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15   来源:工作报告    
字号:

【www.jxscct.com--工作报告】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影响面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查查通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旅游调研报告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旅游业已经连续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增长速度超过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国旅游的发展举世瞩目,旅游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产生的连带效应显著,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一、调查目的

  我国“十一五”时期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目前已经确定,据国家旅游局的公布的信息,就是:实现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年均增长8%,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2%;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__年,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每年旅游业新增就业50万人,到20__年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中国就接待1.37亿入境旅游者,占世界旅游总额的8.6%,超过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中国就接待东亚三分之一的国际旅游者。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十大客源国之一,出境旅游达一亿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20年,中国的国内旅游可望达30亿人次。海外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者协调发展,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二、调查内容

  针对该处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宣传活动,该地周围的环境以及旅游团的收费标准和服务态度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现在的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和城市风貌、都要考虑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并与之相结合,所以这些也要进行调查。

  三、调查方法

  第一、我采用取样拍照的方式,对有代表性的地区的环境,景色和人流进行了拍照。

  第二、我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各个景点给游客发放200份问卷。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问卷调查题目有10道题目,分别如下:

  1、您对此地的了解程度。A比较清楚。B大致了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

  2、您在景点会选择什么样的住宿地点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宾馆酒店

  3、您觉得这的旅游消费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

  4、您最近一次在此地旅游花费为多少?A50-100B、100-200C、200-500D、500以上

  5.、您已经或计划去那些景点?(自写)

  6、您这次旅游采用何种交通方式?A。步行B、包车C、自驾车D、路边找车

  7、您认为这的旅游资源如何?A、丰富B、中等C、一般

  8、您认为这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于?A、山水自然风光B、少数民族特色C、气候条件

  9、您对这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及管理的认可程度A、开发充分,管理到位B、开发不足,管理到位C、开发充分,管理缺陷D、开发不足,管理缺陷。

  10、您认为这的景点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导游服务B景点整体规划及安排C、基础配套设施D、地方特色购物E、文化背景挖掘F其他。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近5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数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为台湾及港澳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场的开发还很滞后。旅游者在景点的停留时间短,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过境观光游的特征十分明显。旅游者在景点的消费少,景区门票、餐饮和住宿占了绝大部分(76%),这表明该地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旅游消费导向,如购物、娱乐等比例过小。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对旅游景区质量及导游等景区服务感到满意,对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印象一般,对长途交通(外部交通)条件感到失望。

  通过调查还得出,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该市共有200多家旅行社,但企业规模实力小,经营管理分散,体制不活,营销手段滞后,技术依托和网络化水平低,市场尚不规范,绝大部分的旅行社为“小作坊”经营方式,只有几个员工,服务质量低下,这些旅行社从表面上看隶属于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关系错综复杂。

  任何一个旅游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所以应该综合分析兴此地旅游产品特性和旅游市场这两个因素,确定旅游产品的目标人群作为长期营销的方向。

  在过去的旅游发展中,部分景区无意中造成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出现了一些掠夺性经营如过多的停车场和日益宽敞的景区道路及游步道公园化现象严重等,同时在风景区的乱搭乱建现象日趋#from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显现,正逐步挤占核心景区。景区各生活接待区的空气质量堪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城市水源面临威胁。旅游资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景区的保护问题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不能仅局限于内部的精耕细作,部分园区旅游设施已超越限度,对景区的美学价值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此外,我们应该设计自己的旅游精品,推出的为我独有的特色产品,使我们的产品成为面向国内外的名牌产品,这些应该由精选的旅游景点、合理的旅游线路和出色的服务“六要素”构成。旅游精品应该成为是旅游业形象的集中体现和王牌产品。

  五、调查的意义

  旅游产业政策缺乏有力的体制保障,旅游景点建设开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各景点规划没有形成层次,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历史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力度较小,()开发体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闲置。当前焦作旅游机遇大于挑战,景点硬件设施已能满足需求,亟需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标准,加大在吃、住、行、娱、购这五个方面的开发力度,一方面要打造出焦作的山水品牌、太极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还要借此契机全面提升焦作市旅游文化品位。

  现在的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精神为指导,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作;加大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力度,丰富“焦作山水”品牌的文化内涵;全力发展具有该市特色的旅游商品;进一步强化宣传目标,开拓高端国际游客市场。未来五年,是该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采取超常发展的战略。首先是产业化发展观念必须超前,树立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其次产业政策也会随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予以调整和完善。

  旅游扶贫是一种投入较少、效果较好、返贫率较低的新型开发性扶贫方式。它通过发展贫困地区的旅游业,使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观念随着游客的流动引导贫困地区,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机能,实现脱贫致富。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更能了解到济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和典型引路,让贫困地区的农民摆脱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破除多年来养成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念,逐步树立旅游意识、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使贫苦人们找到更好的致富方法。

  旅游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开展“荆州文化旅游发展”调研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初至5月底,市政协第一调研组在王家富主席,周建国、黄绵寿副主席的带领下,就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开发与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荆州是1982年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我国历古“九州”之一。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荆州),国家历史文化名镇3座(监利周家嘴、程集,洪湖瞿家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处;楚纪南城遗址以及周围的八岭山、熊家冢等5处特大型古墓群(地)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100处大遗址保护规划项目库;湘鄂西革命旧址群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市现有旅游景点60多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3个(荆州博物馆、古城东门、洪湖蓝田),2A级景区4个(万寿园、盆景园、碑苑、太晖观),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1个(洪湖蓝田),国家森林公园4个(八岭山、洈水、黄山头、笔架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公安黄山头、石首桃花山)。荆州城墙与西安、南京、辽宁兴城一起列入35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市有饭店37家,其中,四2家,三34家,晶崴国际大酒店已通过国家五初评。全市有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社3家,国内社38家,有旅游从业人员3万余人。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开发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荆州文化底蕴深厚,人文古迹众多。经过几千年的沉积,形成了以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名人文化为代表的荆州历史文化。一是原始文化古老传奇,遗存众多。如鸡公山旧石器时代石器制作场和阴湘城、走马岭、鸡鸣城等新石器时代城址等,其中鸡公山遗址距今逾五万年,是我国远古人类ZUI早进入平原地区生活的证据之一。二是楚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以楚故都纪南城及其周边的八岭山、马山、天星观等八大古墓群为代表,楚文化的历史遗存俯拾即是。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定都郢(楚纪南城)开始,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成就了“春秋争霸”、“七国称雄”的伟大功业。此后荆州一直是中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兵家必争之地,其文化内涵影响深远。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战国玉器、漆木器等都折射出楚文化的光辉。三是三国文化脍炙人口,美名远扬。荆州是的三国征战地,历史遗迹以荆州城、马跑泉、关帝庙、卸甲山、关羽祠、得胜街、三义街等城址和遗址为代表。在这里上演了“刘备借荆州”、“关羽守荆州”、“孙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经典传奇故事。三国名将关羽驻守荆州长达10年,成就了他“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威震华夏的辉煌业绩。四是名人文化彪炳青史,历史遗迹以孙叔敖墓、屈原天问阁、关帝庙、张居正故居及其墓园为代表。荆州自古就是乐舞之邦、文学之乡,曾经孕育出“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中国文学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辞赋之祖”宋玉,戏剧鼻祖优孟,“第一循吏”孙叔敖,“忠义仁勇”之化身关羽,“唐代一门三相”岑文本、岑长倩、岑義,“宰相之杰”张居正,以及公安派文学创始人“公安三袁”等,可谓群星灿烂、名垂千古。

  2、资源丰富,品种多样。在荆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孕育了江汉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名人文化,还孕育出了以荆州三观、章华寺、文庙、南门天主教堂为载体的宗教文化,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为载体的红色文化,以江河湖泊及万寿宝塔、荆江大堤、荆江分洪工程及98’抗洪纪念亭等为载体的长江水文化,以“鼓盆歌”

  、“荆河戏”

  、“说鼓子”

  、“马山民歌”

  、“啰啰咚”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等。一是宗教文化圣迹众多。我市现有的批准开放的各类宗教场所近300处,其中佛教寺庙190处,道教宫观53处,天主教堂8处,__堂25处,伊斯兰清真寺8处。以章华寺、太晖观ZUI为有名。荆州章华寺因地处古章华台而得名,是春秋时期楚灵王于公元前537年修建的行宫,是湖北十方丛林之一。寺藏佛经颇多,文物荟萃,如《龙藏》、《频枷藏》等;还有楚梅、唐杏、古井等历史遗迹。太晖观为明朱元璋之子朱柏在此营造的王宫改名得来,曾有“遍数琳宫,独此雄甲荆楚”之誉,有“小武当”的美誉。二是红色文化可歌可泣。荆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弼时、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了战斗足迹,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瞿家湾镇,监利周老嘴镇、程集镇等历史文化名镇,都留有深厚的红色记忆。三是水文化凸显治水韬略。荆州地处江汉平原,是荆江水文化的中心。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有483公里的长江过境岸线,九曲回肠,河道蜿蜒,是全国内陆水域ZUI广、水网密度的地区之一。荆州治水历史悠久,从上古大禹治水传说到有文字记载历史,都叙说了这个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名的过程。如凝聚着荆江人民智慧、汗水和精神的沙市万寿宝塔、观音矶、抗洪纪念碑、镇江铁牛、荆江大堤、荆江分洪工程、洈水水库亚洲第一人工土坝等。四是非物质文化异彩纷呈。荆州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它成为一座琳琅满目的巨型民俗文化宝库。闻名中外的老庄哲学、楚辞歌赋、巫歌楚舞;享誉四方的楚剧、汉剧、马山民歌、木偶皮影等艺曲戏剧;匠心独运的髹漆、汉绣、竹简、青铜器、根雕、木艺;名扬天下的宫廷八宝美食、三国名菜以及兴盛的龙舟竞渡和崇凤情节等,均为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市已有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挑担围鼓”、“荆河戏”、“跳三鼓”、“滚灯舞”、“说鼓子”、“马山民歌”、“啰啰咚”),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鼓盆歌”、“荆河戏”、“说鼓子”、“马山民歌”、“啰啰咚”)。

  3、多点分布,层次分明。从文化层面看,荆州基本形成了以古城为重点,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为核心,以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名人文化为烘托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从地域分布看,荆州城区以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为主,县市以优美的生态森林、湿地文化为主,如两个湿地保护区──中国第六大湖泊洪湖湿地和长江故道天鹅洲湿地,分别位于监利、洪湖和石首市境内。松滋洈水风景区,景区山水相依,波涟岛摇,洞险景奇,是全国少有的临水山地森林。此外,全市还有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松滋洈水国家森林公园、石首笔架山森林公园、公安黄山头森林公园等4处森林景观,进一步开发前景巨大。

  二、开发、利用、整合我市文化旅游资源所做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荆州实际,提出了“狠抓旅游”的发展思路,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首先,领导重视,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作为战略产业来扶持。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实现“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的战略目标,确立了“狠抓旅游”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应代明同志为主任,26个市委、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荆州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荆州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荆州市旅游销售奖励办法》等,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更好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王祥喜市长为组长的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就全市融入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社会热点,氛围初步形成。

  第二,制立规划,明确重点。围绕古城的保护、利用、开发,我市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和“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投入一千多万元对市区主要功能区、景区进行科学规划。先后委托美国灯塔公司和华中师范大学编制了市区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委托英国MCI公司和清华大学策划了海子湖旅游目的地项目。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景点的特点编制了有关专题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具体规划,做到了总体规划和具体景点规划的有机结合。同时,市委、市政府依据规划量力而行,在资源的保护利用上,坚持短期与长期相结合,重点打造与一般治理相结合,短期加快建设了一批具备基础条件又影响大、见效快的项目,如荆州古城水域治理,熊家冢大型古墓开发与保护,海子湖旅游目的地建设等。

  第三,强化配套,筹备项目。按照全面布局、重点突破的思路,打造精品龙头旅游产品,精心策划包装优势旅游项目,多方引进资金,加快开发建设力度。在突出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基础上,围绕“城、区、村、园、馆、墓”等方面景点建设,储备项目30个,计划投入建设资金237亿元。其中,以荆州古城的恢复、整合、开发为重点,计划投资160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必将极大丰富荆州的旅游资源,提升荆州旅游的地位。为有力促进荆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围绕“路”、“港”、“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规划建设高速公路314公里,一级公路453公里,旅游公路515公里;航道新建、整治项目10个,共333公里,货运码头16个,旅游客运码头9个;客运站点15个,货运物流设施14处。目前,经过争取,重要的公路、铁路线路已经得到国家批准并开工建设。市文化局在深挖荆楚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打造了《楚韵荆风》和《呀吙咿嗬》两个精品文化旅游节目,策划编制了《荆风楚韵·水上民众乐园》项目并积极进行了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

  第四,加大宣传,改善环境。为进一步宣传荆州、推介荆州,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主办的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通过中央电视台、部分地方台及美、德、法、日、韩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媒体推介荆州的文化旅游,加强与周边地市合作,开展联合促销。同时,举办旅游项目推介会、专场推介会等活动,进一步宣传荆州,扩大影响。2008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64.0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1亿元;接待入境游客2.89万人,实现旅游创汇1083.14万美元。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治理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改善服务,旅游形象得到提升。

  虽然我市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力相比仍然是滞后缓慢的,与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定位不明,特色不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荆州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形成了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多元文化,每个文化都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积累,各成体系,独自成章。但如何推介荆州,宣传荆州,让世界了解荆州,至今仍没有形成一张体现荆州历史文化特色,唱响世界的名片。如何定位荆州文化,彰显荆州文化特色,是荆州文化旅游发展之首要。为推动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坚持百花齐放,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必须重点突出荆州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形成荆州的特色和唱响世界的品牌。

  2、有规不依,执行不力。

  1999年,国务院审批《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时,将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三大城市性质之首确定下来。荆州的发展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都应当围绕这一定位展开。但这些年来,荆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景区、景点发展规划起步较晚,执行偏弱,严重影响了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如古城内的保护与开发就与当时的规划缺失分不开。我市文化、文物、旅游、城建等职能部门根据工作职能都做了一些旅游发展规划,但由于时空差异,起点不高,且部门气息浓厚,实施起来难度较大,缺乏全方位统筹,性不足。而且,还存在着执行不力,有规不依,违章乱建的情况,这与古城建设与保护的要求相违悖。古城内机构的搬迁、人口的转移也长期停滞。十年来,古城内机构人口不仅未迁出,反而净增三万多人。目前的规划基本上满足荆州文化旅游发展的需要,但在执行过程中,人为干扰太多,造成有规不依、有规难依的情况。如不加以控制必将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包袱,荆州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也将成为空谈。

  3、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普遍存在资源分散、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在景点的建设和开发上单兵作战,小打小闹,重眼前轻长远,缺乏整体认识和全盘考虑,有些开发建设甚至对于荆州未来文化旅游发展造成障碍。如新南门关羽祠的建设,在选址、设计、包装、建设等方面都值得商榷。如东门景区的古城墙、护城河、广场、环道等分属文物部门、马河渔场、建委等部门管理,还有市、区两级相互争利,互推责任,彼此掣肘等。同时,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未得到创新,景区、景点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不清晰,未能按照市场要求实行有效分离,这些都制约了资源效能的发挥,影响了项目的招商,阻碍了景区景点的建设和发展。

  4、政策缺失,龙头不强。我市尚未真正出台保护、利用、整合与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系列政策,加上有关职能部门各自解释,使已有的政策更具有不可操作性,加大了资源开发、整合的难度,使得有些项目虽有规划,但就是引不来“凤凰”,难以投产见效。由于无政策支持,投入不够,荆州景点小而分散,没有形成核心景区。荆州古城本应成为荆州文化旅游的核心景区,但一直有名气无实景,有故事无载体。游人总是满怀热情而来,灰心失望而归。

  三、整合开发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思考与建议

  荆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影响大,应该系统整合,有效开发。

  1、突出特色,科学定位。荆州文化融历史文化和生态文化于一体,集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于一域,其文化是多元组合的。在诸元文化中,荆州文化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定位,构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打造文化旅游的精品。这个“一主”必须既能体现荆州文化的地域和时代特色,又能包容荆州的诸元文化,更能叫响全国甚至全世界。荆州文化的主体,宜定位于“古城荆州”,它承载了二千多年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成果,在国内外影响深远,是荆州唱响世界的名片。荆州文化旅游应以这个主体定位为核心,综合利用荆州的多元文化,推动荆州文化旅游的科学发展。承载“古城荆州”文化内涵的是荆州楚文化和三国文化,而承载楚文化和三国文化的视觉景观,则是“楚国故都”和“三国名城”。发展荆州的文化旅游,打造荆州的旅游精品,又必然要推出“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文化旅游品牌。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以古城荆州为核心,构建“一主多元”的文化旅游格局,打造“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旅游品牌,让荆州的文化旅游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立足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建设旅游城市。发展荆州的文化旅游,必须精心制定荆州市旅游整体规划,突出古城特色,彰显不同文化内涵。建议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荆州古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荆州古城保护为核心,荆州古城内恢复建设两汉古建筑,打造三国名城特色,建设三国文化风情街。坚决控制古城内人口增长,搬迁古城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军事设施和部分学校、医院,恢复重(扩)建古城内部分建筑,如承天寺、关公府、湘东苑(现盆景园)、文庙、张居正故居等。古城内现有建筑和设施根据旅游功能进行改造,逐街逐巷逐屋进行包装、改造,使其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与古城的文化相一致。对建筑风格实在难以改造、利用且影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应坚决予以拆除。加快推进熊家冢楚墓开发、纪南城遗址公园和海子湖仿楚城休闲度假区、长江水文化园、章华寺及周边景观、张居正故居及墓地改扩建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同时逐步完善洪湖、天鹅洲、洈水等现有的景区产品。

  3、整合资源,打造核心龙头产品。荆州是文化旅游资源大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都是吸引客商投资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在科学规划、统筹项目、改善环境、制定政策上下功夫出实招。按照“龙头带动、核心支撑、线路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成立市旅游开发公司和市旅游发展投资公司,整合城市旅游资源,创新开发利用文化旅游的体制机制,精心设计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选择有品牌、有实力、有优势、有意愿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建设好重点规划项目。当前要重点开发和整合以下三大文化旅游景区的资源:

  一是以三国文化为主题,开发整合荆州古城景区资源。荆州古城实际上是三国城,素有“南国完璧”美誉的荆州城墙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的重要载体。在逐步恢复古城景观之前,重点整合现有景观,整合相关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荆州东门及环城景区。规划荆州古城旅游线路,内环线通过修复一些经典串连起碑苑、玄妙观、盆景园、关公刮骨疗毒处、开元观、博物馆、三国公园、得胜街、三义街、卸甲山、关羽祠、张飞一担土、跑马泉、关公帅府、关帝庙、关公文化广场、古城墙博物馆、藏兵洞等景点,增设电瓶车游览。城墙线可供游客步行。建议在对整个城墙进行全面整治、维修、贯通的同时,修复和重建拱极门(北门)之景龙楼、公安门(小东门)之望江楼、安澜门(西门)之九阳楼、南纪门(南门)之曲江楼、远安门(小北门)之朝宗楼以及雄楚楼、仲宣楼、明月楼等堞楼和角楼。以城墙、城门(瓮城)、城楼、敌台、堞垛等为载体,建设环古城墙三国故事蜡像区和三国故事浏览区,增设文艺表演和观众参与互动项目。外环线建设护城河景观带,可采取乘坐马车游览。护城河改善水质,增设景点及仿古游船,将护城河打造成荆州的“秦淮河”。在护城河外修建外环线路,乘坐旅游车可远观荆州古城。整体搬迁荆州市轴承厂、市交警四大队,建设较大规模停车场和游客接待中心,护城河上架设水上吊桥,增加可看点。加快荆州三监狱旧址的拆迁、搬迁速度,打造新的旅游景点。金凤广场更名为关公广场,在此建立全国的关公雕像。九龙渊公园设置三国故事长廊,白天增设水上游乐项目,晚间进行大型实景文艺演出(请国内导演按照荆州文化特点策划、包装、导演)。关公文化是三国文化的核心。建议在荆州建立关公府,在府内前殿增设关公雕塑、生平事迹展等实物,再现关羽镇守荆州十年的情景。打造荆州东门至关公府的关公大道,改造建设关公广场,打通至关羽祠的道路,增添三国故事街,供游客观赏表演和购物。

  二是以楚文化为主题,开发整合海子湖、纪南城、熊家冢及八岭山古墓群等景区资源。积极准备,创造条件,开发展示楚故都纪南城原址,兴建楚纪南故城遗址公园,包括整修楚纪南城城墙、烽火台、水门、重要宫殿基址展示点;修建展示楚纪南故城历史风貌和历次发掘出土的相关文物的遗址博物馆;并在纪南城旁,海子湖附近按一定比例复制建设仿古楚人街及楚王城。海子湖目的地也可建设成为一座仿楚城,融休闲度假于一体。加快熊家冢大型古墓的开发建设速度,打造楚文化核心景区。保护八岭山现有古墓群,结合国家森林公园和生态景观,彰显楚文化内涵。如为楚王爱妃樊姬冢树碑,布置一些她的肖像宣传画及其故事等。ZUI后形成海子湖──纪南城──熊家冢──八岭山──荆州博物馆的楚文化旅游线。

  三是以水文化为主题,开发整合荆江大堤沿江景观带资源。整体规划建设沿江景观带,建立荆江大堤、盐卡口岸、涉外旅游码头、沿江十里画廊、荆江分洪纪念亭、观音矶、万寿园、98’抗洪纪念亭、长江文化园、水文化博物馆的水文化旅游线。开辟万寿园至公安北闸的水上旅游航线,串连起万寿园至公安北闸间相关景点,结合新颖壮观的荆州长江大桥和三八洲绿岛形成江心特色景观。

  此外,还应根据条件逐步开发整合以下文化旅游资源:

  一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文化的综合开发利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这样既能有效保护普查工作中收集、整理的非遗珍贵实物资料,又能将非遗资源加以集中保护、展示和传播,突出文化旅游的“人文核心”作用。深入挖掘、整理、开发我市特有的民俗歌舞、技艺制作、礼仪宗教、饮食文化等,在关公广场旁民俗文化村建立展示区,使外地游客除了浏览和观赏自然历史景观外,还能融入到现实的、具体的民俗风情文化活动中。

  二是整合开发我市宗教旅游资源。按4A级标准提升打造章华寺旅游景区。整合章华寺、烈士陵园、太师渊的水土资源,对章华寺周围空置厂房及与章华寺景观不适应的建筑予以补偿拆迁,以发挥章华寺在荆州文化旅游中的作用;整体包装打造太晖观景区。将湘献王墓、辽王墓和太晖观整体设计建设,搬迁周围学校和民居,按原有图纸复修太晖观,增加荆州旅游的可看点。

  三是博物馆的改扩建。荆州博物馆是一座融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物收藏与考古发掘研究、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之首,是展示荆州形象的重要窗口。目前博物馆展厅面积狭小、陈列手段落后,极大地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尤其是该馆在古代漆木器、古代丝织品、古代玉石器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建议市政府加快博物馆扩建步伐,扩建古代丝绸、古代漆木器、古代玉器三个陈列专馆,增加漆器、织造等原始工艺制作过程的展厅,完善展示方式;改造装修楚乐宫,策划包装节目内容,变单一表演为游客参与互动、适合游客参与的旅游商业性节目。

  4、强化服务,改善环境。市委、市政府要将发展文化旅游作为荆州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来抓,制定具体可实施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服务功能,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局面。发挥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解决事关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市旅游景区业协会、旅行社业协会、旅游饭店业协会、旅游车(船)业协会、旅游商品业协会的建设,真正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建设旅客接待中心,增加高速公路及城市入口道路附近旅游标识(标牌指引),加大沿线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公路及航运建设,推进荆州文化旅游发展。设计、建设围绕荆州主要景区的旅游线路,方便游客出行。如熊家冢旅游公路、松滋洈水至江南高速连接线,松滋洈水水库旅游码头、洪湖市乌林旅游码头等,连接洪湖、天鹅洲、洈水等景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建设荆州旅游码头、荆州拖船埠旅游码头等,打造长江旅游黄金线。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要强化城市管理,树立建设旅游城市的理念。根据城市功能和文化特点,强规划、强管理,体现文化统一性。要根据荆州气侯温暖、雨水充沛的特点,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园林城市。要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契机,大力整治城市环境,规范经营秩序,严厉查处乱搭乱盖、乱贴乱画等破环城市环境的行为,尤其对旅游景区景点及周边环境卫生要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爱我荆州,建设荆州,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

  旅游调研报告

  绍兴县县城从2000年迁到柯桥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的力度,在构建文化绍兴、生态绍兴、平安绍兴思路的指引下,全县的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等各项事业建设逐步改善,使绍兴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绍兴的旅游产业也随着绍兴经济的发展而加速发展着。8月下旬到9月上旬,我们对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

  1、绍兴县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绍兴县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在社会发展和历史不断前进的长河中,绍兴先民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遗产,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丰富资源。绍兴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和名士之乡。绍兴水网纵横,鱼米花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千百条河道上面,形态各异的各式石桥横跨两岸,形成一个自然的桥梁博物馆。绍兴县的旅游景区既有体现江南特色的山水景区,也有反映宗教文化的寺院景点;既有蕴含悠久历史的王陵古墓,又有体现民俗风情的古镇古村。绍兴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三缸”(酒缸、酱缸、染缸)和“三乌”(乌篷船、乌毡帽、乌干菜),有传统戏曲越剧、绍剧、莲花落,还有过年时的祝福等等,在绍兴民间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在传承并继续着。

  2、绍兴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与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我县的旅游产业,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来实施。特别是2000年县城迁到柯桥以来,加大了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以新县城为中心的星级酒店建设、大型购物中心的落成,轻纺城的二次创业为我县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安昌古镇开发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鉴湖——以柯岩旅游渡假区为龙头的大型现代旅游项目有的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大香林二期建设开发,已初具形态,以南部山区生态旅游为主休闲游正在兴起,休闲农庄、历史文化景点、古村落保护开发等已引成加快发展的势头。完成和逐步实施绍兴县旅游总体规划,并成功创建全省旅游强县。到2010年底,全县有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1个,2A级旅游景区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全县有旅游饭店18家,休闲农庄54家。2010年旅游经济收入为72.26亿元,占GDP的比重9.31%。全县已经形成以鉴湖—柯岩省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北文化、中商贸、南休闲相配套的立体发展格局。

  二、影响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在旅游产业发展上虽然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县旅游发展投入的回报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很低,要使之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项优势产业尚有较大的距离。与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管理体制的不协调和经营方式的滞后,以及有关政策和法规等不够完善的因素,形成制约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旅游项目建设筹资渠道不多,景点开发建设受到资金的制约。无论是从旅游景点数量上,还是从旅游资源可发掘上来说,我县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力度不足,资源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景点(区)开发建设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是体现旅游景区价值的根本,也是能否吸引游客的关键。而我县的景点资源虽不少,但现成直接可用的不多,大多数都需要进一步开发建设包装。而且景点的建设、开发和维护需要资金费用比较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在吸引外来投资者开发建设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区)建设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制约。

  2、旅游建设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环境尚未成熟。旅游景点的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没有这些要素的配合,就会大大降低旅游景点对人流、资金流的吸引力,没有人流、资金流,发展旅游就无从谈起。而且,景区周边的相关环境设施没有配套,作为旅游活动项目延伸的旅游购物、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的不完善,对游客产生不了留得住的理由。

  3、旅游管理机构履行职能难度大,统筹协调的能力有限。从我县实际情况看,要发展旅游产业,牵涉到县城建设、规划布局、文化设施、土地和建筑产权交易、交通、餐饮、娱乐等诸多方面,要协调这些群体的关系,必须有一个比较专业和权威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和操作具体事务。我县目前设立的旅游局,作为旅游管理开发的职能机构,在发展我县旅游产业、有效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和局限。

  4、宣传促销的力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品牌特色。对旅游业来说,搞好宣传促销,形成品牌和特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县虽然具有旅游资源,但由于投入运行的旅游景点或配套环境设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没有形成长效的旅游接待线路,同时在宣传和促销等方面的力度也不够强,造成了旅游景点品位不突出,品牌不彰显。

  三、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十二五”是个大消费时代,对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十分关键。这一时期为我县发展旅游,特别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举措,既立足当前做好相关工作,尽快见效;又着眼长远,做好规划,谋求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1、提升观念,进一步加强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领导。我县经济较为发达,是全国经济强县,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在目前情况下,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我县必走之路。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县的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理念来对待旅游产业的发展,共同为加快我县旅游产业献计出力。“十二五”期间我县把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加强对该产业发展的领导。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全县各个镇街和众多部门,需要有一个建全的领导班子来统筹。进一步加强日常性工作的协调和沟通。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机制和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该政府投入的决不推诿,该市场运作的积极推进。要充分发挥旅游局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的作用,统筹全县旅游产业规划,实施相关工程的全程管理,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提高旅游管理人员、专业人才和导游的队伍素质。同时加大对有关部门和镇街的考核力度,要同抓工业经济发展一样来抓旅游产业的发展。

  2、发挥资源优势,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要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制定出高起点、高品位、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县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按照统一规划,加大旅游资源整合重组和深度开发力度,既要扩大景点的规模,提高景点的档次,又要敢于创新,变无为有。对已建成、在建中和拟建设的景点,要挖掘文化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注重文物搜集、资料开发、布展解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再现绍兴古、近代历史风云,激活积淀的文化和凝固的建筑,力求声、色、情、景并茂。要树立旅游经济的理念,营造浓厚旅游氛围,改善旅游环境,发展“过夜”旅游、综合消费旅游项目。

  3、充分挖掘,增强我县特色旅游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旅游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发展我县旅游产业必须增强开放意识,拓展外延,增强辐射力。既要开放引进,又要开放输出,既要立足本地资源、景点做足文章,又要跳出绍兴,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善于把我县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要素同周边县、市、区的资源和要素结合起来。要注意深层挖掘,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聚集和吸引效应,将旅游消费与旅游开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积极打造我县特色文化旅游,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做好提升地方品牌的知名度的文章。

  4、合理布局,加快旅游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景区建设要抓住重点,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投资开发建设,都必须以旅游发展规划为依据,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具体开发建设上,坚持以高标准发挥效益为核心,尽量避免遍地开花、盲目投资的现象。景区开发要按照国家A级标准建设,旅游接待新建的宾馆饭店要从星级标准起步,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大对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等方面的建设开发。在建设景区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要注重建设吃、住、行、游、娱、购等设施要件,特别是要因地制宜,结合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突出新、奇、特等旅游要素特征,把我县地方文化、特色戏剧等融入特色文化产品开发项目。

  5、拓宽思路,不断完善发展旅游经济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特别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充分考虑旅游经济投入、产出的特殊性,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拉动旅游资源的开发、改造和经营。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对旅游建设项目的投资,应考虑给予一定的优惠所得税率的享受。同时,政府应在旅游要素配置上提供保障,在打造环境上优化服务,规范经营行为,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引导旅游行为发生的策划工作,通过定期分析研究,提高有利于开拓旅游市场的决策水平,并经过策划设计使之实施。加强对客源市场、消费构成、消费需求等方面的调研,适时做出预测,为经营旅游市场和发展旅游业的决策提供参考或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fw/112673/


《旅游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制止餐饮浪费活动总结(通用5篇)

制止餐饮浪费活动总结(通用5篇)

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耕作得来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他们的心血。粮食跟水一样,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动力之源。珍爱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制止餐饮浪费活动总结(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5-03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四篇】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四篇】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5-03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总结汇报材料(合集五篇)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总结汇报材料(合集五篇)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总结汇报材料(合集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5-03
反餐饮浪费宣传活动总结汇编5篇

反餐饮浪费宣传活动总结汇编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反餐饮浪费宣传活动总结汇编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5-03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通用3篇)

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通用3篇)

  心得体会,贵在写出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着诚恳、谦虚的交流态度,真诚的东西才能打动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5-0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