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来源:演讲稿    
字号:

【www.jxscct.com--演讲稿】

  做好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以下是查查通作文网分享的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要深入做好调查,就必须亲自去实践、了解真实情况,身临其境,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对老百姓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希望大家喜欢!按照市委统一要求,安排我给大家做个党课辅导报告。我也一直思索,该选择什么样的一个主题呢?思来想去,最后确定围绕调查研究和同志们进行探讨、交流。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书记总书记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座的都是县处级干部,都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我觉得,做好调查研究对我们定政策、做决策、抓执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体会和感受:

  一、调查研究的理论意义

  调查研究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调查研究的实践方法、技术规范和理论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治党治国的重要法宝。毛泽东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写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两篇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坚实的主力军。‎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领导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反对本本主义》中郑重地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还写下了包括《寻乌调查》《才溪乡调查》《兴国调查》《调查工作》等诸多文献。要持之以恒地读经典调查研究文献,常读常新,从中获取理论经验。书记总书记丰富的调查研究论述是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习总书记在不同时期以不同视角,既继承又原创地给予了调查研究更深刻的内涵、更全面的功能和更高层级的性质挖掘。一是全面定位调查研究的性质功能。比如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

  二是构建了完整的调查研究理论体系。比如:关于调查研究的效用,指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关于调查研究的目的,强调要真正搞清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真正搞清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真正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关于调查研究的重点,总书记说,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三是提出了调查研究的方法论和作风要求。如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领导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坚持求深求实求细求准和求效等等。四是有力地设计了调查研究制度保障。他强调调查研究的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从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调研工作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强有力的制度化、常规化保障。

  二、调查研究的思想价值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在党的调查研究历史进程中,思想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要深刻认识调查研究是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的密钥,深入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基于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深入调查研究作为党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和环节。‎

  三是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佳途径。要不断对实际情况做深入系统的而不是敷衍了事、粗枝大叶的调查研究,尊重规律,遵循客观实际。四是深入调查研究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思想作风,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将有助于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调查研究工作不扎实、不深入、不到位,导致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社会矛盾的事情屡见不鲜。问题出在哪里?还是出在调查研究上。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虚晃一枪,走一圈、看一下、听一遍、讲一通,下去就是为了出出镜、露露脸,坐在车上转,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浮皮潦草看表演的多,带着问题专题研究的少,蹲点研究的更少,直接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不会调研、不懂调研、不愿调研。‎

  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调查研究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听实话、察实情、收实效,解决社会方方面面面临的现实问题。进入新时代,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注重汲取党的调查研究历史经验,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正是靠着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出台了许多正确的大政方针,作出了许多正确的决策部署,从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三、调查研究的策略方法

  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决策、推动政策落实的重要方法。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习总书记身体力行,把调查研究作为治国理政最基本方法。‎

  一是高频次、全覆盖、极深入调研。亲临一线调研、跑遍工作范围是习总书记的高度自觉、工作习惯和铁定规矩。在正定、宁德、浙江、上海任职,他都做到了自己所提出的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到中央工作后,他的调研范围遍及全国,脚步遍及世界六大洲,内容涉及改革发展全方面。他曾说:看,总比不看要好;多看,比少看要好。二是以调研开新局、破难题、推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开创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是对习总书记重于善于以调查研究来谋事成事,达到精准号脉、精准执政的最有力注解。比如在谋新开篇上,首次出京调研选择广东,向全世界宣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改革开放40周年再来广东,更充分向世界表明中国改革开放旗帜必将举得更高更稳的信心。在顶层谋划上,深入京津冀调研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在产生新思想上,赴福建、江苏调研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赴重庆调研提出新发展理念,考察长江沿线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思想。在破解重大现实问题上,在浙江调研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次赴东北三省着力破解东北发展困局。在推动重大工作落实上,在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在加强党建上,赴河北、河南、浙江、安徽参加和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三是用调研带班子、察干部、树新风。习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创造了以个人工作的调研开局带动省委常委班子调研开路的工作格局。到中央工作后,多次开会研究、作出批示,部署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总书记把调查研究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十九大闭幕后第三天就研究部署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驰而不息纠四风。习总书记也以自己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作风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形成了头雁效应。调查研究还成为习总书记考察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和一项重要标准,在调查研究中还可以考核干部,实地了解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作风状况,发现人才,用好干部。

  四、调查研究是作风建设重要体现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的直观体现,也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期都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调查研究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定和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在倾听人民呼声、虚心接受人民监督中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在服务人民中不断完善自己,持之以恒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久久为功祛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通过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真正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锤炼初心使命、提高工作能力,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具体要做到六到。一是身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的标准。要深入做好调查,就必须亲自去实践、了解真实情况,身临其境,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对老百姓的方方面面进行调查,听真话、察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眼到。百闻不如一见。下去搞调研,切忌听完就走,不要被基层干部牵着鼻子走,要深入到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去了解实情,看到问题记在心里。‎

  三是耳到。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情况,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更要特别重视反面意见,要明白自己想听什么,要让耳朵灵敏起来,不听阿谀奉承的话,只听实话真话。四是口到。在调研过程中放下架子,多问老百姓情况,向基层群众虚心请教,既要问好的事情,也要问不好的事情,学会与基层干部促膝长谈。五是心到。在调查过程中,要用心观察、用心体会,不能敷衍了事;要对掌握的实情进行客观思考,注重从宏观与微观、横向与纵向、静态与动态等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六是手到。调查研究结束后,要分析情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发现不清、不实、不准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调查,丰富详实调查资料,形成有建设性意见、有操作性措施的调查报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杜绝拍脑袋式决策,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剖麻雀,分析典型,从现场和一线中了解真实情况、发现真实问题,进而制定正确决策、提出有效方案。要加强政策执行和决策落实的调查研究,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发生,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及时准确反馈政策执行和决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沟通协调和改革创新,让中央的大政方针在基层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五、调查研究的实施路径‎

  书记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开展调查研究,必须坚守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问题是人民的声音,问题是工作的向导。调查研究最关键的,是敢于触及矛盾、敢于正视问题,追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第一要务。党员干部要有一双洞察问题的眼睛,着眼于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多到各种矛盾集中交织、违纪违法问题多发频发、政治生态堪忧的地方去解剖麻雀,透过形形色色的外在表象,敏锐捕捉经济社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要在调查研究中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现在新情况新任务很多,我们现在工作量大,干了很多原来没有干的事,还继续会有很多新的任务,新的领域拓展。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去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科学、精准、有效地开展工作。一是精准设计调研内容。要以更精准的调研内容设计,紧扣现实需要深入调研。如,针对发现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我在去年两轮调研的基础上,今年六月份,又带队深入全市各县区基层农村调研,梳理出问题清单,既对进行了一对一的辅导,又针对普遍性问题,研究制定下步工作思路和对策措施,既明确了整改内容,也提出了量化要求,为基层进一步把党建工作抓实抓具体、落实落细落到位,明确了实现路径和具体方法。‎

  二是深入细致开展调研。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没有准备的随机性调研,与人民交心、向群众请教、与基层交流,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革主观世界和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树立求真务实作风,追求真理、修正错误,做到结论产生在扎实深入调查研究之后,以真正解决问题,用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调查研究的朴实作风带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清明。三是科学归纳调研成果。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好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武器,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领导人、调研者、涉及部门各方面也都要积极推动调研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切实把正确、深度、实用的调研成果充分运用到解决问题、指导工作中。要研究如何高质量地用好调研成果,提高调研的技术含量、理论含量、制度含量。要善于借助制度的力量,通过制度规范,大家普遍认可,共同遵循,提高工作效率。要善于研究、分析和总结规律,通过数据分析、科学分类、深化认识,再来优化措施和办法,抓住重点,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排兵布阵,做好统筹协调,提高全流程、各环节工作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综合效果。以上,是我对调查研究的理解,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明确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练好调查研究这门基本功。

  教学时间:主讲:授课对象:内容: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制定和实施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是党的优良作风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发现和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各项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以调查研究为前提和依据,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和相统一的过程。今天,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应对错综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背景下,作为执政党一份子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更大发展,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一、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传家宝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实际的调查与研究。恩格斯在居留英国期间,曾对英国工人状况和工人运动作了周密的调查研究,从而写出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马克思曾拟定过关于各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统计调查提纲和《工人调查表》。长达40年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

  早在中国革命早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论断。在这方面,毛泽东是最早的倡导者、探索者,也是最成功的实践者。1930年5月,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他明确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还说:‚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亲自组织了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1956年,在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初,他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委的汇报,对全国经济社会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在此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初步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纷繁复杂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也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他要求领导干部到地方了解情况,‚不要随便发表意见,首先要认真调查研究。‛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邓小平、李先念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也先后21次出访52个国家,其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这些集中的出访和考察,是党和国家酝酿政策大调整大变动之初,对外部世界的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为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做了重要准备。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1993年7月,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江泽民专门就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发表讲话,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的重要论断。为了探索解决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问题,从2000年开始,江泽民先后深入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研究,亲自主持召开了30多个党建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组织专门力量,就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开展调研。根据江泽民的指示,中央抽调了有关部门的80多位同志组成10个课题组到12个省市区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江泽民集中全党智慧,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发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我们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传统。2010年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建立健全调查研究制度,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近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党和国家制定各项大政方针提供了根本依据和正确指导。

  总之,无论在调查研究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率先垂范,为全党树立了榜样。中共90多年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制定的工作方针符合客观实际,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制定的政策偏离实际,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使党和人民的事业遭受损失甚至挫折。因此,加强调查研究绝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确实是一个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得失成败的重大问题,是党执政治国须臾也离不开的重要传家宝。

  二、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

  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经济体制出现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出现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出现深刻调整,思想观念出现深刻变化。面对这一新形势,要继续完成好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的新任务,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执政水平。

  当前,面对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以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尤其需要党员干部更为自觉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要不断地进行新老交替和不断地调换工作岗位的,老干部离开了领导岗位,新一批干部上来了,虽然老干部学习和调查研究的经验可以供新上来的干部学习借鉴,但代替不了新上来干部的学习和调查研究。领导干部从一个地区和部门到另一个地区和部门,都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即便是回到曾经熟悉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也不能刻舟求剑,还需要重新调查了解新情况。一句话,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党员干部必须更为自觉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面对时不我待的新形势、新任务,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很少下去调查研究;有的满足于看材料、听汇报,上网络,不深入实际生活,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作决策;有的自认为熟悉本地区本部门情况,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对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应对不得力,看不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凭经验办事,拍脑袋决策;更有甚者,一些党员干部打着调查研究的旗号,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使严肃的调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作秀‛。

  凡此种种‚伪调查研究‛的实际行为和结果,不但偏离了调查研究的初衷和本质,而且损害了领导机关、党员干部的形象。其最为严重的危害为:一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公然造假作弊,领导一次次被蒙蔽,或者即使领导有察觉但也不点破,使这些地方和单位胆子越来越大,手段不断翻新.并且把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做法移植、扩展到其他领域,导致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二是少数地方在领导调研时搞‚清场‛、警车开道、驱赶‚闲杂人员‛,人为地拉大领导和群众的距离,人为地制造干群矛盾,有悖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因此,面对调研工作中出现的‚伪调查研究‛这一新问题,党员干部尤其需要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在消除不愿调研、不会调研、被动调研顽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切实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党员干部锤炼调查研究基本功的努力方向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各个历史时期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传家宝a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具备扎实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功。那么,党员干部如何才能通过不断锤炼,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呢?2011年1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为党员干部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真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的正确制定与贯彻执行,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失误,即使发生了失误也能迅速得到纠正从而继续胜利前行。同时,党员干部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党员干部自身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因此,经常走出机关大院,走出办公大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其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党员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反映,也是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所以说,党员干部不论阅历多么丰富,不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都必须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方法上始终坚持,进一步提升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员干部要始终懂得: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共产党人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尤其需要党员干部在方法论上,始终坚持这两条路线。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根本途径和优良传统,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托。调查研究不仅有利于获得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认识的循环往复,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客观规律。作为多年从事国情研究的科研人员,我的心得体会是,在当代中国的研究方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建言权。

  一、调查研究是当代中国研究的基础

  当今时代,风云激荡。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各种重大矛盾和社会关系的难题、挑战,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相互交织。这就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长期坚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将其作为研究国情、世情的认识来源,制定基本国策、战略的客观基础。

  客观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唯有调查研究,才能不断认识客观世界,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主动和有效地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如同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年11月21日)

  二、领导人怎样认识调查研究

  早在1930年,毛泽东同志就作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断,把调查比作“十月怀胎”,把解决问题比作“一朝分娩”。(《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110页)1956年2月14日至4月24日,毛泽东亲自调查研究,听取了国务院34个部门汇报,写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成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代表作。

  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为此,他带头走出去,先后访问了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六国,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992年春,已是高龄的邓小平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调查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

  1993年7月5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会议上首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把做好调查研究这篇文章,视为“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06页)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他本人带头实地调查研究,在过去十年仅在国内各地区调查研究94次,平均每年在9-10次之间,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

  2011年11月,习近平同志发表关于调查研究的专题讲话,强调“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他重申了陈云同志的观点:“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他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学习时报》,2011年11月21日)为此,中央明文规定:“省部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每年不少于30天,市、县级领导干部不少于60天,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

  三、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调查研究,实现调查研究的根本目标呢?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页)只有广泛深入地接触客观事物,从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然后又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能动地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可以说,调查研究是必备的一环,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唯有实事求是,才可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如何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有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他指出:“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第二,选择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很重要,选题更重要。如何选择调查研究题目呢?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讲到:“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努力回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关注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尤其是围绕战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抓住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追踪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捕捉苗头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透视典型经验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做到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着重研究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着重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

  第三,将实地调查与深入研究紧密结合。调查研究,顾名思义,既要调查,又要研究。只有调查,没有研究,就如同只有(时间)投入,没有(文字)产出。这就需要将两个不同环节紧密结合、有机结合。完整的调查研究体现在最终的调研报告上,调查体现发现问题和敏锐眼光,研究体现理论水平和分析能力。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详细地占有资料,而研究则是对这些材料的分析整理工作,以找出其中的本质联系和规律。真正的调查研究必须建立在扎实调查的基础上,并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总结调研经验,提出具有实际工作指导性的思路。简言之,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是调查的继续和升华,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第四,重视调研成果的传播指导作用。“文可载道,文可传道”。有了高水平、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就要争取发表,广泛传播,既可以指导社会实践,又可以为各地、各部门所共同分享。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fw/93957/


《党课讲稿:如何做好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锦集3篇)

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锦集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9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五篇】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五篇】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志的支持配合下,本人能够认真全面的履行各项工作职责,能够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9
关于跳蚤市场活动总结【五篇】

关于跳蚤市场活动总结【五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跳蚤市场活动总结【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9
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汇编三篇】

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汇编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汇编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