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大红楼 》后感3篇

发布时间:2020-07-01   来源:观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观后感】

  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1916年,落成于1918年,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北京大学红楼遗存有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等 。查查通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参观《北大红楼 》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参观《北大红楼 》后感篇1

  说起五四运动从小就知道,但是五四运动的深刻内涵却连皮毛都道不明。怀着求知的欲望和崇敬的心情,那天我走进了住所相邻的早期北京大学红楼“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北大旧址红楼,从外面看上去,它不像别的纪念馆一样粉刷一新,正相反,他和我们50后看到自己刚工作时住的宿舍楼的感觉是一样的。而实际上,当我从正门进去,看了仅仅是第一层的陈设之后,我意识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或一个纪念馆。这栋楼是1916年由蔡元培先生和比利时人贷款20万大洋购下,经过简单的装修整备以供学生使用,分出了书库、阅览室、教室等房间,陈设简单;阅览室按照当时的照片复原了实际的布局摆设,一张管理员的桌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为我们的毛主席就是在这张桌子后面工作的,任何人都要经过他的许可才能进入这件阅览室,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我们与主席的距离是这么近。在阅览室的一角展出了当时的职员薪金,从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大洋到最底层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月薪8块大洋都详尽列出。蔡元培先生的系列展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元培先生对于北大的改造。包括改变校风,整顿学员,聘请老师等等,难以一言而卒。其实,我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这栋建筑如何如何令人赞叹,而感到的是切切实实的一种精神,活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在当时是多么难得,常人难以想象,而在一所学府里面,能够让坚定的保皇派和坚定的革命党共存,同时还有为数不多的改良分子,这在旧中国是极为难见的,我想,也许仅此一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融合,一种让人畅想已久的“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在一间讲堂里,能够让保皇派的辜鸿铭和进步的陈独秀互相争论、探讨,在别的地方难以见到。而即使是在现在,也难让我们见到哪间学府的老师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学术的争论。

  在这样的学府中,学术的自由和学术的进步是第一位的,需要的是真正的学识,只要你有真正的学识,就可以来这里任教,这才让我能够在这些纪念的照片中找到鲁迅、胡适、陈独秀、辜鸿铭等等,他们的政见不一定相同,但是他们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能够服务学生,这才是这所学校最重要的。蔡元培先生不仅改造了这间学府,更重要的是他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拿着精神的手术刀将这个民族的腐朽堕落的坏死组织一刀一刀割去,这才是这所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最重要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从北京爆发的,而北京的运动是从北大爆发的,红楼的盛名,还源于9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下午2时,北大学生从红楼出发到天安门举行示威游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积极响应,高呼“还我青岛”、“取消21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冲破反动军警的阻挠,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前,举行抗议集会,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了。

  “五四”运动爆发后,大批爱国学生遭到逮捕,后北洋政府迫于社会压力,释放了所有被捕学生。学生归来的当天,蔡元培亲率全体北大师生员工在红楼前迎接,并发表讲话,倍加慰勉。他也因此被北洋政府一度免职,引发了北大学生的一场“挽留蔡校长”运动。我深刻感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校长对于学生的爱护,然而更多的是对于孩子们的那种“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赞赏,对于他们能够接受进步思想的欣慰,我想,一个校长对于这些学生的态度就是这所学校对于学风的态度。

  红楼本身就是一个沉甸甸的文物,她即证明着一段辉煌的历史,也见证了诸多文化名流流金岁月。我从这里的每一扇门走进屋子,环绕一周然后再走出这间屋子,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气息——平等与民主、进步与革命。吸纳女学生、开设体育课、设立进德会,所有的这一切让我在这里找到了这个民族能够继续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下去的理由。只要这几间屋子的气息没有淡去,这个民族就永远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实际上,这里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足足持续了近百年,而且还将继续。保存它,永远保存它!

  参观《北大红楼 》后感篇2

  4月28日,我们到五四大街参观了北大旧址红楼,从外面看上去,它不像别的纪念馆一样粉刷一新,正相反,如果我们误打误撞没有注意其他的标志,那么他和我们50年后再看到自己的宿舍楼的感觉是一样的。

  而实际上,当我们从正门进去之后,我完完全全被我所见到、所感知的一切震撼了,从头到脚,由内而外的震撼,全面的,彻底的……

  当我看到仅仅是第一层的陈设之后,我意识到,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抑或一个纪念,让我从内心深处得到震撼的是我由此而感到的一切,是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到,我应当受到这样的震撼……

  在这里,例行公事地介绍行进路线等工作全部免去,因为我认为以我的文字不足以表达它们所能给与我的感觉,而我的一切都不足以说明它们给与我的震撼,因此,我们还是做几个横截面聊作观察吧。

  首先是这栋楼的状况,校舍由蔡元培先生和比利时人贷款20万大洋购下,经过简单的装修整备以供学生使用,分出了书库、阅览室、教室等房间,陈设简单;

  接下来是阅览室,这间阅览室按照当时的照片复原了实际的布局摆设,一张管理员的桌子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因为我们的毛主席就是在这张桌子后面工作的,任何人都要经过他的许可才能进入这件阅览室,我们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我们与主席的距离是这么近。在阅览室的一角展出了当时的职员薪金,从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大洋到最底层图书管理员毛泽东月薪8块大洋都详尽列出;

  下面是蔡元培先生的系列展览,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元培先生对于北大的改造。人说,一个国家能否强大要看他所拥有的学校够不够强大,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学生多为官绅子弟,学风懒散,学员多没有上进心,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入门展出的蔡元培先生回忆录中的一句话,有人劝他不要去北大任职,因为这里很难整顿得好,下来之后既得罪人又吃力不讨好,于事无补,但是蔡元培先生义无反顾执意来到北大并随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改变校风,整顿学员,聘请老师等等,难以一言而卒。其实,我在这里感受到的不是这栋建筑如何如何令人赞叹,而是在这里展出的东西令我实在向往,我感到的是切切实实的一种精神,活的精神,“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在当时是多么难得,常人难以想象,而在一所学府里面,能够让坚定的保皇派和坚定的革命党共存,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改良分子,这在旧中国是极为难见的,我想,也许仅此一例。这是什么?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融合,一种让人畅想已久的“平的、自由、博爱”的精神,在一间讲堂里,能够让保皇派的辜鸿铭和进步的陈独秀互相争论、探讨,在别的地方难以见到,而即使是在现在,也难让我们见到哪间学府的老师因为观点不同而发生学术的争论。

  这是一个学校的学风,也是一个国家的学风,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争论,我们需要他们!讲解员告诉我们辜鸿铭负责讲授英国文学一段时间之后被学校辞退,我们不仅要怀疑这样的精神是否货真价实,然而实际上,辜鸿铭是因为一年仅仅教授八节课的教学态度而被辞退,这使我们感到,在这样的学府中,学术的自由和学术的进步是第一位的,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斗争,争权夺利,这里不需要这些,需要是真正的学识,只要你有真正的学识,就可以来这里任教,这才让我们能够在这些纪念的照片中找到鲁迅、胡适、陈独秀、辜鸿铭等等,他们的政见不一定相同,但是他们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能够服务学生,这才是这所学校最重要的。蔡元培先生不仅改造了这间学府,更重要的是他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拿着精神的手术刀将这个民族的腐朽堕落的坏死一刀一刀割去,这才是这所学校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最重要的原因,而在军政府的办公室里是决不会有这样的进步思想的,决不会!

  很多人看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启蒙思想的著作,里面的文字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有人说,读着他们的文字,感觉就像热血沸腾一般,那是平等和自由的思想在刺激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扣人心弦,他们的作品不仅让进步的青年、学者为之振奋,而且也让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特琳娜二世这样的封建君主为之击节,这就是民主的思想带给人们的震撼。我来到这个北大的原址,看着这些照片图文,我同样也能感觉到相同的感觉,看着这些文字,我就像是在品读一部民主著作一般感觉自己的精神为之一震。

  五四运动是从北京爆发的,而北京的运动是从北大爆发的,三千名学生中近三分之二十从这里走出去的,而被捕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是这间学府的学生,作为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四处奔走,并在孩子们释放之时带领学校全体教员在校内为之欢迎,我们深刻感到了这位年过半百的校长对于学生的爱护,然而更多的是对于孩子们的那种“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赞赏,对于他们能够接受进步思想的欣慰,当时有学生回忆说,他们看到校长先生在风中无声垂下热泪,风将先生的头发吹乱,然而先生却在鼓励所有的学生,这让看到这一场景的所有人无不感动。我想,一个校长对于这些学生的态度就是这所学校对于学风的态度。一个学校如果没有精神的凝聚力,那这所学校就是一潭死水,如果一个学校的校长如果没法为这样的精神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他就是在亲手将这所学校的奠基拆除。一所学府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台柱,为了捍卫和维护这样的精神,学生们、老师们甚至可以不惜牺牲生命抛洒热血,这才是这所学府最值得欣慰的地方。我们在这样的照片中感到了这样令人钦佩的力量,即使在日占时期将校长换作是周作人也丝毫没能改变这所学校所应拥有的精神力量,这就是我之所以钦佩北大的最为充分的理由!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支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如是说。而实际上,在这栋四层占地不大的教学公寓中,通过我们参观陈独秀、李大钊的工作、生活的原址,我们感到,当时的中国是有所有拥有这样进步思想的人们所支撑起来的,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否,决定在他的精神是否已经坏死,坏死的精神足以让一个民族休克甚至死亡,而在当时,我们的民族在这样几间小屋中散布出了新的生机,而且是蓬勃欲出!

  我们从这里的每一扇走进屋子,环绕一周然后再走出这间屋子,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气息——平等与民主、进步与革命。吸纳女学生、开设体育课、设立进德会,所有的这一切让我们感到这个民族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在这里找到了这个民族能够继续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下去的理由。只要这几间屋子的气息没有淡去,那么这个民族就还有可能重新屹立于民族之林。而实际上,这里所散发出来的气息足足持续了近百年,而且还将继续。

  保存它,保存它,永远保存它!

  如果有人怀疑中国缺乏民主与平等、进步与自由的精神,那就来看一看这里的展览。我们找到,在进德会的名单中,要成为丙类也就是最高级别的品德兼优的成员需要不吸烟不喝酒,而当我们发现,蔡元培先生和李大钊先生的名字写在了乙等一栏,讲解员告诉我们——蔡元培先生喝酒,李大钊先生抽烟……

  岁月易逝,精神永存。漫步在红楼,用身体与心灵来感受这片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鲁迅、蔡元培、胡适等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生活工作过的土地。正是在这里,我们从这些现代中国新文化巨人们的身上重新找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前行的精神气韵。回顾那段坎坷而又精彩的历史,我们也再次感受到了五四运动和新文化思潮的波澜壮阔。

  这是一篇观后感,但是也不仅仅是一篇观后感……

  其实说,在这里我们应当找到许久迷失的自我,需要认清我们将要前进的未来,还要知晓,何以有我们,又何以有我们的未来……

  参观《北大红楼 》后感篇3

  x月x日,点点细雨为深秋的北京更添几分凉意,但这并不能阻挡同学们的热情。上午8点30分,选修“文学学科史”这门课的中文系学生从学校出发,前往位于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在孟登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大量有关新文化运动的图片和文物,回顾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风貌。在红楼一层,同学们看到了经复原后的李大钊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时的办公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室以及北大学生上课的大教室,并且观看了一个有关红楼历史的小影片。

  北大红楼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因其主体由红砖砌成而得名。这是一座包括地上4层、地下1层的“工”字形长条建筑,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1961年3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向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馆内基本陈列为新文化运动陈列专题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分为“共和制度下的社会变革”和“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第二部分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分为“高扬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以及“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第三部分为“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分为“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参观结束后,一位姓邓的同学深有感触,还在陈列馆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我们当代青年应继承五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革命先驱的爱国主义热情是我们必须具备的。”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61171/


《参观《北大红楼 》后感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材料报告-集合4篇

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材料报告-集合4篇

对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uì cè,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指对付的办法或策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材料报告-集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3-28
巡察村委会存在问题材料报告(合集3篇)

巡察村委会存在问题材料报告(合集3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制定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着力”、“两责任一纪律”等新思路新举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巡察村委会存在问题材料报告(合集3篇),欢迎品鉴!
2024-03-28
2022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巡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材料报告 - 查查通作文网集合4篇

2022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巡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材料报告 - 查查通作文网集合4篇

《问题》是美国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于1939年11月创作的诗歌。在该诗中,爱默生表达了他对当时教会形式主义的不满,揭示了教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他提出了通过大自然、通过心灵直觉感受神灵存在的神性原则,并倡导一种内在化的宗教或称作灵魂的宗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巡察
2024-03-28
2022年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范文(通用5篇)

2022年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范文(通用5篇)

发声亮剑的意思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爱党爱国的典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8
生活垃圾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四篇

生活垃圾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四篇

垃圾分类(Garbage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垃圾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