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与政策【六篇】

发布时间:2024-02-04   来源:优秀作文    
字号:

【www.jxscct.com--优秀作文】

国际形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所有相互关系的现状及其动态。如两极格局、一超多强等都属于国际形势。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际形势与政策【六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际形势与政策1

摘要:近一段时间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两岸关系;台湾;大陆;和平发展

 一、当前的两岸局势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一年,台湾当局推动“法理台独”的活动将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

 二、大陆的对台政策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一是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是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国际形势与政策2

 一、和平中谋求发展

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世界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世界贸易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幅度。科技革命正在向各行各业渗透,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加快。这样一种全球经济的发展肯定不能长久地建立在少数国家发达、多数国家落后的基础上。世界经济需要新的动力,世界市场需要新的补充。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二十一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兴盛,还将为多极化格局奠定健康的基础,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有利条件,使持久的世界和平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一言以蔽之,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将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

现在,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导致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一些经济技术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进一步被边缘化的危险。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现金融震荡,就会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强烈冲击。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剧着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市场和资源方面的竞争,也加剧着一些国家内部的贫富矛盾,引发社会冲突。总之,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长期安宁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

下发生和发展的,因而势必继续加大穷国与富国的发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于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

三、世界多极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力量进一步增强。要相互尊重与平等互利,不要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多极化格局,不同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瓜分势力范围的局面。各国应是独立自主的,各国的相互合作及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不应针对第三方。大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负有重要责任,大国应该尊重小国,强国应该扶持弱国,富国应该帮助穷国。

 四、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再次,台湾问题对中国保持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构成的不利影响呈增大趋势,已成为中国在本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涉台外交在维护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台独”分裂势力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种种突发性事件的任务与日俱增。美军积极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虽然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使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使我军建设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

最后,世界经济保持繁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资源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资源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磨擦增多。这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和开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压力,也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国际形势与政策3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十七大报告中的两个重要判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金融危机后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

纵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两大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领域等都有新的进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但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推动并影响世界形势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特点有:

(一)国际形势稳中有乱,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

(二)面临世纪之交,各大国都着眼于在下个世纪国际新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相互关系正经历着重大调整。它们相互借重,相互制衡,既合作,又斗争,关系更加复杂。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表现突出,但遭到更加广泛的抵制和反对。各大国立足于维护本身的战略利益,反对美国一家垄断或主导国际事务,主张多极世界。各方都加强外交行动,寻求对自己有利的力量平衡,对外关系进一步多元化。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三)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军事安全因素的作用较前突出。美国加强全球安全战略部署,加紧构筑适应新形势的安全体系。在欧洲强化北约作用,推动北约东扩;在亚太加强同有些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美军费开支占世界第一,仍是全球最大的军火商。日本正在凭借经济实力,不断扩充军事力量,试图加速走向政治大国。日本军费的增长率为西方国家之首。俄罗斯对自身安全更加关切,反对西方对独联体的渗透。许多国家都在调整军事战略,强调质量建军,加紧研制高科技武器。

(四)不同价值观念和发展模式的矛盾突出,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激烈。西方大国凭借其经济实力和垄断传媒的优势,加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思想渗透,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试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发展中国家坚持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坚持寻求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

(五)各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调整进程。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大国间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平衡增长势头。东亚仍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地区。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美国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夺回了领先优势,经济保持增长态势。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区域合作势头强劲。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国际投资规模和领域扩大,跨国公司作用上升。

(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东亚的崛起势不可挡,成为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局趋向稳定,国际处境有所改善,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继续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增大,以地区为依托联合自强的趋势进一步增强。西方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努力恢复对传统地区的影响,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争夺。

我国政治持续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增大,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加强,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重大积极因素。美国等西方国家意识到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难以阻挡,被迫调整对华政策,但遏制中国发展、“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不会改变。随着西方各国对中国市场的争夺更趋激烈,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显露,我国在国际上将处于更加主动有利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

1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

2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3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4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

5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一是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经济结构的低层次。

二是中国存在各种形式的潜在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我们不能小看,如独生子女造成的年龄结构问题,今后中国的劳动力也许会严重短缺,劳动力价格急剧上升,我们所有的竞争力全部改写,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是制度建设的滞后性和内外统筹能力的不协调性,包括各个部门统筹能力的协调,这样的制度建设往往都滞后。

四是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的脆弱性。我们要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或第一经济大国,甚至我们要高质量地成为第一经济大国,资源上和生态上都不能支持。

五是我们周边地缘环境极其复杂和多变

六是中国统一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解决达赖问题、台湾问题都是长期性的问题。

七是中国与主要大国的共同利益和战略利益冲突并存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原则,不失灵活,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和发展,所有这些,进一步改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判断,应酬好与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外交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依赖与牵制等关系。国际局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美、俄、欧盟、日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挫,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并未改变。我国一方面要扩大合作,增加两国外交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维护我国利益。

北约不断东扩,严重影响了俄在欧洲的扩展,俄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亚洲。同时俄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能源供应与边境问题上对我国有重要的意义。

欧盟在积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加强与中国的对话,在大国问题上谋求与中国的协作,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得巨大市场.

国际形势与政策4

【摘要】进入新世纪,当今国际形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某些规律性的特点及趋势开始进一步显现。就目前形势来看,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特别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

【关键字】国际形势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中国外交战略关系

一、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高速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全球复苏进程缓慢,各国经济的复苏也出现不同步、不均衡等现象。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亚洲、拉美和非洲经济增长较快,发展中国家发挥着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大规模刺激计划效用衰减,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不同程度地面临通胀压力,短期内难以填补全球需求缺口。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汇率、贸易不平衡、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等问题的摩擦频发。一些国家采取措施干预汇市,全球汇率波动加剧。

二、世界格局继续调整,国际关系互动更加复杂

发展中国家飞速发展,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势头加强,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亚、非、拉等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保持发展势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气候变化以及伊朗核、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各大国针对国际形势的新变化,纷纷调整对外战略和政策,互动更加活跃。国际关系的形态更加多样,内涵更加复杂。传统国家间阵营和界限趋于模糊,利益组合趋于复杂。围绕气候变化、核安全与防扩散、国际金融改革等议题,各国根据不同利益需要结成不同“议题性联盟”。国际关系行为主体更加多元化,国际权力更加分散。普通民众通过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技术,对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增加。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全球治理缓慢推进

除去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发展中国家也能以较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最坏阶段的"过去,各方在危机期间同舟共济的意愿有所下降。不少国家内顾倾向上升,加强国际合作的动力减弱,国际协调难度增大。发达国家希望维护在国际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希望提高代表性和发言权,双方既有合作,又有斗争。经济金融、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领域的问题都

牵涉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其他多个领域,彼此相互牵连。随着合作的深入,面临的阻力也在增加。

 四、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多样

随着领土意识及军事水平的提高,各大国继续加强国防建设,纷纷出台新的国家安全战略。美国继续增加军费开支,加大海外军事基地建设,英、法等国受经济不振影响,削减军费开支,力图通过加强相互间合作维持军事大国地位。亚洲地区总体稳定,但面临的安全挑战增多,伊朗核、朝核等问题未取得明显进展。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及中东的叙利亚、也门政局波动,出现了中东乱局,影响安全的因素更加复杂。但总的看,随着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大国间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世界总体和平的大趋势更加巩固。

 五、我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外交蓬勃发展,国际地位继续提升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的角色正在实现三大转变:逐步由革命者转变为建设者;由受压迫的民族转变为世界经济建设的领跑者;由联合国成员国中不被人重视的主权国家转变为世界事务的积极推进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国积极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外交,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一是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二是同各大国关系平稳推进。

三是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四是同发展中国家传统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

五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六是以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博鳌亚洲论坛等为契机,深入开展首脑外交、经济外交、公共人文外交,展示了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全方位促进了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合作。

国际形势与政策5

一、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

(一)2005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继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特征

按照已公布的数据,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最为稳健;日本经济出乎意料地强劲复苏,开始摆脱泡沫经济后遗症的阴影;欧元区经济受法国、德国经济的拖累仍然在低位徘徊。2005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预计分别为3.6%、2.3%和1.4%。

(二)2006年,发达国家的经济整体增长率会有所放慢

美国经济仍能维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增速预计在3.3%左右。日本经济将完全摆脱困扰多年的通货紧缩局面,内需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扩大。尽管可能会受到全球经济放慢的影响,目前的复苏态势仍将得以持续,预计日本经济的增速在2%左右。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疲软格局和欧元贬值的滞后效应,欧元区经济增速将有所加快,预计在1.6%左右。

(三)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相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2005年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仍然是最快的。但与2004年相比,2005年多数经济体的增长率都会有明显的下降。它们有可能会成为受油价上涨冲击最早的地区,因此2006年其增长速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价的走势。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预测,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区2006年经济的增长率与2005年基本持平,为6.2%。

二、2006年需要关注的世界经济热点问题

(一)全球石油价格的走势及影响

此轮油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拉动所引发的供求不平衡以及美元贬值。这种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决定了油价短期内不可能大幅迅速回落。另一方面,投机因素对油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短期油价走势将取决于投机势力能否得到有效遏制。鉴于发达国家是世界石油市场需求的主体,遏制投机势力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联合干预。而只有当石油价格上涨真正危及到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时,发达国家才有可能这么做。当然,即使石油市场上的投机因素得到遏制,油价也难以再次回到30美元/桶以下的水平。石油供求的基本格局决定了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高油价时代。

(二)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的方向

美国经常账户逆差/GDP目前已经达到创纪录的6%左右,其绝对值相当于全球贸易盈余国贸易顺差总额的75%。经合组织预测,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会继续上升,2006年将达近9000亿美元,即占美国GDP的6.7%。当前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是否需要调整,而是应如何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包括3种途径。(1)美国单独调整对外失衡。这将要求美国提高储蓄率,并降低消费率。降低消费率又要求提高短期利率水平,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如果短期内要把经常账户逆差水平从目前的6%降低到可持续的水平(3%),全球经济能否承受美国需求下降所引发的风险还是未知数。(2)由欧元区承担调整失衡的责任。鉴于欧元区经济自身的结构性调整刚刚起步,经济增长缺乏活力,欧元的大幅升值也可能把该地区经济拖入严重的衰退。(3)由亚洲国家承担调整失衡的责任。即要求该地区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大幅升值以及降低储蓄率,其结果将更为复杂。该地区经济大多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同时又是全球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由此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与经济衰退可能会波及全球经济的走势。当然,最理想的结果是各方共同努力进行缓慢的调整,但问题在于目前的失衡是否会突然诱发美元的突然贬值。

(三)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泡沫能否实现软着陆

目前,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历史上范围最广、涨幅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按照英国《经济学家》的估算,过去5年间发达国家居民的房产价值增值30万亿美元,总值为70万亿美元。这一规模相当于发达国家一年GDP的总和。随着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开始改变低利率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动力正在减弱。到2005年下半年,除去美国、丹麦等少数国家之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降温。依据历史的经验,房地产市场泡沫崩溃所造成的影响要远大于股市泡沫崩溃的影响。能否实现软着陆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

(四)国际商品价格周期的走势与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

从2001年底以来,国际商品价格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2005年有可能成为这一轮国际商品价格周期的拐点,部分商品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迹象。大多数国际组织认为,从2006年开始,国际商品价格(不包括石油)将进入一个下降周期。国际贸易领域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种新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诱发更广范围内的报复,结论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全球贸易失衡和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的反应。

(五)美元汇率的走势

受美联储提高利率、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及石油出口国购买美元资产的影响,2005年美元汇率稳步回升。但是,2006年上述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所削弱,加上受全球经济失衡所制约,未来美元持续大幅走强的可能性将很小。与其他货币相比,如果日本中央银行不进行大规模干预,则日元未来有可能走强。

 三、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一)国际油价长时间在高位运行会对国内企业的经营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业处于生产能力过剩状态,油价上涨形成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结果只能是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抵御油价上涨风险的能力要低得多,而全球油价只有在危及到发达国家经济时才有可能全面回落。另一方面,油价上涨将冲击目前的国内油价形成机制。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之间的脱节,很大程度上是国有石油公司变相补贴的结果。长此以往显然是不现实的。

(二)全球经济失衡无论是朝何方调整都将可能把我国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我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我国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东亚地区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同时我国(及东亚地区)的储蓄率过高被国际社会认为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引发我国对外贸易摩擦与汇率升值压力将难以避免。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政策协调机制,以求获得共同承担责任的渐进式调整。

(三)国际商品价格如果近期内出现拐点,进入下降周期,这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整个国家的贸易条件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此轮商品价格的上升周期阶段,我国的贸易条件不仅没有改善,而且呈现出恶化态势。面对价格周期的下降阶段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的商品出口政策和汇率政策需要进行未雨绸缪的调整。

(四)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综合风险对我国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前,油价上涨、通货膨胀风险上升、美国贸易逆差扩大、利率上调、房地产市场泡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相互交织在一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全球经济走势。对此,我们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五)日本经济的全面复苏有可能会对今后一个时期中日关系、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重大影响

与以往不同的是,日本经济此轮复苏更多是依靠内需拉动,同时伴随不良贷款和通货紧缩的终结。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社会对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开始普遍看好,并认为日本即将摆脱过去15年的经济停滞局面。这可能会进一步诱发日本政治的右倾化,对我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国际形势与政策6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美国经济减速、美元汇率继续贬值、次贷危机仍在蔓延,以及国际市场石油、粮食价格大幅攀升等,给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带来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可能造成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次贷危机继续扩散,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自2007年7月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股市、债市就动荡不定,美联储和欧央行等主要中央银行就不断向金融体系大量注入流动性,以防止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然而,2008年初以来,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瑞银集团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因次债分别造成100亿美元左右的巨额亏损,股价大幅下跌,并引发美、欧、日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股市剧烈波动、大幅下挫。由于美国房价仍在下跌,次贷危机及其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仍在扩大,金融市场投资者仍处于恐慌之中,对各类债券的风险和收益评级不断向下调整,国际金融市场仍有可能继续波动。

(二)美国经济减速濒临衰退,世界经济走势不确定性增大

2007年四季度,美国经济仅增长0.6%,远远低于三季度的4.9%和二季度的3.8%,年末失业率攀升至5%,消费价格指数超过4%。为防止经济滑向衰退,美联储在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继续减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3%;布什政府则不顾财政赤字再度扩大而紧急推出减税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近年来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但美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引擎,美国经济减速势必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给世界经济走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近来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也都显露疲惫之势,亚洲、拉美以及中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在趋于放缓。

(三)美元汇率进一步大幅贬值,国际市场原油、金属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大幅走高

由于担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和预计美联储仍有可能进一步降息,美元对各主要国际货币汇率继续大幅下跌,对欧元汇率创出1.5∶1的历史新低。美元大幅贬值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商品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原油期货价格已突破每桶100美元,铜、铝、锌和黄金等产品价格也都接近甚至突破历史高点,小麦、玉米、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涨势凶猛,以往价格持续低迷的制成品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虽然导致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的原因众多,既有需求增加、库存下降、期货市场投机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天气、自然灾害和地缘政治等导致产量下降和供给不稳定等方面的原因,但美元大幅贬值无疑是重要原因。

(四)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普遍加大,美、欧等经济体可能面临滞胀风险

2007年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1%,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通胀率其消费价格指数仍超过2%;2008年1月,欧元区的消费价格指数创出3.2%的新高,能源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俄罗斯、越南、印尼、印度、巴西、韩国以及中国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价格水平也都大幅上涨,创出多年来的新高。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而美、欧等经济体甚至有可能陷入多年不见的滞胀困境。

以上情况表明,世界经济在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连续增长4年之后,在国际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下和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冲击下,有可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调整期,在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下增速趋于放缓。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1月已经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高峰期已过,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减速和国际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等因素的作用下,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明显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1%,比2007年的4.9%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发达国家2008年仅增长1.8%,明显低于2007年的2.6%,美、欧、日预计2008年分别增长1.5%、1.6%和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计将从2007年的7.8%放缓至2008年的6.9%,亚洲、拉美和中东欧地区经济增长都将比2007年回落1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如果次贷危机引发进一步的金融动荡,或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的世界经济增长仍有可能低于预期。

二、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目前的形势和发展趋势看,2008年全球经济将出现减速已无悬念,而且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和走势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还在增加,当前尤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次贷危机是否会引发更加剧烈的国际金融动荡

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历来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持续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势必会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消费、投资和贸易活动造成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派生出众多债券和金融衍生产品,持有次级债及其衍生产品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遍及全球,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链,次贷危机所造成的金融风险也因此传递到世界各地。虽然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市场调整仍在进行,但由于相关国家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的政策干预措施,并且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风险已经集中释放,再度引发更加剧烈国际金融动荡的可能性有所降低,不会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造成更大的冲击。

(二)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甚至滞胀的泥潭

2007年美国经济增长了2.2%,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4.1%,失业率攀升到5%。对于2008年美国经济走势,各方看法分歧甚大。布什政府认为美国经济不会衰退,预计2008年将增长2.2%,通胀率和失业率不会明显上升;美国国会预算局预计2008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8%,美联储预计增长率在1.7%~2.1%之间,国际组织普遍预计将增长1.5%左右,国际知名投行大多悲观地预计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0.6%以下。毫无疑问,2008年美国经济面临经济减速、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失业率攀升的多重压力,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是,从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整体表现看,虽然住房投资连续8个季度大幅下降,个人消费开支也比较疲软,但美国企业的厂房、设备和软件投资仍在继续增长,出口由于美元贬值也出现较强劲的增长,再加上双管齐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衰退。虽然能源、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通胀压力较大,但企业雇用成本并未显著上升,目前的通胀率也只是20世纪80年代滞胀时期的一半,现在谈论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似乎尚为时过早。

(三)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是否会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铜、锌、铝等金属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平均涨幅在3倍左右,此前价格持续低迷甚至下跌的食品、饮料、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的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趋势,涨幅大多超过30%,个别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近两年的涨幅在一到两倍之间。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确实给世界各国都带来越来越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成为近来多数国家消费价格指数创出多年来新高的重要原因。但总体看来,全球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制和可接受的范围内。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平均通胀率略高于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连续数年小幅回落后虽然又重新趋于回升,但平均水平仍在5%~6%之间,远低于以往的高点。

(四)各国政府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减速和通胀压力加大

由于世界各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面临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美、欧、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稳定金融形势和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控制通货膨胀则相对不那么紧迫;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当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是防止经济过热和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由于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且客观上还会影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运用空间和效果,因此,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和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各国应对经济减速和通胀上升的难度增大。

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美、欧、日经济减速,可能对我国的外需产生较大的影响

虽然外需减弱有利于我国缩小贸易顺差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但势必会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加快升值、节能减排力度增大、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外贸出口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困难。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在稳定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二)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慢可能会加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近年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不断加大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频繁采用反倾销、特殊保障、技术、卫生、环保和质量标准等措施阻击我国出口。在经济减速和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对我国出口的大量质优价廉的各类产品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三)国际市场能源资源产品和农产品价格继续走高会加大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能源资源性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如大豆等)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上升,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势必加大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最终传递到下游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消费物价水平,给我国控制消费价格水平上升造成较大的困难。

(四)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和美元继续贬值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和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明显增大。美、欧、日以及香港地区等周边股市的波动往往引起国内股市的波动,近来国内A股市场的大幅下挫和剧烈波动,虽然有自身调整的内在要求,但也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股市波动不无关系。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不仅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而且也诱使大量国际套利热钱通过各种合法和地下渠道频繁进出国内金融市场,成为影响国内金融稳定的隐患。

(五)美联储大幅降息制约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运作空间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低于国内人民币的基准利率,并且美联储仍有可能继续降息。这无疑限制了人民银行对利率政策的充分运用,而不得不更多地采取加快人民币升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央行票据发行和对商业银行贷款发放采取数量限制等措施来减少流动性,这样增大了货币政策的操作难度。

总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既要坚定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也要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可能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新的不利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189971/


《国际形势与政策【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锦集3篇)

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锦集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9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五篇】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五篇】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各位同志的支持配合下,本人能够认真全面的履行各项工作职责,能够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集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9
关于跳蚤市场活动总结【五篇】

关于跳蚤市场活动总结【五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跳蚤市场活动总结【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9
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汇编三篇】

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汇编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汇编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