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古炉》的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9-15   来源:读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读后感】

《古炉》的读后感10篇

  《古炉》是一本由贾平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3.00元,页数:6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炉》读后感(一):这是我目前为止最喜欢的贾平凹作品

书名很普通,或者说单看书名很无吸引力,但我是冲贾平凹三个字去的。在我读过的贾平凹作品中,这部是我最喜欢,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书中描写的小农村很真实,人们贫穷、短浅。初读,给人的印象是散而乱,人物多而杂,各种土里力气而又有趣的名字目不暇接,让人记不过来。慢慢的,一步一步被深深吸引。虽然名字仍是越来越多,发生的事情也还是家长里短,但不知不觉的,通过狗尿苔这一主人公的视觉和感觉,一切的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却动人。故事情节推进缓慢但不无聊,事情也是随着时间潜移默化的在发展,直到步入惊心动魄的文革。书中对文革没有直面进行抨击,只是通过这一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下古炉这一再小不过的农村发生的一幕幕故事,以及古炉村人在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生活状态进行着呻吟与哭诉。
主人公狗尿苔是一个极为普通,甚至不起眼的小村民,外表丑陋猥琐,在他人眼里一无是处,谁都可以欺负。但他却是一个精灵,源于他内心的淳朴与善良。同时,狗尿苔又是一台望远镜和显微镜,能够预感即将发生的事情和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东西。
书中另一个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善人,他的名字和他的人一样,简单善良。但在世俗人的眼里,这个名字和他却又是恰恰相反的存在,即伪善,或者用现在的话说叫装。在善人眼里,所有人身体的病都是由性而发,所以他可以给人说病,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向善,只要真诚待人,善良为事,即可无病无灾。这当然被很多人所不齿,我们当下社会何尝又不是这样呢。之所以那么多人生病,那么多人找善人说病,说明整个社会都已处在一种病态之中。而善人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挽救已经病入膏肓的古炉村。他最终能做的也仅是把自己化成黑的雪,撒落到古炉村人的肩上,路上和树上,借此惊醒人们,仅此而已。
以往看贾平凹的作品,感觉他喜欢描写农村的人和事,语言往往夹杂的方言,非常独特而有趣。《古炉》虽然没有跳脱以往的写作风格,但给人的感觉更雄浑和厚重,故事性虽不是很强,但给人的感官和心灵冲击却特别之重。在书的后记中,作者说到文革,感觉一时间都是对文革批判的人,却没有站出来为文革负责的人,想想真是如此。

  《古炉》读后感(二):《古炉》读后感


在这十天的时间里,我读完了厚重的《古炉》。当然并不是闭门不出心无旁骛地一个劲闷在那儿啃,而是依然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又同时留出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拜读这第五本(自己接触到的)贾平凹的小说。直到全书结束,纸页一合,我终于像是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地松了口气:完了,终于读完了。
信息时代的年轻人,普遍都显得浮躁,而我自然不会例外,只不过当碎片化快餐化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依然底气不足地守住了一些或多或少的不同。上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借书,工作后不时地花钱买书,然后便拿个笔记本趴在桌子上开始自己一次次的体验和旅行,直到那一本本或厚或薄的书被我翻至最后一页。可是这次究竟是有什么不同或者又只是一种循环重复么?我并不知道,只是就那么让自己的思绪跟着作者的文字来来回回地跑着,又随着作者的结尾而收住脚步平稳心意神情,便重新回到了自己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
《古炉》算是一本大书么?我不知道,似乎对于我来说很多书都足以成为大书,而我竟像个狗尿苔一样的小,在它们面前便要自惭形秽了。可飞蛾总要扑火,蚍蜉总要撼树,我虽不能站在某个高不可攀的领域对着那些浩瀚的书卷指指点点,但总可以自顾自地说一些零零碎碎的自言自语的话吧?!
“文革”十年,是一段国人不可逃避却又在不断逃避的历史,中国的影视审查制度注定了我们只能在自家电视的屏幕上看些泛滥的古装剧现代戏,即便近代的东西有所提及,却又出现了抗日神剧谍战大戏此起彼伏地大行其道的局面。对于一双想要挖掘真实的眼睛来说,影视作品便真真切切地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也毕竟没多少味,于是那求真的目光终于要转向文学,转向一个可以目睹和想象原原本本的生活以及超越现实以外的东西的领域。而闭塞的年代里一些不愿被人提起的记忆会被封存或者禁止,开放的年代,我们终于可以赤裸裸直条条地去看些不去刻意地回避隐瞒或是矫揉造作地流于表象的作品了。《古炉》便算是其中的一本吧,它说出了想说的话,讲述了真实直露的故事,因而以一种全景图的方式呈现了那个发生在中国的一个小村子里的文革现象,以一个旁观者同时又是一个受害者的视角,将那些其实与我们一样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头顶着一样的苍穹脚踩着一样的土地的族类的命运反映了出来。
在那个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的古炉村,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普遍过着那个年代的农村特有的一种生活,物质匮乏,信息闭塞,同样的人背着不同样的成份,各家的人有着各家的零碎事和各人的小九九,虽然饥饿和贫穷时刻影响着村人的生活,但老实本分的农民大多忍受了这似乎不可更改的命运,他们在生产队干着活,在树底下端着饭扯着淡,绝大多数人的日子就在那样鸡零狗碎的安稳和口寡心空的重复中一天天过去了。文革是一场运动,当新中国的民众习惯了一场场的运动已经把他们当成田地里的一场雨的时候,文革却像一场冰雹,呼雷闪电,蛋蛋直降,终于把那片土地打得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可怜而无辜的受众啊,他们就那么在历史的海洋中翻滚着自己的身躯,直到头破血流尸骨无存的时候,竟是否知道“文革”是什么自己是什么国家怎么了社会怎么了么?“文革”,文化大革命,革命的先辈共和国的领袖就那么习以为常地掀起一场运动,而全国上下四面八方的民众便像着了魔一样陷入杀红眼睛的疯狂:大喇叭、红袖章、主席像、毛语录、高帽子、大字报;摇旗呐喊、振臂疾呼、游行示威、打骂批斗、拳脚相加、刀枪见红、烧杀抢掠、欺世盗名;你方唱罢我登场,此起彼伏战正酣,活鬼心魔愈演愈烈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之际终于遭到不明不白的残酷镇压。十年浩劫终要淡出历史的舞台,可那些无辜的灵魂终归要飘到何处去呢?
善良而本分的农民,激进而活跃的学生,红色的血液让他们安稳的躯体颤抖跳跃了起来,红色的血液又让他们跳弹闹腾的躯体重归安稳,他们的命运便是国人的命运了吧。人类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是天灾,然而可以避免却不断发生的是人祸,“文革”打着革命的旗号革了人的命,类似于“文革”那样打着崇高正义的旗号却大行其恶的事情依然在人类生存的空间里停不下来,身在物阜民丰的时代实属幸运,可那些温暖的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那一张张苦难的脸,又怎么不是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面孔呢?
2015年5月28日于兰州市图书馆
        

  《古炉》读后感(三):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山神庙着火了,古炉村的最后净土着火了,古炉村人活着的信仰善人自焚了。 性有天理,心有道理,身尽情理。古炉村的理数已经毁了,纵是舍了命去,也救不下被斗争的每个人,甚至救不下风水树白皮松。 一切以虚空,应作如是观。善人的魂走了,像水一样流,像云一样飘,像鸟儿一样天空任逍遥。他的心留给了迫害他的村民,留给了他一直通心见性的村民。 善人是幸运的。营救朋友中于忽现光明,宛如白昼,豁然开朗,别人没有成佛,他成了佛,别人没有参透,他参透了。 善人是孤独的。即使是一个最善良,最有魄力的读书人的良知,试图以一己之力修补社会的伦理道德,启迪村民的智慧,还是无法战胜庞大的愚民群体和浩浩荡荡的政治河流。 善人是可悲的,文化大革命的扭曲思想,早已将属于美丽小村的风华摧残的凋零殆尽,人世沧桑和时运浩荡,将文明压迫的光怪陆离。读书人唯一所有,不过是一只秃笔。挟携混沌,遗世苍凉,心境大抵如斯。 常人的孤独映衬着圣人的贞操,常人的可悲映衬着圣人的磨砺。 我曾经探究过中华英杰垂败之际的言行,文天祥最后留下的是“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不是上天要亡我赵家天;夏完淳最后呐喊的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而不是反清复明之败,乃天亡之,非战之过。 当人生来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图腾的时候,他的一切都要有意义。生如是,死亦如是。 善人为力所能及的村民说好了病,端正了心性。教导了葫芦媳妇孝顺,宽慰着狗尿苔快快成长,帮助婆婆和村民,留下了他的书,留下了它的心。 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做不到了。古炉村依然会乱,依然那么多人得怪病,相互猜疑陷害,相互杀戮。 善人改变不了世界,改不了古炉村,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是时间走了: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去恶,唯光明故;喜怒哀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白鹿原》中,朱先生说过:自信生平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古炉》读后感(四):红大刀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一方。榔头队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一方。

  翻开手上的《古炉》时,我哭了,哭得一塌糊涂,尼玛从图书馆借的居然是本盗版书。你说中国哪里会没有腐败呢,书中自有黄金屋,赤裸裸的现代解释啊。图书馆为什么用正版书的钱买回来一大堆盗版书?我什么都不知道!!
   鉴于对盗版书的厌恶,关键是字太小太小了,密密麻麻挤在一堆,我一开始看得好慢,我对自己说,只有畜生才能忍受没质量的生活,只有凡夫俗子才能忍受盗版的文化。后来慢慢看得投入,也就忘记了这些问题了,看得津津有味。我恨没原则的自己~~~
  
      狗尿苔是我看着恨的人物,我恨他的好动爱事,我恨他不争气。虽然有时候知道是小孩子。村里面的人也没有一个是我爱的,除了女人,男人个个都是丑陋自私愚昧,同时又懂得利用自己的“愚昧”以牟利。但正是这样一群书中人物让我看得入迷,因为它真实。你心里还想着小学课本里的一句“农民伯伯辛勤劳动,农民伯伯淳朴善良”么?《七武士》里面有句话,意思大约是“农民其实是最自私的一群人,他们家哪里的地板下必然藏着多年的陈酒和许多的米和粮”。电影里面将要被山贼洗劫的农民却一直残杀战争中的残兵以掠夺他们的盔甲和兵器。
          农民是自私的,还是愚昧的(这种愚昧可以说是带着自愿色彩的,能为其谋取其利益的工具)。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初衷,那就是为了生存。想到这里是不是感到了心酸。是的,如果他们只是单纯为了生存而去做自私的事,我也不会鄙视他们。但,为了私利而去伤害他人则是无论你有多大的理由都是我无法理解容许的。
         你为了生存,但他人亦非苍狗。
          所以看到古炉村里的人在文革中的行为我都是恨的,我都是伤心的。文革是这本书的重点,我相信也是好多人一开始挑这本书来看的一个好重要的原因。市面上能好好写文革的书实在太少了。贾平凹确实写得非常好,如果人们评价他时,总是只说到《废都》是不恰当的,如果总只是对《废都》中的性情节津津乐道,那贾平凹无疑是绝大的侮辱了。
   书里的文字是平实的,故事是一个接一个的。他用的是最贴近大众的语言,没有风花雪月,有的是鼻屎与骚B····(我纯真,我什么都不知道!!)好好说故事,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我想这是一个写作者对自己最难的考验了吧。
   书中的情节是一步一步推进的,文革初始,虽然对支书已经开始批斗了,但更多的人都是过得不痛不痒的,饭继续吃,屎继续拉。。。到最后,几乎全村的男人都加入了“红大刀”或者“榔头队”,有人死了,有人伤了,有人被困了,有人却又在忙忙写颂歌。只是那些高温的夏夜,古炉村人早早关了家门,再也没人聚在一起闲话家常,那些晚上的古炉村静悄悄的。
·························································
无码乱入2012.09.12 00:01好饿啊,要不要吃个泡面啊。肥肥肥肥肥肥肥肥肥肥肉你好。肥肥肥肥肥肥肥肥肥肥肉再见。
      看完全书,脱离古炉村,其实为什么文革之类的运动能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开来呢?政治因素和领导因素的影响自是不必多说了。我觉得有一个原因是,参与运动的这些人,他们是真心觉得自己正确的。
   红大刀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一方。榔头队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一方。
  
  当一个群体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就会变得无比狂热。从大的方面说,他们是真心认为自己是在建设这个国家,这个国家亦真的就会如宣传媒体所说推动者新中国快速发展。而自己正为此做出一份力量,想想这是多振奋人心啊。
  他们甚至不了解自己所做的行为。这是因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有奴性的。他们懒得去思考,更懒得去做决定。但有人为自己的生活指出了一个方向,而那个指向力又正是他们所信赖的,他们会欣然接受这个结果的。既然上面要我们革命,那就革命吧!!革命吧!!但革命这个词听着多空泛啊,于是有人就把它显浅化简单化无脑化。破除旧的东西就是革命!!打倒那些拥有权力的人就是革命!!打倒那些黑五类就是革命!!打倒与我们作对的人和组织就是革命!!
   多么简单哦!越是简单的话,越是简单的命令,越是能彻底地执行下去!因为人们也是简单的,他们的思维也是简单的,他们的情绪则是极易煽动的和非理性的。君可见当年哪个真正受过教育并且拥有理性的人是主动参加文化大革命的?他们更多的是文革的受害者吧。
    
     什么?红卫兵原来就是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得了吧,他们就是爱闹。我们社会最容易赞扬青少年的,而事实是青少年是最容易自大的,他们真的以为自己的智慧是远高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无能却好高骛远,他们自私却自以为品格高尚。
   他们是最盲目狂热和容易被煽动的。
  其实,青少年最不配拥有青春。
   综上所述,其实,文革根本就没有离开过。文革没有来过,没有离开过,它一直在我们中国人中间。我们是多么盲目多么狂热又是多么正义。多么容易被绑架我们的情绪。多么懒得去思考。多么像一个奴才。
  
  

  《古炉》读后感(五):古炉里的中国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那个记忆,越来越清晰,这是我写作这段历史的根本原因。”贾平凹说当亲历这段历史的人一个个都从身边失去的时候,他有责任和义务去记录这段经历,作为一个年少幼稚的亲历者甚至是参与者。当然,贾平凹素来都不是伤痕文学的拥趸,也不是尽情的抒发自己的愤怒。从一个十三四的的天真无知的少年的角度切入,去温故这段记忆,他说他要寻找的是这么一场狂躁紊乱地运动之所以在华夏大地上持续十年的几层原因。这种目的是负责的,是中肯的,是深刻的。
  冬天所代表的寒冷、肃杀被完全赋予给了文字所书写的故事,侵扰人们的还有不安、恐惧、愤怒。在孩子的世界里,好奇显得那么的突出。狗尿苔更是如此,幼稚、无知、懦弱还有他生理上各自短小的缺陷,更要命的是他在政治上出身不好,这在那个讲究出身的时代简直是致命的,所以村民们肆无忌惮地作践他、欺负他、侮辱他。所以除了要忍受饥饿和寒冷意外,他还要忍受别人精神上的虐待和凌辱,对一个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的残酷和无情。
  但是,那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被人骂成“不是平地卧的”的不可一时没人敢惹的“刺头”———夜霸槽不欺负他。虽然霸槽的身边有哈巴狗一样的势利眼,他们因为个人、家庭之间的新仇旧怨在动乱的时候趁机找到了各种报复的方式和手段。人性的善被掩藏,法制和道德被打碎,邪恶的东西被迅速地滋长生根。再加上对立的一方利益势力和外部的催生力量,本来就已混乱的局面就被激化的将近失控。但有两个人在整部书中是特殊的,一个是老支书朱大柜,一个是张口闭嘴就是人伦道德的能说病的善人。这两个人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我们似乎可以从书中找到贾平凹要找到的答案,那就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对真理和正义的坚持,对人性中的善的保持,使我们有力量能够走出阴冷的黑夜。也是为什么在那么一个浩劫的动乱严冬里,我们还能看到希望,还能守望着春天的到来。
  春天一定会到来的,只要我们坚信真理正义,只要我们怀有真理和正义。所以,作家把结尾定格在了春天,春天会驱散寒冷和阴霾,春天就是希望和美好,春天就是民族的未来。
 

  《古炉》读后感(六):回溯历史,鞭挞人性

  把贾平凹的《古炉》捧在手上,坐在地铁上读着读着就入迷了,丝毫忘了这厚厚的一卷书把手指头压得有些酸麻。读得很紧张,从狗尿苔自我丑化式的独特出场,到狗尿苔见证古炉村翻江倒海搞腥风血雨革命斗争的各路好手纷纷倒在历史的枪口下陷入惘然结束,中间一年多的乡村邻里间被时代挑衅起来的各种仇恨场面格外热烈,让人读过总是要去感慨于人的无知,埋怨人性的凶残,谴责时代的悲剧。
  贾平凹在后记中回顾了《古炉》的创作心路,本意原来就是要去纪念文化大革命这段渐渐被时代忘却的惨痛记忆。作为亲历者,贾平凹来经营这个题材完全是有资格的;作为受害者,贾平凹笔触的深刻也深得读者共鸣。但关键之处,还在于作者对人性的看法的深入和艺术技巧的娴熟。作者指出,古炉村的这些村民们朴实、善良,但却无知、愚昧,并且因为这种无知和愚昧,变得凶残、冷酷,甚至泯灭人性。在被错误的政治运动所煽动的斗争想象中,他们所期待的是假借政治的名义来发泄个人的愤恨,把自己的人生失意、贫困潦倒甚至是忍饥挨饿全部都怪罪于他人,不断地去寻找泄愤的火山口,一等到时机以来,便开展了疯狂的报复,陷入了非理性的破坏狂热之中,通过想象来完成对自身仇恨、报复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俯身,不要说抛弃了基本的法制、乡规民约,就连最基本的人性之善端,都践踏在脚下。而呈现这一系列精神的一系列故事,是靠着贾平凹运用文字通过绘画式的场面构建来达到故事的一个个高潮,让人物的言行来自我暴露人性、时代的种种荒谬残忍。
  存在主义作家、哲学家萨特以其情景剧而著称,以其中的《恶心》来举例,通过一个密闭的狱室三个犯人之间语言的互相折磨,达到解释人性本质的目的。贾平凹不是哲学家,或者说不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拥趸,但其《古炉》明显的主题,从作者的后记中来说,就是要通过对一座村庄文革历史场景、人的集体无意识活动的回溯,来揭示那民族灾难时期人性如何的扭曲和泯灭。从这个角度山过来看,《古炉》的主题是人类的蒙难,更是人性的痛苦与残忍,说得是写历史、写村庄,其实到最后都是在写人。
  村支书的形象,绝对是人性之恶的集中代表。新中国成立前是地主的长工,靠着闹土地革命打到了地主分得了土地并当上了村支书,自此变成了一个村庄的土霸王——另一种形式的“地主”,或者说政治上的资源垄断者。村支书在当代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非常突出的形象,尤其是在传统农村题材小说上,村支书的形象往往都是令人难忘的。无论是在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中假公济私的村支书,还是贾平凹《浮躁》里面一手遮天的村支书,这些村支书几乎成为农村混杂着善与恶的复杂形象,让人看到农村土地上发生的如许多的问题,背后都烙上了他们算计其中的深刻印记。《古炉》里的村支书朱大伦就是这样。先是在解放前在地主家做长工,靠着土地改革的机遇,凭着能说能写和机灵劲,以及良好政治身份,迅速成为村里的当家人。但你不能说这种靠革命成长起来的农村干部一心为公,实际上,他是接了革命的机遇,攫取了农村的治理权力,是农村的当家人从地主转移到村支书手中而已,真正的农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治理机制,在土地革命后到文革结束前,基本是没有在农村建立起来。村支书代表的是国家权力,并且这种权力很难受到党纪国法的有效制约,而这种不受制约的权力,实际上就成了膨胀人的私欲的催化剂。朱大伦就是靠着当村支书的权力,把地主老婆睡了,把公家财产给侵吞了,把心腹人员给收编了。这在解放后几十年间的农村里面,实在是件太稀松平常的事情了。而这种获得一定政治身份和权力、并善于借用政治权势为个人谋利的人,应付政治实在是非常得心应手。朱大伦宣誓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权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披在身上的一件大褂,村民普遍认可这是干部的一种做派,便成了朱大伦宣誓政治权威的主要方式,哪怕是文革中被打倒去喂牛、清理牛粪了,也要披上大褂,以暗示自己的政治正确性并没有被否认;二是读《人民日报》,在信息流通不发达的时代,《人民日报》
自然就是代表着国家的政治局势,古炉村什么文化生活都没有,唯独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在批斗会和学习会上,都要由村支书朱大伦读一下报纸,才开始对地富右坏进行现实的批斗。实际上,《人民日报》所刊载的国家重大政治生活、政策走向和理论探索,与一个小小村庄之间的联系是微乎其微,是浮在村庄上空的一种政治氛围而已,能影响到村庄生产生活活动的更少之又少。虽然《人民日报》与农村现实生活是有隔阂的,但朱大伦读《人民日报》却意味深刻,是村支书发明的一种控制村庄上农民思想认识、宣誓政治权威的乡村政治行为。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打破这种政治威信,这或许会成为农村政治新秩序建设的一种方向。
    夜霸槽代表的是另一种形象。作为农民的夜霸槽,由于在乡镇读了几年书,从此对农民的生活便不再认同,有了脱离土地创造另一片天地的鸿鹄之志。他鄙视农村人的生活,鄙视村民的千百年来在土地上的耕作,却又寻找不到一种脱离农民身份、脱离土地束缚的途径。在书中的《春部》,夜霸槽是蛰伏的躁动的灵魂,不满于村支书的威信,不屑于土地上的耕作,不遵守农村想乡规民约,在国道上给人补鞋营生却不向村委会缴纳费用(当时这时资本主义尾巴,但村委却允许这些手艺人做手艺活并从所获收入中提成),与同村年轻女子相恋后未婚却直接发生关系(甚至最后怀孕了仍未结婚)。这些离经叛道的行为,彰显了一类人,他们不安于扎根在土地上,率先从村庄出走,带着叛逆和自由的意味,引入了外来的信息,引入了文化大革命,引入了农村的政治斗争。这便是后来在《夏部》、《秋部》、《冬部》中夜霸槽的命运,先是跑去了镇中心,收到了文化大革命的信息,引入了革命红卫兵黄俊生进入古炉村闹革命,借着查古炉村窑制品财产的去向和村委办公房屋出售的猫腻,直接宣告了朱大伦政治权力的非法性,从此古炉村进入了文化革命时代。随后,夜霸槽闹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带领不安于农村土地生产的村民成立了红榔头队,直接激发了与安于农村土地生产的以农民天布为代表的村民的矛盾,天布在朱大伦的受益下成立了大刀队,古炉村进入了全面武斗阶段。一开始农民还对抛弃农村生产搞革命抱有疑虑,但等到政治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了,人人都必须卷入期间了,大家都开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革命斗争”中了。这种革命都是想象出来的,虚构出来了,但客观上却激发了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破坏了生产,打破了社会秩序,抛弃了伦理道德,使得人性向残暴回归。最后,为了夺取古炉村“革命胜利”,夜霸槽在暂时失利后却从县城文革斗争力量中引入了马部长,带来了一帮有武器的文化革命力量,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冬部》中马部长进入古炉村后引发夜霸槽为首的一派力量与以天布为首的另一派力量之间的的一场殊死血腥争斗。实际上,大家都不知道为了什么理想而斗争,一开始还是为了私利而斗争,最后却陷入了纯粹是为了斗争而斗争。历史的虚妄性正在于此,被赋予正当性的革命,在革了命却找不到任何的意义,反而把人的性命搭上了,把人性中最为凶残的部分展露无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单纯的生与死、正与反二元对立中。
  狗尿苔、狗尿苔奶奶、善人代表的是作者的理想。在人伦丧失、人性沦丧的年代,狗尿苔作为一个无辜的坏分子,因其身体的缺陷(长不大)和行为的乖巧,赢得了生存的空间,得以以一种克制的、冷漠的视角来叙述古炉村的故事。而狗尿苔奶奶因为是国民党兵遗弃的妻子身份,屡受政治斗争打压,但因其从事的是农村人严重的阴阳事,懂得叫魂、懂得接生、懂得做法事,便比其他人更容易对生命有敬畏,更懂得珍惜生命,更懂得逃避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戕害。善人是一个被逼下山的和尚,却会为人接骨头、会为人说病,说的都是一些非常深刻的道理,对人性也是保留着一份珍视的态度,力图让人从虚妄的残暴世界中恢复一些人的温情的本性。他们都是被革命的对象,因此得以对革命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因为受过迫害,所以对生命得以保留一份尊重;他们因为理解历史民族上生命的伦常,因此得以在生活中弃恶扬善。作者说,这是他的理想。
  最终,这三股力量在另一个《春部》中汇聚在一起。以革命为能事、借革命的形势发动暴力斗争的的夜霸槽、天布、马部长等人就地正法,看破政治戏剧化进程、老成持重的朱大伦得以苟且偷生,代表人性理想力量的善人安详去世、狗尿苔和奶奶得以全身生存。而那些浑浑噩噩的村庄农民,死的死、伤的伤,被时代裹挟着走了一遭残酷的路程,带着伤害又回到日常的生活上来。这些人是最可怜、最可怕却最可恨的。历史假如能够重演,这些没有丝毫价值判断的、随波逐流的芸芸众生,既是历史的牺牲品,又是罪恶的推波助澜者。这各方力量的回归后,我们不仅得以切身感受一次历史的洗礼,更得以经受了一次人性的考验。或许我们很快就会遗忘,因为这历史与当下并无大关系,但总是有那么一些撕裂人性的东西,深深印记在你的心头,让你无法忘却了。(2015/5/24)

  《古炉》读后感(七):几点想法

1.看完平凹的《古炉》,感觉是吃老两碗玉茭面抿格斗,吃哩很饱,也很如贴。通过《古炉》,我看到了我出生的小山村,看到了小时候的那些事情,书中的人物,感觉一直就在身边,而我就是狗尿苔,婆就像是我的奶奶。作者写古炉,实际写的是中国的事情,没错,古炉也好、我的小山村也罢,一直就是中国的一个缩影。老家北亩现在所做的事情和我们国家基本是一致的: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改善民生等等。有时也会有些担心,当我再次回去的时候,我是否还认识他,儿时的记忆是否还存在?
2.于老师在前两天的讲座中提到:“文革的土壤还在,特别是人们还没有理性、深刻认识的情况下,文革有可能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部分重演”。那场运动结束不过40年的时间,作者用了67万字将其浓缩到了一个小山村,对事件本身没有进行任何评判,但通过众人的演绎向我们传递了巨大的信息量。正如其在后记中所说:最容易的其实是最难的,最朴素的其实是最豪华的。了解记住历史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我想这也是贾老师写作的目的所在。
3.人的心中都有邪恶,都有怨念,如果懂得去克制,那展露的就是人性美;否则,狂躁的放纵就是人性之恶。贾平凹说道:“我们放不下心的是在我们身上,除了仁义礼智信外,同时也有着魔鬼,而魔鬼强悍,最易于放纵,只有物质之丰富,教育之普及,法制之健全,制度之完备,宗教之提升,才是人类自我控制的办法。”正是如此。
4.玉茭面抿格斗、布鞋、儿时乡村生活的点滴,这些才是本我,忘却或者丢掉的话,必然会迷失自己。丑陋不可怕,好的品行品质才是根本,狗尿苔才是古炉村的未来。

  《古炉》读后感(八):没有古炉的古炉村

从六月初就开始看这本书,但是由于期末复习打乱了看书进度,每晚只看一点点,六月也就只读了两三章。剩下的十几章是在家里两天内看完的,五六十万字的长篇,我竟带着震颤就那样很快看完了。越往后面看越激动,越想一口气看完,却又越不想看到意料之中的悲剧结尾。

就像是遇到一本好书,你既迫不及待地想将它看完,又舍不得一下子全都把悬念揭晓,想留着慢慢品读。或者是你事先已经猜到了你不想看到的结尾,却偏不愿翻到最后。之前读《飘》的时候,我在两周时间里读完了《飘》的前部分,却在几乎半年之后才看了最后的四十多页。这种矛盾之情下深藏的,是作为一个读者,我们的情感与书中人物情感的相互渗透与交织。我们只有感同身受才能领悟到埋藏在文字深处的内蕴。

《古炉》的开头已给了很多悲剧的伏笔 ,比如说洛镇上的人说,古炉村山青水秀,而人却不好,女子长得黑,村里人又都得些怪病:秃子金的头发一夜之间全秃,马勺娘有心口疼,马勺有哮喘,来运娘腰疼,跟后爹腰疼,并且说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胃病。还有三婶口里的话,说古炉村过去生孩子都很顺,近五六年来孩子都是横着出生。这些古炉村人身上的灾祸及种种平静下的乱象便预示了悲剧的发生 。

不得不说贾平凹先生的语言描写不可挑剔,简直是精彩极了。不管是人物对话,还是风俗民情;不管是环境景物,还是人物性格;不管是细枝末节,还是宏观描写,都写得行云流水,宛如天成。之前也看过一些写文革时期的作品,但《古炉》很特殊,整部作品的视角从未离开过古炉村,一直是围绕着古炉村里朱夜两大姓及少数杂姓之间的故事展开,到后来直接形成两方阵营及少数中间派,即以夜霸槽为首的榔头队和以朱天布等为首的红大刀队。这种限制性的叙述视角为作者更好地塑造古炉村的形象留下了更大的余地和创造空间,也为我们读者的阅读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使得整部作品在一种半虚半实的空间里,随着时间轴线的推移,形成另一番意境。

《古炉》和《秦腔》这两本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叙述方式都是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就连贯穿两部小说的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有类似之处:《秦腔》里的引生,《古炉》里的狗尿苔。还有古老技艺的传承,秦腔和烧瓷。以及许多类似的情节,比如在路边给身子弱的孩子认干大,《秦腔》里白雪的孩子撞上引生,《古炉》里跟后的孩子撞上狗尿苔,还有对故事的后续发展囊括在预测之中,《秦腔》里中星他爹的占卜夏风不再回清风街,天义埋不到墓里,天智住的房又回到了白家,新生死于水,秦安能活到六十七,清风街二十年后有狼……《古炉》里善人预测古炉村的未来要靠狗尿苔,支书和杏开都要依靠狗尿苔。这些占卜或预测,实际上以一种较为隐晦的手法写出了故事的后续,而书中实际的结尾仅仅是未完待续。

书中还有许多细节和意象值得深究,狗尿苔闻到的气味,以及白皮松、杜仲树、昂嗤鱼、燕子、白尾巴红嘴鸟等等。

一样未完待续。

  《古炉》读后感(九):都是不得已的身处其中

花了差不多20天时间将贾平凹的这本长篇小说看完,或许是因为陕西人的缘故,他笔下的那些土话,方言更觉得身在其中。在文革中每个人都是病人,人性中的恶被无限放大,能脱离于这场疯狂运动之外的注定要被这群病人捧杀。

‘狗尿苔’和‘善人’是这场运动之外的旁观者清醒者,‘善人’是理性的,超脱于外的,他用佛禅理论的世间乡土哲学来治疗古炉村人的病,来替这场运动把脉,他用农民所特有的语言来替人说病,说的都是基本的人伦道德,作为人,作为一个正常人应有的道德底线,但在全民皆疯全民皆病的社会形态中,他注定是个悲剧,当象征着古炉村的那颗松树被砍倒时,他也就对古炉彻底失去了信心,彻底对社会失去了信心。

‘狗尿苔’无父无母却因为爷爷叛逃台湾而成为四类分子,正常人眼中的傻子,疯子,嘲弄与戏虐的对象,但这个疯子却记录了古炉村的一切,见证了古炉村由正常变疯狂变病态的全过程。

针对全篇正如作者所提“古炉村的人们在文革中有他们的小仇小恨,有他们的小利小益,有他们的小幻小想,各人在水里扑腾,却会使水波动,而波动大了,浪头就起,如同浮桥,谁也并不故意要摆,可人人在惊慌的走,桥就摇摆起来,摆得厉害了肯定要翻覆”

  《古炉》读后感(十):《古炉》中的植物印象

植物无言。植物伴随着每个人从生到死的全部历程。植物于人,除却食、用,还有精神层面上的意义。有时候植物是平凡的隐喻,有时候植物是艰辛生活中的希望,更多的时候植物是生命中无关痛痒,却又延绵不绝的信仰。我喜欢植物,由此,喜欢充满草木气息的文学作品。贾平凹的《古炉》就是这样一篇充满了植物白描与想象的宏大作品。 《古炉》以狗尿苔——一个能与动植物交流的灵异少年备受挤压却又无所不在的全方位视角,记录了古炉村的文革史。以小见大,这也是整个中国那悲伤不忍回眸的十年历史的真实写照,正如作者后记所言,古炉即烧瓷之窑炉,而瓷器,正意味着中国。 贾平凹是植根于秦陕大地的中国实力派作家,在《古炉》中,各种乡土草木信手拈来,杨柳榆桦、稻麦豆薯、桃李杏柿在记忆的回响中交相辉映,它们和杜仲、铁姜树、皂角树、黄麦菅、芨芨菜们自然而然地铺陈在字里行间。 一、植物食材 古炉村的主食无非稻米、包谷和小麦。稻米不多,只敢做成清可鉴人的稀粥喝,有胆大的到南山谢沟用一斤米换来二斤包谷。青黄不接的时候,嫩包谷碾成浆可以蒸食,灌浆成熟的包谷棒子可以直接煮食,包谷还可以酿成烧酒,安慰一下男人们寡淡的味蕾。牛铃胆大妄为敢将生产队刚灌浆的麦粒捋下一把来直接丢进嘴嚼。能吃上一碗白米干饭,捞上一碗白面条或烙成一张白面饼子下肚,无疑是每个古炉人最美好的向往。更多的时候人们凭着民间的智慧,以各种各样能填进嘴的植物充饥。 吃面粥的时候可以掺入萝卜丝、整个土豆或者是高档一点的黄豆。黄豆磨成的浆水豆腐,称半斤就是水皮过生日的美食。豆腐也是水皮和霸槽打赌的起因,霸槽为了赢得水皮的钢笔一下吃掉二十斤豆腐,差点吃死。 红薯可以直接蒸来吃,红薯甚至红薯蔓子磨成粉也可以果腹,不过红薯蔓子粉吃多了会屙稀的,狗尿苔就中了招。 烤土豆是狗尿苔招待善人,许诺杏开的美食,也是消灾免祸打发走迷糊的法宝。 柿子的食用方式多样,即可捂醋也可做柿饼,甚至还可以在锅里直接温热了做宵夜,最难堪的是伴稻皮干做炒面,这东西吃多了会严重便秘的。 南瓜、红薯、萝卜晾成干都可以充饥,红薯片子是狗尿苔、牛铃还有来回们的上好零食。 老鸦蒜、野小葱、芨芨菜、马乍菜和刺蝶菜都是很好的野菜,据说老鸦蒜去除麻味是可以煮锅的,而犁地时得到的马乍菜和刺蝶菜是犁把式的专享,别人是不能觊觎的。 巴瓜、豆角、莲菜、白菜、槐花、青核桃、大麦、芝麻、黑豆、红豆、蓖麻、蕨根这些都在文中以食物的面貌出现过。最动人的是:狗尿苔把油瓶子打碎了,看星给了他一把蓖麻,让炝锅用,免得挨婆骂。三婶给来借面粉的石鱼儿老婆抓了把蓖麻仔,让剥几颗炝炝,不要让亲家笑话饭里面没油花花。 二、植物药材 婆和善人是古炉村的守护神,婆会立筷子、叫魂,而善人擅长的是说病。这些方法不起作用的时候,人们世代相传的经验中,田头地脑唾手可得的普通植物就成了困苦岁月里弥足珍贵的灵丹妙药。 秃子金娶过半香后常喊着腰疼,听说杜仲能治腰疼,就偷偷割取狗尿苔家的杜仲树皮做膏药,被狗尿苔骂过,不敢再割树皮,就得空往杜仲树干上蹭脊背。杜仲能治男人病。 牛路没出工被支书撞个正着,牛路的理由是,“我后跑哩”,支书让赶紧吃一疙瘩蒜,说是蒜能岔屎。买瓷货的人听不懂,狗尿苔解释说,后跑就是拉肚子。 三婶和面鱼儿老婆、戴花讨论那个事,戴花提到一个进补的方子:“一根葱硬一冬”。 守灯睹树思人,抱着漆树哭了一场,结果中了漆毒。婆用柏朵子燃火,让守灯围着火堆又转又跳,同时说着“你是七、我是八”的咒语。后来村里闹猪瘟的时候,婆也用这个办法,要让自家猪跳火堆来驱除瘟疫。猪不跳,气得狗尿苔骂,“水皮生个漆疹都跳哩,你病了你不跳?!”看来水皮也跳过柏朵子治漆毒。 人们传言,杏开和霸槽有了男女之事,珠胎暗结,杏开捡苦楝子打胎,气得他爹满盆在苦楝树上连砍三刀。不知是苦楝子无效,还是杏开根本就没有吃,杏开最终产下一个爱哭的娃娃,那娃娃的哭声“像猫叫春一样悲苦凄凉”...... 开石逞能开拖拉机,砸断了腿。善人开来了中药。狗尿苔认出药罐中熬煮着甜的芦根、苦的黄连,他很奇怪,芦根和黄连都从土里来,可是甜从哪来的,苦又从哪来? 听说支书上火牙疼,狗尿苔摘来核桃树叶子让支书夹在裤腰里,又去长宽家找来花椒粒子粘着支书要往牙缝里塞。其实支书已经同意让他跟着霸槽去镇上卖瓷货。 田芽的婆婆得了病,顿顿吃三四碗稠饭仍是瘦得失了形。婆交代田芽用水葱煮荷包蛋汤,治疗她婆婆这富贵病 。这莫非就是现在人们熟知的糖尿病? 狗尿苔好心帮倒忙,摔断了支书的腿,他将功赎罪,找来善人为支书接骨需要的蓖蓖芽草。其实,狗尿苔也算做了一件好事,善人开示支书老婆,“(支书)腿一断,学习班不是去不了吗”。 霸槽去洛镇遇上水灾害了湿疹,又把湿疹传给了榔头队的队员。铁栓媳妇说:“熬些薄荷叶子水,洗一洗就好了”。后来,婆给断定这不是湿疹。他们传染的是薄荷叶子治不了的疥,迷糊说,这是革命病。这革命病,让霸槽怀疑榔头队内有内奸叛徒。这革命病,暴露了霸槽和那个女部长的龌蹉勾当,令杏开一度切斯底里。 磨子被仇家麻子黑用刀捅了,而榔头队还在四处搜寻他,磨子无法去镇上看医生,他的处境很艰难。婆要用土方子——南瓜瓤子来敷磨子的伤口。狗尿苔费劲周折,终于在善人那里找到了能够救命的南瓜。狗尿苔不敢走漏风声,他只好骗善人自己做梦想吃南瓜。善人当然知道那南瓜绝对不是拿去吃的。 在古炉村,皂角是天然的洗涤剂,人们用它来洗衣服;而蓼蓝草和野枣灰、石榴皮则是用来染布的天然着色剂;至于凤尾草,那是烧炼釉灰的必须之物。这些植物虽不曾用来治病救人,可也是解决生产、生活中荆手问题的良方。 三、植物隐喻 作者一开始就写到,“狗尿苔原本是一种蘑菇,有着毒,吃不成,也只有指头蛋那么大...... ”村里人不叫平安,偏偏把这个小个子男孩叫狗尿苔,这显然是在作践人。狗尿苔火绳不离身,他是村人抽烟时呼之即来的火种,他是跑小脚路的倒霉孩子,他是看守庄稼的稻草人,他是求雨仪式上的圣童,更多的时候他是人们眼中的四类分子,伪军属,残渣余孽。正是这样一个不受待见的狗尿苔,却时时处处展现出一颗善良的心。他一直默默地守护心中的女神——杏开,尽管有时也会遭到白眼,可是乐此不疲;他不动声色让灶火免除了进学习班的灾祸,结果得到了灶火一个大南瓜的回报;同样还是和南瓜有关,狗尿苔冒着极大的风险,为磨子找到敷伤救命的南瓜瓤子;他放走霸槽用葛条拴住要吃肉的狗,和牛铃偷来帽疙瘩母鸡却又不忍心杀,被迫喝下去的半碗鸡汤全吐掉了......狗尿苔在默默成长,他遭遇着各种各样的困苦,甚至还进了政训班。无穷无尽的苦难,反倒让狗尿苔越长越壮,借助狗尿苔的鼻子我们闻到了古炉村的大事件,借助尿苔的耳朵我们听到了村子里花草树木、猪狗鸡猫们的秘密,借助狗尿苔的眼睛我们看到古炉村的历史,看到了全中国那疯狂的十年过往...... 现代科学证明太岁一种黏菌复合体,可是古炉村的人们相信太岁是吃了能长生不老的肉灵芝,也有人怀着着“太岁头上不可动土”的恐惧。霸槽在善人的指点下,阴错阳差却又宿命般在牛槽下挖出了太岁。太岁出土,故事才真正开始。霸槽卖太岁水赚点小钱,狗尿苔喝太岁水、偷吃一小块太岁希望能长高。霸槽在准丈人满盆的葬礼上将太岁贡献出来剁成肉丁煮汤,全村老少喝过太岁汤就都感到“有劲了”。这个夜霸槽,从穷困潦倒的修鞋匠, 摇身一变成了古炉村造反队伍榔头队的队长,继而步步高升,成了穿中山装的大干部。之前不顾队长满盆的反对和他的闺女杏开相好,在轰轰烈烈的战斗中又遇上了红颜知己县联指的马部长,真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了。最终这个充满雄心壮志的男人在经历和参与制造了一件件考验人生善与恶的大事件之后,穿着杏开织就的红毛衣,回归了生养他的古炉村,只是回归的形式太不忍——被执行了无产阶级专政。不知倒向大地的那一刻,他是否后悔在太岁头上动土?他是否听到,一个孩子正在杏开的怀里哭得悲苦凄凉? 善人给村人说病,讲故事,讲因果,讲人世间的善良与智慧。四只红嘴白尾鸟是善人的护法,它们栖息在中山顶的白皮松上。造反头头黄生生作恶多端,挑起无尽的是非,打晕善人,结果黄生生被红嘴白尾鸟报复,啄手、啄脚、啄瞎了眼睛。中山顶的白皮松是古炉村的风水树。霸槽和马部长为了解决柴禾短缺的问题决定砍掉白皮松。秃子金用斧头砍树,白皮松被砍出了血,善人用小米稀饭和泥救治。第二天秃子金要用炸药炸树,善人施展说病的本事,却没能保住白皮松。白皮松被炸倒、被炸得四分五裂、被人们挖尽根脉,善人一病不起。雪没头没脑的下大了。善人在大雪之夜牺牲了自己,在天乐中和白皮松一起自焚,他把心留下来,做一味良药去度化他爱着的古炉村人。 天布家的牵牛花曾经开得热闹非凡,被守灯偷偷将藤蔓根在土下割断,也没阻止它们开花红得像火一样,那火还有焰火,映得人脸红衣裳红。破四旧把照壁推到了,牵牛花才绝了。可是漫长的冬季过去了,“在村南口和东头碾盘那儿西头石磨那儿竟然生出了一片片牵牛花。.......花没有开,但你感觉它随时就开了......”看来古炉村的春天真的来了。 杏开冬天还栽着指甲花,指甲花开着,可她因为惦念着心上人没心思摘花瓣染指甲。戴花家的指甲花比杏开家的指甲花长得旺盛,戴花还教给杏开染指甲保色持久的方法。都是古炉村敢爱敢恨,漂亮贤淑的女人,戴花“给人家连个娃娃都生不出来!”。杏开未婚先育生下个哭得像猫叫春的娃娃,可是娃娃一出生就失去了大。 狗尿苔曾经试图阻止香椿和榆树的爱情,以避免霸槽对杏开的伤害,可是就算他折断了榆树的枝条,香椿树的枝还是扳过来又伸过去。狗尿苔深信,古炉村的植物也会谈恋爱,他听院子的鸡叽叽咕咕说,丁香树左边那根枝条又和右边那根枝条相好了,一夜没分开。狗尿苔关注着榆树、香椿、丁香的时候,村子里的树木也在默默守护着,陪伴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即便卑微如瓦松、苔藓,也参与并鉴证着这村庄的历史。年复一年,瓦松会长满房上的瓦楞,开出白色的花朵。苔藓则长在村南口的石狮子身上,成了它的衣服,在冬天黑衣白补丁,而春天苔藓复活了,那石狮子就换了新衣服。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4776/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古炉》的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

通过这次爱国卫生宣传月活动,不仅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卫生健康意识,也为国家卫生区、文明城区的复检工作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5-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而被上级推广,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从而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
2024-05-01
护苗行动活动总结(合集四篇)

护苗行动活动总结(合集四篇)

“护苗”行动聚焦育新人使命任务。一方面,组织执法力量定期检查校园周边重点市场点位,集中清理夹杂“黄暴毒”、宣扬邪教迷信等有害内容的少儿出版物;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督促网络平台实施“青少年模式”并切实发挥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苗行动活动总结(合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
2024-05-01
街道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汇总四篇

街道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汇总四篇

活动,汉语词汇。拼音:huó dòng :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动作和共同性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苏联心理学家从20年代起就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Α Н 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对苏联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街道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范文汇总
2024-05-01
部队安全大讨论心得体会精选4篇

部队安全大讨论心得体会精选4篇

部队(army)是指军队中团及团以上建制单位的通称。授予番号、代号、军旗,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作战和战斗、勤务保障单位。也泛指军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队安全大讨论心得体会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