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活不寂寞_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10-03   来源:读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读后感】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经典读后感10篇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是一本由[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页数:24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一):闲言碎语-因为懂,所以喜欢

对诗歌的造诣不深,很多时候别人推荐的诗,觉得不知所云,恨自己脑子沟回不够,达不到诗人的境界。所以,于我而言,我能看懂能理解的,就是好诗。
辛波斯卡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不过未曾领略过。第一次听到诗的内容,是在三里屯的一个夜晚,老书虫书吧昏暗的灯光里,熙熙攘攘得挤着听众,嘉宾席里还有蒋方舟。我在那儿的一个多小时,有几位读着朗诵了几首诗,读的动情,整个小小的书吧弥漫在一种文艺的气息里。
正是因为听了那次朗诵的几首诗,有些句子,不艰深,不晦涩,读起来还莫名的有种感同身受,才掏钱买了这本书。惭愧的说,不是每首诗都有耐心读下去,但是有几首诗,的确能成为心头爱。原因也是:能读懂。
《金婚纪念日》日里写的:性别消退/神秘溃散/各种差异在雷同中遇见彼此/一如所有的颜色在白色中变得一致.....诡秘而有趣,而想想身边的人,已经过了金婚的长辈,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彼此素不相识到相濡以沫,所有的矛盾和不同烟消云散,两人逐步变为孪生子,共同看见鸽子栖息于房间。
她在《告别风景》里说:我并不责备春天/它已再次出现/我不会责怪/因为/年复一年/它履行着职责......我们的意念改变不了很多注定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即使再哀伤,太阳也会照常升起。 有些时候,失去了一些人之后,剩下的人总会在远方苦苦思念的哪一个,而那些苦苦的思念,渐渐幻化成了文字,默默的留下来,这已经足够。
辛波斯卡的诗歌,很多也是闲言碎语,是人生中点滴的感悟。那些平淡的句子,似乎有让人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让人瞬间懂得她的心。她就是那棵树,为岁月而增长,不伤害任何人,却也是窗边一道风景,有着凝固的美丽。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二):诗歌是安慰寂寞灵魂的钟声


 
 
时下物情肆卷红尘,我却偏爱读一点诗歌,似不太合时宜。拜物成痴,人会丧失心性;用情太泛,则人会丧失灵性;我常在圈子里号召友人读诗,一则是给狼夯尘嚣一点颜色看,一则是叫人悟出一点俗情。不要那么痴,也不要那么俗。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诗歌虽是先锋的,那种意境却有俗情的气息,恰恰好,小而有味,暖悦可亲,一木一花皆成清欢。她的诗集《我曾这样寂寞生活》翻成中文,颇让我欣喜了一阵子,因为她是一个可亲近的灵魂。
 
辛波斯卡的诗拥有更多生命的真实,有着情感的自然流露,却又是智慧的瞬间留痕。她像一个痴迷的缪斯,走在一条与众不同的,寂寞的路上。她的诗歌对稍纵即逝的东西有良好的把握,对永恒的东西做出原态的摹绘,使言语释放出超越于本身的丰富性。
 
读辛波斯卡的诗歌,仿佛是在暖阳秋叶里行走,人间如此清晰而迷蒙,触手可及,却又万物成谜,一呼一吸之间都能感觉能灵魂的升华,宛若白莲在水,是具象也是幻境。下面不妨具体的拿几首谈谈:
 
我获得了一个消息,
那湖泊的堤岸
依然美丽,一如从前——
就像你活着的时候。
 
我并不怨恨
这景色,
这阳光令人炫目的海湾。
 
我甚至可以想象
此刻,
不是我们,而是两个别的人
 
坐在倒下的白桦树干上。
我尊重他们的权利:
低语,大笑,
 
这是《告别风景》里的几个小节,看似是向风景告别,其实指向的是人,是向过往的,消逝的,不可再逆转的生命作别。然而,诗中并无哀怨,也无对静好山河的眷恋,而纯是一腔真诚。她写湖水、堤岸、海湾,想象中的两个人,倒下的桦树……每一辞每一句中,皆像是与斯人对话。那两个坐在桦树干上的人,低语,或者大笑,好像是林木中的风和云一般,有一种清和与天成。你在,你是一切;你不在,一切是你。斯世的风景,都是你啊。
 
陷入幸福的沉默。
我甚至认定,
他们被爱绑在一起,
他伸出有力的臂膀
将她搂在怀里。
 
也许是新孵出的小鸟
在苇丛中窸窣作响。
我真诚地祝愿
他们能够听见。
 
 
陷入幸福的沉默,是一种心灵交流。此时,人最像天使,有一种神性的美。神性不止是观照自我,以及他/她,更及于万物。它并不高,而是朴素的,简约的,那种幸福就洒照在旁边的鸟窝上,雏鸟的幸福与那幸福的一对人儿在同一个天平上。那真诚的祝福,并非在于鸟,而是人的脱蜕。他们也许不知道,生命已经在那一刹那出壳——为之升华。
 
这样的诗句,令人不舍得出声。
我不喜欢那种可以大声朗诵的诗歌(那种大声朗诵的东西,毋宁说是诗歌,不如说是口号,令人难为情,太矫情),我觉得诗歌只可以低吟,最好是默念,总之不出声为好。它是一种流质的东西,一出声就完全变味了。就像爱默生所说的,有些谈论,只可以是两个人,即便只有第三个人在场,交流也变的不真诚。辛波斯卡不愿自己的诗被朗诵,这与我的读诗经验完全一致。读诗,就是与诗人交流,好的读者与好的作者同在诗歌的两端,面对着同样的灵魂。诗的风宛然吹过,像流水过白石,花叶扶摇枝,心门宛然打开。
 
我偏爱例外。
我偏爱及早离去。
我偏爱和医生谈点别的什么
我偏爱线条优美的老式插画
 
这是诗歌《种种可能》中的诗句。大多数人习惯于循规蹈矩,或者说一成不变。在理性的指导之下,人们不喜欢超出可控范围之外的东西。然而,如果这就是所谓生活的秩序,那么人类会在旷日持久的条条框框与理论中失掉全部的天才。诗人说,他偏爱例外,偏爱及早离去,简直令人想大笑,这说的太好了。人们囿于常规,以为只可以和医生谈病,其实还可以和医生谈点别的,比如一个小笑话,或者一件趣事,或者生活中的辛酸与甘甜。当然,如果那刚好是个美女或帅哥医生(且正好未婚),不妨去谈恋爱。偏爱老式的插画,并非拒绝新式,而是珍重一个年代,或干脆就是自己的一个喜好,或者不为任何理由,你只管偏好就行。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在这里,“写诗”也可以置换为“写作”或者画画,或其他的艺术形式。然而,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写诗是如此之另类,他就像一种情绪或者欲念,在人们的心底一过,大部分人只是一过(甚至没有这一过),然后忘却,有那么一部分人却写了出来,但并不寻求它的意义,这就足可荡尽荒谬气息了。
 
辛波斯卡的诗,关注微小,不标榜大的东西,却自有一种素朴与气魄。初初一读,你以为她是骄傲的,然则很快否定,觉出她的谦逊。实质上,骄傲和谦逊都是拒斥,而她的作品却那么的深入人生,从体验、良知、人性、美等多个方面,写出一种接地气的恣肆来。我终于发见她的谦逊而飞扬,然而这谦逊并不拘谨,飞扬里也没有骄傲。
 
星屑霜月,山岳流泉,皆有其美,是因为成之于自然。自然之造化,没有不美的。《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这本集子里所选入的诗,俱有这种造化之美。诗人的笔下,有些作品元气淋漓,有些作品则冲淡平和,但永远有例外的,能例外就成其为好。这美与好,就是辛波斯卡,它像荒凉世界里一只萤火虫微蓝的光,在明灭中照亮了自己;又像海峡峭岩上的钟楼,发出悠长的钟声,使生命在微茫的希冀里感受到一丝温暖,不觉得现世的寂寞与阑珊。
                                             2014年1月6日
 
 刊载于2014年1月27日《中国新闻出版报》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三):她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比起{万物静默如谜},
这本{我曾这样寂寞生活}显得不那么出名,
有些诗歌似乎吧并不适合用来传播,用来大声朗读。
最好是周末下午的慵懒一刻,你或者在床上,或者瘫在沙发上,
你不需要急着出门,也没有饿到要去做饭,
小孩没有在哭,朋友没有前来敲门,
生活中总有这样毫无存在感的迷离时刻吧,
这时候用来读辛波斯卡,
带着你嘴角不由自主的探索与微笑,
不出声的说道:
我们偏爱周末的荒谬,胜于上班日的荒谬。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四):灵魂朴素 如梅子的核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两次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两次
结果 事实令人遗憾
我们猝不及防地来到这里
离开时也没有机会完成一切
甚至 即便没有任何蠢人
即便你是这颗星球上最大的傻瓜
你也不能重复夏季的课程
过程只提供一次
没有哪一天复制昨日
从没有两个夜晚可以教人何为极乐
通过彻底一致的方式
以两个毫无差别的吻
某一天 也许 一些闲散的舌头
偶尔提及你的名字
我感到 有如一朵玫瑰被掷入
房间 各种色彩与芬芳
第二天 即使你与我在一起
我也会情不自禁的看着时钟
玫瑰 玫瑰 还会是什么
一朵花 或 一块石头
为何 我们以这么多不必要的
恐惧与忧伤 对待飞逝的时光
日子不会驻留 这是它的天性
今天一再逝去 成为明天
带着微笑与亲吻 我们偏爱
搜寻一致的事物 在我们的星辰下面
虽然 我们互不相同
(我们承认)像两滴水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五):不重要的重要


很多看似与诗歌绝缘的主题和词语,在辛波斯卡笔下,都能找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庄严又轻盈的部分,其中包括类似养老院、化学元素、飞机、分类广告等等。
挺喜欢她对现代生活的洞见,它们是无意义、不重要、疏离、静默,甚至是毁灭、荒废的,但在她的诗中,它们的不重要,本身也是重要的,是要脱离现实去坚守和相信的,诗歌的法则,就存于其中。
在这些诗歌中,她的视野是宏大的,飞升到一个极高点俯瞰,然后将自己混入人群,成为每一个男人和女人,成为每一个在场和缺席,成为每一个历史和当下。
她写战争,尝试描绘世纪,谈论时代,她也写音乐大师、伟人故居、饥饿营,她还化身沙子、恐龙骨架、植物,在这些书写中,她提出疑问,让根深蒂固的确信松动,有些模糊的部分,从读到诗歌的第一句诗行开始清晰。
我个人不太喜欢诗集中的《辑五》《辑六》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写圣经中的人物,以及谈论世纪,前者缺乏生机,后者过于宽泛,读起来略显无趣。
一个对比,谈论世纪的那些诗,无论是压缩的密度,还是精神的强度,都与曼德尔斯塔姆、茨维塔耶娃有一定的差距。她的这部分诗歌,缺乏后两者的锐度,那种刀刃一样直接刺向时代的决绝和勇气。
同样,诗集中,还有不少关于创作过程,围绕诗歌诞生,与艺术品之间互动等为主题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她创造了一种连接,把诗歌读者,拉到了一首诗创作的现场,让阅读诗歌的行为,成为了诗歌体验完成的一部分。
当然,这些诗歌,共同创造了一种与混沌现实相反的确信:确信这些诗歌,这些言辞,能够升起,超越现实法则之上,成为一种盲目、强烈、毫无原则的信念。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六):用一切语言,教人以沉默

此前从未完整读过一本诗集。
 
究其原因,其一,诗心有限,读诗多属附庸风雅,是故浅尝辄止,看了几页就扔下掉头不顾,全然不念其中的好处。其二,诗这个东西感情太丰富,读多了消化不良,郁积于心,难免头昏眼花、神智恍惚,所以我常常同情读中文尤其搞诗歌的同学,需要多么大的一颗心脏才能包容那么多的人类情感,生吞活剥之余,还得拆散重组,抽丝剔骨,化为己用,多么痛苦的过程。常有人问我,你是不是念中文的?我偷偷地笑,中文系不要俺,俺不是那块料。
 
幸亏不要我。
 
直到遇到辛波斯卡。
去年澳洲之旅,居然把《万物静默如谜》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今年韩国之行,《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又读了个七七八八。
两本都是湖南文艺出的辛波斯卡诗选集,第一辑的译者是来自台湾的陈黎和张芬龄,第二辑则是客居德国的年轻诗人胡桑。
辛波斯卡,波兰女诗人,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想来想去,之所以读了下来,是因为辛波斯卡太过冷静。
 
  “这里躺着,像逗点般,一个
    旧派的人。她写过几首诗,
    大地赐予她长眠,虽然她生前
    不曾加入任何文学派系。
    她的墓上除了这首小诗、牛蒡,
    和猫头鹰外,别无其他珍物
    路人啊,拿出你提包里的计算器,
    思索一下辛波斯卡的命运。”
        (《墓志铭》)
这是辛波斯卡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典型的辛波斯卡,冷静,带着自嘲和反讽,语言简单平凡,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精准而直接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终其一生,辛波斯卡都过着这种简单朴素的生活,除了写了180首诗,没有其他的功业。作为活到八十八岁的诗人,这个数量可以说是相当地少,是真正的少而精。
辛波斯卡的冷静,并非冷漠。她的冷静中蕴含着对世界万物的巨大的悲悯。不同于一般从人类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她试图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从万物自己的角度来观照世界:
  “我们称它为一粒沙,
    但它既不自称为粒,也不自称为沙。
    没有名字,它照样过得很好,不管是一般的、独特的
    永久的,短暂的,谬误的,或贴切的名字。
  “它并不需要我们的瞥视和触摸。
    它并不觉得自己被注释和触摸。
    它掉落在窗台上这个事实
    只是我们的,而不是它的经验。
    对它而言,这和落在其他地方并无两样,
    不确定它已完成坠落
    或者还在坠落中。”
        (《一粒沙看世界》)
从这样的视角,辛波斯卡在平凡的、微小的事物中发现生命和人性的力量,一粒沙,一颗小星星,一张底片,一个数字(《π》) 。通过这样微小的个体,辛波斯卡无声地与宏大、与历史必然性进行对抗:
  “我为小回答而向大问题道歉。
    真理,请不要太在意我。”
        (《在一颗小星星下》)
谁说辛波斯卡不关心政治、远离政治?她蔑视政治的宏大问题,不迷信所谓的“真理”,而是相信真实的政治与历史隐藏在她那些平凡的、甚至是琐碎的“小回答”当中。这种“小回答”几乎是辛波斯卡的诗歌宣言。在《被激怒的缪斯》一诗中,辛波斯卡要用沉默来对抗“雄壮的诗句”:
  “幸运的是我知道,
    应该怎样去对待这种沉默。
    如果我甚至不敢
    去触及带刺的玫瑰,
    我又怎能容忍
    雄壮的诗句向我尖叫?”
在《对色情文学的看法》中,她用反讽的手法隐晦地批判当时的波兰对思想文化的审查制度:
    
  “再没有比思想更淫荡的事物了。
    这类放浪的行径嚣狂如随风飘送的野草
    蔓生于雏菊铺造的园地。”
像一切伟大的文学家一样,辛波斯卡深刻洞察了文学与政治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学的力量来源即在于政治性。而政治性,就是基于人性,对这个时代的人类生存及其与世间万物的关系等问题的关注,简而言之,就是“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时代之子》一诗中,辛波斯卡直接了当地说出了政治的普遍性:
  “无论你喜爱或厌恶,
    你的基因中含有一个政治的过去,
    皮肤,有政治的色泽,
    眼睛,有政治的偏见。
  “你的话语中有政治的回声,
    你的沉默,也在替它辩护。
    那么,无论何种方式,你都在谈论政治。”
对这样的真实世界,辛波斯卡并不回避。她直面这个世界的黑暗,同时又不曾失去对它的信心。比如:
   “这可怕的世界并不缺少魅力,
    不缺少
    值得为之醒来的黎明。”
        (《现实在要求》)
这样的态度,有点类似于斯多葛主义立足现实、坚守内心的信念。在那首著名的呼唤雪人的诗作(《记一次不存在的喜马拉雅之旅》)中,这种态度表露得最为明显。喜马拉雅,远离纷争的世外桃源,“群山涌向月亮/跃出的瞬间被铭刻于/突然撕裂的天空”,何等壮观的景色,然而,接下来笔锋一转,诗人用更加有力的、此起彼伏的声音,呼唤雪人的回归,回归那“玫瑰是红色的/而紫罗兰是蓝的”世界;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罪行虽然存在,“雪人,我们这儿所从事的/并非全是罪行/雪人,每一次判刑/并不意味着死亡”;但是,这儿也有着那么多的美好,“雪人,我们这儿有莎士比亚/雪人,我们打牌/拉小提琴。在黄昏/我们点起灯,雪人”。
瑞典学院给辛波斯卡的诺奖授奖辞是极其精确的:辛波斯卡的诗“通过精确的反讽将生物法则和历史活动展示在人类现实的片段中”。胡桑说:“反讽不是廉价的幽默,相反,她善于精妙的错位、偶然和断裂,唤醒根植于我们内在的对世界的忧伤、乡愁和依恋”。在这种冷静的反讽之下,蕴藏着辛波斯卡对世间万物的无限悲悯之情,赋予这反讽以力量。所以,最精妙的依然是辛波斯卡对日常生活的沉思,对人性、对个人命运的深刻的、冷静的关注:
  “个体的命运
    被赋予我们,为了审视:
    多数命运被我们拒绝,
    带着恐惧与忧伤。”
        (《事件的版本》)
《记忆》中的美妙:
  “他们在湖边一起跪下,
    梳下发间的枯叶;
    小鱼,如一颗星辰所聚集的光线,
    游向凝视他们的人。”
《种种可能》中的热烈展现的自我:
  “我偏爱喜欢人们
    胜于喜欢人类”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辛波斯卡关注的是个体而非整体,是人们而非人类。当然,在这首诗中,还有作为第二辑《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卷首的诗句: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不过,我最喜欢的一句,是这样的:
  “我用一切语言
    教人以沉默”
        (《分类广告》)
辛波斯卡一生寂寞生活,沉默,沉思。她用自己的诗句,告诉人们如何沉默,唯有沉默之后,才能于无声处,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维斯拉瓦·辛波斯卡,陈黎、张芬龄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维斯拉瓦·辛波斯卡,胡桑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2月。)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七):发旺如树

辛波丝卡的诗有一种轻盈的叛逆,她擅长在小事物上抖落出丰富和有趣 。比如圣经明明批评了无名的罗得妻子贪恋的回望和停留,辛波丝卡却辩护她也许是舍不得家里的一只银碗,这对于一个家庭主妇而言是多么正当。
生活和诗,好像是两个又爱又恨的人,相融相和却不可避免地相扯相刺。
而在辛波丝卡身上,很难看到这种张力,并不是现实和期望的裂隙不存在,而是诗人容纳了这种张力。对她而言,诗不是逃往远方的马,更像是菜园里的一把锄刀或桌上的一块纱布,又像是林子里一颗颗包着核的晶亮果实。
她似乎没有野心去征服多么大的疆域和草原,她只是喜欢抽屉,去存放人们不断消失的回忆,和并不如意的生活。
然而她的抽屉,可以放进一整片森林的幽邃和清心。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八):低语的世界

“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
在战争炮火中成长,在静默如谜时逝去。她说过:“诗人没有传记,写作才是他们的传记。”直到她静谧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是那么谦卑。她就是一棵她窗边的白杨,为岁月而生长,不伤害任何人。所有的韧性和坚强都在碎语和束缚中隐去了,留下的只有柔软的距离和微弱的奇迹,微小而又深沉的词句。她的诗,也许就像田馥甄所做的那样,应该在冰原之上,荒谬与虚无之间,独留一人,低低吟唱。
莫扎特的音乐流淌过几个世纪,人散曲未终,仍是弹奏的基调。
在世界偶尔的错位和断裂时,有一些悲伤和依恋需要被唤醒。那并不是事件而起的悲伤,也不是告别之后的依恋,只是在渺小归为洪荒时人类本体对于世界的诉求和忧伤。
万物都静默如谜,但低下头颅,万物都会与你交流。
她从未离开。诗界莫扎特,辛波斯卡。
我偏爱惦记着可能性/存在自有其理由。——《种种可能》
她是没有野心去驾驭广袤无垠的草原和野马的,她所要做的不过是把东西放进她的抽屉里。那些被人们所惦记或遗忘的,她把一些东西拿出来,一些放进去,用她取舍有度的智慧。她的碎语里充盈着身边与手边的小物——植物,手表,水沟,都可以入诗。她和物品对话,换取对于自身的沉思和反省,将所有思考回到人的本身,使物品成为大千世界中人的倒影。
任何渺小的存在都自有意义,终有一天,它们会化作奇迹。而这些时刻,就是辛波斯卡的等待。
对她来说,因为她的偏爱,她才不同。
其实每个人都是如此。
她不适合描绘雄奇的场面,但她可以手捧一泓清泉,也可以在夜里用双手拢住独属于她自己的一片星空。在诗歌的海洋里,她是一片离岛,不迎合巨浪,岁月静好。她只是她自己的游离,尽管人尽皆知名声大噪,她还是自己,优雅地向低于人类高度的万物倾斜着,倾听他们的故事和余音。
因为她相信,个体的对雄辩抗拒的力量,是人们通往自由的幽谧小径。
所以,即使她的抽屉很小,也可以盛下一整片森林的清心和深邃。
关注着存在,却从不打扰。
言语/不要怪罪我借用了庄严的词句/又竭尽全力让它们变得轻盈。——《在一颗小星星下》
当所有人都为了竞争和生存变得强大,独守一份弱小,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再华丽的词句都掩饰不了空洞,倒不如低到尘埃里,听听能否开花的奇迹。
个人的救赎,其实和集体的解放一样困难。平庸的生活也自有其丰富的褶皱与夹层,在拼搏与渐行渐远时,其实回望的低矮草坪也一样壮观美丽。
谁不是在悲伤时掩饰泪珠,将一切怪罪给风,然后站起,摇摇头,故作轻松地说出没事然后离去。故作轻盈,不过是人类每天都在上演的戏。我们顺着自己想要的阳光前进,不出意外地被脚下的石子绊倒。有些人看到了更美的风景于是调转方向,有些人却还是对着阳光前进。但是我们总是不能走最理想的路,做最理想的事。于是我们矛盾,内疚,又不愿暴露强大背后的弱小,竭尽全力让伤害变得轻盈。
但弱小真的那么令人鄙弃吗,弱小,不也就是本真。不用维持着严肃和庄重,不用假装自己不会被打垮,直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接受,其实并没有假装一切都完美痛苦。
但谁会放弃至少表面上能达到的强大呢。
正如我们不是一直保有着灵魂,我们也不是一直保有着善。
但它就在心里,拥有把偶尔变成常有的力量,拥有不再歉疚的未来。
为了未知的未来世界,守住恶的弱小,善的萌芽。
就算弱小,我们也能达到。
因为弱小本就是一种高大,沉到具体而真实的事物中去却始终拒绝重负的笨重。
每一个机遇/仅仅是续篇/事件之书/总是从中途开始。——《一见钟情》
跨越万水千山,只为了与一人相见。
这样的桥段不知让多少代人魂牵梦萦,这样的故事也发生了千万次。世界只为一人而光亮,哪怕那只是人群中偶然的一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是一眼的交集。
但是,你可知道,你们已千万次相逢在人群中,你们的初遇不过是太平洋上的一阵风。万物都为你们感知,因为一个人参与到事物之中的的感受能力有多么丰富,她拥有所爱之人内心和生命的部分就有多么完满。
世界万物,都在为这一次小小的相逢做准备。
感情的发生都这般轰烈,但日常琐碎的维持才是真正的考验。从一个人走到两个人,再到心有灵犀的合二为一。是要抛弃了自我形成忠诚,更是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生命的深度了解。因为爱,所以更能思考下去,从而正视命运从不畏惧。忠贞虽说是一种相守,却更像是一种自我的升华,一种灵魂融合后,另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
正如同那句:对偶然的忠诚才能成就命运。
若是要书写命运,就请遵从它安排的、经过万物准备的一见钟情,并忠诚下去,地老天荒。
毕竟我们并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和地域,只能选择陪自己走下去的人。
这样的平淡,已经是一种难得的隆重。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命运漩涡里挣扎,但很少有人能坦然面对,笑看流水落花。
记得很早以前看到过一张辛波斯卡生前的照片:在茂盛的常青藤前,天暗暗的,她一头银发,暗色的风衣罩着她瘦小的身躯,淡淡的微笑,很是安然。
她从来,都为自己和自己的偏爱而活。
一切的自由和安定,只是因为她对这宇宙洪荒不变的忠诚。
只有平静与平和,只有安之若素,才能蕴养出像她这样的诗人。
安静,弱小。
却有着不渝的忠贞和坚持。
那是她所守护着的,低语的世界。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九):春节读物

     是 辛波斯卡 的诗集
      她最有名的大概是 万物静默如谜 吧 用电脑看过一些
      嗯 如果是短评的话 我的腹稿是“文案写 辛波斯卡是诗界莫扎特 看完诗集 我决定试试莫扎特的音乐”
      诗集一如 万物静默如谜 专注于生活小事 这本偏向于人与人 人与物体 人与生活 人与文学的关系
      讲人与人的某种关系 用的意象常常让我惊叹 需要细细思索
      却也都是平常之物 ”种种可能“一篇 甚是喜欢
      名词的堆叠很巧 而且 那句说烂了的”我偏爱写诗的荒谬 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藏于其中
      不突兀 很美
      全书的第六辑 讲政治 与 生活
      了解了一下她的生平
      觉得很是可贵 经历战争 政治的诗人 只写生活
      把苦痛的记忆与过往化成对稀松事物的观察
      通过思考思索 写出短诗
      是一本适合寒假读的诗集
      没有恢弘壮阔 都是些生活细节
      也有写人与植物的交流 这样稍显孤寂的诗
      本来春节也是个热闹浮在表面的时间段
      闲来读读诗 喝喝咖啡 能更沉下来一点吧
      是一本值得随身带着的书
      附一篇 没有名气 但是我很喜欢的诗吧

   三个最奇怪的词
   当我说出"未来"这个词,
   第一个音节就已属于过去。
   当我说出”寂静“这个词,
   我已破坏了它。
   当我说出”虚无“这个词
   我已创造了虚无这个词不能把握的事物

  嗯 可惜不会波兰语 不然很想买本原版 听听韵脚

  《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读后感(十):对偶然的忠诚成就命运(by 诗人蓝蓝)

蓝蓝(诗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以低调著称,她拒绝了众多的采访,对家世和私人生活守口如瓶。米沃什曾说她诗中的“我”是一个“节制的我”,她的诗有一种“抽象的普遍性”。和美国“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不同,和激烈的茨维塔耶娃也不同,在她的《万物静默如谜》一书中,大多数诗歌理性克制,充满意象隐喻,自我的目光和思索隐退到她笔下的各种事物之中。如果把这些归结于当时东欧普遍存在的审查制度也未尝不可。但真如读者们认为的那样么?
圣琼·佩斯有言:“人们说我晦涩,我却在光辉之中。”诗人们对当代诗歌形式的探索早已远远走在读者大众的阅读准备之前了。法国诗人勒内·夏尔如是,德语诗人保罗·策兰亦如是。相比较而言,辛波斯卡更为晓畅一些。读懂“晦涩”的诗,既需要很多的阅读训练,也需要亲历和经验,更需要想象力的参与。没有哪个诗人能在文字中把自己彻底屏蔽——或者说,一个诗人无法做到在诗句中完全掩藏自己。言为心声,诗歌宛如一面镜子,可照见诗人生活和感受中最为隐秘的情感波动,尽管在某些时刻,诗人也在想象中生活,并对此进行比现实更为真实的描述。
拿到辛波斯卡的诗集《我曾这样寂寞地生活》时,一瞬间还以为这是她《万物静默如谜》的另一个版本:风格相同的封面设计,腰封上一模一样的推荐语。只是封面上一个小小的“2”字提醒我:这是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她的第二册汉语译诗集。这本诗集与第一本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本更多地书写自我情感的诗集,她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社会性”作品,大多收录在《万物静默如谜》中了,但我对后一本更感兴趣,盖因它更多地触及到女诗人不愿意昭示于人的感情生活——那些褶皱、沟坎,那些隐秘的、存在过和不曾存在的但的确发生了的诗人的生活。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火车站》一诗中,辛波斯卡描写了一次情人的约会:在N城火车站,一列刚抵达的火车停靠在第三站台,一个手提箱被拿走了,“但那不是我的”,“几个女人占据了我的位置”,而一个男人朝人群中的一个女人奔去,他们拥抱、接吻,但“并不以我们的嘴唇”。这场约会“超出了我们存在所触及的范围。发生于或者存在的失乐园中。”
由于“我”的缺席,而“你”也未来,但是诗中的“他们”去了,相会,紧紧拥抱在一起,确认彼此的存在,就在N城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这次不存在的约会,在诗人的诗中发生了,或者说,这是一次没有被允许的相约,但诗人在文字里让它实现。她像美国诗人狄金森那样有力地扭转了可见的现实,在诗歌中建立一个新的时空,以盛放现实中不被容纳的情感——它诞生,存在,继续生活,一直到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一直延续到我们之后的时间。这种对现实“扭断脖子”的力量,在少数几个拥有强大想象力和表达力的女诗人那里并不鲜见,譬如萨福,譬如狄金森、米斯特拉尔,又譬如冒烟的茨维塔耶娃和静静燃烧的索德格朗。

人们从对辛波斯卡一般性的介绍中可知,她有过两次婚姻,终生未育。她的第一段婚姻并不圆满,只维持了六年时间。她和第二个丈夫、作家科内尔内·费利波维奇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尽管有关第一段婚姻破裂的原因几乎没见到过有文字记述,但未必不能从她的诗歌中看到某些端倪。譬如在《我太近了》这首诗中,她描写了一个在婚姻中被丈夫漠视的妻子的形象:即使她躺在他的怀中,也“不会被梦见”,而一个只和他见过一面的女引座员,也比那位妻子更为亲近。事情就这样发生——“由于她,此刻,一道峡谷在他体内生长”,婚姻的裂缝不可避免地出现。诗中的“我”抱怨着自己曾是一株桦树,一只蜥蜴,却惟独没有作为一个女人被丈夫看见。这一遭受漠视的抱怨,在《醉酒》一诗中延续着:椅子、酒杯,都在跟前,唯有“我”是虚构的,是不存在的。“我”甚至认为连出自亚当肋骨的夏娃、诞生在泡沫中的维纳斯和从朱庇特大脑里生下的密涅瓦都比自己更真实——
当他不看我
我努力追寻我在墙上的
幻觉。我看到一枚钉子
一幅画挂着,一如既往。
看,就是给被看之人一个容身之地。不看一个人,就是否认他的存在。人间许多不幸的婚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这样的情形发生。继而,在辛波斯卡《笑声》一诗中,“我”的抱怨开始升级:“我”对那个年轻女子从一开始的容忍(“我将给她更多:去看一场演出。/走开,此刻,我正忙)——为了使身边的这个男人继续拥抱“我”;到最后的忍无可忍——“你从哪儿来,最好回到哪里去”;以及近乎诅咒的“不要一直注视我,/你的眼睛睁得太大/宛如死者的双目”。
有意思的是,这类充满嫉妒和怨恨的诗,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都写过,一点也不亚于辛波斯卡。作为一个遭受痛苦的女人,有权力发出愤怒的叫喊,而此后遇到真爱的女人们,或许要感谢此前的经历,若非如此,又怎能知道世间终究会有一个最适合她的爱人在等待着她呢?
辛波斯卡广为流传的《一见钟情》就是写给她第二位丈夫科内尔内的一首情诗。一个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看似是偶然,却是一系列必然所造成:一个门把手,先前一个人的痕迹被另一个人覆盖;一个晚上,或许他们做着相同的梦——“他们如此惊异,多年来/机遇一直/摆弄着他们。……/每一个机遇/仅仅是续篇,/事件之书/总是从中途开始。”
如何不感激世界万物在为这样一次相遇所做的千百年的准备?当他们携带着各自的过往认出对方熟悉的脸孔,他们便知道,相遇早已开始,从一阵风中,一道波浪上。一个人与世界发生的联系有多么广阔,她与爱人的联系就有多么广阔,换言之,一个人参与到事物之中的的感受能力有多么丰富,她拥有所爱之人内心和生命的部分就有多么完满。
无可否认,一见钟情,有着它合乎情理的一面,那就是我们爱这个人身上让我们喜爱的东西,这是一场感情发生的启动力。但如何维持此后连绵而来的日常生活中的关系,却是真正的考验。它要求一见钟情从私我的势利中走出来,变为信仰,变为对自己的要求,变成对“信”的忠诚。译者胡桑博士在论述辛波斯卡因发表处女作诗歌的偶然因素,成就了她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时说:“对偶然的忠诚才能成就命运,这也是辛波斯卡在诗中一再表现的主题。”自然,人们可以选择某个值得我们去爱的人忠贞地相守到死,却可悲地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代和地域。

我曾在《反讽之神的女发言人》一文中,对辛波斯卡大量涉及历史和社会题材的诗做过评述。在这本《我曾这样寂寞生活》中,这一类的诗歌仍然占据了三分之一强。东欧的社会主义经验,被波兰诗人诸如米沃什、赫伯特、辛波斯卡等诗人令人信服地得以见证和书写。从没有哪个人能生活在纯粹的真空里,对政治的漠视,也是对政治的一种反抗。由于身处斯大林主义盛行的严酷时代,“我们国家的诗人,都戴着手套写诗”,由于不能选择生活的国度,所有人都被卷入意识形态的控制之下。
我们都是时代之子,
这是一个政治的时代……
甚至,漫步林中
你也是在政治的地面
迈着政治的步子——
在诗人笔下,连月亮也不再是纯粹的月亮(多么相似,我们也有过“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种意识形态化的说法),而圆桌和方桌、蛋白质和原油,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在《自杀者的房间》里,逝者生前的屋子里即使有基督和佛陀的塑像,即使有唱片、小号,以及在荷马的书卷里开始返回故乡的奥德修斯,也没有能够挽回一个生命走向死亡。辛波斯卡借助历史真实事件,影射着彼时的波兰令人压抑的气氛。《卡珊德拉》一诗,就是对于预言者在疯狂的世界必遭失败的命运、但却最终胜利的描述。而写“二战”时波兰南部《雅沃斯附近的饥饿营》、写死于1944年华沙起义的年轻诗人巴琴斯基的《盛大的白昼》,以及用死人的头发织地毯的《无辜》等诗,都无比沉重地还原着历史的真相,这些诗中,讥讽的成分减少了,而在她的爱情诗里更是踪影皆无——谁能边哭泣边做鬼脸呢?
辛波斯卡像很多欧洲诗人一样,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里挖掘出大量的精神素材。《特洛伊城的片刻》、《亚特兰蒂斯》、《罗德之妻》、《拉撒路去散步》等诗篇,无一例外都在折射着诗人所处当下现实的境遇,尤其是《罗德之妻》这首诗,将“偷偷逃走”的罗德一家人的愧疚之情、对即将被上帝毁灭的索多玛全城百姓和一切生命的怜悯,都给予了令人震撼的抒写。她对数字精确的使用,在诗集里也比比皆是:二乘二,下午五点钟、三把椅子、七头大象等等,在《π》这首诗里更是登峰造极:3.1415926……这一系列圆周率的数字排列,被诗人安排在墙壁、树叶、鸟巢之中,乃至升上天空,穿越云层,以致无穷。她的《在赫拉克利特的河中》,对赫拉克利特“一个人无法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的名言,做出了满含社会学意味的反映——河里的鱼儿与人类社会一样,到处充满了吞噬、贪婪、霸权,但依然也会有爱,而诗人则是那条最独特的鱼儿,在书写另外一条或者两条微小的鱼儿。
《赞美诗》这首诗,我看做是诗人对于国家、民族、宗教等一切既能聚集人们同时又将他们隔离开来的可怕的抽象之物的看法。在这首诗中,一切国界和边界都在消失——来去自由的鸟儿、云朵、昆虫、被风刮走的树叶、电波和雾,都在嘲笑着只有人类才会有的画地为牢的愚蠢。对这些事物的赞美,就是对独裁、狭隘的和极端的意识形态的反抗。辛波斯卡以她独特的表达,实践着“我致力于创造一个世界”的信念,也至终不渝地保持了对“偶然”使她成为一个诗人这一命运的忠诚。她是如此渴望在这个每天有人死去、有人诞生的世界里——
剩下的唯有巴赫的赋格,在锯琴上被弹奏,为那一时刻。
发表于《晶报》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6341/


《初三生活不寂寞_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2经典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总结四篇

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总结四篇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
2024-04-23
学校护苗行动活动总结【5篇】

学校护苗行动活动总结【5篇】

总结,汉语词语,读音为zǒngjié,意思是总地归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护苗行动活动总结【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3
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三篇)

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三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3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总结汇编3篇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总结汇编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总结汇编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3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