜悦。【悟】某种东西对于你的价值,一旦损失你能承受的临界值,超出则表现厌恶。自我定位有关。
确定性效应:【悟】存在必然收益,则厌恶风险,存在必然损失则追求风险(解释阿莱悖论)
人们最害怕的许多损失并没有生命危险,但对过度适应传输恐惧信号的情绪系统来说,它不具说服力。【悟】心里估值和现实对比产生了落差影响情绪。一切无非对比罢了。
【第七章 最后通牒博弈:讨价还价中的心理状态】
公平的民间原则大多是为个人利益服务的。【悟】公众拒绝商家利用市场力量占便宜。
“讨价还价”不过是文雅一点儿的勒索,逻辑和最终结果没什么关系。
对比引发了情绪,情绪影响了行动。
金钱的价值取决于背景和对比。
哪怕是极为简单的经济决定,心理状态都是关键。
谈判的关键是如何应对强硬的交易者提出过分倾斜的要求。
驱动价格心理的公平,并不像表面显得那么公平。
人们从事大量交易的文化似乎具备公平分享的准则;而在成员不怎交易的文化里,准则是这样:给你多少你就拿多少,还有,我不指望你给我任何东西,所以哪怕是一点点也能让我满意。
【第八章 一掷千金:丰厚的奖金是否影响判断】
忍受不了损失的人,很可能会接受先前接受不了的赌博。【悟】当你的情绪受到左右,你会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第二部分 魔术般的价格骗局
【第九章 免费的72盎司牛排】
72盎司牛排是一个锚点。
“非线性”定价:指价格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消费量变化。
它们怂恿消费者对低价开展荒谬的追求,让他们付出超乎本意的价钱。
价格顾问的工作,就是设计有利于自己客户的环境。
价格上的细微变化,能给利润率带来或好或坏的巨大差异。
【第十章 价格吸引的诱饵】
它们总是尽可能找最不容易受人注意的商品提价。
超市把主要入口设在店面的右边,鼓励消费者沿逆时针方向购物。【悟】改变包装、容量,让人们无法从经验判断价格。
消费术语的作用是:偏高的价格不再显得像是在宰客了。
为了提高廉价品牌A的市场份额,你只需要提供一种更便宜的选项C。类似地,增加一种高价诱饵D,会把消费者的眼光往上拉,扩大高档品牌B的市场份额。
【第十一章 普拉达的“托儿”】
锚点本身也供出售———但要是没人买它,没关系,他摆在那儿就是用来作对比的。
高价格还能起到跟“托儿”一样的作用。
成功的商店利用高价物品来创造“混合着愤怒与幸福的复杂感受”。
不卖的东西可以影响正在卖的东西。
操作性零售的两大原则:避免极端—>权衡对比
权衡对比:倘若甲物明显比 较差的乙物要好,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甲——哪怕还有许多其它选项,哪怕根本没办法判断甲是不是所有选项中最好的。
购物者想选择一个合乎情理的东西,缓解自己的焦虑。
要让权衡对比发挥作用,一个选项必须要“差劲”。
【第十二章 菜单标价心理战】
菜单心理设计的目标是把顾客的注意力引导到盈利项目上。
“捆绑”:按看似便宜的价格同时销售若干项目的做法。
有效捆绑还有另一个原因,它混淆了视线。
凡涨价,卖家都该把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
操纵性设计往往还要借助排版的力量。
在刺激的邻近区域对比效应最为强烈。
在菜品周围上方框能吸引注意力,通常来说,也能吸引顾客点它。
文字说明和照片也能带动盈利项目的销售。
【第十三章 超级碗门票价格】
在人们心中,抽奖和排队要比高到没边的市场价更公平。
购买决策不光取决于价格与愿望的传统权衡,还取决于交易效用。
【第十四章 电视购物全是套装且还有赠品】
意外之财的实际金额并不像你想的那么重要,得到的次数才更能影响你的情绪。
把产品分散开来,一个特性一个特性地进行宣传,或是捆绑销售若干产品。【悟】一件一件的曝光,一次一次的提及优惠价。
【第十五章 移动电话资费套餐的秘密】
定价的关键就是管理消费者有限的注意力。
消费者喜欢统一的费率,哪怕他们会出更多的钱。
由于所有产品的费用都是一种损失,所以把费用弄成统一的会显得没那么痛苦。【悟】分次获得多倍的愉悦,也会有痛苦,一次性失去痛苦还是原来的痛苦。
【第十六章 折扣券的秘密】
大多数人喜欢打折。【悟】所以,200元+25元折扣券和175元,人们更偏向前者,虽然两个都一样,但前者显得赚了小便宜。
【第十七章 浮云般的定价依据】
它是由多少消费者入了圈套愿意给它付费决定的。
【第十八章 你真的相信便宜和更便宜吗】
便宜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环境。
分拆的真正目的和捆绑销售一样——是让人难于比较价格。
他们把杂费抛到一边,单纯根据某种东西来作出选择——我说的“某种东西”是什么都可以,反正不是最低价格。
【第十九章 神奇数字9】
一个比整数稍低的价格,叫做“魔力价格”。如99,98,95。
数量级影响着估计和决定。【悟】29和30,前者让人觉得是二十几块,后面却是三十几块。
魔力价格传递出“价格已经打过折了”的信息。
对精明的购物者来说,魔力价格包含了信息。
从心里比较上看,魔力价格显得比整数价格更便宜。
对比标准的售价比魔力价格更能有力地带动销量。
对商品目录以前没刊登过的新产品,魔力价格的效果最大。
【第二十章 分不清的免费和低价】
只要是买东西,买家都要承受后悔的风险。
消费者根本识别不出来真正的没价值。
用户愿意免费做值得做的“工作”(新闻、电影、政治品论)【悟】浏览网页看似免费,其实你在帮别人打广告。
【第二十一章 房价一定要定得比市值高】
只有在存在反馈的情况下,经验才是管用的。
哪怕是对一件拥有市场价值的东西来说,挂牌价造成的锚定效应也仍极为有利。
【第二十二章 卖了安迪·沃霍尔的海边别墅】
高挂牌价能提高价格的感知。-----ARP广告参考价的把戏。
就算广告里的价格完全不可信,你对这样东西该值多少的认识也会受其影响。
哪怕是没人相信的事情,也仍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第三部分 挥舞价格的魔棒
【第二十三章 抢先报出你的价格】
谈判里制定的第一个数字无声地扭转了另一方对支付或接受的期望值。
价格不是某人单方面地表达什么,而是某人认为自己能得到什么。
平均而言,先报价者赚的钱更多,初始价越高,赚钱越多。
初始报价对另一方越是优惠,对方的最终利润就越多。
先报出数字的人所确立的锚点是最有力的。
【第二十四章 让对手注意力不集中】
双重出价的最后通牒博弈,增加第二个选项改变了他们的注意焦点。
【第二十五章 喝喝小酒,好做生意】
酒精把人本来就有限的注意范围进一步缩小了,人们给这种现象取了个绰号,叫“酒精近视”。
【第二十六章 通货膨胀背景下的货币错觉】
消费者太看重价格,而对价格所代表的的购买力缺乏足够的重视。
过往价格的幽灵缠住了绝大多数人。多次的重复之下,我们学会了对着空洞的符号猛流口水,反倒把真真正正的肉骨头抛到了脑后。
【第二十七章 兜售货币错觉】
通货膨胀率=(现期价格-基期价格)/基期价格
营销专家随时都在利用通胀的力量。
【第三十二章 全是睾丸酮和催产素惹的祸】
女性行使否决权的可能性较小。
睾丸酮水平高的少数人帮助创造了我们的价格世界。
已婚男性的睾丸酮水平比单身男性要低。
无名指比食指长的男性,擅长竞技体育和做交易,在最后通牒博弈中拒绝低报价的可能性更高。
【第三十三章 百万美元俱乐部】
工人关心工资的变化,但对工资的绝对水平以及它相对于其他公司同类工人的薪资水平如何,他们是比较迟钝的。
“独行侠理论”:公司的股票市值,CEO负主要责任。
【淘气的市场先生】
大多数投资者冲进或退出市场时都是靠情绪在做决定,对于价格他们并不怎么关心。
“大傻瓜理论”
共同经历同样是打消泡沫的关键。
【第三十六章 锚定解毒剂】
“反向思考”,听到高价值,就开始寻找能证明高价正当性的理由。【悟】寻找定价原因,否认对方的定价,减弱锚定的影响。
得出结论之前要三思。事先考虑你的判断有可能在哪里出错,兴许会让你想到一种之前被忽视的原因,从而改变你的看法。
【第三十七章 带上你的好朋友】
好友系统是“反向思考”的社交形式。【悟】从众心理
带一名好友,这是个好主意;带两名好友——达到了三人为众的神奇门槛——就更加不赖。
【第三十八章 义愤理论】
惩罚力度评分的基础,是社会普遍共有的道德直觉。
相同的罪行需要得到相同的惩处。
【第三十九章 环境影响判断】
默认焦点在价格。【悟】利用假设焦点,让人们无意识的聚焦在我们的假设里面。
我们的大脑设了默认的程序要对眼睛和面孔作出反应,不管我们是否有意识地晓得它是真的还是假的。
人在有镜子的房间里,欺骗或表现性别及种族歧视的可能性较低,更愿意助人为乐、努力工作。
【第四十章 金钱,巧克力,幸福】
把金钱启动触发的行为称为“自给自足”更适合。
它假定人在心理上存在一种虚构的精密尺度,里面有着定义严格。跟背景无关的“真正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4906/


《无价读后感|无价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智慧助老公益活动总结汇编4篇

智慧助老公益活动总结汇编4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智慧助老公益活动总结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报(合集六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报(合集六篇)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报(合集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8
小学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集合5篇

小学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集合5篇

活动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活动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经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8
护士节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护士节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8
劳动心得体会1000字大学生范文(精选三篇)

劳动心得体会1000字大学生范文(精选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劳动心得体会1000字大学生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