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3篇

发布时间:2020-06-20   来源:党团相关    
字号:

【www.jxscct.com--党团相关】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与思想家,史铁生在其作品中对“生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并从苦难、宿命、死亡、意义等不同的方面给以阐释,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查查通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供大家参考选择。

  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曾说:“一个艺术家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供玩乐的艺人!”而在中国当代文坛里,史铁生无疑是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他以其质朴的文风、敏锐的思索及残缺的身体在作品中执著地探寻着生命的意义,诉说着关于生命的健全而丰硕的思想。

  一生命与苦难

  就本身而言,史铁生无疑承担着比常人更多的苦难。在“文革”年代的青春岁月里,成为贫困而偏僻的西部土地上一位“知青”。然而,厄运之神似乎对他特别地“青睐”,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如春花灿烂般的生命从此被拘囿在轮椅之上。这从天而降的厄运,一下把他丢入了黑暗的深渊。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这残酷无情、艰难无助的现实,对他是何等锥心刺骨的痛苦!

  生命的苦难却并没有到此为止。当他在绝望中不停的挣扎,终于找寻到生命意义,开始感悟到生命灿烂之时,厄运再次降临――作为其生命支柱与目的的母亲远离而去。这又是怎样的一个悲痛与惶恐啊!就在这种悲痛和惶恐中,作家开始深刻体会到母亲当初生之艰难和母亲活着时所承受的不可言说的苦痛――在儿子残疾后是那样悲伤,可为了儿子能活下去又不得不把悲伤压在心底。她内心的痛苦焦虑,比儿子更甚几倍。

  母亲在活着的时候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苦难,那么其他人呢?那一位认真练唱的小伙子、那个扑鸟的汉子、还有那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豪爽的饮酒老人尤其是那个总是与幸运之神相差一步的长跑朋友和那令人心痛的漂亮弱智的姑娘,他们的生活、生存给史铁生以深深的触动和感悟,生命是如此不公又是如此的无奈!在这个园子里,作家仿佛看到来到这世界的每个人都在承受着无尽的折磨和煎熬。

  在对自身厄运、母亲苦痛和人类其他苦难的观照和体味中,史铁生看到了生命残缺和苦难的普遍和偶然。残缺和苦难,就和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克服的、无法自我把握的。并且这些困境是永恒的,每一种困境都意味着生命的残缺,人生注定是残缺和不圆满的,即使我们人为地进行理性完美的设计,最后也会沮丧地发现它并不存在――不可逃避的苦难,注定是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二人之宿命

  史铁生在一些作品中曾表露这样的观点:个体存在即一种宿命。人在命运的偶然性面前表现出被决定的无力感。

  在多部作品中,史铁生表达着对命运无常的感喟。《山顶上的传说》中的残疾青年,遭遇一种身份悖论:由于身患残疾,他爱谁就要远离谁。《原罪・宿命》中那个前程似锦的小伙子,只因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便使出国深造、恋爱结婚等美好的前途永远告别了他。这一类“残疾”、“瘫痪”直至“死亡”的忧伤故事,和史铁生自身的现实,导致他对人的自由选择可能性的质疑。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人的选择决定的。史铁生在接受这个观点的同时又怀疑人的主体性在“上帝”面前的力量。正是这种被弃感和被不平等对待的屈辱感促使他去寻找一种价值和理念作为心灵的平衡剂。所以“上帝”这个词在史铁生笔下具有某种实在的意义,上帝总是会令人想起主宰人类和世界的神秘力量,也就是命运或者说宿命力量的最高化身。

  其实,宿命意识的背后是一种深刻的内心冲突:宿命意识与人的意志自主性的冲突。所以,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出现了奔走呼号,奋力追求爱与平等的权利的人物形象。《足球》中那几个拼命摇动轮椅的青年是为了在观看到健全的体魄在绿茵场上拼杀的同时满足自己被“命运”的无形之手剥夺的权利;《山顶上的传说》中那个瘸了一条腿的青年,奔走在大街小巷是为了寻找象征爱情自由与平等的鸽子;《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和小瞎子在日夜奔忙、不停地弹弦中发现了生命的价值和快乐;《毒药》中一个人因为了解死是无可逃避的“目的”,而尝试着活出了意义。尽管命运充满偶然性(或宿命感),人却可以在过程的体验中超越命运无着的痛苦,从而找到生命的意义。

  三生命与死亡

  死亡这个问题是一个极深奥的主题,它一直使人类感到烦恼,使之难以自拔。“不为死亡问题而烦恼就等于把这一主题从哲学中排除出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组矛盾组合体难以拆散。”海德格尔认为,人只有经受苦难和折磨,特别是面临死亡的畏惧时,才会真正意识到这个自我的存在,才会真正体验到自我的这个畏惧的实质。从死的角度思考生,通过对死的探究,寻找生的意义,这是史铁生作品不同于他人之处。

  史铁生爱谈死,死在他的作品中是个永恒的话题。双腿残疾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把自己推到地坛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几年,最后终于明白: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毒药》这部具有象征意味的作品,阐释了史铁生对“生与死”的理解:在那个虚构的岛上人们竞相以培养怪鱼为能事,老人因养不出惊世骇俗的怪鱼而万念俱灰,一心想死,当他求得两颗毒药,想结束自己生命时,立即觉得全身放松,反而想要活下去,于是他飘离海岛,勇敢地经历生活的风浪,体验了许多以前不曾经历的事。两颗毒药,不但没有夺走他的生命,反而将生命从死亡边缘拯救出来,体会了生命的真谛与真实的意义。

  《我之舞》的主人公在绝望中抛弃死亡,选择生存,死由原本的沉重变为释然的轻,其实“死,不过是一个辉煌的结束,同时,是一个灿烂的开始”。

  打破对死亡的恐惧,享受生命,追求生命的过程,这便是史铁生对待死亡的态度。“一个只想使过程精彩的人是无法被剥夺的,因为死神也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变成不精彩的过程,因为坏运也无法阻挡你去创造一个精彩的过程。”

  四生命的意义

  对于人为什么活着、人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史铁生一直在作不懈的思索和探讨。如:“地球终要毁灭,那么人的百般奋斗究竟意义何在?”“人类是要消亡的,地球是要毁灭的,宇宙在走向热寂。我们的一切聪明和才智、奋斗和努力、好运和成功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我们在走向哪儿?我们再朝哪儿走?我们的目的何在?我们的幸福何在?我们的救赎之路何在?我们真的已经无路可走真的已入绝境了吗?”经过漫长的思考和跋涉,史铁生终于领悟到:人要挣脱生命的困境,由有限走向无限,人就必须挣脱现实的蛛网,由拘泥于现实经验世界走向精神想象世界,以在精神的超越与灵魂飞升中感受人类生命的永恒,生命的真义就在这里!

  在具体小说创作中,史铁生是让笔下的人物以西西弗斯日复一日、顽强不屈推巨石的精神方法来展现他的生存理念。如《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命系琴弦,他终日奔波,走乡串户,只是为了去抓师父留在弦盒中的能使眼睛看见东西的神奇药方。他五十年如一日,满怀希望、激情、紧张、欢乐地弹琴说书。当他在焦急和期待中终于弹断了一千根弦时,他却发现,确证他为之奋斗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只是一张无字的白纸,他的心弦断了,变得“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他“再不想动弹,吸引着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象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耳的曲子。”至此,老瞎子才明白师父最后的话“人的命就象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的确切含义。为了让小瞎子有“奔头”地活下去,他仿照师父曾经的作为,把这个虚幻的神话传给了小瞎子,且告诉他一定要弹断一千二百根才行。目的虽为虚设,可生命没有它,真的不行!

  史铁生就是这样借人物的思想与精神来阐明了他对生命真义的理解:结果怎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人以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限度的主观努力,进行最大限度的价值创造,以在创造过程中体验自我精神的自由、完整和心灵的开放、升华来实现生命的壮丽与辉煌。

  史铁生在作品中对生命全方位、深入的执著探究与思索,在使其作品超越单纯的审美范畴达到哲学高度的同时,也使读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思想获得了深刻的启迪,从而对生命更加敬畏与慎重。

  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只要你这样问了,答案就肯定是:有。因这疑问已经是对意义的寻找,而寻找的结果无外乎有和没有;要是没有,你当然就该知道没有的是什么。换言之,你若不知道没有的是什么,你又是如何判定它没有呢?比如吃喝拉撒,比如生死繁衍,比如诸多确有的事物,为什么不是?此既不是,什么才是?这什么,便是对意义的猜想,或描画,而这猜想或描画正是意义的诞生。

  既然意义是存在的,何以还会有上述疑问呢?料其真正的疑点,或者忧虑,并不在意义的有无,而在于:第一,这类描画纷纭杂沓,到底有没有客观正确的一种?第二,这意义,无论哪一种,能否坚不可摧?即:死亡是否终将粉碎它?一切所谓意义,是否都将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变得毫无意义?

  如果不是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意义的描画与忧虑,那就是说,意义并非与生俱来。意义不是先天的赋予,而显然是后天的建立。也就是说,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

  建立意义,或对意义的怀疑,乃一事之两面,但不管哪面,都是人所独具。动物或昆虫是不屑这类问题的,凡无此问题的种类方可放心大胆地宣布生命的无意义。不过它们一旦这样宣布,事情就又有些麻烦,它们很可能就此成精成怪,也要陷入意义的纠缠了。你看传说中的精怪,哪一位不是学着人的模样在为生命寻找意义?比如白娘子的“千年等一回”,比如猪八戒的梦断高老庄。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此言如果不错,那就是说:“我”,和生命,并不完全是一码事。

  没有精神活动的生理性存活,也叫生命,比如植物人和草履虫。所以,生命二字,可以仅指肉身。而“我”,尤其是那个对意义提出诘问的“我”,就不只是肉身了,而正是通常所说的:精神,或灵魂。但谁平时说话也不这么麻烦,一个“我”字便可通用——我不高兴,是指精神的我;我发烧了,是指肉身的我;我想自杀,是指精神的我要杀死肉身的我。“我”字的通用,常使人忽视了上述不同的所指,即人之不同的所在。

  不过,精神和灵魂就肯定是一码事吗?那你听听这句话:“我看我这个人也并不怎么样。”——这话什么意思?谁看谁不怎么样?还是精神的我看肉身的我吗?那就不对了,“不怎么样”绝不是指身体不好,而“我这个人”则明显是就精神而言,简单说就是:我对我的精神不满意。那么,又是哪一个我不满意这个精神的我呢?就是说,是什么样的我,不仅高于(大于)肉身的我并且也高于(大于)精神的我,从而可以对我施以全面的督察呢?是灵魂。

  但什么是灵魂呢?精神不同于肉身,这话就算你说对了,但灵魂不同于精神,你倒是解释解释这为什么不是胡说?

  因为,还有一句话也值得琢磨:“我要使我的灵魂更加清洁。”这话说得通吧?那么,这一回又是谁使谁呢?麻烦了,真是麻烦了。不过,细想,这类矛盾推演到最后,必是无限与有限的对立,必是绝对与相对的差距,因而那必是无限之在(比如整个宇宙的奥秘)试图对有限之在(比如个人处境)施加影响,必是绝对价值(比如人类前途)试图对相对价值(比如个人利益)施以匡正。这样看,前面的我必是联通着绝对价值,以及无限之在。但那是什么?那无限与绝对,其名何谓?随便你怎么叫他吧,叫什么其实都是人的赋予,但在信仰的历史中他就叫做:神。他以其无限,而真。他以其绝对的善与美,而在。他是人之梦想的初始之据,是人之眺望的终极之点。他的在先于他的名,而他的名,碰巧就是这个“神”字。

  这样的神,或这样来理解神性,有一个好处,即截断了任何凡人企图冒充神的可能。神,乃有限此岸向着无限彼岸的眺望,乃相对价值向着绝对之善的投奔,乃孤苦的个人对广博之爱的渴盼与祈祷。这样,哪一个世间的凡人还能说自己就是神呢?

  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比如它有时让你食不甘味,睡不安寝)。但当它联通了那无限之在(比如无限的人群和困苦,无限的可能和希望),追随了那绝对价值(比如对终极意义的寻找与建立),它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它就不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它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所以那些只是随着肉身的欲望而活的,你会说他没有灵魂。

  比如希特勒,你不能说他没有精神,由仇恨鼓舞起来的那股干劲儿也是一种精神力量,但你可以说他丧失了灵魂。灵魂,必当牵系着博大的爱愿。

  再比如希特勒,你可以说他的精神已经错乱——言下之意,精神仍属一种生理机能。你又可以说他的灵魂肮脏——但显然,这已经不是生理问题,而必是牵系着更为辽阔的存在,和以终极意义为背景的观照。

  这就是精神与灵魂的不同。

  精神,只是一种能力。而灵魂,是指这能力或有或没有的一种方向,一种辽阔无边的牵挂,一种并不限于一己的由衷的祈祷。

  有一种意见认为,是精神的你在折磨肉身的你,或灵魂的你在折磨精神的你。前者,精神总是想冲破肉身的囚禁,肉身便难免为之消损,即“为伊消得人憔悴”吧。后者,无论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还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如果你只寄托于一堆注定的死尸或者人为编写的理论,总归也都使你殚思竭虑耗尽精华,你也一样沦为和你的寄托之物一样。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是肉身的你拖累了精神的你,或是精神的你阻碍了灵魂的你。前者,比如说,倘肉身的快感湮灭了精神的自由,创造与爱情便都是折磨,惟食与性等等为其乐事。然而,这等乐事弄来弄去难免乏味,乏味而至无聊难道不是折磨?后者呢,倘一己之欲无爱无畏地膨胀起来,他人就难免是你的障碍,你也就难免是他人的障碍,你要扫除障碍,他人也想推翻障碍,于是危机四伏,这难道不是更大的折磨?总之,一个无爱的人间,谁都难免于中饱受折磨,健康长寿惟使这折磨更长久。因此,爱的弘扬是这种意见看中的拯救之路。

  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

  [摘要]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生命的真正含义。本文通过对《我与地坛》的细读,着重从“感悟生命”来透析史铁生的心灵。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历经如下几个阶段:走出死亡的阴影,坚定活下去的信心;对死的哲学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 史铁生 感悟生命 哲学思考 必然 命运

  前言

  史铁生曾是北京知青,1967年赴延安插队落户,因积劳成疾下肢瘫痪,1972年回到北京,此后潜心创作,发表了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成为当代文坛上独具个性的作家。21岁,当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使他变得失魂落魄,万念俱灰。百无聊赖之际,他摇了轮椅去地坛公园散心。就是这一“散心”,使他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这里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思想搏斗,终于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心。1985年5月,《我与地坛》诞生了,字里行间喷洒的全是作者15年来积聚在心中的幽思。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他认为“一切外在的艰难和阻碍都不算可怕,只要我们的心理是健康的。”①这种对于“残疾人”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散文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

  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就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的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

  作者在文中开头便写到:“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撤离它越近了。”这就让作者的哲思赋予了“必然”的色彩。作者将其归于“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最后,不得不承认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事实,谁也不愿意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而作者就是在这个21岁狂妄的年龄上双腿瘫痪,这无疑让他精神近于崩溃,不由发出感慨说“童话的遗憾不在于它的太完美,而在于它必要走进一个更为纷繁而且严酷的世界。”②

  在重病之时,他曾写下这么几行诗“梦里我听见,灵魂 / 像一只飞虻 / 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 / 在颤动的阳光里,边舞边唱 / 眺望就是回想。”对于流失的美好,他不再拥有重复的资本。这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最后他和离家咫尺的地坛结下不解之缘,这似乎是一个不怀好意的玩笑,又似乎是一场善意的安排。于是园神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址。”于是,地坛成了他无言的、永远的朋友,无论哪一个春秋,地坛都以它最沉静、最安宁的一份心情倾听着作者的心情,作者的思想。

  于是,作者便感受到了地坛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母亲,“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给他一个僻静的地方,静静地舔舐伤痕,思索自己的命运,思索人生的价值,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残疾之后,地坛公园是他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是这一独特“沉静”的环境,使他活过来,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艰难,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超越。这种环境“弥漫”着沉静的“光芒”,是培养他飞跃超越的土壤。他感受到了“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尽管要面对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但作者却不逃避、不懦弱、勇敢坚强地面对现实。用普鲁斯特的话来说是作者感受到了“一个活的生命的存在,依赖于它在现在与过去时光的共同点上,找到唯一的生存空间,并且在这里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只有超越时间观念,一个活的生命才有可能出现。”③于是他接着写完了他在《重病之时》那一首未完成的诗“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 你是否能听出 / 往日已归去哪里? /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 生死同一。”此时,作者已超越了对苦难重重,对生命转眼消逝的畏惧。

  史铁生细心地观察和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命运的无法反抗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有如园子里的其他人,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这不由得不让作者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他认为,“文学是生命感受的交流,是对存在状态的察看,是哀或美的观赏,是求一条生路似的期待,迷途的携手或孤寂的摆脱,有人说得干脆那甚至是情爱般的袒露,切近,以命相许,海誓山盟。”《随笔十三》于是乎,在所有童话的结尾处,暂且这么理解一切事情的缘由“上帝为了锤炼生命,将布设下一个残酷的谜语。”④

  地坛,在作者的眼中,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正是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支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废弃的园子因为有了它们而变得充满生机,并处处以其生机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只有对生命精细观察的人,才能有如此敏锐的感情触角;也只有深爱生活的人,才会以如此温馨的笔调描摹出如此细微的生命搏动。作品中的这些细腻而生动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作者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对于这一切,作者把它说成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这对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作者来说,无疑是启示,是鼓舞,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在生命意义的有力启迪下,作者在地坛开始了他长达几年的“专心致志”的主观能动性的思考过程——即对“生命”的思考。用作者《随笔十三》中的话来说也便是“任何一种东西,原本并没有美在其中,万物之间也并没有美的关系,是人发现了美。美,其实是人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态度。”

  “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这块大地,成了启示作者沉思的最直观的空间。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作者进行了透彻的、辩证的分析和论证,最后终于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在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在史铁生眼里,死是一种回归,有一种回家的温馨。这些理解使他对死亡的畏惧超越了世俗的生命感受。

  想透了死,并非也就想通了活,尤其对残疾人的生命来说,就更是如此。人为什么活?怎样活?成了作者追问的焦点,也即是大家所说的“寻根”问题。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去地坛寻找答案,思考生命的内涵。“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他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那不因人的冷落和自身衰微而黯淡,仍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的石门落日;那敢于在最落寞的时候,把天地叫得苍凉的高歌雨燕;那能激起人们对过去和未来遐思的雪地上的脚印;那看淡忧郁和喜悦、镇静地伫立了几个世纪的苍黑古柏;那送来清纯泥草味儿的夏日暴雨;那捎来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的秋风落叶——无不激励着作者勇敢面对不幸,积极进取,弹奏起一曲曲慷慨激昂的人生壮歌。

  古园形体曾被人肆意雕琢,但大自然中它的永久的活力谁也不能改变。

  石门落日、雨燕高歌、雪地脚印、古柏伫立、风霜雨雪仍旧年复一年;园中的花木鸟虫,竞相生长,生机勃勃,一岁一枯荣。

  这一切都无言地述说着人、动物、植物都会死亡,在生命过程中,都要尽其所能,活出自身的不可更易的特性,展示出生命的最大活力和价值。

  大自然如此,古园如此,万物之灵的人又何尝不该如此呢?在此,大自然给与了史铁生生命的感悟。

  如果说地坛里勃勃生机的自然让作者感悟了生死,那么出没地坛的那些不相识的游人、朋友、亲人则向作者默默传递着人生的意义、温暖、乐趣,作者也从他们身上获取了对生命的感悟。

  例如,坚韧的母亲,她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例如,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来园里散步的夫妇,让人想到爱情的甜蜜;例如,认真练唱和作者互致问候的小伙子,让人体会到人与人亲近的温馨;还有,美丽却先天弱智的拾灯笼花的少女,让作者悟出“命运面前,休论公道”;还有,运气不佳的长跑朋友则让作者思考人活着的价值问题;豪爽的饮酒老人使人品味一种放荡不拘的浪漫情调;率真的捕鸟老汉则让人体会到生活中的执著痴情;来去匆匆、朴素而优雅的女工程师,所有无不让作者生出对生命无穷的美的遐想。

  是什么力量促使作者从悲观漠然到赞叹、讴歌,进而热爱生命?是地坛!是大地母亲!所以作者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是啊,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背景的关系,那就是——“我与地坛”! “为文”与“为人”在此得以真正的统一,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深切感悟。某人的某一段生命事实上就是放映员摆弄着的一盘盘电影胶片中的其中一段,在那个蛋糕盒子一样的圆圆的铁盒子里,在那里面被卷作一盘,在那儿存放着,那一段生命的前因后果同时在那儿存在了,那些历程,那些焦虑、快乐、痛苦,早都制作好了,只等灯光暗下来放映机转起来。尽管,那一段生命,那一段历程充满着焦虑或是痛苦,但是对作者而言,那是上帝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历练,为此他常抱着感恩的心想“要是有那样地机会,能够那样地看自己的一生,我将会被自己的感动,被我的每一种境遇所陶醉。”

  注释:①史铁生 《给盲童朋友》 江苏文艺出版社

  ②史铁生 《我21岁那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

  ③史铁生 《谢幕》 江苏文艺出版社

  ④史铁生 《我21岁那年》 江苏文艺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fw/60132/


《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见义勇为宣传月活动总结(锦集5篇)

见义勇为宣传月活动总结(锦集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见义勇为宣传月活动总结(锦集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9
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活动,汉语词汇。拼音:huó dòng :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动作和共同性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苏联心理学家从20年代起就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Α Н 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对苏联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总结报告精选三篇,仅供
2024-05-09
百日安全攻坚活动总结(通用5篇)

百日安全攻坚活动总结(通用5篇)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因此,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百日安全攻坚活动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9
预防性侵的活动总结【4篇】

预防性侵的活动总结【4篇】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预防性侵的活动总结【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9
缅怀先烈精神心得体会锦集五篇

缅怀先烈精神心得体会锦集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缅怀先烈精神心得体会锦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5-0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