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观后感三篇

发布时间:2019-10-17   来源:观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观后感】

  这两天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投资拍摄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引起了全世界的热议,这部影片在国内社交平台上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评论纷至沓来。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美国工厂观后感三篇,供大家参考。

  美国工厂观后感1

  该纪录片可以选择的角度很多,经济、贸易、战略博弈等都可以展开;但为了避免老生常谈,我们选择了3个标签来切入,可能更有一些思辨性。

  一 文化

  (1)

  观看完整个影片,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中国工人们一直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福耀的美国主管们来到福耀总部,看到工人们的劳作,吃惊,羡慕,其中一位主管似乎受到了强大刺激,眼泪迸出,不知喜悲。

  回首改革开放以来,邓公一声“一切向前看”揭开改革开放序幕,中国人民立即投身到热火朝天的新时期建设中:听号指令,热情洋溢,也会各显神通,“疯狂试探”;但无论怎样,“勤劳”,已经逐步形成了民族标签。

  中国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笔者想,应该是文化。

  不少学者教授用计量方法论证了诸如儒家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些论证尤其是计量方法在这个领域的运用近似于胡扯——但毕竟,大家的视角却一同指向了文化的底蕴。

  5000年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老祖宗留下的最核心遗产,应该就是文化。

  这个文化,需要从广义上去理解。

  既包括老子、孔孟之道,也包括孟尝鸡鸣狗盗之学;

  既包括百媚千红只爱你一种的绝唱,也包括弓藏狗烹之绝情;

  既包括众志成城固守金汤的战斗,也包括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争斗……

  在这个情境下,许许多多冲突事件,却可以匪夷所思地体现在中国人身上,却浑然天成:

  我们勤劳俭朴,但对自助餐铺张浪费;

  我们乐于助人,但对扶老人心有余悸;

  一边痛骂贪官污吏,但对领导们至少还保持表面上应有的恭敬……

  同时,正是一直以来的传承,使我们能够不断纠偏、试错而行。“阳光底下无新事”,未来有更大的底气。

  (插一段话: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可借鉴的经验实在太少。现在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叫美国现在特别像明末。大概归纳一下吧:

  1.美国(明朝)面临中国(后金,也就是清)的崛起,国内却不统一思想,拿通俄门(明末三大案,红丸、廷击、妖书案)等事情说事儿;

  2.特朗普(崇祯)是个励精图治的好领导,精力旺盛,废寝忘食。但急躁,多疑,妄想一招扭转局势,走马灯一样的换高官(宰相、大臣和武将),让政策无法沉积;

  3.2018年与另一个死对头俄罗斯(后金)缓和关系,意图集中精力对付中国(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但此前的对抗已持续了几十年,国内既得利益群体规模大,这种转向会引起极大不满。)

  有数千年历史经验的加持:

  我们正义、善良、友好、勇敢、勤劳、聪慧,

  但我们也不怕无赖、狡诈、对抗、阴险、善变的对手。

  (2)

  历史原因,中国错过了两次科技革命,后来引发的国之耻辱,犹历历在目。

  但是,我们有包容万象的意愿;事实证明,我们也有迎头赶上的能力。

  别人的好东西,我们学习,我们模仿,我们超越;

  别人的好经验,我们领会,我们融通,我们创新;

  容忍错误,容忍失败,但“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文化成为我们迎头赶上的基础。

  (3)

  感谢百家争鸣的时代,感谢儒家的“不杀之恩”。

  一直以来儒家虽没有鼓励“商业化”和“财富积累”,甚至鄙视“富人商贾”,但至少没有绝杀这种理念。

  悲情历史中,描述穷人凄惨生活、皇帝贵族们的骄奢淫逸,是历代文人的重点关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中国人虽然“视金钱如粪土”,但不曾放弃追求“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生活。

  可以说,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5000年来的梦想,一直都没有改变。

  转眼看看印度,伊斯兰国家,我们对他们人民的信仰保持足够的尊重,但仅仅从经济角度来看,吃斋是永远创造不出芯片来的。

  韦伯说,是新教促进了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文明,这其中最大的教义内核是:当世的辛勤,会有当世的福报。

  笔者认为,也是儒家没有封杀追求美好的理念,“子不语怪力乱神”,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必要条件,成就了今天的繁荣景象。

  (4)

  回应标题:5000年文明,我们积累的是百折不挠的民族品质,是知难而上的民族劲头,是永远争先的民族心志,是海纳百川的民族适应性。

  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

  别处华幔,皆为虚妄;我所追求,矢志不渝。

  二 立场

  《美国工厂》是一个纪录片,毫无疑问拍得很真实,转变、冲突、对抗、无奈、眼泪……各种场景揉捏在一起,给人感觉更多是“厉害了我的国”。

  从大家的评论来看,狂欢式称赞也是主流声音——中国人当了美国人的老板,想想就觉得刺激;中国人之前一直遭受的苦难、鄙视,似乎在这一瞬间,感情得到了释放,情感有了升华,兴奋与自豪溢于言表。

  这些都能理解。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纪录片很真实,但不全面。

  我相信,奥巴马是有立场的。

  笔者并未查找相关的权威论证,但作为一个遗产已经被现总统糟蹋得几乎一干二净、执政8年的成果被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前总统,眼看着“特不靠谱”搞的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将美国要送上前途未卜、万劫不复的境地;发展百年的经济学理论似乎对现总统是鸡同鸭讲,他不考虑施行经济政策的现实客观性,从商人的价值观和所谓“谈判艺术”中获取短暂成功的快感。

  没办法,只能苦口婆心从教他牙牙学语开始了。

  如果没有作用,那就教导民众用手投票,把这个特不靠谱选下去。(想想最近的弹劾程序,虽然成功率有限,但对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的影响如何,还真难说。)

  OK,如果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纪录片只突出描述了曹德旺“肯定不下雨”和“挪火警报警器”这两件事——事后曹德旺对纪录片没有写为什么“不下雨”很郁闷,说他作为企业家有严格的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中国老板的桀骜,狂妄,一言堂等治下的执行力,需要让美国人民好好看看。

  此外,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一直突出中国工人的温顺、少计较,突出工人集体主义至上的思维——那个老外看到中国工人在晚会上集体婚礼不是哭了么——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看到那非常熟悉、数年都内容大同小异的晚会,但在这部纪录片播出的时候、在此前美国工人对抗升级的情绪渲染下,感到的冲击力和震撼力都非同小可——更不要说美国人民看到之后是什么感想?

  比不过中国吧?玩不转吧?

  只能说,奥巴马的切入点很好。看完之后,笔者两个感受更深了:美国离不了中国;中国威胁正在增大。所以,这与奥巴马的施政思路是一致的:合作,但需要遏制中国。

  但实际上,福耀已经算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但以福耀作为中国的平均水平,且有意无意忽略很多中国的问题(当然奥巴马也没必要写中国存在的问题),这对这部纪录片的公众是不公平的。

  实际上,中国工业体系还比较脆弱,基础还比较薄弱,一些细分领域的世界领先,掩盖不了整体体系的不完善;一些产业产能过剩,到现在还尾大不掉;一些产业研发不足,竞争力较弱;一些产业受外向型冲击严重……总之,我们的整体工业水平,距离世界前列,还很遥远。

  此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现在新一代生人与老一代的理念有诸多不同——我们坚决反对一些对90后、00后的不公允的标签——但在“耐得寂寞”方面有所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招工难,人员流动性高,心理耐受力差……这是时常听起的新闻或轶事,我们也承认其合理性,也承认这是追求美好生活中必经的一环,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在劳作效率方面的影响。

  三 产业转移

  最近这个词很火。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商品进行征税,越南等地捡了个大便宜。好多媒体也说,中国外向型产业流失很严重,大家都跑去国外建厂。笔者只想说说两个问题:

  1. 越南等地的承载力?

  如本文前面所述,中国劳动力优势是文化、政策等各方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优势,虽然近期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而有所削弱,但在政府的重视、营商环境的营造、安全性、基础设施、劳动力的踏实等各方面,相较于东南亚国家来说,中国的优势可以说仍是无可比拟。

  这点,不想再赘述。上面每个词,背后都有一大篇系列文章可以写。

  2.流失就是坏事吗?

  我们一直反对用太学术的思维看待一些社会现象,对失业喊“市场出清”的学者应该拉去让他失业一星期试试。

  但是在社会承载力足够、没有失业或者大规模失业的前提下,适当的市场出清是有好处的。

  那些急急转移出去的产业,已经经历了一轮筛选机制:即在加征关税之后无法负担,容易转移,东南亚也能接住——基本上是低效率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了,这里面很难有朝阳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说句俗套话:产业的转移可以有利于中国产业的升级,替代;有利于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朝阳产业的发展。

  再次重申,笔者极力反对学究型建议,倡导无条件的“市场化”和“市场出清”;笔者对“失业”这个话题抱有深深的敬意和谨慎,笔者不愿意有哪怕一位同胞因失业而露宿街头。

  最后再强调,笔者不是拒绝承认产业向外转移的事实,也不是非得对产业流失的现象视而不见或避轻就重,只是想说,对产业转移这件事一直持“单线条”的思想是不对的,也是不全面的。

  对现象有更公允、更合理的认识,在辨认前程、理解未来方面,才更有信心。

  总之,希望理性看待这个纪录片,有感悟和收获,但也要防着“毒丸”和“鸦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祝福祖国。

  美国工厂观后感2

  在看到片头的GM的标志到福耀标志的镜头变更时,我认为这只会是一部记录一个工厂从一个制造商到另一个制造商的变更兴衰成败。但直到我完完整整地看完后,才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也有很多福耀公司的弊端给予了我们警示,更上升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带来的有效执行方法的不同而给我们深刻的思考。

  从影片的开篇我们便看到了中国工厂与美国工厂的差异。美国的工人更偏向于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工时,并拿到相应的工资来使自己的家庭过得更好。他们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能为自己的家多做些什么,工作就是为了”让自己回到中产阶级”,而不是能在一个团队中扮演好自己应当胜任的角色。

  而中国的工人却不一样,他们有一股劲、一种荣誉感、一种凝聚力,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公司的这个位置是重要的不可代替的,其他同事也一样,所以以最好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工作,与他人配合才能共成大业,思考的更多的是我能为团队做什么,把整个团队当成自己的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就像一个一个的齿轮,互相配合着对方的节拍如机械版运转着。别小看这简单往复的运作,其实正是这些孜孜不倦的旋转的齿轮才带动了整艘巨轮的远航。

  在接下来的片段中,我渐渐地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工人就能正视自己在团队中的自我,而美国的工人却不能这么好的融入其中呢?我们跟随着镜头,以几名来华学习的主管的经历,看到了原因。从人人都会唱的明确公司远大目标的歌曲中,从让每个人都能够展现自己的球场上、舞台上、主持台上,从每一次中国工厂对员工的出色表现的嘉奖中等等,我们看到是公司让每个员工有了展现自己多方面特长的平台,无论是表演、体育还是职业技能,只要你出众,公司都能让你出彩;是公司让每个员工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是多么的有意义——让透明玻璃的美好遍布世间。而这些离不开工会的支持。

  工会不好么?为什么美国工厂要这么抵制工会?其实,并不是工会不好,在我看来是美国的工会与中国的工会性质不一样。在福耀美国的工厂,高层都畏惧工会作为第三股力量介入到公司的决策与一般员工的的利益之间,而更加难以掌控局势。其实,福耀在中国的工厂并不是没有工会。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工厂甚至不止存在工会,同时还有党支部、团委等等组织合理的存在与公司之中。那么为什么在美国就不行呢?还是因为在中国工厂存在的凝聚力。每个人、每个组织、每个团队心中想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公司的未来越来越好而努力:党工团教导人们摆正思想、解决员工的困难、为员工谋福利、伸张员工的利益;公司配合各个组织丰富员工的生活、保障员工的安全;而员工在如此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各方面的关怀下也尽心尽力、当好团队的一份子,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三者拧成了一股绳。而美国的工会,实际上在美国文化下,只是员工不满的倾泻区而已,每个人想的都是我干多少活能拿多少钱,从而能为我的家和家人带来什么,虽说这自然没错,但这样的团队就少了一股精神,自然是一盘散沙。

  不过中国的工厂也有缺点。在每个人都高度重视公司而出现轻视自己的时候,我们看到几个员工不戴防割手套、不戴护目镜就用手来进行玻璃种类的分拣。这其实是不安全的,员工皮肤会有被割破的风险。在我刚加入公司的时候,我就清楚地记得,安全培训手册上明确记录着一条:员工有权拒绝领导对自己安排的不安全的工作。若是福耀的工厂也能意识到这点,并对员工施加关怀,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会更加高涨。

  其实,美国有美国的文化,中国有中国的文化。不能因为看上去在中国实行的手段取得了成绩,便在美国生搬硬套。从早班文化和点名制度的实行失败下,我们看到不同文化下的不同观念不必强加于人,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没有了工会,员工在违反安全或者超过自身能力的情况下被领导安排去完成事情时受了伤、受了委屈无处声张,希望成立公会;而同时各个工段长为了杜绝工会的产生,对“工会闹事者”定向裁员。这是什么?是二战时期的上海滩还是勾心斗角的特务总部?我答不上来,但这些事在一个公司的内部发生绝不是好事。“工会闹事者”中虽然不乏本身就偷懒或者办事不仔细的人,但不成立工会,不能像福耀公司在中国方面将公司、党工团、员工都拧成一股绳,绝成不了大事。若福耀美国工厂的管理人员能理解到这一点,根据美国的国情、文化建立对应的公会系统,让员工有发声的机会,不让矛盾激化,不至于这么剑拔弩张。

  影片结尾,美国工厂通过勾心斗角的手段最终战胜了“闹事者”,在全美公会联盟投票中取胜,永远取消了工会,各个工段长也逐步以自动化手段取代了人工——中国高层们边走边数这个员工将被裁掉用流水线代替、那个员工也要裁掉换成机械臂。其实,这并不是任何一方的胜利:美国的福耀工厂输了,他们最终还是得中国人完全把控,永远不再可能基于美国的国情而在美国发展。它与美国是分开独立的,它只是逆流而上,孤军奋战,不会得到像中国的福耀工厂那么辉煌的荣耀;美国的员工们也输了,在轰轰烈烈的“特务行动”中,他们的手腕终究拗不过大腿,本末倒置,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轻视团队的利益,结果等着他们的就只有大面积的淘汰和更加困难的市场竞争。

  “Those days are over.”这是影片最后,一名仍身在福耀美国工厂的工人在对比现状和通用公司曾经给他们带来的福利后发出的叹息,而他自己也难避免因自动化的推广而另谋生路。

  我们要从福耀公司在美经营的失败中看到自我、看到我们的公司,从而感激当下。我们有这么优秀的团队、我们有能融于员工为员工发声的工会,有什么理由不尽职尽责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我们要像福耀中国工厂的员工那样,在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起整艘轮船中每一个不可缺少的齿轮,与公司和工会统一战线,以合理的方式声张自己的利益,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上汽通用五菱将再创辉煌!同心协力才能共创大业!

  美国工厂观后感3

  《美国工厂》最近在微信上很火,尤其对中国制造业的相关从业人员,更是必修课。我也算是圈内人,今天花了两个小时从头开始,把包括尾声、字幕都看完了,还阅读了一篇戴老板的深度文章。

  先说说我的背景,国内985院校机械工程本科,加拿大机械工程硕士。在加拿大工厂里做过工人,在美国工厂里做过机械工程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作为美国硅谷某公司的首席机械设计工程师,和中国几十家工厂(光宝、伟创力、富士康等)合作过无数的项目,现在主战马来西亚工厂。

  这部电影在中国火,主要火在了主题。美国制造业上的衰退和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已经进行了20年。但是,中国汽车玻璃大王要返回美国建厂,这确实夺人眼球,中美媒体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重振美国制造业,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口号易喊,落实到建厂、量产,可是千头万绪的工作。电影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顺着镜头推进,让我们实地看到了真实的美国底层工人、基层主管、高管、工会、议员的面貌,同时对比了中国工厂工人,以及派驻美国的工程师、主管、高管、以及曹德旺本人的想法、做法。

  看到中国骨干手把手教美国工人,重要的技术岗位全都要靠中国人,确实很感慨。当年所有的先进工业技术都在外国人手上啊。这才多少年,时移世易。

  制造业本身的确非常辛苦,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难逃这个命运。为什么?因为制造业工人只需要按照设计好的流程操作,除了自己的辛苦重复的劳动,没有创造性的贡献,非常容易被同类,或是机器手取代。注意我没有用机器人,因为产线上只需要简单动作的机器手,这里没有深度学习,用不上更复杂的机器人。辛苦对付出者本人来说值钱,那是他们能提供的全部价值,可是能提供辛苦的人太多了,社会能回馈他们的,仅仅是冷酷+最低工资。我注意看了美国底层工人的状态,包括年龄、身材、表情、语言,充满了无奈、绝望。我也曾在工厂里做过工人,有一次因为用了办公室人员的微波炉还被人说了,工人只能用工人的微波炉,那是暗无天日的日子。

  即使是福耀工厂的这份苦差事,如果不是因为汽车玻璃运费贵、加热沙子的美国天然气便宜,也轮不到美国人来做。因为产业链是全球布局的,只能放在能提供生产必须要素,而压迫人最厉害的国家。最低的工资,最长的工作时间,最大的工作强度。如此的苦差,超出了大部分人的心理上限,只能依靠“企业文化”,“为国为民”,军事化管理这些精神催眠来辅助实现。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国功成的背后又是多少底层人民的心血!有讽刺意味的是,“万骨枯”和“心血”,与功成的将军、老板,从来就是两拨人。

  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推论,制造业能回流美国吗?富士康的美国威斯康星州液晶显示工厂就是个例子,招募不到合适的工人,也没有配套厂商。制造业必须成规模,搞过生产的人都知道,一个产品的背后是无数的协作工厂。我正在经手的一个案子,该公司在美国生产,价格很贵,还在谋求到亚洲生产呢。莫说回流,已有的还要迁走呢。制造业的辛苦和美国人理解的美国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川普高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可是谁来当万骨枯呢?如果当了万骨枯,那么美国还伟大吗?

  东南亚能取代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吗?据我的亲身实践来看,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人口就不足,即使组装放在那里,很多零器件、元件、原材料也还是得来自于中国。模具、生产自动化辅助设备,也得靠中国。可以说中国仍然是东南亚制造的幕后大佬。印度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崛起的制造业大国,如穆迪所说,一个八亿年轻人的国家,什么事做不了呢?年轻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啊。制造这碗饭难吃,可有人眼热,有人抢。

  关于工资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2008年之前,通用汽车付给片中那个工人的工资是每小时约29美元,这个工人在福耀玻璃的薪水却只有12美元多。那个美国工人可以靠简单体力劳动做中产阶级的时代过去了。通用汽车为什么关门?工人的工资高就是原因之一。福耀玻璃能维持和中国工厂一样的毛利率,压低薪水也是必须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机会向工资更低的地区流动,是一个历史的必然。首先流走的,当然是低技能的工作。我在生活中经历到的,还有工程师、研发科学家这样的工作流失。我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就把研发放在了台湾、东欧,那里的工资与美国的比例是1:5,老板直接解散了美国总部,只在纽约华尔街设立了办事处。压低了工资,公司账面自然好看,股票上涨了好几倍,得益的是资本方。硅谷这边的工资也是高得离谱,每年30万到40万美元很常见。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研发也主要放在了英国、以色列,那边的工资就比美国低。人才往高薪水的地方流动,工作机会却向低薪水的地方流动,这是一个有趣的平衡。

  资本、科学技术、高级人才、商品都是无国界的。想靠着国界来吃红利的人,终将为历史所淘汰。

  工会是这些蓝领抱团取暖、和资方一较高下的最后阵地。在美国汽车工人工会和汽车寡头的争斗中,工会赢了,但工会像寄生虫一样拖死了宿主。工人的贪婪不亚于资本的贪婪。因为背后都是人性,人性至善也至恶。就是这些铁锈地带的绝望工人托起了川普,川普也喊出了他们的心声,让美国再次伟大,引申的含义是让蓝领的高工资回来,奥巴马投资的这部片子想告诉世人,这是不可能的,这有悖于客观的经济规律。

  片中最后提到了用更多的机械手来取代工人,对老板来说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场景。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被机器人所取代。现在机器人行业是个受资本追捧,非常火爆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低技能人口会面临没有剥削价值、不被社会需要的尴尬处境。创造这个世界的,其实就是那头10%的人。90%的人面临不被需要,9%的菁英阶层面临降薪,只有代表资本的那1%要拥抱更大的财富。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7843/


《美国工厂观后感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摄影大赛活动总结精选3篇

摄影大赛活动总结精选3篇

策划是一种策略、筹划、谋划或者计划、打算,它是个人、企业、组织结构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充分调查市场环境及相关联的环境的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方法或者规则,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周密、科学的预测并制订科学的可行性的方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摄影大赛活动总结精选3篇,欢迎品鉴!
2024-11-29
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4篇)

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4篇)

每做一件事,我们都要做到认认真真的想,扎扎实实的做,并深刻领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使自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切实找到切入点,并做到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11-29
志愿者活动总结【4篇】

志愿者活动总结【4篇】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志愿者活动总结【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11-29
学校唱红歌活动总结精选3篇

学校唱红歌活动总结精选3篇

红歌即红色歌曲,就是赞扬和歌颂革命和祖国的歌曲,它们普遍具有浓韵的感情基调,有较强的节奏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唱红歌活动总结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11-29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心得体会1500字(锦集3篇)

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心得体会1500字(锦集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入党启蒙教育心得体会1500字(锦集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11-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