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7-06   来源:话题作文    
字号:

【www.jxscct.com--话题作文】

【www.wudu001.com - 范文】   欢迎来到五度学习网http://www.wudu001.com/,本文为大家带来《政府工作报告》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0日在昆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昆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回顾

  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在中共昆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在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积极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强大动力,按照中共昆山市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保增速、促转型、上水平、抓特色、强队伍”的工作主线,在应对新挑战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抢抓新机遇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480.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3.1亿元,分别增长46.3%和22.5%;完成工业总产值7001.3亿元,增长2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37.8%和23.4%;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0.7亿元,增长23.4%;进出口总额821亿美元,增长32.8%,其中出口533亿美元,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3亿元,增长18.2%;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56吨标煤,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均削减4%;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40元,分别增长11%和11.5%;城镇登记失业率2.21%。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在台湾电电公会公布的大陆地区投资环境评估中,昆山再次名列榜首。在《福布斯》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名中,昆山蝉联第一。

  一、保增速、调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

  现代产业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4381.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6.7%。日月光半导体、三星电机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投产。现代服务业不断做大。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35亿元,增长2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提高1个百分点。完成服务业投资308.3亿元,增长31.1%。实现物流营业收入110亿元,增长30%,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12家。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21家。新认定总部企业10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02亿元、贷款余额146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392亿元和238亿元。新增小额贷款公司3家。彰化银行昆山分行、汇丰银行昆山支行分别成为全国县级市首家台资和外资银行。好孩子国际在香港成功上市,新股超额认购倍数居香港联交所史上第三,沪电股份、金利科技在深圳上市。积极对接世博、融入世博、共享世博、服务世博,成功举办昆山主题周、昆山“友谊日”等活动。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亿元,分别增长32.7%和39.2%。荣获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现代都市农业不断做优。认定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35个,新增高效农业2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农业亩均效益提高到2238元,增长12%。高水平承办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产业实现产值1540亿元,增长31.6%,高出全市工业产值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在建新兴产业项目247个,总投资160亿元。新增服务外包注册外资4.1亿美元,实现服务外包收入7200万美元。完成软件产业产值超250亿元,增长38%。昆山软件园成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昆山航空航天特色产业基地获省级授牌。可再生能源、传感器等6个基地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产业园。昆山文化产业创意园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筹建小核酸制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小核酸、新型感知器件、平板显示等3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江苏有机发光显示产业联盟。

  有效投入不断加大。狠抓项目落实,实行领导领办,强化督查考核,大力实施“5212”重大项目工程,多次组织联合开工开业,155个重大项目实现投资252亿元。完成生产性投资29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8%。先后赴日韩、欧美、北京、深圳、港台和哈尔滨等地开展专题招商,精心组织金秋经贸招商等活动。新增注册外资3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3亿美元,注册内资2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新批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8个、超亿元内资项目28个。

  二、优功能、求突破,重点园区能级持续提升

  竞争实力更强。昆山开发区综合实力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完成工业投资、工业产值、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6.3%、60.3%和82.1%,被评为中国笔记本电脑最佳产业基地。昆山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创县级市设立国家级高新区先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8.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0.5个百分点。花桥经济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7.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2.7个百分点,跃居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第四位。

  载体建设更快。光电产业园引进旭硝子显示玻璃、东电光电、新世纪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形成了国内最为完整的光电产业链,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宏基、索尼等品牌企业区域分拨、配送中心成功落户。昆山高新区依托可再生能源等特色产业基地,引进弗尔赛能源、柯马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项目,“一区多园”发展特色更加鲜明。花桥国际商务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开园,美国简柏特、东南融通等知名企业进驻。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实质性运作,海峡两岸(昆山)商品交易物流中心获商务部批准,台湾商品交易中心等功能平台建成投运。成功举办“江苏台湾周”昆山系列活动,首届昆山电脑电子博览会成效明显。

  综合环境更优。各类园区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成为全市低碳发展、转型发展的先导区。昆山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东部新城建设加快,科技广场、世贸国际商城、国际会展中心等功能设施相继启用,沪宁高铁配套道路和地下空间等工程有序推进,“三区一商圈”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昆山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B楼建成投用,孵化中试基地、综合商务园、低碳产业主题公园、人才公寓等项目全面实施。花桥国际商务城加快推进产业、建筑、交通、生活等领域低碳发展,组织实施生活服务、产业配套等18个功能项目,中影国际影城、美格菲运动城、电信枢纽大楼等建成营运,生态宜居商务城初具形态。

  三、聚人才、强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优秀人才加速集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13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在昆创新创业,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梁子才团队入选江苏省首批创新型团队。新增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8人,558名优秀人才享受市政府人才津贴,奖励各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科技功臣超1亿元。成功举办首届“昆山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海外“昆山日”、清华大学“昆山周”等活动。全市新增各类人才3万多人,人才保有量突破20万人。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认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企业6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6家,国家重点新产品8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07个、省自主创新产品13个。新增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32个,其中国家“863”项目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个。争取上级科技资金超1亿元。江苏省(龙腾)平板显示技术研究院揭牌。华恒焊接成立全省首家焊接装备重点实验室。天瑞分析测试仪器产业园顺利开园。全省首个云计算中心创新服务平台落户昆山软件园。新增注册商标810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新增专利申请1.3万件、授权9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20件,维信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21家企业参与制订修订国家、行业标准44项。

  创新平台日益完善。科技人才投入不断加大,按财政支出的5%和1%标准安排科技和人才专项资金。集聚核心创新要素,规划建设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工业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平面显示、感知技术等研究所全面运行,木制品及家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为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国家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有效运行。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与12所高校签署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新增产学研联合体43个、项目51个。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8个、分站6个,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8个,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外资研发机构11家。我市成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

  四、塑形象、增内涵,城市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功能建设步伐加快。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编制中心城区和区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文教体卫、生态控制线、地下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深化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完成中环快速化、内环畅通化等初步方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工程正式启动。沪宁高铁顺利通车,昆山南站、花桥站、阳澄湖站投入使用。西城大道、元丰路界浦河大桥、黑龙江路大桥等建成通车,东城大道、城北大道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实施。市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游泳馆等功能性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第四水厂一期工程竣工,新增日供水量30万立方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项目点火运营。汽车客运北站正式投运。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100个,新增、更新公交车150辆,新辟公交线路42条。

  生态环境更趋美化。实施“两铁”沿线绿色廊道建设和村庄绿化,新增绿地1600万平方米。开展昆北塘等重点区域水环境整治,清淤河道227.6公里,推进傀儡湖水源地生态修复,抓好千灯浦口等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工作。完成33项环境挂牌督办和限期治理任务。编制阳澄湖慢行空间景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项目成为全国6个示范项目之一。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家,新增清洁生产企业83家、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0家、省级生态村9个,城北中心小学建成全省第一所国际生态学校。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358天。

  城市管理有效加强。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三小车”、工程车辆等专项整治。主干道路、广场等“十洁净”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和景观照明维护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城乡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等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人民路、亭林路等路面整修和店面透视化改造。珠江北路、萧林路成功创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通过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考核验收。强化交通组织管理,在全国县级市率先采用交通状态实时监测系统。开辟学生公交专线,覆盖城区近20所中小学,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有效缓解。新增城区社会停车位1059个。

  五、惠民生、促和谐,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富民增收取得新成效。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实施促进就业“3011百千万”工程,举办专题招聘活动50场,免费培训劳动力4.9万人次,1.2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300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创业孵化基地8个,出台创业补贴政策,为2895户城乡居民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73亿元。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60家,累计入社农户15.7万户,实现股份分红收益2亿元。创新强村联合发展机制,全市村级年可支配收入超5亿元,33个行政村收入超500万元,6个行政村超1000万元。落实惠农政策,发放财政涉农补贴4286万元。

  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高考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与美国杜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启动建设。娄江实验学校、玉山中学等竣工投用,11所中小学完成校舍改造。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行社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服务站9个。康乐分院竣工启用。成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市。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开展“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系列行动,昆山特色价值观在全国宣传推介。14个区镇文体中心开工建设,105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成启用。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圆梦昆山”大型文艺晚会等重大活动,昆山国际啤酒节进入国家级行列。全市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800多场。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育基本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发放企业持独生子女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金4700多万元。成功创建省“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扎实做好支援青海玉树和甘肃舟曲灾区工作,募集救灾捐款1056万元。圆满完成四川广济对口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市第十届村委会换届,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有序推进。国防园正式启用。《昆山市志》续编完成初稿。档案、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优抚双拥、人民武装、民防、老龄、残联、社科联、侨务、红十字、气象、街道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社会保障再上新水平。新增城保扩面25万人。积极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850元提高到960元。城乡低保标准由每月410元提高到450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5万平方米。向2247户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6.3亿元。多渠道保障供应,多举措稳控物价,及时启动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发放困难群体物价补贴1003.8万元。募集福彩公益金3200万元。落实低保补差资金2353万元。启动建设市老年护理院。成功举办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

  平安稳定展现新局面。严密构筑防线,出色完成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任务。加快“技防城”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5.4%。强化校园安保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安全。深入开展信访、安全生产和基层基础“三项排查”工作,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信访受理总量下降41.2%。开展外来人口集居区星级评比活动。被评为首届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组建市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市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检测中心投用。

  六、提素质、树品牌,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强化

  服务效能着力提升。以“转型升级当先锋、科学发展作贡献”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简政放权、提速增效。组织开展“解决问题月”、“诚信服务月”等活动,全力保障电力等要素供给,支持企业平稳发展。新增机关服务品牌7个。强化集中收费、联合验收、联审会办,行政审批再提速15.6%,网上审批率达40%,提高4.9个百分点。拓展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功能,在全省率先建立电子绩效评估系统,突出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检查督办、考核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大。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实现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全覆盖。深入开展依法行政示范点、规范执法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率100%。受理行政复议申请50件,办结率100%,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坚持重大事项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市政协通报制度。实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网上提交、办理和公开,共办理人代会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222件、政协委员提案272件,满意率分别达97.3%和98.5%,当年解决率分别达61.1%和59.9%。

  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完成市政府机构改革。推行市级机关中层职位轮岗交流。组织中青年干部赴美国、英国、复旦大学等开展理论学习和专业培训。深入实施“百名优秀青年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工程”,选派88名大学毕业生进村工作。落实“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形成年”各项要求,深入开展典型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七进”活动。设立16个部门监察审计室,强化审计监督。严格财政预算,严控公务开支。制定实施《昆山市行政执法人员八条禁令》,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得到严肃查处。

  2010年共投入32亿元,完成12项实事工程建设。(1)完成第二饮用水源(长江引水)一期工程。(2)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60元,办理失地农民进城保9642人,88038名退休人员免缴大病医疗救助基金264万元,6150名在校大学生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实施居民生育保险。(3)建成医学观察基地,面积2100平方米、床位81个。(4)开通学生公交专线23条。(5)存储容量4500吨的成品粮准低温仓房主体工程完工。(6)完成毕厅、文昌阁等16处文物古建筑修复工作。(7)完成朝阳新村等11个老居住小区改造,面积59万平方米,受益居民7273户。(8)分配经济适用住房494套、廉租房71套,对152户低收入家庭、140户低保家庭发放住房补贴177万元。(9)完成华社村等自然村落整治26个,因村庄提前动迁取消整治4个。(10)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量5.2万吨,新建城乡污水管网180公里;改造亭林路、西街污水管道,推进老城区污水截流;完成庙泾村等33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11)完成窑石线、常昆线和复龙线等农村公路改造,总长46公里。(12)组织开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完成市农林网改版和市镇两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市优质农产品暨海峡两岸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成营业,市农资肥药仓库、肉制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建成水产医院、镇级农业标准化服务中心、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各2家,农业专业合作社3家。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时期,是昆山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巩固和扩大了科学发展的领先优势,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年来,综合实力在率先发展中稳步攀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高平台上实现翻番,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9倍、4.1倍、3倍和2.5倍,年均增速分别达23.5%、32.7%、24.6%和19.8%。新增注册外资150亿美元、到帐外资76亿美元,注册内资635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9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

  五年来,经济质量在转型升级中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8个百分点。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产丰收,农业亩均效益增长98%,提高1108元。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新增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6人、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9人,引进各类人才14万人。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11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0家、高新技术产品900个。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个、分站18个。新增专利申请4.2万件、授权1.7万件,分别占历年总和的82%和65%。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内外资企业项目亩均投资强度分别达458万元和87万美元,分别增长52.5%和84.8%。新增建设用地对新增地区生产总值贡献额达每亩1395.7万元,增长3.4倍。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五年来,人民生活在共建共享中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和13.7%,分别增加13831元和8322元。期末人均储蓄8.4万元,增加4.9万元。组建“三大合作”组织425家,农户入股率达95%。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深入实施,“三置换”、“三集中”有序推进,90%以上的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92%的承包耕地实行规模经营、60%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9%以上,农保并轨城保近9万人,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移动电话用户突破240万。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汽车30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9.3平方米和70平方米。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0岁。

  五年来,城乡面貌在一体融合中深刻变化。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化率达74%,提高10个百分点。形成“六纵六横两环五高”市域交通框架,每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数达10.8公里。新增变电站27座、供电能力465万千伏安。建设人防工程41.1万平方米。新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90万吨,成为国内第一个全区域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城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31.3万吨,工业废水处理率保持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提高24.4个百分点。新增、更新公交车916辆,新辟公交线路75条,实现村村通公交。建成农村新型社区80个、新农村示范村74个,所有镇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新增绿化面积6558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达24.3%和45.5%,分别提高4个和5.2个百分点。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五年来,社会建设在统筹兼顾中快速发展。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2个和10个百分点,达到98%和66%,新建、扩建学校83所,拥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大学生近3万人。成为全省首批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市。新建改建公立医院13家、民办医疗机构90家,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个、服务站127个,建成区镇文体活动中心13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229个,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全覆盖。千灯、锦溪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在全省率先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对外交往全方位拓展,国际友城增至11个。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日益完善,城乡“五位一体”综合治理模式全面建立,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5%以上,连续四次荣获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称号。

  总结“十一五”时期发展经验,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鲜明导向。始终坚持想在先、干在前,不满足、不停步,大力弘扬新时期“三创”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确处理“好”与“快”的辩证关系,努力追求好中求快的发展成效,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力当好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必须牢牢把握转型升级这一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重大历史使命,不因形势变化而动摇,不因压力加大而退缩,在逆境中克难奋进主动转,在机遇前乘势而上加快转,主攻新兴产业,强化人才支撑,狠抓节能减排,全力以赴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

  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开放这一根本动力。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深入开展“三学”活动,推进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企业生根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经济贸易合作与文化旅游交流相结合、政策扶持与环境优化相结合,使开放发展的优势更明显、特色更彰显、亮点更凸显。

  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重要抓手。始终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坚持用创新的举措增强发展动力,深入推进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功能创新、路径创新、服务创新,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

  必须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一现实追求。始终坚持以民生优先为导向,在经济发展时更加突出富民惠民,在城市建设中更加突出便民利民,在社会管理上更加突出安民为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普惠于民,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持续提高。

  各位代表,在这段共同经历的难忘征程中,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就,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科学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创新发展的特色更加鲜明,率先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同心共建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热忱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同志们,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昆山发展的海内外投资者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投资增长偏缓,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空间、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日益突出,要素配置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组织、环境卫生、小区管理等存在薄弱环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繁重,社会建设和管理方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措施,逐步在加快发展中认真解决。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主要内容及简要说明

  “十二五”时期,是昆山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这一时期,我们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有可能低位徘徊,汇率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内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不确定因素难以预料;我市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明显增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新的产业和技术革命正加快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迅速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市积蓄了强大的后劲,正步入工业化转型发展、国际化战略提升、城市化全面推进的又一黄金时期,全市上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持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严峻复杂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难中攀高、危中奋进、创新发展;在稍纵即逝的机遇面前,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抢先把握、领先转型、率先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更好更快发展。

  市政府组织编制了《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纲要》(草案)指出,“十二五”时期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引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主题,以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大力实施国际化提升、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五大战略,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集聚新人才,把昆山建设成为面向世界、依托苏州、融入上海、对接台湾、连接长三角的现代化大城市,确保到2012年初步形成现代化的基本形态,到2015年总体发展水平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样本区、创新型经济的先导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全社会和谐的首善区。

  “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00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实现同步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超45%和4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4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3;城乡居民收入每年保持10%以上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以上目标是综合考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提出的。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主导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商贸服务提速、居民收入增长、科技人才生根、消费水平提升、城市功能优化、新型载体培育、社会建设创新等九大行动计划,加快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格局、现代化的社会事业、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现代化的公共政府构架,以及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同时,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更加注重转型升级。坚持高端化、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结构与效益的明显优化;坚持开放与创新、外资与内资、资本与人才互动并进,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持续提升综合竞争力;坚持加大有效投入、转变外贸方式、扩大消费需求,推进“三驾马车”均衡拉动,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

  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坚持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坚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全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城市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城市化的有机统一,全面提升市民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文明素质;坚持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全面激发群众共谋发展、共促稳定、共创和谐的主动性创造性。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坚持民本、民生、民富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经济结构与收入结构同步优化,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提升,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更趋一致。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循环经济、绿色制造,积极引导清洁生产、文明生活、节约消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纲要》(草案)编制过程中,我们注重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注重把握发展全局、关注民生大计,注重集中民智、倾听民声,力求突出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纲要》(草案)的形成过程,是总结经验、解放思想、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推行科学决策的过程,是创新观念、凝聚力量、谋划科学发展的过程。

  《纲要》(草案)待这次会议通过之后,市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2011年主要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总目标,坚定发展信心,深化改革开放,立足创新发展,以创先争优的最新成果,全力打造产业发展、人才科技、城市建设、民生和谐、绿色发展等各项工作新亮点,不断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驱动力、城乡一体推动力、和谐社会凝聚力、文化昆山软实力和政府工作执行力,更加全面、更加有力地推进转型升级,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新增注册外资超3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超15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超15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620亿元、力争650亿元,进出口总额超900亿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现代产业竞争力

  转型升级的重点是产业升级,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是产业竞争力。必须深入实施主导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倍增、现代服务业提速和现代都市农业精品等“四大工程”,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并举,努力形成高端引领、集约发展的转型先导优势。

  更大力度做强主导产业。以调高调优调强为目标,推动主导产业实现高端化提升、品牌化驱动、信息化融合。以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为重点,以龙飞高世代线、昆仑大压机等重大项目为依托,推动产业链向研发和销售两端延伸,促进价值链的提升和再造。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地标型企业,新增产值超百亿的企业2家。深入实施品牌强市战略,加强梯度储备、滚动培育、政策扶持,形成一批品牌培育基地,打造一批产业领域知名品牌,新增注册商标800件、驰名商标2件、著名商标5件,国际商标注册量增长30%。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品结构,实施总投资150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优”行业骨干企业。

  更快速度壮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倍增工程,确保新兴产业产值三年翻一番。依托重点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集聚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新型平板显示、软件和服务外包、可再生能源、物联网等产业,尽快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引进整车厂商,努力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坚持以特见长、错位发展,抢抓核心项目,强化集聚效应,推动中大尺寸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实现新突破,推进小核酸制药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昆山低碳科技馆等项目,组织实施一批绿色低碳、惠民服务的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工程。

  更宽领域发展服务经济。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在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全面实施服务业提速工程。加速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和金融服务,进一步量化指标,强化考核。新增生产性、投资性、区域性总部30家,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20家以上。启动建设金融街、财富广场、基金园等金融机构集聚区。培育一批重点物流企业,建设一批综合物流园区,确保现代物流营业额增长30%以上。加快完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推动昆山商贸城等重点商区建设,合理布局综合体、商业中心和社区便利网点,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商圈经济、休闲经济。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发展会展经济。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引导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发挥后世博效应,确立“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大提升”理念,完善旅游要素体系,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把旅游业逐步培育成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最具江南水乡特质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多元化投入,满足多样化需求,运用标准化、连锁化等经营模式,积极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健康服务、教育培训等公共服务业。

  更高水平提升现代农业。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带动作用,实施精品工程,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强土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巴城现代渔业、锦溪高效农业等基地发展,新建规模蔬菜基地3000亩,新增高效农业2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增强产业化经营能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壮大龙头企业,推行农超对接、专卖直销、网络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提高到92%。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二、突出开放创新,不断增强经济发展驱动力

  开放是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加快推动开放带动、投资拉动与创新驱动的紧密结合,加快推动园区集聚产业、人才引领产业与科技支撑产业的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进一步扩大产业集聚优势。持续优化投资结构,坚持内外资并重,精心组织各类重大招商活动,紧盯欧美日韩,强化昆台合作,瞄准中央企业、军工集团、上市公司,着力引进主导产业高端项目、新兴产业龙头项目。力争新批投资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0个以上、超亿元内资项目20个以上。强化区镇工业、服务业投资与产出考核,确保生产性投入比重超过50%。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开工建设总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外资工业项目6个、1亿元以上的内资工业项目10个、5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10个。围绕“五年再造一个开发区”目标,加快“二次创业”步伐,推动昆山开发区在国家级开发区中争先进位。抓好综合保税区(二期)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放大带动效应,引进和培育一批品牌贸易公司、保税物流项目、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企业,促进加工贸易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转型。全力推进花桥国际商务城“五个国际化”进程,做大总部经济规模,做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加快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建设,打造台湾商品进入大陆“第一平台”,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全面打响国际大都市卫星商务城品牌。推动昆山高新区以进入国家队为新起点,以建设国内一流高科技园区为总定位,全力打造新兴产业先行区、创新驱动示范区、低碳经济实验区,通过2~3年的努力,综合实力跃居国家级高新区前五位。

  进一步扩大人才引领优势。坚持人才优先理念,认真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优化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和科技专项资金的激励效应。加快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重点落实“123”计划,力争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人、高层次“双创”人才(团队)20人、各类人才3万多人。完善“三高联动”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动各区镇、各特色产业基地与高校院所有效对接、优势互补,新增产学研联合体30个、产学研项目40个,新增院士工作站2个。

  进一步扩大科技竞争优势。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实施“4个90%”计划,力争90%的创新人才在企业、90%的科技投入在企业、90%的研发中心在企业、90%的科技成果在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高新技术产品150个,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10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60个。落实专利质量提升计划,完成专利申请1万件、授权8000件,力争发明专利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确保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到3件和1件以上,全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新增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1个、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企业加速器1个。推进阳澄湖科技园规划建设,成立研发机构5个以上,输送产业化项目20个。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科技与金融合作,扩大创投、风投规模,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和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探索重点区域科技企业无质押、无抵押融资机制。

  三、突出品质提升,不断增强城乡一体推动力

  城乡统筹提升整体形象,城市品质主导区域发展。必须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不断增强与大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形态功能,加快完善与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全力打造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宜居环境,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空间新格局。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修编完成各区镇总体规划,制定综合防灾等一批专项规划,开展城市风貌控制研究。发挥规划委员会策略研究和统筹协调作用,推进片区发展、组团开发,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城乡一体的城市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中央商贸区、中华商务区建设,打造核心城区现代商贸、商务特色品牌。东部新城以夏驾河公园、金融街等建设为核心,尽快提升业态、彰显功能。西部新城以文化艺术中心、配套商业中心等建设为重点,拉动前进西路沿线成片开发、快出形象。南部、北部新城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塑造精品。根据城乡一体化三年计划两年完成的要求,统筹推进小城市和特色镇建设,加快“三置换”、“三集中”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力度,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

  完善功能设施,构建城市新形态。以交通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形成立体式、快捷化的现代城市交通支撑体系。全力建设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延伸工程。提升京沪、沪宁高铁的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快速路网体系,完成东城大道二期、城北大道等外环道路便捷化改造,启动312国道、江浦路等中环道路快速化改造。着力推进内环畅通化,实施朝阳路改造、白马泾路南延工程,加快小澞河西岸、马鞍山路东延等重点区域拆迁。注重精致、细腻、整洁、有序,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组织实施一批“四老”改造项目,整治一批背街小巷,改造一批老居住小区及“城中村”、“农夹居”,开展镇村道路品质提升工程。按照功能完善、服务配套、出行便捷、环境优美的要求,加大动迁安置房建设力度。推进杨林塘航道整治。抓紧完成长江引水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学生公交由市区向区镇辐射。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建设东、西部2个公交保养场。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智慧新城市。抓住“三网融合”机遇,以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智慧昆山建设。加快城市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实施光纤到户工程,构建区域网络互联、应用数据交换、服务信息共享等公共平台,不断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统筹整合交通管理、治安联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政府管理服务资源,实施一批智能家庭、智能社区、智能校园、智能医院、智能楼宇等示范项目,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率,方便市民日常生活。积极引进和培育软件、物联网关键元器件、多媒体终端、智能化设备等开发和生产企业,加快智慧技术在研发、制造、管理与营销等环节的运用,大力促进智慧城市关联产业集聚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营造宜居新家园。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实施西城大道等主干道路绿化工程,建设阳澄湖景观廊道、西部新城中央公园,完成45个村庄绿化任务,新增绿地100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水环境整治,认真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和黑臭河道整治五年计划,加大调水引流、河道清淤、生态修复力度,扎实做好断面水质达标工作,不断提高污水管网接管率和污水处理率。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培育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家,新增清洁生产企业60家、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0家。规划建设环阳澄湖、淀山湖等慢行系统,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创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深入实施“门责制”,扎实开展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坚持建管结合、一建就管,严肃查处违章搭建、破墙开店等行为。

  四、突出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凝聚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必须全面强化民富理念,不断完善富民、惠民、利民、安民长效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上,更多地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更多地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多渠道促进富民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人力资源保障引导资金作用,加强特困家庭、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免费培训劳动力3.5万人次,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000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扩大创业小额贷款范围和规模,发放贷款1.5亿元,鼓励自主创业、投资兴业,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深化农村“三大合作”组织改革,积极构建集体经济与农民增收紧密联结机制,确保全市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增长12%、入股农民户均分红增长10%以上,不断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创新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强化支农惠农,形成更为完善的持续增收机制。

  广覆盖推进社会保障。按照“城乡统筹、提高水平、逐步接轨”的要求,新增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15万人,提高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引导企业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抓好粮食、蔬菜等重要民生商品的生产、储备和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通过发放物价动态补贴等方式,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完善标准化慈善超市服务网络,建设50个多功能、复合型社区慈善平台。落实专项救助制度,提高社会救助、法律援助、慈善捐助水平。建成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推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实现住房保障全市域、全户籍覆盖。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不断提高覆盖面和受益度。

  优质化推动教卫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实施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双十”工程,建设市一中艺体馆、校外实践基地主题教育中心,改造11所中小学校舍。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和质量提升。积极创建苏州市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中小学,开展“320”校际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师本科、研究生学历比例,加大学科带头人、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力度,整体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科学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健全市级医疗集团、专科医院、区镇医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村)卫生服务站等五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资源共享、双向转诊、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机制。落实财政补偿机制和医保支持政策,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方便居民就医和减轻居民用药负担。全面实施9大类2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全方位注重社会管理。加强治安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加大科技强警力度,健全动态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化劳动关系和谐创建活动,完善信访维稳长效机制,注重源头预警,强化排查调处,及时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巩固法治昆山建设成果,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组织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强化演练,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重视人口发展研究,推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体系和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扎实开展援疆工作。加强档案、史志、民族宗教、对台、外事、气象和民防工作,支持发展工青妇、科协、文联、残联、社科联、侨联、红十字等各项事业。

  五、突出传承融合,不断增强文化昆山软实力

  文化塑造城市灵魂,文明凸显城市魅力。必须大力弘扬“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更加注重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更加注重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更加注重传承历史、塑造特色,全力打造现代文明城市。

  全面提升文明素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明交通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公共秩序优化、文化环境净化、文明素质提升等“六大行动”,广泛开展文明行业、单位、区镇、村(社区)创建工作,充分展示城市文明形象。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弘扬城市精神,深化昆山特色价值观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做文明昆山人”系列市民素质提升活动,大力宣扬“感动昆山”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强化教育引导、典型引路,不断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学校、家庭、社会合力推进,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实施新老昆山人融合工程,培育进取精神、责任意识和包容心态。

  集聚发展文化产业。组织实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作用,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数字等新兴业态。依托产业基础和人文资源,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一批重大项目和优秀人才,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打造一批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0亿元,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现代体育产业,扶持壮大骨干企业,拓展消费市场,承办各类重大赛事,培育赛事经济,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

  精心塑造特色文化。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精心组织昆曲入遗十周年纪念活动,办好昆山国际文化旅游节、昆山国际啤酒节、江浙沪戏曲节、阳澄湖蟹文化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活动,充分挖掘民间工艺、土特产品、民俗节庆等特色资源,深化“民间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深化昆台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昆山文化影响力。启动建设文化博览园。加强古镇、古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增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意识,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繁荣文艺创作,形成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

  六、突出服务发展,不断增强政府工作执行力

  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效能是服务的核心内涵。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理念,保持锐意创新干劲,着力增强勤于学习的能力、把握大局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积极主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努力建设“富民、亲商、高效、廉洁”的政府。

  讲效能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服务功能,创先争优,比学赶超,不断丰富“昆山服务”内涵,真正使昆山成为行政效率的高地、行政成本的洼地。扎实开展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简政放权,减少环节,提升区镇行政服务能力,形成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网上审批和办事范围,力争网上审批率提高5个百分点。突出重点目标、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强化履职效率、管理效能和服务效果,完善监督问责机制,以雷厉风行的作风,以敢于负责的精神,全面增强执行能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富成效。

  重规范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与依法决策有机统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代会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

  强队伍勤政廉政。增强知识更新意识,勤于学习新知识,敢于接受新理念,敏于接受新事物;增强执政为民理念,着力建设一支有思想有思路、有能力有活力、有闯劲有干劲的优秀公务员队伍,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深入实施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完善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动拆迁、政府采购、产权交易,以及行政执法、审批、收费等重点部门、关键岗位、敏感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办实事利民惠民。今年拟安排12项政府实事工程:(1)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新增医疗床位800张;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新建社区卫生中心3个、社区卫生站4个;建设以就诊转诊预约、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为主要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实施医疗卫技人才“511”年度引进培养计划。(2)设立食品安全监测点50个,完成重点品种监测评价3000批次以上,完善监测结果定期发布制度。(3)建成小学2所、幼儿园8所,开工建设中小学8所、幼儿园2所。(4)取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报销20万元封顶线;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放宽居民医保用血报销范围;调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到每人每年400元。(5)实现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分配经济适用住房400套、廉租房50套,公共租赁住房150套,对150户低收入、低保家庭发放住房补贴。(6)改造老居住小区84万平方米,惠及20个小区、9814户居民。(7)改造区镇农贸市场19个。(8)对24个自然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对30个村庄开展生活污水处理。(9)建设昆山博物馆。(10)建设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可容纳5000名学员的昆山老年大学。(11)新增、更新公交车200辆;新辟公交线路15条;新增出租车125辆,实现区镇出租车运营全覆盖;新建公交候车亭200个;增开市区学生公交专线10条。(12)推行公共自行车服务,在市区设置服务网点100个、停车柱4000个,投放自行车3000辆。

  各位代表,率先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科学发展的前景美好而光明。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昆山市委的领导下,齐心谋发展,合力惠民生,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在新的起点上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昆山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以上就是五度学习网http://www.wudu001.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范文。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五度学习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五度学习网,因你而精彩。

本文来源:http://www.wudu001.com/fanwen/76944/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0158/


《[开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5篇】

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5篇】,欢迎品鉴!
2024-04-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月活动总结(合集四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月活动总结(合集四篇)

通过总结,人们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还可以作为先进经验而被上级推广,为其他单位所汲取、借鉴,从而推动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月活动总结(合集四篇)
2024-04-30
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工作情况,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工作中的优缺点;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总结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3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合集三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合集三篇)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合集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30
大学生劳动周心得体会600字集合3篇

大学生劳动周心得体会600字集合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劳动周心得体会600字集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30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