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9-28   来源:读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童稚之忆,道尽人生的千姿百态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用朴实诙谐的笔墨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她儿时的呼兰河城和这个小城里几个底层人物各自的命运。七个章节写了呼兰河城的总貌、市井市民的日常生活、“我”和“我”家的后花园、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几个章节有写人的也有记事的,把它们直接堆放在一起,看似毫无关联,读完之后却感觉,正是他们的相互交融,才组成了那个最具特色、最具时代感的呼兰河小城。 萧红是鲁迅的学生,于是我们在她的文字中多少也能看出一点鲁迅的影子。无论是从来没有修过的大泥坑,自欺欺人的瘟猪肉,还是迷信的扎彩人儿,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作者对人性悲哀的讽刺与批判。记得萧红在写“我”和“我”家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描写家里闲置物品的文字:“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这段看似写的是闲置杂物的文字,在我看来,似乎恰好映射出当时20世纪20年代市井小市民对于生活的态度,即在刚刚满足了温饱的条件下,对生活放弃了追求,放弃了希望。他们愚昧无知、迷信盲从、墨守成规、自欺欺人,他们对待事物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拥有着一颗冷漠的看客的心。此外,还有团圆媳妇家的婆婆,看团圆媳妇当众被婆婆用开水洗浴的看客们,活着没有尊严、被人嗤之以鼻的有二伯等等,以小见大,无不折射出那个时代社会底层小人物悲剧的一生。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悲哀,呼兰河城里也有光明、美好的一面,比如像“我”一样天真的孩子们(包括十二岁天真无邪的团圆媳妇),学堂里的孩子们,祖父,以及冯歪嘴子。冯歪嘴子不像旁人,他活得十分乐观、积极,从不怨天尤人,也不把别人的议论看在眼里,只身带着妻子和孩子,过好自己朴实的生活,做好自己的生意,过得是安稳而又幸福,最后却让曾经嘲笑过他的那些人羡煞不已。 作者通过自己儿时的回忆,以一个天真的孩子的视角,略带幽默,略带童真,为我们呈现出了这里的人生百态、世事无常。萧红写作时身在香港,她在结尾感叹道,时过境迁,不知现在的呼兰河小城变成什么样了,也许物是人非,也许物非人亦非,更不知那个菜园子变成什么样了。但是如果萧红看到今天的呼兰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她的故居,那个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菜园子还依旧保存得完好着哩!那里的游客络绎不绝,那里的风景依旧优美。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读呼兰河传,读萧红

读到尾声,已是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了。刚过完12月的北京,昨夜下了场小雪,白日天气分外明朗,午后的阳光更是毫无吝啬,照得浑身暖暖的。一个人捧着书,像是回到了呼兰河,它的春秋冬夏,也有我家乡的味道,北方城市大多都是一样的。而我们的童年大多也是一样的,纯真、欢愉,更多的时候是寂寥的。
萧红于1940年12月20日在香港完稿《呼兰河传》,距离家乡如此遥远,战事更加重思念,她独身一人于异乡,故乡的12月该是多么寒冷,她想念那寒冷的呼兰河,想念在冰寒中生活的人们,而12月的香港又像是呼兰河的夏天,她想念多彩的后花园,想念园中生长的花蔬果菜。呼兰河所有的人和事统统想念一遍,最后的情感像是火山一样,酝酿到极致后,不得不喷发而出。“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如此,我的眼泪流淌不止,为何而哭?是那早已死去的祖父,还是再也回不去的家乡,或是长大成人的自己?开始心疼萧红这姑娘,她终生都在寻找一个依靠,却只得凭着自己活着,童年见过别人的生生死死,末了却在异乡草草终生。这里却不能用“草草”两字,她这一生却活的真挚,如同她这人般简单着,却丰富多彩,如那呼兰河般,精彩着,却也寂寥。所以,草草是不对的。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萧红用她惯有的简单和极具韵律感的手法,表述了她最亲近的人的离开,生老病死,祖父死了,那个童心未泯的萧红踉跄着步入成人。对于最亲近的人的离开,萧红表现的木讷,那种木讷让人心疼,看上去过于冷静,却更给人孤寂的感觉。她馋肉了,单纯的试图把鸡鸭赶进泥坑,扎过她手指的祖母生病了,直至突然死掉了,她只是像个旁观者一边看着,对小团圆媳妇的死,她的好奇心急的吃不下饭去,冯歪嘴子炕上多了一个女人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迫不及待的要告诉祖父...她就像呼兰河城里住着的家家户户一样,始终置身事外。
可她又不像那些家家户户那样,她用单纯的思维,看着发生的每一件事,用那单纯的笔触记录着每一件事,甚至对于以后的生活,她都也只是单纯的活着。有二伯嚷着要去死,却也稀里糊涂的活得好好地,却也躲不过岁月,赖活也罢,赖死也罢,最后都归为尘土。谁的生活不都是似水般往前流着,我们都得这么活着。
呼兰河这个小城,越是丰富多彩,就越是古板枯燥,人们越是想凑热闹,就会有越多的悲剧发生,你看他们越是热心,就越是能让吐沫星子淹死,越是在一边帮衬着,就越能在日后的某天把你说成鬼。这是几千年遗传来的生活态度,人们不想以后,以后那是以后的人想的,我们自然是要过好现在的日子。他们每个人也都是好心的,帮着把掉进泥坑中的骡马拖上来,劳心劳力为了不让小团圆媳妇出马...但是封建迷信的愚昧无知,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甚至比战争还要恐怖。
萧红就是在这样的呼兰河长大,在祖父的保护下长大,呼兰河于她而言是美好的,更是荒凉的,这世界于她而言是充满希望的,更是十分寂寥的。但她却始终是单纯、可爱的。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晴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寂寞的城

一座只有两条街的小城,一成不变的生活,小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子的女人死了,然后归于寂寞。生者继续浑浑噩噩地生活,跳大神、赶庙会、放河灯、听野台子戏,年年如旧,街道上的大坑还在,仍旧有骡马与人陷入,但没人想过要去填平它,就像人生的陷阱。门边的铁犁锈蚀了,雨中流着黄汤,也仍是在原地,漠然面对岁月的销蚀。晨暮之间,一天天,这是一个平淡到仿佛时间停滞的东北小城。
一个小女孩和自己的祖父相依为命,在花园内,看蜂蝶与蜻蜓,韭菜长成,蒿草没人。秋雨之后,花园也封闭了,小女孩在放置废物的后房储藏室里,找寻时间遗忘了的旧物,时时有着令人惊喜的发现。祖父教她念诗,给她烤玉米,烧鸭子,她就用一个孩童的眼,认真看着寂寞的世界,这就是萧红的童年。
生在呼兰河的萧红,童年生活是寂寞。她在《呼兰河传》里一遍遍述说着深深的寂寞,宛若千里冰封的土地,发出冰层断裂的声音。萧红对人性的深刻描述,丝毫不弱于欣赏她的鲁迅。有人称其笔下展示的是“国民性”,但我更愿称之为“人性”,是人在特定的文化熏染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共性。萧红和鲁迅的犀利与讽刺不同,她用女性的感性来触摸,她的描述如一颗泪珠般轻轻滑落。萧红不是批判,是哀痛,是爱与恨交错而成的凄凉。小城的生活,小城的人,《呼兰河传》中的一切都笼着无法释然的伤感。小团圆媳妇遭虐待的夭亡是伤感的,小团圆婆婆的算计与挣扎又何尝不伤感,性情乖僻的有二伯,一生为人耻笑潦倒不达,他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言行中,蕴含的也是伤感。祖父死了,萧红也离开了这座城,更是离开了一成不变的生活,背叛了那些曾希望她按着这条轨迹继续生活下去的人,走向未知的广阔世界。在经历过新世界的沉浮,爱与恨的缠绵,在距离呼兰河万里之遥的香港,萧红重新回视自己的童年时,寂寞与伤感不曾消褪,反而愈来愈浓。
人世变换是夏日午饭后,燃亮空中的火烧云,白云苍狗,幻化无常。萧红之幸,在于她跳出了城市,能用自己的笔绘出那浑噩的风景,从而赋予其生命的意义。萧红之不幸也在于她反抗命运,终究不能逃离命运。31岁的萧红,在香港留下“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字句,长眠于遥远的南方,带着一生的悲欢聚合,在和故乡万里相隔之地长眠。
今年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是电影圈的热点,也让萧红的名字一时间重被发现,登上网络的热门条目。我看《呼兰河传》倒不是因这部影片,反倒是我看完《呼兰河传》后,关于电影《黄金时代》的宣传才见诸传媒,这才知道原来许鞍华在为萧红立传,也算无意中赶上了潮流。
茅盾的序是手头这个版本《呼兰河传》中的最大败笔,这篇序言可谓闪烁其词,言不及义。《呼兰河传》里,萧红说:“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读来令人动容,同样的话到了茅盾序里,一遍遍重复“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萧红的童年是是寂寞的”,“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只让人觉得敷衍。情是不是真,并不在一两句话,是要看一部作品、一篇文章内通体所散发出的味道。是真是假,明眼人一望便知,作伪的东西只好蒙蒙外行与涉世不深的小儿。
最后说一下,图书的插画是大学问,不可随便放两张唯美插图,就宣传是图文珍藏本。看古代留存的绣像小说,图虽只是白描,图也丝毫不敢马虎,人物、陈设、风景,丝丝毕现,与文本契合,我手头这本《呼兰河传》的插图虽构图、技法都有特色,但意境、画面和小说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没有也罢。
戴望舒有一首名为《萧红墓畔口占》的诗,誊录如下: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呼兰河边的寂寞

《呼兰河传》是一部带有萧红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了呼兰河边小城里的故事,比较完整的描述了“我”的童年生活。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绘了呼兰河城中的几个代表性女性形象的一生,借“我”,一个孩子的视角,看这世间的残酷和冷漠。
萧红的写作是“收”着的,她的笔下没有大声呼号,没有疾风骤雨一般的抨击或者恸哭,语言较为平和质朴。同时,她也没有囿于个人的情感挫折,而是放眼到整个女性群体,关注女性的处境,并透过女性看到了人的处境、弱者的处境。她在抒发自己人生痛苦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关照着苦难的人生和悲惨的命运。 在《呼兰河传》中,所有的女性角色都没有完整的名字,一概被称为“小团圆媳妇”、“婆婆”、“周奶奶”等,她们失去了自我,只是作为母亲、妻子或者媳妇而被肯定。小团圆媳妇和王大姑娘的悲剧令人唏嘘,然而追根究底,逼死她们的是社会加诸于女性身上的无形枷锁。本来人人夸奖的王大姑娘,嫁了人之后便成了“穷骨头穷肉”、大力气的怪物,在众人眼里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见女人如果嫁的夫家不合周围人的意,便会受到所有人的无差别攻击。人们不在乎她自己的想法,不在乎她与丈夫之间是不是有爱情,女人的一生只是嫁人生孩子,好的能给夫家带来一笔财产,穷一点的人家就好像低人一等了。压迫女性的不只是男性,有些女性自己也主动成为了父权制度的维护者。小团圆媳妇死前,婆婆给她抽贴,这一段作者用大段的篇幅描写了婆婆内心的想法,十吊钱能换多少豆腐,能买几只鸡。她之所以给团圆媳妇治病,不是因为她关心她,而是因为娶来的媳妇这么死了实在是亏,而且也不能给街坊邻居留下话柄,说她不是个好婆婆。对于婆婆来说,她不考虑团圆媳妇是个活生生的小姑娘,或许婆婆年轻时候就是这么熬过来的,所以一旦她熬到了女性能达到的最高的社会地位——婆婆——她便要最大限度的表现自己的权利,通过打媳妇来树立自己的信心,稳固自己的地位。
萧红的讽刺在婆婆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婆婆,尤其是婆婆第一次见抽贴人说的一席话:“他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那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婆婆先承认了自己打过团圆媳妇,但是又说大家都这么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性,而且极言自己打她是为她好,甚至“打完了还擦了鸡蛋清子,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团圆媳妇说要回家,婆婆就“用烧红过的烙铁烙过她的脚心“,又威胁”要用索练子把你锁起来。“在她眼里,团圆媳妇已经不是个人了,就是她买来的财产:”一个团圆媳妇的花费也不少呢,你看她八岁我订下她的,一订就是八两银子,年年又是头绳钱,鞋面钱的,到如今又用火车把她从辽阳接来,这一路的盘费。到了这儿,就是今天请神,明天看香火,几天吃偏方。若是越吃越好,那还罢了。可是百般地不见好,将来谁知道来……到结果……“好好的一个姑娘就这么被虐待至死,虐待她的人到最后还觉得的自己很委屈。萧红对男权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在这一段独白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这样的枷锁中,没有人能逃脱悲剧的循环,人们认为女人就要温顺,但是温顺也并不能引来好的对待,“温顺也不是怎么优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结果。甚或是招打的缘由。”
在小说的序言中,矛盾无数次提到萧红的寂寞。 死亡也不能带她逃离这种寂寞,她的坟“寂寞地孤立在香港的浅水湾”。创作《呼兰河传》的时候,萧红独居在香港,身边没有几个亲近的朋友,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她想到了家乡,便要写下来。所以《呼兰河传》可以说是萧红当时内心最真实感情的流露。在《呼兰河传》中,萧红数次提到“我”的家是“荒芜的”,这种荒芜也投射了萧红自己内心的荒芜。父母的暴力和冷漠、祖母的伤害,只有祖父和后院给幼年的“我”一丝安慰。这是多单调的童年啊,甚至直到祖母去世,“我”都没有出过家门,也根本不知道外面还有比“我家”还大的世界。呼兰河小城的生活刻板单调,人们最大的娱乐就是看跳大神,看女人跳井投河,这种寂寞从童年开始就贯穿着萧红的一生。不管是香港还是北京,萧红从来都没有找到过自己心目中的家。在她眼中,呼兰河小城中愚昧的人们就像瞎子,看不见太阳,不知道黑暗。而萧红自己的悲哀,就在于见了光明,却依旧挣不脱黑暗,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寒冷就在她身上,想击退这寒冷,因此引来了悲哀。
萧红是一名心灵的流浪者,童年的乡村生活与传统教育带给她的影响深深地刻在骨子里,让她难以把繁华的香港当做自己的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受过苦难,却长久的保持着一颗叛逆的勇敢的心,让她在百年后,依旧能够带领我们触摸到女性群体生命最艰难的一面,也向我们展现了脆弱的人性。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评《呼兰河传》

   其实知道萧红,真的是因为《黄金时代》,才开始稍稍去查找她的资料,我了解的大概与电影呈现的差不多数量的东西。不多作人物评判,但还是颇欣赏她敢于反抗的精神和才华,特别是看了《呼兰河传》之后。
  刚阅读时,只感觉写得挺朴实,不花哨,很自然。但越往后读,越发觉写得很好,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广阔的不太繁盛的、甚至有点荒凉的大地上所发生的一些看似日常、合乎当下风俗情理,实则可笑、愚昧无知,散发着无奈的悲凉的人生百态。当然,其中还是有一些淳朴真挚的人事、情感以及主人公童年天真好奇的快乐。
  可以看出作者其实是热爱她的故乡的,从描写菜园生机勃勃的丰盛,与爷爷相处的可爱,自个玩乐的调皮与自在,各种节庆活动的喧嚣热闹。从她孩童的眼光去看世界,从来都带着特有的稚趣与新奇,即使是坏事,都是好玩趣味孩子气的方式去叙述,让人觉得有趣而又說不出的難受。当地人们对很多人事的处理是如此的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生活又是如此的贫乏封闭单调,靠的就是各种无稽荒诞的绯闻谣言甚至惨事的轮番上演来消遣排解。作者没有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进行描写评判,只是站在孩子的视觉去描写感受,极好地表现出那些明显迷信愚昧的事情在当下的社会习俗氛围中是何等的理所当然、习以为常和合情合理,以及藏在作者身为小女孩天真的疑问与不理解中,显现的是不认同与质疑,两者有着鲜明对比,但无法改变前者的大势所趋与顽固性。没有直面惨烈地揭示其中的悲剧与不人道,缺少对其中的受害者与牺牲者痛苦凄凉的正面呈现,只是平白地述说整个事件的过程与结果,但却更凸显其中的可怜、可悲与凄惨,是那种不直说却无所不在的悲凉。
    我認為這是一種很高的寫作境界。不會慘不忍睹,不會撕裂傷口,呈現血淋淋的慘狀,而是通過柔和與滑稽的形式來表現,自然流暢、漫不經心,效果卻是柔軟地痛擊人心。但我仍然從菜園各種植物細緻描寫的繁榮,爺爺的愛與寬容中看出,一絲絲的溫暖與希望。

  《呼兰河传》读后感(六):《呼兰河传》读后感--极左的前因是孤独,孤独的后果是极左

       今天毕业论文在历经数天数次的修改之后终于提交了,心情大爽,下馆子,KTV。回来已是临近零点了,洗漱完毕,待爬上床却又睡不着了。后来想了想,那么多作家失眠,夜猫子,是有原因的,原来晚上静下来的时候最容易迸发写作的灵感,文学巨匠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更是思如泉涌吧?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做一个白丁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不必担心失眠,估计大作家们有时也会羡慕睡得很香的目不识丁靠卖力气吃饭的人吧?像崔永元还不是想得太多,得了抑郁症;又比如三毛,熬夜,精神得不到休息,这跟她后来的自杀不无关系吧?萧红是属于夜不能寐一类的。
        最近看了几本书,刚才想了想,假使读完一本书,不回想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那估计跟看肥皂剧没什么区别,多半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看的,看了也就看了,对自己是没什么好处的。既然不能像看肥皂剧似的,那总得倒腾出点东西,那就写点读后感吧。
萧红,本书的作者。知道萧红这个人是前几天的事。那会正在哈尔滨旅游,网上搜了下哈尔滨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搜到了萧红故居。刚开始还分不清这个人是革命烈士还是作家,似乎听说过,又好像没听说过。萧红故居还是没去成。
        回了北京,买了本萧红的书,最有名的,《呼兰河传》。花了一天的功夫读完了。
        写得很有趣,顺畅,不然也不可能一天读完。
        萧红还是幽默中侧重讽刺的,全书只有涉及到她和祖父的两章是回忆童年生活的,也只有这两章是真正欢快的,其他章节都是讽刺人们漠然,无知的,虽然表面上很热闹,很欢乐,骨子里确是批判,严厉地批判,和鲁迅如出一辙。
        第一章,大街上有一个坑,很不好走,陷了很多人、马,破坏了很多车,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就是没人想到用土把坑填平。足见讽刺戏谑了。这个坑的另一个作用是让人们买了病猪肉吃起来心安理得,借口是在坑里淹死的猪。有一段描写下雨天人们如履薄冰地通过这个大坑,很生动,让读者暗自发笑。
        第二章,民俗,庙会等等之类。仔细描写了各个阶层的人们借庙会之机乱搞男女关系的事情。也无非是讽刺人模人样的面具下隐藏了一副副怎样龌蹉的脸。
        紧接着的两章是萧红童年时期和爷爷度过的快乐时光,爷爷是知书达理的,是疼爱孙女的,是想方设法给孙女创造小惊喜的,是吟诗颂词的,萧红的文学功底从这可见一斑。很少提到奶奶,父母,因为这三人是不喜欢萧红的。奶奶的去世写了很多,但不是写悲痛,而是借奶奶去世之际认识了表哥表弟,愉快玩耍的事情。萧红对这三个长辈是没什么感情的,她很吝惜自己在这三个长辈身上花的笔墨,几乎是一笔带过,能用一个字绝不用两个字。
        下面是小团圆媳妇。我中午在路上自己想,为什么别的地叫童养媳妇而呼兰河人却叫团圆媳妇?我自己找了个理由:团圆二字的首字母是TY,童养的首字母也是TY,是不是听话听音造成的?不置可否。我这样想多少还是有点根据,因为呼兰河人们管“什么时候”叫“多咱”,这个“多咱”完全就是听话听音的结果了。包括后来的“介个”。我们河北也这样说。扯远了,再说小团圆媳妇,也就是童养媳。说白了,就是一个小姑娘被买给她的婆婆并被残害致死的故事。为什么要打她?因为她要回家。为什么要回家?因为打她。因为打小团圆媳妇是呼兰河人的风俗,婆婆也并没觉得自己可恶,甚至觉得和别的婆婆一比反而善良。当然,少不了看热闹的人,出谋划策的人,说三道四的人,造谣的人,这些人贯穿了整本书,被萧红挖苦了整本书。
        下一章,有二爷。一个对萧家有恩的穷困的人。半疯癫,总觉得萧家愧对自己战乱时冒着生命危险替萧家守住这份家业。萧红是否多少讽刺了有钱人的忘恩负义?我看是有的,但不明显,因为要讽刺的人是最疼爱她的祖父。
        最后,冯歪嘴子。整本书比较正面的人物,疼老婆,脾气好,与世无争。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一笑而过。什么是最实惠的?去外面吃酒席的时候给家里的老婆孩子揣两馒头回去,弄盘红烧肉回去,这才是最实惠的,旁人的冷嘲热讽我权当你们放屁,放屁又不能把人怎么样,不过是臭一会罢了。如果让我在全书里挑一个角色,我会选冯歪嘴子,有男人味,有担当,看着像是比正常人傻,其实很顾家。
通篇来看,几乎全是讽刺呼兰河人们的迂腐,冷漠,搬弄是非。
        萧红讽刺的也许不只是呼兰河,也许是全中国。因为书里有这么一句:我不知道别的地方的人是不是这样,反正呼兰河的人民是这样。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不光呼兰河的人们这样,全中国的人们都这样。萧红这么犀利,跟她的老师鲁迅应该不无关系。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萧红可惜只活了31岁,因肺病去世。她这一生也很不幸,经历过几段坎坷的感情,最后病死香港。矛盾给《呼兰河传》写的序中表达了一个意思:萧红是孤独的。萧红为什么是孤独的?这跟她极左的思想有关系,跟她思想处于同一层面的人太少了,抑或感情的孤独?虽然萧红是孤独的,而孤独往往更能让人有所成就,正是这种孤独造就了萧红和她经久不衰的《呼兰河传》。
续:
        再来说说电影《黄金时代》,也能叫《萧红传》,因为讲的就是萧红,可能导演觉得叫《萧红传》没几个人花钱去看,所以才叫《黄金时代》吧。
        先说为什么叫黄金时代?
        有人说源自萧红在日本写给萧军的一封信:
        均(军):你是还没过过这样的生活,和蛹一样,自己被卷在茧里去了。希望固然有,目的也固然有,但是都那么远和那么大。人尽靠着远的和大的来生活是不行的,虽然生活是为着将来而不是为着现在。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象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于是我摸着桌布,回身摸着藤椅的边沿,而后把手举到面前,模模糊糊的,但确认定这是自己的手,而后再看到那单细的窗棂上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从此我又想到了别的,什么事来到我这里就不对了,也不是时候了。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
        
        先回顾一下萧红去日本之前的生活,她和萧军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每天为了生计奔走。去日本之前萧红和萧军的感情产生了裂痕,为了散散心,萧红独自一人来到日本,萧红在日本的生活是靠她在国内的一个作家的女朋友(现在在日本)照顾的。来到日本后萧红经济上宽松了些,每天不必为了糊口度日,也少了萧军在感情给她带来的折磨。所以,萧红在给萧军的信中说“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
        只在信中找到“黄金时代”的字眼而牵强附会,我是不同意的。萧红在日本虽然经济上好一点,但精神上并不快乐,因为她说“是在笼子里的”,所以可以断定萧红自己写的“黄金时代”是在自嘲,自嘲思想的禁锢,只是关在笼子里雍容的宠物。萧红在经济上是大方的,电影里她在居无定所的情况下请客,还送了服务员一大笔消费,对这她只简单的描述成“我留着也没用”。还有一件事能够说明萧红对钱财的不在乎,年轻时她因为没钱骗了未婚夫汪恩甲家一笔彩礼,拿到钱后的第一件事是给自己买了一件大衣。既然萧红不在乎经济的富足,那么把电影名字的来源解释成萧红信里的这个“黄金时代”是在是牵强附会。
        我更认为之所以叫”黄金时代“是因为这是创作的黄金时代。因为在鲁迅、萧红时代有一大批从事于文学创作的人,对作家来说,那是一个黄金时代。
         图片
        前排左起:萧军、丁玲;后排左起:端木蕻良、萧红、聂绀弩
 
         图片
        意气风发的青年作家晚上在哈尔滨大道上昂首阔步。
        图片
        王志文是来搞笑的吧,说话跟背书似的,别扭,他一说话我就想笑。
        图片
        这个许广平看起来有点泼辣,看起来太像家庭主妇了,更像是小学一年级毕业的,可能刚学会写作文,做鲁迅的老婆缺点文艺范儿。
        再说说戏里戏外的女神:
        图片
        女神永远是高大上,一身黑,庄重典雅。
        图片
        红色旗袍,窈窕身材,鲁迅说不好看,我没觉得。
        图片
        这貂皮帽子上档次,后面的混蛋自动忽略。
        图片
        就是披块破麻布也这么文艺。
        图片
        电影里说这是她审美力很好,这我信,因为她穿得衣服一直很搭;说这身衣服是萧红自己做的,我不信。我不信一个那么缺乏生活情商的人能做出这样一身衣服,虽然很希望她真能做出来。
         图片
        写作时总是喜欢吸根烟,跟你师傅鲁迅学的吧?
        图片
        粗布麻衣中透着深邃和坚强,她的确需要坚强,太需要坚强,不得不坚强。
        再来说说《黄金时代》在各国的海报:
        图片
        最喜欢这张,一根点燃着的烟,一支钢笔,一双凝视的眼睛,一个寂寞女作家的形象跃然纸上,不需多说。法国的。
        图片
        这张也不错,英文版的。钢笔尖说明这是一部关于文学的电影,钢笔尖上巧妙的女人形象的设计说明了这是一位女作家,黄色的笔尖又正好契合了黄金的颜色。
        图片
        台湾版的。轻轻的羽毛捎带哀愁的意味,远处的一个手提皮箱的女人正向这边望过来,皮箱说明了这个女人奔波流浪的一生。
        图片
        大陆版。一般般,没有怦然心动的感觉。有女主人公,有墨汁,一个人还挺孤独,电影要表达的元素基本上都有了。
        图片
        香港版。跟大陆版差别不大,只是不明白这顶油纸伞有神马作用?避雨?没雨。遮阳?阳光都晒到脸上了。
        图片
        日本版的这一张则宣传得更像是恋爱片了,穿着邋遢的男人在向前跑着,穿着讲究的女人伸手去拉前面的男人,两人都大笑着,更像是爱情片了。不过图片上方的墨汁多少还是提示这是一部讲述作家的电影,只是太模糊了。如果观众因为看了这张海报就抱着爱情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要骂娘了吧?
         图片
        韩国版。但看海报,更像是一个女人痛苦的恋爱史,因为女人流着泪。亮点在于两个女人脸相互交错,有点小聪明之类的感觉。
        总的来说,我是很佩服这些设计各国海报的工作人员的,基本上每个国家的特色都能从海报上体现出来,尤其是法国的浪漫情调、英国的绅士修女情调、台湾的古朴情调、大陆的东北情调、香港的摩登情调、日本的小女子情调、韩国的唯美情调。佩服!佩服!
        再来说一下萧红,在创作上,正像她朋友所说,是灵感加天才,不是刻苦勤奋可以有的;生活上,很低级,孤单、冷漠无情、不善于交际、不善于人情世故,可能跟她小时候没人疼没人爱,缺少父母的爱造成的,虽然有一个疼她爱她的祖父,可父母的地位是谁也代替不了的。我想,正是父爱母爱的缺失才导致了萧红后来一系列的痛苦,这才是一切的根源。
       图片都是《黄金时代》电影的海报,读者自己网上搜吧,这里加载不了,抱歉!

  《呼兰河传》读后感(七):《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这本书的前序是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为其而做,本书主要记录了萧红童年时光的生活,既有讽刺的一面,也有幽默的一面,全篇没有一个主角,采用的是回忆式的书写方法。这本书开篇前面主要采取了幽默的表达方式,很多故事情节让人感到轻松愉悦。比如说作者小时候和祖父在后花园玩耍的时光:一会捉捉蝴蝶蜻蜓,一会和祖父一起“除草”,把麦子拔出来留着狗尾巴草,渴了就摘个黄瓜吃,玩累了就靠着后花园里的大树睡个午觉,悠闲自在;为了去城里看一年一次的庙会往往全家出动,有的人家离城远的甚至就在呼兰河边临时住宿;呼兰河城里的一个大坑,在夏季的雨季总是积满了水,每每从那里过去的人都不免感到害怕。过去这个大坑也是需要勇气的,过去了的吓的腿都软了,却开始嘲笑走在后面巍巍战战的人,在水干了变稀土的时候,又会有人的马、骡子不小心掉进去,发生这样的事后,往往又是住在周围的人出来营救。这个坑存在了很多年,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却没有一个人想到用土把这个坑填起来;还有作者发现了家里的一个阴暗潮湿的储藏室,里面摆满了被人们遗忘的东西,每次作者从里面找到一个东西,就要拿出去摆弄一方,祖母看见了就会说:这个东西,是你xx小时候的。紧接着勾起了祖母对往事的回忆,作者哪管这么多,玩上个三五天,直到把东西弄坏了要不成了,才丢了再去找个新的出来玩,每次总能在储藏室里找到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有走街串巷卖豆腐、麻花的人,还有跳大神放河灯,以及猪肉便宜是因为是瘟猪肉还是掉在大坑里溺死的猪等等,不大不小的事就这样成为了呼兰河城里百姓们饭后的话题,这些故事情节让人回味无穷。
  接着来说下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情节——团圆媳妇,团圆媳妇刚嫁去老胡家,由于长的很高,把实际年龄12岁说成14岁,这也不影响什么,左邻右舍的都赶着稀奇来看团圆媳妇把老胡家围的是水泄不通,作者没见过团圆媳妇,也是很好奇,晚上催着祖父赶快吃完饭便拉上祖父去看了,这些都是铺点。过了几天便听到了从老胡家传来的哭声,声音很大,是团圆媳妇的哭声,她的婆婆打她,因为刚来家里婆婆要给个她下马威,这在呼兰河城里是司空见惯的事,但越她,她越要喊着回家,越喊着回家,婆婆就越打她。不久以后团员媳妇就生病了,晚上睡觉会突然醒起来说要回家,会突然哭起来,大家都说她被鬼附身了,魂被婆婆打没了。婆婆开始慌了,左邻右舍开始出点子,东家说一个驱邪的方法,西家说一个治疗的秘方,找了云游真人抽签化吉,还请人来家里跳大神,终不见好转。最为惨烈的是团圆媳妇一天晚上被放在滚烫的水里烫了三次,全身赤裸,就因为这样做可以不让她“出马”,最终团圆媳妇还是死了。可见当时的封建思想,已经深入骨髓,祸害了一个还为成年的女孩,也许还有更多更多…
  最后是冯歪嘴子,是个在磨房里工作的磨倌,他悄悄的和隔壁一个掌柜的姑娘在一起并有了个孩子,恳求祖父给他们一个新屋子住,磨房很冷,祖父答应了,在大家都不知道掌柜的姑娘和冯歪嘴子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夸奖她漂亮、能干,将来是兴家立业的好手,知道了以后就说她的不好不好。慢慢的人们也开始关心起来,赴宴席时大家总是给冯歪嘴子提前留上一些饭菜,让他带回去给他儿子吃。一年后他有了第二个儿子,但孩子的母亲却没了。这段时间总是有喜欢造谣传谣的每天都去他家屋子的窗子下偷听,想弄些新闻出来。有说他要上吊的,有说他要跳井的,每次传谣都会引来大批的人去他家围观,但始终是无功而返。冯歪嘴子自己一人带着两个孩子顶着生活的压力继续生活着。。。
  读完这本书,感受到了近现代封建社会的思想深入人心,拿团圆媳妇那里来说,左邻右舍帮忙出主意,可以看出大家是非常关心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人们的内心也是善良的,淳朴的,但由于封建思想,让他们的善心祸害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这不得不说是个悲剧。以前在历史课上也学过这些旧社会人们的思想,看完这本书后才深有体会,以我现在的思想,是无法相信以前人们的这些做法的,可见文化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我读完这本书的所思所想,以及个人的感受。在尾声中作者萧红写到: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读完尾声,我感到了作者萧红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是读完这本书才能体会到的,言语无法表达。

  《呼兰河传》读后感(八):那是回忆


一场大风过后,雾霾走了,天晴了,温度骤降。哆哆嗦嗦的窝在床上,想念家里的这个季节,好像已经不那么清楚了。离家六年,现在留在脑子里的是每年这个时候家里的天黑的特别早,下午放学街灯已经全部亮起,巷子口会站着我亲爱的大胖兔。妈妈每天打理好我的穿戴,不会冷也不会热,妈妈对我而言永远是个无所不能的存在,长大离家后,我永远搞不清季节交替该穿什么以及究竟该怎样搭配,春夏秋冬胡乱穿衣,穿的正常的搭配也大都是她给挑选好的。
再过不久,估计家里就该落雪了。那雪可以持续一整个冬天不融化,所以就有了那么多精雕细琢的雪雕,那也是东北雪乡人民引以骄傲的一部分。小时候讨厌下雪,因为学校有不成文的规定,全体学生要参与扫雪,我们家的一把小小铁锹陪我度过了大半个学生时代的冬天,当然我永远都不是认认真真埋头扫雪的那个。我妈说有些人的生活靠脑力,有些人的生活靠体力,我虽然不聪明,但显然我靠体力根本活不到今天。离开东北后的冬天里,雪很少光顾,每一次天空飘雪的时候,我比南方同学还激动,那雪是不是会让我有时空错乱的幻觉?初二之前我们家住在一个有大院子的平房里,夏天爷爷奶奶在院子里种满蔬菜,我在门口的水泥地上挥舞着榆树枝条假装自己武功高强,护院的狗窝在墙角偶尔低吠几声,不知道是不是在嘲笑院子里的傻小孩。我也有安静的时候,太阳不刺眼的时候,我踩着煤堆爬上院墙,坐在院墙上看妈妈给我买的高尔基。冬天的时候,整个院子都是白色的,我那是总是不喜欢乱跑的,我怕哪一脚踩破了雪白会露出死去小鸡的尸体。想想那个时候是不是大雪买下了我对长羽毛生物的严重阴影。
一百年前的东北,萧红儿时的冬天应该比我所经历的要冷峻的多吧。萧红在开篇写到,严冬冻裂了大地,冻裂了水缸,冻住了水井,封住了房子......如果不是知道了这是萧红生前最后的作品,写于距离呼兰县千里之外的香港病榻之上,我一点都感觉不到茅盾在序中所说的那份孤寂。更多的是一个充满好奇的孩提所观察到他身边的花花世界,东二道街的磨坊,西二道街的学堂,陷了鸡鸭陷骡马的大泥坑,走街串巷的小商贩......都是童年萧红的乐趣,后院更是她的童话天堂,祖父在那里种菜,她就在那里玩耍,没人的时候躺在菜秧上看天空云彩的变化。就像黄瓜愿意接一个黄瓜就就接一个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
也许萧红的童年远远不是只经历了这些,联想到写作背景,便不难感觉到她当时的心境,那是对自由的渴盼更是对生命的执念。呼兰河的大宅子里住着老东家和小东家,小东家生的时候,老东家已经六十多岁了,小东家四五岁,老东家就快七十了。后来老东家死了,小东家逃难去了,呼兰河的大宅子里还有开遍后窗的倭瓜花么?

  《呼兰河传》读后感(九):童年的寂寞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一本类似自传的著作。这是个关于故乡关于回忆的故事。一开始并没有读矛盾写的序言,我认为序言一般都有剧透的成分,所以总是在最后回过头来再仔细阅读。
整本书总共分为七章,前两章把呼兰河的整体环境风土人情介绍了番。如果不是安静的静心的阅读,会很难融入进去。毕竟这样的大段描写的内容,开始让是有些乏味的。但是作者是在慢慢的道来。刚阅读时,觉得作者写到一个场景不是继续向前,而是又往旁延伸,谈一件事没讲完又跳到另一件事上。如果眺望着看,作者就像是在织一张大大的网,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一个个乡村特色构成了一个个点,一件件发生的事情就又构成了一条条线,整个呼兰河城就是这些点和线构成的面。
    前两章是对呼兰河城的乡土风情和地域面貌的细致描写,从十字街到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从跳大神到唱秧歌和放河灯。这些都是为后来作者自家院子的故事做铺垫的。
    后面的几章就是写的作者儿时的所见所闻。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富有童心的爷爷,神秘宝藏式的后房,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珍贵的幸福生活。除此之外的那些故事,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死了,磨倌 冯歪嘴有了老婆,还有老厨子,有二伯这些人,他们的经历就像一场场大戏,开始到高潮到结尾, 让呼兰河城的生活不再平板单调了。
    矛盾看来作者的幼年是寂寞的,她的心境也是寂寞的。她在书的结尾处写到:“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快七十岁了,我还没长到二十岁,祖父 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经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东邻西舍也都不知咋样了。
   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
   断断续续的读完整本书,感觉特别的无奈,这并不是个欢快的故事,也没很幸福的结局。
  《呼兰河传》让我想起来《城南旧事》,都是以一个孩子眼光单纯的看着一个年代的人、事,善恶分明,谁对谁错,只有留给后来人去评判了。或许当时时代的背景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呼兰河传》读后感(十):家是远方

寂寞的异乡、孤独的夜晚,大概特别适合思念童年时候的故乡。
1940年,萧红在香港写完《呼兰河传》。这时候,28岁的她早就已是个只能在记忆里拥有愉悦和宁静生活的人了。
在离开小小的县城后,她自北向南,长路漫漫而波折;从哈尔滨、北平、青岛、上海,到武汉、西安、重庆、香港。她参加过学运,经历过抗战,拿起笔写下了不少文字,也在情感世界里浮浮沉沉。
恐怕,童年和家乡的琐碎——在这时候——才是她真正念及的远方。
呼兰河缓缓流过的小城,彩色的往昔时光:马拉的车子陷进积水的泥坑子里,庙会时节走失的小孩哇哇地哭,小偏房里赶车人家花钱给团圆媳妇跳大神,院子中有二伯与老厨子吵得不可开交。这些都是远在十余年后千里之外的萧红回忆里清晰,具象,还略有些俏皮的画面和片段。
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里,有零星的镜头能瞥见童年时住在东北老宅子里孩提时代的萧红,还有她最亲密,最思念的外祖父的身影。但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世人感慨的是她纷纷扰扰的一生,而她自己最挂念的,却是往日里任由她玩闹闯荡的外祖父与他那套呼兰河大宅子。
年初的时候曾去往过冬日里的白山黑水,带着《呼兰河传》在入睡前翻看。夜里睡时便是取暖,白天玩乐也是挨冻。那里那样的乡郊、田野,结冻的河流,曾经的小城——我能想象这样的景象值得在某种回忆里带着一些悲伤的情绪去思念。
在乱世中格外熙熙攘攘的都市里,想必无法再次重温和体会。
萧红死的时候还不满31岁,叫人唏嘘。与其同年(甚至还是晚一个月)诞生的同为文人的杨绛,一直长寿地生活到上个月,这更叫人唏嘘。唏嘘了便唏嘘了,但人生的意义或许本就并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依靠那些视角和经历获取了如何异彩纷呈的旅程。
写完《呼兰河传》不到两年,萧红便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在另一个地方,她应该不必再用回忆来唤醒愉悦美好的童年和故乡。
而她笔下的那个地方,依旧飘着袅袅的炊烟,火烧云映照下河流的南岸,摇曳着一大片的柳条。院子里蒿草丛上飞着许多蜻蜓,它们专为红蓼花而来……
有时候呢,不要执着于远方,想一想,你曾拥有过远方。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5806/


《【《呼兰河传》读后感200字】《呼兰河传》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对照检查材料报告(通用5篇)

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对照检查材料报告(通用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对照检查材料报告(通用5篇),欢迎品鉴!
2024-03-29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计划材料报告(通用5篇)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计划材料报告(通用5篇)

工作计划是个人或组织提出的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与途径。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
2024-03-29
2021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五篇

2021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五篇

发声亮剑的意思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爱党爱国的典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1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9
纪委书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讲话发言材料报告范文(精选3篇)

纪委书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讲话发言材料报告范文(精选3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委书记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讲话发言材料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3-29
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对照检查材料报告精选四篇

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对照检查材料报告精选四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支部书记代表支部班子作对照检查材料报告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9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