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高达】《瞬变》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9-25   来源:读后感    
字号:

【www.jxscct.com--读后感】

《瞬变》读后感10篇

  《瞬变》是一本由[美] 奇普·希思 / [美] 丹·希思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瞬变》读后感(一):我是怎么开始跑步的

1
「汇报自己的跑步“成果”。」
我从3月6日开始跑步,跑了15次,每次跑45分钟;
从4月1日开始调整为每次跑1个小时,截至今天总共跑了36次。
别人跑步是“长跑”,还有一部分人是“慢跑”,而我是名副其实的“慢慢跑”。
有多慢呢?
发挥好的时候每小时5.5公里,正常水平是每小时5公里。(要知道跑友的速度是每小时10公里)
为此,跑友戏称:以你这样的起点,最佳进步奖妥妥的。
我告诉她,我对自己10分钟不足1公里的速度表示很有发展的空间,对未来和奖杯也充满信心。
我真心这么觉得噢!
2
「我跑步的动力和信心来自那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群友在网上分享了一篇文章《为什么跑步那么累?因为你还不知道这个秘诀。》
我出于好奇点进去一看,就立刻被吸引了。
“俗话说:‘好人也有三分病’。我当时觉得这句话真有道理,以为其他人不生病时,也和我一样,会感到不舒服。
曾多次痛下狠心,要用体育锻炼来改变自己,但总是收效甚微。”
看到这里,我不禁觉得这不是说的我吗?
他继续写到:
“就这样,跑了二十多次以后,突然发觉自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以前,稍微做一点事情就累,现在,随时都觉得有使不完的劲!
特喜欢上楼和下楼,因为可以一口气跑上去!
无聊时,在房间里,把所有家具从这边搬到那边,再从那边搬到这边,也是很好玩的事情!因为我的力气,用!不!完!
最开心的是,从早晨醒来,到晚上睡觉,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可以一整天都是舒服畅快的感觉。
去TMD“好人也有三分病”!好人就是没有病,好人就是爽歪歪!”
哇!这种感觉太好了吧。好想知道“有使不完的劲”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作者不是说“跑二十次,就会变化吗?”,二十天,很容易坚持哦,我去试试吧。
于是,我开始跑步了。
3
「坚持跑步的过程也是“打怪兽”的过程。」
很快,自己就遇到了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早上起不来?晚上下班之后太累?
今天要参加舞蹈训练,要不就不跑了?
今天要出去玩一天,我应该保存体力?
今天天气不好,一会儿估计要下雨?
跑步之后,肌肉酸痛,晚上睡不着?
昨晚睡得太晚了,要不晚点起来吧?
跑着跑着口就好干,要不回去吧?
哎呀,跑步的衣服还没干,我总不能穿牛仔裤出去跑吧?
好在,我并没有放弃,而是一个个去解决了这些问题。
早上起不来,晚上睡太晚。
不过,只是二十次嘛,我可以坚持下来的。
这个确定的目标给我安全感,让我觉得自己可以做到。
我甚至对自己说,如果跑了二十次之后还没有改变,我就要去“骂”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当然,大家放心,并不会真的去骂,哈哈;
下雨了,只要雨不大,就绕着楼下的小花园跑;
购置了新的跑鞋和运动衣,睡觉之前准备好所有跑步装备,跑前准备水壶,确保自己没有任何的理由放弃和早退;
我还加了那篇文章作者的微信,向前辈咨询了一些跑步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鼓励;
上网学习了正确的跑步和拉伸姿势,终于跑后不再酸胀,而是一身轻松;
晨跑一小时,空腹容易低血糖,跑前喝一杯牛奶再出门;
我放弃了舞蹈训练和瑜伽,只专注跑步一项运动。因为舞蹈训练过于动感,自己的身体实在无法适应它的节奏(对于不能参加排舞要真诚地向舞蹈老师道歉,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回归队伍),瑜伽也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只有跑步完全没有要求,我只需要在自己不累的前提下,保持均匀的节奏,“慢慢跑”一小时就可以。
4
「跑步之后,带来的改变是什么呢?」
忽然有一天,大家在一起吃饭,哥哥的一句话吓坏我了,他说:你吃这么多?
曾经的自己总是被大家取笑,说一天的食量只够他们吃一顿。
终于,一雪前耻的时候到了。
跑步之后的我开启了“吃吃吃”模式,从早上的玉米糊糊早餐换成了二两抄手或面条,外加鸡蛋牛奶,中午和晚饭都是一大碗米饭,妥妥的。还不加平时不定期的加餐。有什么办法呢?总是觉得很饿(大家放心,依然穿S码或者XS码的衣服哦!);
因为晨跑,我调整了自己的作息,从曾经的7点起床,11点半睡觉,慢慢调整为6点起床,10点睡觉。精力和睡眠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注意力更加集中。虽然谈不上howhowfire所说的“有使不完的劲”,但也着实体验了一把“精力充沛”的感觉;
虽然刚开始只是给自己定了二十天的目标,可是现在,跑步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开始期待第二天的到来,跑步的时候感受脚掌着地的力度,大腿小腿腰部的力量,感受自己的心跳,调整自己的呼吸,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跑了这么多次,我的速度依然那么慢,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的目标是运动,时间达标、保持节奏、深呼吸即可,速度的话,让它一边去吧。
此外,晨跑时的意外惊喜还有:
日出
蓝天
阳光下的花朵
可爱的小狗狗
5
「最后,总结一下」
1、找到howhowfire为榜样,他在文章中不仅明确指出跑步的要点,还因为他自己和很多人都通过慢跑改变了“好人三分病”的痛苦(找到亮点);
2、只坚持跑步一项运动,防止自己找其他活动作为运动借口,以保证锻炼效果(制定关键举措);
3、每天慢跑一小时(指明目标);
4、每天都会有跑步后精力充沛的体验(找到感觉);
5、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节奏,快慢无所谓(缩小改变幅度);
6、跑步过程中出现过肌肉酸胀、膝盖疼痛等问题,但是因为前期预见,后面通过调整跑步姿势、增加拉伸时间得到了有效缓解(影响他人);
7、购置跑鞋和运动衣,睡觉前准备好跑步装备,跑前准备水壶(调整环境)。
8、早晨起来就出去跑(培养习惯)。
9、朋友圈里跑步的人比较少,于是参与了微博打卡,豆瓣跑步小组,刚刚又加入了一个跑步打卡群(召集同伴)。
括号里面的内容,是《瞬变》这本书中的提出的“改变的框架”,具体的内容请期待下次的读书笔记
我讲完了,你不去跑一个吗?
同名微信公众号:灿若夏花写的
欢迎关注。

  《瞬变》读后感(二):小范围、不断努力地实现变革—Leo鉴书211

《瞬变》是我新读书方法开始的第一本书,之前只记录要点,从本书开始记录案例,即能对书加深理角,也方便之后回忆及讲课分享用。
看清问题根本所在才是解决的真正前提。
2009年至2014年都在做管理咨询,就是推动企业变革服务,五年中我看过太多变革之得法的事实,也曾做过比较深入的思考。本书开始总结的三点说到了根子上:看着像是人的问题,其实是环境的问题(不具备或者未创造合适的条件),看着是懒于改变,其实是筋疲力尽(用意志力很耗神),看着是心生抗拒,其实是方向不明(阻力来自于方向不够明确,步骤不够具体)。如果我们在组织中想引入变革,不断反思这三点,相信工作开展会相对顺利。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本书案例中的主人公不是有生杀大权、位高权重的人,全都是资源有限,不能用运薪酬杠杆,更不能开除执行者的人,回想一下真正解决问题的往往是这些人。从改善越南营养不良状况,再到改变虐待孩子父母的行为,再到提升极差学生行为表现,以上种种都是在不断努力之中实现的。不想做总是有借口,想做总是有方法。
本书介绍了正确而有效的变革方法——指挥骑象人、激励大象、营造路径。
指挥骑象人的意思是说服头脑中理性的部分,这部分的优点是擅长思考,问题是想的太多。先找到亮点,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或者好的阶段,比如:酒鬼也有不喝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喝很快就挂了),孩子也有表现很好的时候;接着制定关键举措,只关注眼前这一步就成了,书里举了1%牛奶的例子,就是通过喝点儿脱脂奶在习惯不大动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接下是指定目标,要预告说明方向和做事的原因,这有利于大家明确目标,书里的不错的例子是“杜绝干井”,无论有什么理由英国石油公司都不允许有干井存在,这大大降低了成本。
激励大象的意思是鼓动脑中感性的部分,这部分的好处是人类美好感情都源自于此,问题是有时管不住自己。也是三步。先找到感觉,只是骑象人(理智)知道未必能改,大象必须找到感觉,书中例子是化疗后帮病人坚持用药的电子游戏;接下来是缩小改变幅度,消除恐惧。如果攀爬第一天就制定目标是登上喜马拉雅,那大部分都会放弃,先爬个家门口的小山就挺好;第三是影响他们,建立新的认同感,使大家都形成成长的心态,书中的例子是初中孩子提升数学成绩(其中有个表现不好的孩子满眼是泪,说:“原来我也可以不这么笨!”——让我印象非常深)。
营销路径指的是要形成正确的变革环境,让工作持续前进。先调整环境,因为环境影响着行为,书中例子是战场上很多士兵吸毒,回乡之后只有1%还有瘾;之后是培养习惯。设定行动触发扳机,利用检查清单,让习惯慢慢形成,同时设法鼓励习惯 ;第三步是召集同伴。在组织中利用行为的传染力,设法号召众人,很多酒保面先在自己面前的小费盒子里放点儿钱。想想为什么不给咖啡师钱?因为别人都没有给。
改变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变革。
另:感谢读书儿狼的既然让我有机会看到本书,如果不是她把本书音频放到网上,我是不会读这本书的。副标题“让改变轻松起来的9个方法”怎么看怎么像层次不高的励志读物。
案例

  《瞬变》读后感(三):普通人的行动力养成指南

改变有多难?
对于很多人来讲,改变是比忍受不改变带来的纠结、痛苦还要困难的事情,更何况随着改变而来的迷惘和阻碍。
你无法改变,是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改变。《瞬变》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关于改变,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方向不明;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筋疲力尽;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
书中通过三个要素,九个方法,告诉资源缺乏、作为普通的我们依然可以成功改变自我,养成行动力。
首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1
「改变的路径」
改变难以进行,是因为我们希望改变的理智思考和存在惰性的情感需求不一致。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说,人类的情感与理智,就如大象和骑象人,骑象人希望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但存在惰性的大象却喜欢原地打转。
正是因为情感和理智的不统一,才让我们很难做到“天人合一”,实现自己的目标。(关于“天人交战”参阅杨绛先生《走在人生边上》)。
每个人都是两面派,怎么说?
想想自己每天早上在起床不起床之间痛苦的挣扎,一方面想要早起吃个早饭,可另一方面又舍不得温暖的被窝?
我好想知道你是早起?还是继续睡觉?(我不会告诉你,我因为睡觉而错过动车的经历,嘘!)
很多时候,都会发生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理智上知道不应该吃这个蛋糕,可是抵挡不了诱惑?理智上知道不应该生气,可是情绪一上来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
在理智和情感这一次战斗中,为什么老是“情感”获胜呢?
因为,情感和本能(大象)好逸恶劳,反复不定,总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冰淇淋甜筒)而放弃长远的好处(苗条的身材)。
当然,情感掌管着爱、怜悯、同情、忠诚等诸多情感,让我们获得勇气,幸福感,这是“大象”的力量。
理智(骑象人)则擅长超越当下,深谋远虑,未雨绸缪,帮助我们实现改变。
可是骑象人往往过度分析、过度小心,容易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说到这,我想起了我曾经为了准备一门考试,在网上查了三天复习方法,却没有开始复习的经历,汗!)。
大象和骑象人各有优缺点,所以,改变的原则是“扬长避短”。
改变的正确姿势是:骑象人制定目标,指明方向;大象提供能量和动力;再为前行的大道扫清障碍。
如此,改变会自然且顺利的发生。
2
「三个步骤让骑象人不再迷茫」
让骑象人不再迷茫的方法是找到亮点,制定第一准则,指明目标。
01 找到亮点
大家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所谓的榜样,就是这里的“亮点”。
我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可是直到我看到了高小琴,那种优雅的谈吐,女学者的气质,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于是,看完《人民的名义》大结局之后,我又回到第12集,重新看了第12集高小琴去接侯亮平的那场戏。
高小琴在检察院门口,看到侯亮平出来,立刻微笑,迎上去,问候:
“侯局长。侯局长,您好,我是山水庄园的高小琴,祁厅长派我来接您的。”
我可不想简单草率的用“礼仪得体,言谈举止合适”来形容了事。
我发现,高小琴的声音柔美自然,语调也会跟随具体的谈话内容而转换,交谈时言简意赅,既表明自己的态度,又尊重对方,更周全在场所有人(见程度去见祁同伟那场戏)。
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高小琴是受过严格的训练,从说话到举止,几句话甚至都会练习一整天。
看到这里,我长舒了一口气,原来自己没有训练过,怪不得呢?不过,现在开始还不晚呢。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说,他到了大学,发现班长王强每个月都会买很多书,于是他也跟着买书,班长买什么,他就买什么?还厚着脸皮说:班长就是应该帮助落后同学。
这里,高小琴、班长王强都是亮点,而我们要改变,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找到他们。
所以,如果你在公司发现自己的项目难以开展,你可以去找一位项目做得好的项目经理,看他是怎么沟通,怎么汇报,怎么协调的?
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你也许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去和成绩好的小伙伴谈一谈他是怎么学习的?当然,如果你是父母,为了帮助自己的宝贝,你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厉害的人是怎么学习的(推荐《学习之道》这本书)。
这种方法为什么有效?
作者提出,人习惯于负面问题和情绪,我们总是习惯于思考:“哪里出问题了?”“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而当你开始聚焦亮点,你就会发现,你的注意力转移了,你会更关注:“怎么做才有用?”“怎样才能多做一些?”
了解你的骑象人是习惯“未雨绸缪”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风险,可是在改变时,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寻找对策。
当然,你要确保你的亮点是真的亮点哦!
如果你不能确定他是真的亮点,你可以找一个很多人都觉得厉害的亮点。
02 制定关键举措
还记得我们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原因之一——选择太多吗?
同样,面对无处不在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切实可行的办法。
制定关键举措就是在你无法选择的时候,帮助你做出选择,并付诸行动。
在这里引入一个特别时髦的词汇“自动驾驶”,这里当然不是指车和飞机的自动驾驶,而是形容人缺乏自我觉知,凭本能和习惯“驾驶”自己身体和思想的状态。
你知道,你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吗?
举个栗子
如果你有一个下午的时间,你会用来看场电影?看一本书?约人打球?打一圈麻将?拜访一个厉害的人?复习即将参加的考试?陪女友逛街?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如果是一个机器人,如果主人不确定一个选项,可能会死机。
可是人在面临各种选择,无法做出任何决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这样度过一个下午:
你心里很清楚,考试的时间快到了,可是,感觉自己挺累了,好想出去打麻将,约不到人?怎么玩呢?看会儿电视吧!看了半天没有好的,玩一下手机,不知不觉,下午的时间用完了。
这里面的逻辑是,当选择太多却指向不明,会让骑象人疲惫不堪,在不能做出决定的时候,骑象人只能走老路——现状就是最熟悉的老路(老路就是你选择看电视、玩手机)。
事实是,你平时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看电视,玩手机,你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自然而然的在面对那么多选择的时候选择了不在备选项之列的选项。
尽管如此,改变仍然是可以发生的,只要我们把模糊不清转变为具体实在的行为。
所以,你需要的是一个关键举措。
你应该定下:准备考试在这段时间是最高优先级。
当你定下这样的关键举措,你在面对那样一个下午,你可以放下手机,拒绝麻友的邀约,给女友解释通过考试会增加收入。
这样,你就不会陷入自动驾驶状态了。
关键的举措是行为规范、行为指导,你可以让你开始行动的指南。
比如,你如果要学习批判性思维,就必须问自己“论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是如何论证的?假设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是行动指南。
我知道了批判性思维指南,我不会再因为这本书太难而选择拿起手机,因为无论如何,我已经有了很多问题,我要去找答案。更何况,我还知道怎么做。
03 指明目标
大家都习惯在新年伊始给自己树立目标:
升职、加薪、减肥、健身、阅读等等。
可是在除夕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自己真正实现了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目标很重要,可是关于改变,我们更希望知道的是:
什么样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怎么建立目标?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提前知道好的目标和不好的目标分别有什么特点。
好的目标,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指明方向;二是鼓舞士气。
明确的目标具有五大特点(SMART):明确、可衡量、可实施、有相关性、即时。可以给骑象人指明去处,并直指情感,同时,具体明确,以至面对诱惑的时候,没有机会回避和早退。
反之,不好的目标则是:大而无当,毫不精确,含糊不清,离题万里。类似于:我要让自己快乐的过好每一天;我要认真勤奋的对待我的工作;我要追求更健康的生活。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在面对不好的目标时,我们太容易:自我合理化。
当大象被超市货架的薯片吸引时,你的骑象人已经开始找借口了。“反正也不常吃”,“就吃这一次”,你看,是不是减肥就这样失败了啊。
所以,下一次制定目标的时候,你一定要看自己的目标是否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
3
「三个方法让内心的大象听话」
如果你“道理都懂”,可还是觉得恐惧,无法改变的时候,有三个方法:找到感觉,缩小改变幅度,影响他人。
01 找到感觉
在《变革之心》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人们大多认为改变发生的顺序是:分析-思考-改变;殊不知,改变发生的唯一顺序是:看见-感觉-改变。
试想,如果你老婆在外面被人欺负,回到家中,特别委屈。这时,你去给老婆指出她做了那么多不对的地方。我估计你老婆会跟你大吵一架吧。
其实,这时候老婆面临的问题并不在知识,而在于情感。
她此刻只需要安慰和保护,你或许应该说:看我不出去打断他的腿。她或许该拉住你了,说算了算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改变的发生,不仅来自于理解,也来自于感觉。
那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改变呢?
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因为体质不好,在舞蹈训练室差点晕倒的经历实在太让人心悸,反而,跑步之后精力充沛的感觉却让我越来越爱上了这项运动。
晕倒的体验”让我坚持想要改善体质,却让我越来越害怕爵士舞这样剧烈的舞蹈动作,以至于在身体状况不是良好状态时根本没有勇气再去跳舞。
确实如此,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直面问题,然而,正面情绪却可以帮助我们“扩展和充实”整体的思维和行动,同时,激发我们改变的动力,进而充实我们的资源和技巧。
所以,在头脑知道的时候,必须实现感觉,才能改变。
02 缩小改变幅度
你一旦开始,改变已经发生。
当我看到文中这句话:鼓励人们采取行动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对方感觉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
我在那一瞬间觉得:这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当我们冒出打扫卫生这个念头,心里瞬间浮现整理衣服、擦洗家居、清洗地板,还有厨房油烟,冰箱里的过期食物,想起这么多事情,对于任何人,都很难再有动力去开始行动了。
如果,只是收拾一下书桌呢?工作间隙三分钟就搞定了;下班回家吃完晚饭,洗碗的时候顺便擦洗一下油烟机,大概也是十多分钟的事情。晚上收衣服的时候顺便在收拾一下换季的衣服,就当睡觉前准备了。
这么看来,收拾屋子、保持整洁似乎也不用大费周章咦。
同样,如果你打算通过一门考试,不是一开始就想到数十本的参考书籍,80分的通过目标,而是先尝试做几道题,了解一下情况,在利用某个周末采购书籍,每天做一点题,在书中查阅补漏知识点。
03 影响他人
影响他人的核心是:建立新认同感,灌输成长心态。我将其理解为:让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斯坦福大学詹姆斯·马奇(James March)称:
当人们面临选择时,倾向于依赖两种决策模式中的一种,这两种模式分别为:结果模式和认同模式。
结果模式假定我们每次做决定前,总会衡量成本和收益,做出能让满足感最大化的选择,这种办法注重理性和分析。
认同模式则关注:我是谁?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像我这样的人在这种状况下该怎么做?
人是社会性动物,会在一生中接纳各种认同(角色、身份),所以,认同也是影响人们决策方式的关键因素,违背认同的改变方案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那么,真正的难题在于:该怎样将你希望的目标塑造成事关认同的改变呢?
培养认同感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接受小的认同,也比较容易接受更具有挑战性的认同。
建立认同感相对容易,要改变长期保持效力,一个重要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成长型心态。
成长型心态指在进行改变的时候,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们自己和其他人一些基本的事实:我们大脑和能力都像是肌肉一样,通过练习都能够变得更加强壮起来。
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都遇到过类似于:“学习新知识,如何克服、转化强烈的畏难情绪的?”的问题。
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完美答案“不假设自己能够马上精通技术,同时预期自己会遇到瓶颈问题。”我理解为,“不假设”的意义在于“马上精通技术”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预期”的意义在于“自己会遇到瓶颈问题”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管你逃避、躲避、驱赶,它一直都在。
当新认同感带来的强烈期许与持之以恒的成长心态结合在一起,惊人的结果就会产生,这也是影响他人,让他人成长最有效的办法。
4
「三种途径营造路径」
当你动力充足,方法有效,改变仍然失败,你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营造路径,扫清道路障碍:调整环境、培养习惯、召集同伴。
01调整环境
看到这一节的时候,让我想到了湖南卫视的一个节目——《变形记》,当小孩的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他的一切似乎都开始改变了。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环境的因素。
当你希望自己或他人做出改变,你提供清晰的方向(骑象人),激发对方的动力和决心(大象),此外,你还可以仅仅把旅程变得更容易:
建造一段陡峭的斜坡;移走道路上的障碍物;四处插满旗帜。
对于我,为了让自己跑步得以坚持:
我先后采购了一套跑步的衣服和鞋子,以防止自己因为衣服洗了没干为借口而不跑;
睡觉之前,准备好跑步的一切装备,以防止自己因为赖床而放弃;
出门前会灌好一壶温度适宜的白开水,以防止自己中途因为口渴而早退。
因为调整了环境,跑步慢慢坚持了下来。
这个方法为什么有效?
它的依据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倾向——基本归因错误。
即我们总是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咎于对方的个人特质,而不是对方所处的环境.
妻子会埋怨丈夫总是那么固执,可是他往往忽视他的丈夫在工作的时候并不如此。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发现事情的真相,并把一切阻止改变发生的环境因素提前扼杀在摇篮里。
02 培养习惯
还记得在“制定关键举措”一节中提到的“自动驾驶”状态吗?想想,如果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让卓越的工作生活方式,变成一种习惯,让它处于“自动驾驶”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啊。
不得不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蠢笨的人越来越蠢笨了”。
所以,如何强化良好的习惯呢?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行动触发扳机”,即设定触发改变发生的行为。这样能够强烈激励人们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同时,预设决定,有效节约了骑象人用于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行动触发扳机还可以“避免目标受到各类诱惑、坏习惯和其他目标的干扰”。
以我为例,我喜欢晨跑,就是因为,一起床,就出门。我一起床,就扣下了扳机,不用做决定,就开始了。完全避免了如果晚上跑步需要决定几点吃饭,在哪里跑人会比较少,跑完了又比较害怕等诸多问题。
那么,该如何培养有助于实现改变的习惯呢?
只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这个习惯必须能推动你的任务;第二,这个习惯实现起来必须相对容易。
如果你是领导者,你更应该思考的是:我该如何营造情境,激发出这些人好的一面。
03 召集同伴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从众效应。
这个概念被这本书的作者称为是全书最有力、最稳固的实证研究基础:你之所以做某事,是因为同伴都在做。
街边的吉他弹唱选手会先往自己的琴盒里塞点钱,综艺节目会安插“内应”负责在适当的时候大笑、鼓掌或泪流满面。
对于早起、跑步这类公认为正确的行为,召集同伴打卡互相监督是非常容易的。
可是,更难的改变是在其他人不认同改变时应该怎么办?
比如你希望某些人采取不同的行为,但他们拒绝改变。
从本质上来看,你是在试图改变价值观(或者思维习惯,对于组织来讲是文化),而这才是个人改变或组织成功变革的关键所在。
改变意味着新事物,和旧模式一定会产生抵触。
改变和旧模式一旦相互抵触,到底谁会胜出呢?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面对现实吧,新规定绝对抵不过旧模式。
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
让冲突自然的产生。冲突令人不快,但很有必要,因为这正是变革必经的蜕变阶段。
关于价值观、思维习惯和心理模式的改变隐含着着更多底层的原因,需要更多知识的支持,也会作为下一阶段阅读的主题。
作者在这个主题的最后提到:圣人和混蛋之间的界限,真的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如果营造出正确的路径让混蛋变成圣人,那么正确的路径也能化敌为友,将路人召集为同伴。
我理解为再马虎的人也有细心的时候,再粗暴的人也有温柔的一面,再邪恶的人也有羞耻的情况,所以,营造路径的意义在于让好的那一面发生。
看到这里,我再也不敢忽视同伴的影响力,我也知道为什么越厉害的家长会做越多的功课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5
「坚持改变」
一旦改变,便会自我强化。但想要改变得以持续,你还需要做到:
首先确定并且庆祝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这表示你已经指挥了骑象人,激励了大象,也营造了路径,但你还需要强化这样的正面行为。不管进步多小,都应该被认可,被奖励。如果你是老板或者组织的领导,请别太吝啬给出表扬。
其次,需要对终点有清晰的认识,还必须能够熟练地找出值得强化的亮点行为。
据于此,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领导一定是循序渐进的给下属设置目标,并协助完成,最终实现进步,相反,如果给下属设置一个巨大的目标,只会给他带来一系列深深的挫败感,进而引发不安全感、恐惧感,最后的结果要么是放弃工作,要么是放弃自己。
再次,改变不在于大小,在于遵循一套模式。
这个模式里有正确的方向、足够的动力,以及有利的环境。骑象人、大象和路径齐心合力,共同支持改变。
总结一下,成功改变的三个要素:
1 三个步骤让骑象人不再迷茫:找到亮点、制定关键举措、指明目标;
2 三个方法让内心的大象听话:找到感觉、缩小改变幅度、影响他人;
3 三个途径营造路径:调整环境、培养习惯、召集同伴。
同名公众号:灿若夏花写的
欢迎关注。

  《瞬变》读后感(四):改变让世界更美好(余仲泉)

    如同《影响力》一样,这是一本能帮助你去进行改变的书。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判断,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中,一直有两个彼此之间独立的系统在运行,首先是我们称为情绪化的一面,这个是人 类的本能,它能感知痛苦与压力,其次是理性化的一面,它也被称为是反思性系统,它是你用来考虑、分析并且展望未来的组成部分。维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也是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书名为《象与骑象人》中将我们人身上情绪的、感觉的一面称为“大象”,而将我们身上理性的、意志的一面称为“ 骑象人”,看起来好像是骑象人控制着大象,但这种控制是不稳定的,一旦大象不听使唤,骑象人将无可奈何。所以如果想要发生改变,就必须借助大象和骑象人 的力量,由骑象人提供计划和方向,由大象提供驱动力,两者具备,才能发挥巨大的改变力量。
    本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给骑象人提供方向:很多事情表面上看是顽固不化,无法改变,实际上是缺乏清晰的目标导致的结果,因此首先要提供一个清晰无误的方向。
2、让大象动起来:表面上看是懒散,实际上是因为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意志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详情可参读《自控力》一书),骑象人不可能强迫大象去完成他 的目标,因此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头脑中的大象参与进来,目标不仅是骑象人的目标,而是象与骑象人的目标。
3、形成具体的路径。很多看上去是人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外界的问题。我们把外界的环境(包括周围的环境)称为“路径”。我们做事情都有路径依赖,比如你下 班常走的那条路,刷牙时常有的那只手等等,都是典型的路径依赖。而当我们能够形成新的路径时,不管骑象人和大象的情形,改变也更容易发生。
这三点在具体改变中的应用是:
1、给骑象人指出方向:1)、寻找成功的案例,那些人是愿意响应改变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2)、勾勒关键的步骤,通过与愿意响应改变的人沟通,找出能够顺 利推进改变发生的关键步骤,并强化它。
2、让大象动起来:1)、引起共鸣,通过一些事情(如开会、讨论)等多种方式因为情感的共鸣。
3、构建环境:1)、简化过程,减少改变需要的步骤和阻力;2)、发动群众,越多的群众响应,不改变着承受的群体压力越大,改变也就更容易发生。

  《瞬变》读后感(五):想要克服心理惯性,需要研究心理力学

主宰人类行为的两个要素:象(情感)与骑象人(逻辑)
要促成改变,要给方向+给动力,方向要有远(愿景)有近(下一步怎么做,细化、定量),给动力的方法是增强自身的意愿和力量(感官刺激、构建认同、先盖两个章)和削弱对手的体量(切分小任务小里程牌)。
为了改变找方向的例子:
找亮点(积极心理学也提到过贫民区小孩教育的案例),1)着眼于群体中达成目标的个体,从他们身上总结好的方法,再推广。从研究对象自身上找到方向的好思路,给了方向的同时还给出了参考样板(对大象的激励)。2)solution focus治疗的思路,从对象身上找方向,典型问题:之前什么时候感觉不错?假设一夜之间问题都解决了会有什么变化?
维持改变动力的例子:
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树立对失败的预期可以帮助克服改变的困难。提到了产品设计团队的U型心态曲线(同比“读博的五个阶段心态曲线”)。

  《瞬变》读后感(六):极简的方式变优秀

关注例外点——是好的那一些而不是差的那一些,因为我们常常会去关注短板而忽略掉了自身的优势。作者用的是越南妈妈喂养的案例。仅仅是找出那些在同等条件下却能将孩子喂养得好好的那些妈妈的做法,然后将这个做法在小范围内推广,在村内以小组集体做餐点的方式坚持了两周,这个当时让其形成了群体习惯,然后又由口碑推广,将范围扩大到了全越南,这个方法解决了越南政府诸多部门都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而且耗时两个月,经济成本几乎可忽略不计。
坚持,变成习惯。——首先得要有明确的目标,作者用了减肥、偿还债务、洗车、橄榄球队、投资分析师的案例。
一个适合的环境至关重要。一个环境会让人不自觉的去适应到那个环境中去,作者用了戒毒、减肥的案例

  《瞬变》读后感(七):转换观念,瞬间改变

我们的谚语中,一贯秉承这样的理念: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更加确信改变是需要渐进的,需要付出很多代价,至少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或许还有金钱以及其他东西。也因为如此,我们的潜意识中或许认为:改善自己的状况需要付出的东西非常非常多,远远超过自己能够承受的能力,因此,还是安于现状好了!手头这本《瞬变》,则意在告诉大家:
影响和阻碍我们改变的重要原因,或许不是我们的意志力不足,而是理智、情感、环境三个因素的不匹配导致的。当我们能够合理和安排和条理这三个因素时,很多东西都会瞬间改变!
适用人群和基本框架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知名的行为心理学家希思兄弟,他们在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更加具有可操作的建议。既然人类情感和理智,就像是大象和骑象人一样,前者喜欢原地踟蹰,后者则希望走向远方。那么我们牢固把握三个核心就可以:
指挥骑象人(理性认知)。让他有清晰的目标。
激励大象(情感冲动)。让他配合理性坚持不懈。
营造路径(改变情境)。让自己希望做的事情更容易发生。
这三个核心可以让自己瞬间改变吗?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总结是:虽然这本书并非魔法书,可以让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和之前相比较有更好的改善。单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深度阅读本书。
我们传统的风格往往基于命令-服从这样的架构,不管是在组织内还是家庭里面,更看重是服从。这也往往可以解释中国的家长为什么更加看重孩子的“听话”。而在组织内更经常听说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或者“理解要执行,不理解更要执行,并在执行中加深理解”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对于一些“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大人物”们,这套瞬变的方法基本上荒谬的近乎可笑——拍拍脑袋做决定,拍拍胸脯做保证,然后拍拍大腿交学费,最后拍拍屁股走人这才是常态,他们对于“改变”的态度往往是“不换思想就换人”。因为他们有这个资源和能力去直接去发号施令。而“瞬变”框架所适用的,则是针对资源相对并不充足的人们,他们手头没有足够多的权力和资源,既不能因为某个目标的推进顺利而给协作者升职加薪,更不能因为某个人的不配合而炒鱿鱼。这种情况下,进行“瞬变”式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如今的时代,即便是在组织内,除非军队,其他组织尤其是机关或者企业,令行禁止的机会越来越小,想要推进某些事情,采取瞬变的方式进行会更容易见效。
那么究竟什么是瞬变的方式呢?其实就是解决那种“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很多小伙伴在成长过程中被一个问题困住:
其实我也知道早起/阅读/健身/学习/写作/跑步很重要的,可真的做的时候,总是做不到!
通常人们归结原因为意志力不够坚定。其实,在作者看来,这是因为“认为重要”只是理智(骑象人)认识到了,情感(大象)并没有认识到,因此,难以驾驭。同时,因此想去的地方没有清晰的路径(情境),所以这样的事情往往被困住,难以改变。瞬变,就是从理智、情感、情境三个维度去解决问题,让自己更快更精准的走向改善之路。
骑象人策略
所谓骑象人,其实就是自己的理智。卡尼曼在他的名著《思考,快与慢》中,把它称之为“系统2”,人们对理智思考总是充满了正面的态度,比如思考,比如分析,比如规划未来蓝图。但是,这个所谓的骑象人也有他的弱点——它倾向于原地打转。所谓的理性思考,总是擅长分析,而且,容易过度分析以至于“分析瘫痪”。因此,对于骑象人来说,有明确清晰的方向是防止打转的一剂良方。
找到亮点。对于个人,组织甚至政府来说。不管是想要思考如何通过面试找到好工作,还是组织进行深化变革,抑或出台缓解城市拥堵的政策,分析自己的劣势往往成为让自己泄气或者辩解的借口,这种情况下,找亮点是改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是对个人来说,当自己被困住的时候,尝试找找自己的亮点,可以让自己不再有种“陷进去”出不来的感受。心理学中有一种短期焦点解决治疗方法,是专门从亮点着手,进行改变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
制定关键步骤。很多人的愿景非常美好,描述未来栩栩如生。甚至学生时代都已经可以描述自己退休后在自家海边别墅外的阳光下晒太阳盖得是什么牌子的羊毛毯子,然后如果我们想知道HOW TO的时候则就支离破碎,语不成句了。制定关键步骤或者举措,无需高瞻远瞩,只用立即就可以开始起来的行动。
指明目标。预先指明一个方向和原因可以大有助益。在描绘一个明确的终点时,可以有效的帮助“骑象人”在分析中避免迷失,骑象人容易专研资料、分析数据,试图找出漏洞,还喜欢争辩结论。这让我想起了《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纠结于购买XBOX还是PS4的经典视频!而指明方向驾驶为了让人们打破这个“僵局”。这里的方向,注意不要上切到一些概念化的词语上来,比如让明天变得更好,让我变得好看,大家更加团结一致等等,而是清晰明确,且有行动支撑。
激励大象
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如果心中的那头大象没有认同的话,可能即便是自己的理性,或者其他人磨碎了嘴皮子也无济于事。
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但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做到!
这种情况,往往是自己的大象,也就是情感因素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导致的。很多想法,之所以没法转化成行动,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感觉”。
作者强调的是:
问题的核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有关,行为改变大多诉诸人的情感面。因此必须引导人们看到问题或找到对策,不仅要提供想法,还要影响他人情感。
通常情况下,人们以为想要获得改变的顺序是:
分析-思考-改变
比如分析考研以后求职成功率增加30%,薪酬标准增加20%,思考自己当下考研的把握比较大,于是决定并缴费考研(改变)。
但事实上,这种分析工具的情境是“变量已知,假设极少,目的明确”。人生更多的事情都是变量巨大,不确定性极多,未来模糊不清。不管是求职就业,还是婚恋选择,甚至是减肥塑身,都是如此。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分析工具情况反而是:
看见-感觉-改变
让梦想看得见很重要,让改变看得清也很重要。反而是单纯的分析和思考的纠结毫无价值。正如骑象人拿着小竹竿抽打大象想让它沿着自己的目标前行,这种惩罚大象可不会“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后果往往会被大象一脚踩扁。我们应该进行的,是下面的框架:
找到感觉:我们需要战胜自己的“积极错觉”
缩小幅度:分解任务,小幅快跑,建立情感激励
影响他人:建立新的认同感,传输成长心态
自从我用了小米手环以后,发现喜欢每天微信运动中进行步数排名的朋友越来越多。以往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感觉每天步行几千步甚至上万步是不可能的事情。而现在,走上1万5千步根本就不可能在朋友圈里进前十名,每天小米运动还会提醒你有坚持完成了多少天,相当于多少个马拉松,消耗了多少脂肪,节约了多少升汽油等等。这样的“积小胜为大胜,用空间换取时间”就是很典型的激励大象的方法。
营造路径
荀子曾经说起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乃至组织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夜间开车的时候,有路灯指引,则可以让自己安心许多。 对于“瞬变”的概念,也是如此。作者给出了三个重要因素:
调整环境使之上手容易
培养习惯使之更加适应
召集同伴使之增强认同
转变观念,一切瞬间就会变得不同。

  《瞬变》读后感(八):着迷于改变

除了那些漂亮的废话,对于改变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书中一个例子对我的启发很大讲的是Jerry效力于救助儿童会,受越南政府委托解决改善当地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除了阅读报告研究得出的结论,什么卫生状况差,生活贫困,清洁饮用水缺乏,村民不重视补充营养外,Jerry利用亮点法,找到了那些家里有孩子,穷困潦倒但是身体健康的孩子家庭,最后发现这些妈妈一天给孩子喂四顿饭,并在田里捉鱼虾而且米饭里加了甘薯叶,一种下等食材,找到了问题还没有结束,紧接着成立烹饪小组,最后6个月时间,65%儿童营养问题得到改善

一、指挥骑象人

1.成功案例中找到亮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点燃改变的希望

2. 制定关键举措,方向不明确是改变的大敌人

3. 明确目标:终点明信片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告知大象人去往何处,晓示大象此行的价值

二、激励大象

1.找到感觉 书中特别棒的一例子,所有公司都希望软件工程师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反馈懒死修改代码,但有时候工程师很难理解,在某公司,工程师亲眼看到使用者如何挣扎着使用,便会产生同理心

2.缩小幅度,洗车点推出积分会员活动,集齐八个章就可以免费洗车一次,另一批用户,要求顾客集齐10个章,免费洗车一次,但是预先盖了两个章,结果,都是八个章但是事先给两个章那组34%达成目标,但是从零开始那组19%达成,就像微信读书,就会先让你读20%左右然后开始收费,所以感觉自己离目标近了便更愿意选择微信读书,当然了豆瓣读书,Kindle我也都用,毕竟书源不一样~硬伤

3.影响他人,当你把认同感与持之以恒的心态结合,就会有惊人的结果

三、营造路径

1. 调整环境,为了杜绝迟到,老师把测试习题放到开课前10分钟,如果迟到的就不得分

2.培养习惯,比如设定行动促发板机,比如送完孩子直接去健身房,每天充好第一杯咖啡就开始打电话

3. 召集同伴,达成共识,同伴压力,行为传染都能够说明同伴的力量是无穷的

4.坚持改变 ,Amy在研究驯兽师做法时候突然想了一个想法,可以用“渐进”方法训练老公,就像训练猴子的第一天,只要滑板放到笼子,猴子没有惊慌失措就会得到芒果,接下来,猴子触碰滑板,也会有芒果,坐在滑板,也有奖励,芒果,芒果,芒果数百堂训练后,猴子便会开心的玩儿滑板,肚子里塞满了芒果

  《瞬变》读后感(九):改变,如此简单

这本书是同事借给我的,他看完之后推荐的,我现在看完了也特变推荐。这是一本教人改变的书,英文名叫《Switch》,有理论有案例,有料有趣,每章读完都会感叹,原来改变如此简单。
本书的架构非常清晰,第一篇主要讲述关于改变你所不知道的三个部分,引入了后面的篇章要说的关于改变入手的三个部分。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需要指挥骑象人。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精疲力尽,需要激励你的大象。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改变环境, 营造路径,就能轻松实现。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逐个击破。
指挥骑象人:
找到亮点:改变比较难推进的时候,你需要从一些样本数据中找到成功案例,哪怕目前还是比较小基数的事情,将成功案例加以推广,复制这样的亮点,让亮点扩散,从而达到大幅度改变。书中举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解决越南某区域儿童发育不良的问题,找到了一位越南妈妈的成功案例加以分析和推广;问题学生Bobby从访谈中找到偶尔几次不调皮捣蛋的时候,分析原因,从而做出了一些细小的改变。
制定关键举措:无须高瞻远瞩,着眼于关键步骤,这点让我想到了20/80法则, 只要做对那20%的事,就能拉动改变,书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1%的牛奶的例子。看到这点时,脑海中想到了古典老师(前面大课提到的如何将20/80法则用到极致),李欣频老师提到的做对关键事,包括潇洒姐也是因为30岁那天写了一篇爆款文章才有了趁早,有了今天。对我自己的启发是,有的时候,不如慢点,想好,关键点是什么,如何执行,再出发。
指明目标:预先指明方向和原因大有益处。在目标设定方面,大多数人或者团队都会设定具体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即非黑即白的目标,但仅适用于担心自己的团队可能会消极应对,即稳定的环境有针对性的。但其实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能唤起情感共鸣的“终极明信片”方法,描绘愿景,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话柄。
激励大象:
找到感觉:大脑知道未必能改变,必须形成形象。文中的例子比较深刻的是手套展和五颜六色的服装样品。因为人们碰到的大多数改变,并不是那么清晰,未来还可能比较模糊。大象因为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抗拒改变,理性的分析论证则无法消除这股抗拒力量。这点上比如女性减肥,可能对于多少卡热量没什么概念,但我记得网上有两张图印象深刻,一张是1公斤脂肪和1公斤肌肉的对比图,一张是100卡的事物大概有多少,肉只有一点点,菠菜就有一大盘。
缩小改变幅度:分解步骤,消除大象的恐惧。这点其实包含了几个层次,感觉也是战拖的好方法,先迈出一小步,然后让滚雪球效应慢慢激励自己,这个地方好用的方法是可以不停的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同时,书中的关于洗车的先盖两个章的例子也是非常有启发性的,感到自己举例目标越来越近了,可以鼓励人们采取行动。
影响他人:建立认同模式,灌输成长心态。人们面对选择,依赖两种决策模式:结果模式和认同模式。认同模式的决策过程,是在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现在处于什么状况?像我这样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做。我们在一生中接纳各种认同,书中关于环保请愿书的例子表明,人们愿意培养新的认同感,只是认同感的培养要从小处开始。关于如何面对改变过程的失败,需要的是“成长心态”,不要指望目标一次完美,真正能够持续下去的改变,往往是前进散步后退两步。
营造路径:
调整环境:情境影响行为,设法改变行为。书中举的是亚马逊的一键下单的功能。我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是关于早起,每天晚上睡前把早起后的计划列好,要听的音乐选好,需要的书籍和键盘摆放好,这样不用在洗完脸后再来晃悠,反而觉得早上的时光特别有效率。
培养习惯:形成习惯不费力,要鼓励养成习惯。关于如何养成习惯,也是要先迈出第一步,这里有个比较好的工具是“行动触发扳机”,遇到特定的出发情境,扣下相应的动作扳机,可以提前给自己设定好任务和deadline。另一种方法是实用检查清单,比如我原来写晨间日记会给自己设定每天养成的小习惯:早起、阅读、背单词、运动等。
召集同伴:行为具有传染力,设法号召众人。这点比较简单,就是扩大影响力,利用从众心理的外部激励,比如现在的各种学习群,包括我们的读书群,还有一些每日打卡等,利用同伴的力量来督促自己改变,养成习惯。

  《瞬变》读后感(十):改变也可以被套路

今天和昨天没什么区别,明天和今天还差不多。你有没有过想改变自己或者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却感到无从下手。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改变也好、改革也罢,似乎都比维持现状要难。你想没想过,改变是否有套路可言。
美国有两个心理学家奇普•希思兄弟他们就找到了改变的套路。通过分析了大量实验,他们借用一组有趣的比喻:大象(情感)、骑象人(理智)、路径(环境),通过各要素变化提出三个操作性比较强的建议。
一、指挥骑象人(看似顽固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指挥大象之:找亮点
1990年,杰里.斯特宁被国际慈善组织派到越南去解决越南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但发现没钱、没人、没资源。并被要求半年之内做出成绩。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我们,我们要怎么去改变越南儿童营养不良这个问题,而且要人没人要钱没钱。在当时就有人建议他写份报告就回美国。告诉组织,越南需要先发展经济,然后发展教育,母亲们的素质提高了,孩子的营养问题才能解决。我感觉这个建议就像是周鸿祎的名言:这就是正确的废话。斯特宁没有这么做,他拿着尺子下了乡。经过测量,选出了家里又穷身体又健康的孩子们。然后去调研,发现这些孩子家里都吃四顿饭,妈妈会去稻田抓小鱼小虾给孩子吃,还把番薯叶的汁淋在饭上一起蒸。于是斯特宁在村里带着母亲们一起做饭,就用这几招。6个月后,当地65%的儿童营养问题得到改善,并持续下去20年。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叫做“寻找亮点”。骑象人经常会喜欢把焦点放在负面的问题上进行分析,得出一大堆不能成功的理由。这就是正确的废话。只有找到亮点,并且认真分析,才能为骑象人找到改变的正确方向。
指挥骑象人之:制定关键举措
美国的小镇和中国的村庄都有青年人流失的问题,小镇上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去大城市工作去了。其中美国一个小镇有一群高中生,他们自发想改变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怎么办呢。他们没有喊一些空洞的口号,他们发起了一个“把消费留在本地”的活动。号召大家都在自己的镇上消费,就能让小镇繁华起来。结果居民们广泛响应,一年内小镇内的消费增加了1560万美元,小镇越来越繁华了。如果简单地说“保护小镇”、“建设和谐小镇”这些口号,大家就不知道该做什么,骑象人会不知所措。因此,指示清晰明确,便能消除抗拒。
二、激励大象(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筋疲力尽)
激励大象之:找到感觉
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高管乔恩.斯特格纳,他感觉企业采买存在严重浪费。他就和董事会多次建议建立制度,规范企业采买。董事会可能也不太差钱,就和他说等一等再研究,一拖再拖。他也清楚改变现在的状况有困难,他为了说服董事会成员公司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特意收集了424种不同的工作手套,并且逐一标上采购价格。然后把这些手套堆在高管会议的办公桌上。高管们看到公司竟然会购买如此众多类型甚至同一类型不同价格的工作手套,立刻感到了浪费的严重性。于是决心开展节约行动。
为什么用一大堆白手套更容易说服人们去行动呢?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因为人们不是分析-思考-改变,而是看见-感觉-改变。试图用分析论证的办法来消除惰性和冷漠,无异于扔给溺水者一只灭火器,根本牛头不对马嘴。因为人们通常都有积极错觉,也就是自我评价过高的问题,所以在人们在没有感受到之前,是不愿意改变的。
三、营造路径(看似人的问题,实则情境问题)
营造路径之:调整环境
护士的给药差错率虽然不高,但却是致命的。专家发现,给药出错的最主要原因是护士在给药的时候常常会被医生和患者打扰。于是,为了减少给药差错率,医院发明了蓝色的工作背心,上面写着“给药中,勿打扰”。穿着这个背心的护士可以不和任何人说话。6个月内,给药出错率下降了47%。同样的例子还包括飞行员在飞行的起飞和着陆期间,只要飞机高度低于10000英尺,就要进入静默驾驶,严禁交谈任何与飞行无关的事情。
人员的改进看起来很困难,但环境的改善要容易得多。而且往往环境变化会带来人们行为习惯的显著变化。
人对一项事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喜欢。比如埃菲尔铁塔落成时,巴黎人对其恨之入骨。但是现在成为城市象征。这叫做单纯曝光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即使一开始不受欢迎乃至遭到排斥的陌生改变,最后都会随着人们日渐习惯而被接受和喜爱。在转变的起步阶段,惯性或许是一种难以克服的阻力,但只要过了某个转折点,惯性反而会从阻力变成动力。小改变也能滚成大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xxs/35521/


《【瞬变高达】《瞬变》读后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总结四篇

幼儿园世界无烟日活动总结四篇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
2024-04-23
学校护苗行动活动总结【5篇】

学校护苗行动活动总结【5篇】

总结,汉语词语,读音为zǒngjié,意思是总地归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护苗行动活动总结【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3
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三篇)

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三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书面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医院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范文(精选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4-23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总结汇编3篇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总结汇编3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总结汇编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4-23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教师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