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21-04-27   来源:工作计划    
字号:

【www.jxscct.com--工作计划】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以下是查查通作文网分享的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要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以此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参照发达国家乡村的发展不难得出,在现代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时,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社会演变的一般规律。由此,推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势在必行。本世纪初期,浙江省已经开始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标准的乡村建设工作,并且已经初步取得了相应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对于加快当地乡村建设,促进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有着极高参考价值的,因此可以通过对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分析,合理借鉴其发展经验,以此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

  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在浙江省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政策背景之下,当地乡村建设正以高速推进的状态不断进行,并且在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特色确立、品牌推广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且预计在2019年实现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

  (一)、美丽乡村环境改善成果

  浙江省根据魅力乡村建设的整体标准,已经全面推进了乡村面貌改善整顿工作,当地农村的基础设施与相应的公共设施的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环境已经初步实现了全面改善,绿化美化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口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长兴县为例,自2010年伊始,当地已经完成了对109个乡村的改造工作,已经投入了将近3.5亿的资金成本,道路改造已达1000余公里,同时对以往废弃的危桥、河道等已经进行了深入整治,并且建立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除此之外,针对乡村道路的实际需求,架设了近万盏路灯。除硬件设施之外,乡村人文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产业文化、人文风俗、传统民俗文化等等也得到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者的生活习惯得到了初步改善,法制观念及科学文化观念等都有了极大水平的提升。浙江省大多乡镇的建设进程都与此类似,乡村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村庄特色挖掘成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发展的背景之下,浙江省按照当地乡村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村庄特色,对当地的人文风俗传统文化、遗留古村落文化、生态文化等等进行大力开发,并且依托于当地特色进行文化建设,并且依托于中心村落的建设,以点扩面,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产业。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力度,全面统筹发展,依托于当地特色进一步落实了对美丽乡村的建设。

  (三)农村产业发展成果

  在乡村基础之上,根据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相关标准,浙江省依托于乡村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等村庄特色,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有效增加了当地农业生产者的年收入。另外,通过对当地土地资源的合理整合,有效实现了生态化农业生产,并且大力推动经济作物的种植,依托于农、林、渔资源与产业基础,大力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链,已经建成了较多的经济强村。除此之外,浙江省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鼓励农业生产者借助于当地的人文风俗特色、自然风光、水乡风情等,开发集休闲、体验与娱乐为一体的精品产业,为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增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乡村品牌效应成果

  伴随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已经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同时当地乡村的品牌效应逐步扩展,在吸引外来资金的同时,也已经成为了其他乡镇发展的参考模板。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以“以点扩线,以线扩面,全面协调发展”的方式,以中心村的建设为核心,以此带动附近区域乡村的共同发展,有效实现了农村风貌的全面提升。

  二、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

  浙江省美丽乡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资本投入结构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覆盖比例也得到了初步拓展,并且充分调动了当地村民的主体意识,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我国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言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拓展覆盖面,加大重点项目的扶持

  根据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对美丽乡村的涵盖范围加以有效拓展,并且加强村镇风气的整治工作,进而为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为基础,还需要加强对中心村的建设工作,加大对中心村落的投资力度,建设好示范美丽乡村,为临近区域乡村的发展提供可以参照的模板,以此带动附近区域村落的发展,最终以点扩线,以线扩面,实现共同富裕。

  (二)提高建设成效,增加宣传投入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充分结合现有经验,借鉴他人发展成果,对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仔细筛选,选用符合与当地实际特征的发展方案。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对当地的人文风俗、自然资源等进行合理开发,在建设硬件设施的同时,加强对乡村文化与内涵的建设工作,并且依托于大范围发展特色,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满足于统一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提高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效,必须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特性,加大宣传力度,在端正农业生产者态度的同时,积极吸引外来资金,以此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三)制定长远目标,调动村民主观动能

  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之上,增加农业生产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在乡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当地实际特性,将目光放长远,不能过于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另外必须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管理力度,定期对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成效。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调动村民的主观动能,促使其发挥出主人翁作用,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过程之中。

  (四)加强村庄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合理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结合乡村实际特点,制定出乡村发展的战略经营目标与方案,同时制定相应的规范准则,开发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在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的同时,促进乡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吃大锅饭”的现实问题,必须要对每个人的责任加以充分认定,并且拟定适宜的追责机制,以此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人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最大限度满足于农民的实际需求,对乡村建设发展进行战略规划,避免无序建设的混乱局面。同时还应该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合理借鉴前人经验,依托于当地特色与资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

  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青山叠翠、碧水环绕,高端民宿“裸心谷”坐落在秀丽的浙江莫干山脚下。尽管人均日消费超过2000元,但每天都有都市人一路按图索骥来到这里,只为在自然的怀抱里“裸露心灵”、体验乡愁。

  在浙江,这样美丽的去处数不胜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近10年来,浙江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自觉深入人心,溢出效应不断显现。

  十年接力催生“生态红利”

  安吉余村10年巨变,是浙江的一个缩影。

  余村距离电影《卧虎藏龙》拍摄地大竹海几公里。2005年,余村关停了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300万元经济效益的三个石灰矿。当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余村考察,对村里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余村村委会主任潘文革回忆:“在简陋的村委会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他告诫我们:‘不要迷恋过去的发展模式,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

  潘文革记得,习近平同志当时还说,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生态立县或许会牺牲掉一些经济增长速度,但仍要舍去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高能耗产业。

  余村村集体收入曾因此一度锐减,但如今又恢复到300万元。村支部委员俞小华说:“开矿是赚子孙的钱,而绿色经济的钱可以留给子孙后代。”在余村,如今从事旅游相关产业的人数从10年前的28人增加到341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上世纪50年代,为支持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杭州淳安一夜之间由浙江的经济强县跌到后面,很多百姓抱怨“守着碧水守着穷”。最近10年,淳安建设环湖绿道,开发环湖骑行、房车露营、登山探险、婚纱摄影等特色旅游产品,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优势资源。2014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6.5万人次,收入3.56亿元,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县就业人数的20%,直接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600余元。“如今,‘天下第一碧水’成为淳安的招牌。”杭州市旅游委主任李虹说。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10年接力,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动农村变景区、农业变商业、农民变老板,将农村沉睡的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经济的资本,不少经济后发地区实现了“绿色崛起”。

  久久为功培育生态自觉

  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非一日之功。浦江县因为发展水晶产业,曾一度使浦阳江成为钱塘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一些群众找到政府,要求为子孙后代着想,治理污染。

  近年来,浙江省全面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消灭6500公里垃圾河,累计完成黑臭河治理验收4660多公里,浦江等9个县(区)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亿平方米,进行“三改”建筑面积3.3亿平方米。

  着眼长远算大账,浙江的干部们把保护生态的“接力棒”一任一任地传递着。安吉坚持生态立县,在财政收入只有4000多万元时,却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对污染企业进行强制治理,一举关掉了全县三分之一的税源。

  在桐庐,县财政每年用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达到3000万元。“宁可速度慢一点,也要保护好生态;宁可荣誉少一点,也要用心抓经济;宁可政府支出紧一点,也要挤钱惠民生。”县委书记毛溪浩说。

  久久为功,浙江一揽子的计划持续发力: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牢牢守住生态红线,探索实施“考绿不考工”,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与出境水质和森林覆盖率挂钩的财政奖惩制度……中科院《2013科学发展报告》显示,浙江GDP发展质量指数高居全国第2位。

  溢出效应扮美中国大地

  多年坚持,建设美丽乡村的浙江实践不仅在本土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其溢出效应也日益显现。

  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的宁波奉化滕头村把园林绿化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主业,在将本村建成生态花园的同时,还拓展到江西、安徽、湖北等全国十几个省份,投资建设园林苗圃基地的总面积相当于30多个滕头村。

  浙江各地的探索和实践还吸引了国外投资者的目光。因为看好莫干山的延绵青山,来自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先后在莫干山脚下建起了60余座“洋家乐”;因为看好安吉县的万杆翠竹,法国戛纳市豪掷10亿美元与当地政府共建“中国(安吉)戛纳影视城”。前来取经的陕西省渭南市副市长高杰感叹:“浙江的探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浙江美丽乡村的发展路径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丽中国的美好画卷。

  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今年7月,我随全县党政考察团到浙江省湖州市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实地观摩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使我深受触动和启发。带给人的第一感受,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健全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建设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以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们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想法。在人们的印象中,康县山大沟深,是个穷地方,可如今,走进这个昔日的贫困县,苍翠的山峦间,一个个青瓦白墙、绿树掩映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像山水画一样,美得让人陶醉。在岸门口镇严家坝村,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户户门前花草点缀、核桃树遮荫,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王坝乡大水沟村是康县核桃“双十”综合管理示范村,这里随处可见冠大叶茂的核桃树,走近后会发现,每棵树不仅涂了白、编了号,在树枝上还悬挂了黄色的粘虫板。行走在康县境内,一面面精美的文化墙,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引得路人不时驻足观看。在平洛古镇,一排排新建房屋的围墙上,画满了色彩鲜艳的民俗画、儿童画,这些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感恩教育、普法宣传、农业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已成为康县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乡风的主阵地,成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风向标。

  我们利用两个半天看了8个村庄,这些村庄的建设管理都有其共同点。一是因地制宜,注重挖掘村庄古文化内涵,围绕路、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文化元素,打造出符合乡土文化的农村景观。二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三是注重建管并举,合理规划布局,强化环境治理,开展“六争六评”、“大手牵小手”等活动,对农户环境卫生进行月检查、季通报,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办法多。

  以上是我学习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体会与感想。

  一、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特点

  (一)科学规划布局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多模式、多形式建设,不搞“一刀切”,是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亮点。立足“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着力塑造村庄特色品牌。编制示范村建设规划,注重与村、线、片等各级规划的衔接,房屋设计突出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装饰风格、外观、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建设过程中,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做到“不大拆大建、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挪一颗石”,尽可能在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村容整洁环境美。统筹考虑居住条件与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因素,突出“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按照“白墙青瓦灰墙裙,加檐加顶改外观”的要求,对农户房屋进行统一改造。注重完善美化亮化配套设施,修建花坛,安装绿篱,建成文化墙,完成水厕改造,各村修建了垃圾集中收集点、填埋点,成立了保洁员队伍,及时清理垃圾,清除柴草、路障,制定了村规民约、道路管护、卫生“三包”、星级评比等村庄管理制度,达到了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的效果,真正告别了原来“脏、乱、差”的环境卫生现状。

  (三)产业富民生活甜。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加大产业扶持,激活农村各种有效资产、资源,推进美丽乡村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努力实现“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徽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苗木繁育、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优质核桃等四大特色优势产业,除此之外,高桥苗木、嘉陵银杏、泥阳蔬菜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特色农业产业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铁杆庄稼”。同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速形成现代化产业经营体系,使入社农民“聚沙成塔”,将个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成县围绕核桃、樱桃等产业,支持引导乡村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直接销售当地土特产品,经营理念超前。

  (四)乡风文明身心悦。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每个村都量身定做了文化建设方案,实施了文体活动场所、文化展示工程、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等文化基础项目,每个村都建成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全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还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党员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六争六评”等评比创建活动。当地群众介绍,“以前,村子里的人放下农活,除了打牌、赌博,很少有其他活动,邻里纠纷也多。现在大伙空余时间跳舞、唱戏、读报,还可以参加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生活充实和谐多了。”从群众的声音里,不难发现,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善,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了。

  二、几点体会

  (一)切实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湖州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统一起来,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同步发展的同时,缩小了城乡差距。这一做法启示我们,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必须以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为统领,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更深层次的内涵,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形成政府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让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辐射与覆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水平,加速城乡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二)重视走产业带动发展的路子。湖州市的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最核心的是要发展生产,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没有生产的大发展、没有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大提升,美丽乡村就不具备基础条件,也难以达到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整洁、田园风光怡人、生活富裕和谐的建设目标。只有把富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现代富民产业,才能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三)坚持规划编制与严格执行相统一。湖州市在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中历来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在村庄整治初期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坚持做到“画饼”与“做饼”相结合,通过规划的引领、规范和指导,使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由此也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分类推进。在制定规划时必须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条件、人口规模、地域特色等因素,使规划符合乡村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真正起到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范引领作用。同时,按照分层次推进的原则,先让所有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合格村,然后再提升创建示范村和精品村,最终达到整体推进的目的。

  (四)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湖州市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结合考察中所听所看,我感觉,最根本的成效还在于通过治理,改变了农民以往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参与环境整治的意识有了极大提升。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要力量。建设美丽乡村,既要兴产业、修公路、建新房、搞绿化、美环境,更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借鉴湖州市的经验,就要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习惯,真正树立新农村新风尚。

  三、对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着眼调动积极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是农民,最大受益者也是农民。只有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丽乡村建设才能持续推进。一要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发扬民主决策,要通过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凡涉及规划建设、项目实施等群众利益的事,都应先征求群众意见,规划也应先在村里公示后再审批。二要激发农民建设热情。利用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等内容,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三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改变和提高农民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二)着眼挖掘特色,突出规划的差异性。以前的村庄规划往往缺乏历史、人文内涵,工程造价也不低,难接“地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要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先由乡村组织群众自己进行编制,这样才能“接地气”,在群众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再交专业规划部门审定修改完善,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性。编制规划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突出各村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不同特色,深度挖掘当地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挖掘当地的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既提升和展现乡村的文化品位,也让地方历史文脉得以有效传承。在建设过程中,要分层推进,就柳湖乡而言,先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的赵堡、麻黄、新李三个示范村,其余各村创建达标村,然后再提升层次创建精品村。规划区内的村创建社区型美丽乡村。

  (三)着眼美化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俗话说“一净遮百丑”,整洁优美的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基础,换句话说,一个村庄如果连卫生都搞不好,还谈何“美丽”。一要加快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电力电信系统以及交通、文化体育设施等建设。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处理或纳入城市无害化处理”的模式,按照每千人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农村垃圾分类和长效保洁机制,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处理。二要优化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在上报项目或审定项目时,要注意各类项目资金的有效整合,采取多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要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带动群众筹资筹劳,实现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三要坚持就地取材。要按照“宜土不宜洋、宜淡不宜浓、宜简不宜繁”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突出当地特色,追求自然、原始、纯朴的乡土气息。努力做到三个“本土化”,一是建筑材料本土化,多用木头、石头等农村常见的建筑材料,少用水泥、瓷砖、钢制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乡土特色,防止出现“农村像城市”的尴尬。二是施工工艺本土化,充分发挥民间能工巧匠的作用,将园林、亭台楼阁、故居等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美和自然美巧妙的融为一体,体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文色彩。如农村土墙改造可将水泥、砂子、黄泥土三种材料混合搅拌后粉刷,再用压板方式勾勒线条,做到修旧如旧。三是绿化树种本土化,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绿化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多采用本地柳树、杨树、核桃、樱桃、桃、杏、李、梨等易管护的树种,少用草坪,突出村庄的原始风貌。美丽乡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推广三个“本土化”,符合我们的实际,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fw/94032/


《浅析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经验与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智慧助老公益活动总结汇编4篇

智慧助老公益活动总结汇编4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智慧助老公益活动总结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报(合集六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报(合集六篇)

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教育月活动总结汇报(合集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8
小学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集合5篇

小学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集合5篇

活动总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做活动进行总体归纳和全面概括的具体结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经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总结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8
护士节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护士节活动总结精选三篇

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指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对每个步骤的详细分析,研究,以确定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护士节活动总结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8
劳动心得体会1000字大学生范文(精选三篇)

劳动心得体会1000字大学生范文(精选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劳动心得体会1000字大学生范文(精选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4-04-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