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战争.文化|盐泽战争

发布时间:2020-03-28   来源:党团相关    
字号:

【www.jxscct.com--党团相关】

  人为什么要吃盐?在古人看来,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生命,但是人为什么非要吃这种白颜色的石头?到了近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采种解释:今天陆地上的所有动物都来自于海洋。大海造就了生命,也决定了生命的某些形态。查查通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盐.战争.文化|盐泽战争,供大家参考选择。

  盐.战争.文化|盐泽战争

  无论古今中外,盐都是一利,特殊的商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盐的世界将会变成怎样。   
      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吃盐的呢?近年来,某些古人类学家通过对人体遗传基因的研究认为,今天遍布世界各地的人类,其祖先都来自东非。这批人生活在离大海不远的森林和草原上。大约10万年前,随着当地人口的激增,其中一些人陆续离开故乡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的后代逐渐走出非洲,向欧洲和亚洲迁徙。迁往欧洲的一支顺着地中海沿岸进入南欧和西欧,最终向北欧、东欧推进。迁往亚洲的一支通过中东到达伊朗,然后再次分支,一支沿着波斯湾和印度洋海岸向东迁徙,到达今天的印度和缅甸,然后进入中国的南方。另一支从伊朗高原出发,顺着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后来又经过青海进入黄河流域。有意思的是,在这条路上,沿途分布着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巴里帅湖、青海湖等大大小小的盐湖达一百多个。

  人类为什么要顺着海边和盐湖迁徙呢?这可能与盐有关系。当时的人类尚处在“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在大迁徙途中,人类主要靠狩猎来获取食物,并主要在动物的血液中获敢盐分。而大型食草动物为了补允盐分,经常出现在海边或盐池附近。这样,人类就很容易在这里捕捉到猎物。

  一、人为什么要吃盐?

  人为什么要吃盐?在古人看来,吃饭、喝水是为了维持生命,但是人为什么非要吃这种白颜色的石头?到了近代,达尔文的进化论似乎提供了采种解释:今天陆地上的所有动物都来自于海洋。大海造就了生命,也决定了生命的某些形态。所以,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含有食盐,也就是氯化钠。动物的血液、汗液和其他体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几乎和海水一样。那么,氧化钠在人体中究竞起着怎样的作用?不仅人离不开盐,动物缺了盐也不行。所以,很多动物会主动去寻找盐,比如,牛和羊会经常去舔食阴暗墙角边的硝盐。草原上,马和骆驼会自动去寻找盐碱地。

  考古发现证明,早在5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利用海水制盐了,西周时山西运城的解池已经成为大规模的湖盐产地。据统计,在运城盐池周围200千米的范围内,史前文明达300多处。与人海相比,这里有着自然结晶而成的食盐,更加方便人们采集。

  中国最早的商人是盐商

  在中国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山西的晋商曾大放异彩,他们足迹遍及海内外,从事粮食、皮货、茶叶和金融等业务,积累了巨额财富。至今,他们的故事还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但是,有些问题一直是个谜:在北方,为什么只有山两人形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业群体――晋商?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想到遍布山西各地的优质煤炭。的确,山西的煤炭资源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但是,由于古代工业并不发达,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微乎其微。

  但是大自然似乎特别眷顾山西,它不但在黄土地下埋藏了黑色的金子,还特地在山西的西南角上镶嵌了一大块白色的金子,这就是运城出产的池盐。

  在古代,中国内陆出产盐的地方非常稀少。整个中原地区,几乎只有运城出产天然的食盐。今天,世界上少数产油国把石油当成战略资源,以此来控制世界的经济命脉。当时,运城的盐更是奇货可居,没有石汕人照样可以活下去,但是没有食盐却是万万不行的。运城的盐作为生活的必需品被贩运到中原各地。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每一个地方虽然出现了社会的分工,但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一般都可以在当地生产,唯有盐这种特殊的商品只能由其原产地贩运而来。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最初的贸易商品可能就是盐,最初的商人应该就是盐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最早的商人可能就是活跃在运城盐池附近的山西盐商。

  为盐而战的民族

  由于盐积累起了巨大的财富,因此它也引来了无数的掠夺者。人类曾经为了盐而发动过无数的战争,这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生活在中国三峡地区神秘的巴人就是一个为了盐而拼死征战的古代民族。

  在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农业生产条件更加优越,很早就有人类在此定居、繁衍,但是这里几乎没有天然的盐资源。要吃盐必须进入湖北以西、重庆以东的长江三峡地区,那里有天然流淌的盐泉。另外,成都平原和金沙江两岸也有零星的盐泉分布。在所有这些盐泉中,巫溪盐泉的出水量可能是最大的,也是最稳定的。一直以来,它吸引着方圆几百里的人们纷至沓来。所以,控制着盐泉的巴人享受到了盐带来的一切好处。

  从今天发掘出来的巴人墓葬中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男人几乎都是战士,就像古希腊时期的斯巴达人一样。由于铜资源相对缺乏等原因,巴人在作战时几乎不穿任何的铠甲,大量使用短剑,这与使用长剑的秦国军队不一样,但同古罗马军队很相似。使用短剑作战更加考验一个军人的胆量和作战能力,它要求巴人的战士勇猛地冲入敌阵,在与敌人贴身格斗时发挥短兵器的优势。所以,长期的战争使巴人变得极其勇猛善战。

  全盛时期的巴国就像今天中东地区的产油国一样,他们用丰富的盐资源对周边国家发挥着巨大影响。

  在巴国的西面,成都平原的地下虽然也有市富的盐资源,但是,成规模地开采盐卤资源,那是秦汉以后的事情。所以,生活在此的三星堆古人,以及后来的古蜀国,他们虽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要想吃盐,还得依赖巴人。

  巴国的南面是贵州的祟山峻岭,这里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西南夷。后来因“夜郎自大”而成为千古笑谈的古夜郎国就在这里。但是,贵州至今都没有发现盐资源,可以想象,当时的贵州先民只能拿山货与巴人交换盐巴。

  从巴国往东,是占据江汉平原的楚国,他们拥有大量的粮食,这正是巴人所需要的东西。有学者就认为,古代说交换东西,很可能就是来自于巴人和楚人的贸易,用楚国的大米换巴人的食盐。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巴人的辉煌开始退色。山于盐带来的巨额财富,这个因盐而兴起的民族变得不思进取。而过去经常与巴人一起四处攻伐的秦国和楚国,在分别经历商鞅和吴起的变法之后,他们再也不愿做巴人的“好邻居、好伙伴”,相反,他们开始对三峡众多的盐泉虎视眈眈。

  公元前377年,强盛的楚国开始进攻巴国,他们用了将近16年的时间逐步占领了巴人所有的盐泉,并攻下首都重庆,逼使巴人逃往川北阆中一带。公元前316年,另一个强劲对手秦军越过秦岭,首先灭掉蜀国,后来轻而易举地就将巴国灭亡。

  由此可见,在古代的某些时候,这些白色晶体一度是红色的。

  二、盐巴的来历

  巴人的“巴”字,据我们推测,很可能与“盐巴”的“巴”字有关。这是因为三峡地区的盐泉里面含有很多杂质,其中石膏的成分很多。在当时,巴人既不懂得要去除盐水里的杂质,也不知道如何去除。因此在食盐结晶的时候,盐水中的石膏也一起结晶。另外,像这种大火熬煮的简单工艺,也会将陶器底部的盐熬糊,像锅巴一样。所以,最后出来的食盐就会与板结性很强 的石膏紧紧地粘在一起。南方人把这种状态叫作“巴在一起”。今天汉语中的“巴结、锅巴”等词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巴人生产的盐就被西南地区的人们称为“盐巴”。

  改变地球的产业

  从秦国统一天下至今,三峡地区再也没有发生如此惨烈、为了争夺盐资源的战争。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统一之后,中国漫长海岸线上出产的海盐可以大量行销内地。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秦国派驻成都平原的太守李冰,想出了一个通过挖井来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

  成都的都江堰,是享誉世界的古代水利工程。主持设计和建造它的,是战国时期秦国镇守四川的行政长官李冰。作为水利工程专家,李冰因都江堰而名垂青史、蜚声世界。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学者型的官员还开创了一项伟大的事业,这就是用凿井的方式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盐卤资源。这一创举不仅改变了中国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格局,后来还引发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这项产业为全人类带来了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改变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秦国的首都咸阳地处关中平原,农业灌溉系统比较发达,所以秦国的很多官员精通水利工程,这本来并不奇怪,但是李冰为何又擅长盐卤矿脉的勘探呢?史学家们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查阅一下他的出生地,问题就有了答案。李冰出生在山西运城,那里不仅有中原地区唯一的大盐湖,地下也蕴藏着大量的盐卤资源。大约从三皇五帝时代起,当地就开始开采盐卤,因此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官僚,李冰对于家乡的特产和开采技术应该不会陌生。

  由于李冰的贡献,成都平原不仅变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长期缺盐的历史也由此改观。到了汉代,成都平原上陆续开凿了很多盐井,盐业成为支柱型产业,中国凿井煮盐的历史由此开创。

  到了汉代以后,四川的先民发明了通过打井寻找地下盐资源的方法,后来,这种打井技术日臻完善,居然由此而诞生了领先全球的钻井技术,并为后来的石油工业开了一代先河。这就是享誉世界的四川自贡井盐技术。

  盐文化美食

  如果时光倒流,让一位今天的美食家回到春秋时期参加一个贵族的宴会,估计他会洋相百出。在那种宴会上,几乎所有的肉食都没有放盐,当他到处找盐的时候肯定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因为根据当时的礼制,每一种肉食都配有不同的酱,客人必须按照规矩,吃什么肉沾什么酱,不能乱来,更不用找盐来沾着吃。所以,有经验的人只要看到餐桌上有什么酱,就知道今天能吃到哪些山珍海味。

  其实,古人的生活与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比如在盐的使用上,古人用它创造了极大的财富和文明,还创制出了很多风味独特的食品。

  北宋以前,中国的政治中心大多在长安和洛阳一带,这里主要食用山西运城盐湖里天然出产的池盐。池盐里含有芒硝等杂质,所以它的味道比较苦。在古代,曾经有一个汉字“�”,就是专门称呼这种苦盐的。但是,由于产量有限,池盐的价格也不低。

  当时味道最好的盐是青海和新疆等地出产的岩盐,它是古代海洋中的盐分结晶沉淀之后,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状态的食盐,可能成度更高、杂质更少。但是,它距离遥远,产量极少,所以一般只供给帝王享用。

  介于岩盐和池盐之间的是海盐。在春秋时期,由于海盐产量不太高,加上它距离长安和洛阳也很远、价格非常昂贵,一般只作为奢侈品出现在贵族的餐桌上,就像中世纪的欧洲贵族食用亚洲的黑胡椒一样十分珍贵、小心。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中原地区的贵族们主要食用运城的池盐。为了避免池盐中的苦味破坏食物的味道,同时也为了节约使用盐,古人很少把它直接放到食物中,而是用盐制作各种各样的酱,从而使得酱成为一种更好、更节约的用盐方式。另外,不同的酱还有不同的风味,所以,用不加盐的各种肉食沾五花八门的酱来吃,就成为了春秋时期、乃至于中国古代贵族们的一种讲究。

  古代酱的品种比现在多得多,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农业专著《齐民要术》所记载的酱的种类就包括豆酱、肉酱、鱼酱、麦酱、榆子酱、虾酱、鱼肠酱、芥子酱等。到了后来还曾经出现过用鱼皮乌贼制作的酱,以及在大唐的皇宫里盛极一时的葫芦酱。这些闻所未闻的品种令今天的美食家们大为感叹。

  三、为什么盐可以腌制食品,防止腐烂呢?

  盐有一个特点,当它附着在食物表面时,它会将食物表层细胞里的水分析出,使这些析出的水分成为浓度很高的盐水,接着,这些浓度很高的盐水继续将食物表层以下细胞里的水分析出,同样将它变成浓度很高的盐水。就这样,盐分一层层渗透下去,直到把食物腌透。在这个过程中,食物内一些细菌体内的水分也被析出变成盐水,而盐水也就是氯化钠溶液中的氟离子具有消毒作用,正是它把失去水分的细菌逐个杀死。这就起到了防止腐烂的作用。

  在中国,腌制食品起源于何时还不太清楚。但是咸鱼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史书记载,越国的著名大臣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之后,就辞去一切官职,带着漂亮的妻子――西施下海经商去了。据说这位商人很有眼光,他率先在北方开辟了人工养鱼、腌制咸鱼的事业,并把这些咸鱼出售到缺少盐的内地诸侯国。为此,范蠡成了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富翁。后来人们一说到谁富裕,就说他有“陶朱之富”,陶朱就是指范蠡。

  在古代,由于盐价高昂,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中国南方的普通家庭一般只在腊月里腌制肉类和咸鱼,这就是腊肉腊鱼。这种腌制食品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加上它一般只能在过年时才能吃到,所以在南方人的记忆里,腊肉腊鱼往往和童年里最美好的食物联系在一起,并影响了他们一辈子的口味和嗜好。

  盐.战争.文化|盐泽战争

  世界上许多民族或国家,因盐而引发的战争。胜利者因为控制了盐资源而使国家富强;失败者因为盐而受制于人,从而走向衰败,甚至灭亡。为了盐,人们大动干戈,争夺盐源的战争不断发生。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盐与战争的故事。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为争夺山西运城盐池,爆发了黄帝与炎帝逐鹿中原之战。获胜的黄帝将国都由河南新郑迁往运城,从此奠定了华夏基业。其后尧建都平阳(今临汾),舜建都蒲坂(今永济),禹建都安邑(今夏县)等,均在运城盐池附近。盐也是许多革命运动的导火索,法国大革命、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等等,都鱼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巴蜀之战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古代巫咸国、蜀国、巴国、秦国、楚国的关系,那么,盐无疑是最确切的答案。这五个国家曾经如此不遗余力地为盐奋斗,勾心斗角,乃至战争。

  远古传说中有个巫咸国,巫咸的本意为制盐工匠。据《山海经》载,巴国在巫咸国的西南处,是帮助巫咸国推销食盐的盐商,巴人凭借勇猛和智慧,几乎占有了三峡地区的所有盐业资源,举族贩盐,兴盛一时。久而久之,巴国成为食盐的垄断者,挑战巫咸国的地位,终于在春秋末年,无限国灭亡,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一时期,成都平原的蜀国、湘楚一带的楚国,也都开始向巴人购盐,他们并非害怕巴国的强大,二十怕失去宝贵的食盐,不得不对巴国俯首称臣。

  正当巴国人做着因盐兴盛的美梦,日益骄纵奢华之时,蜀郡太守李冰,带领蜀人凿井取盐。因蜀盐已经基本能自给,巴国失去了蜀国这一巨大市场,更为严重的是,位于北方的秦国贪图食盐之利,多次攻打巴国。内忧外患之下,巴国逐渐衰落,一处处相当规模的盐场落入蜀、秦、楚之手。公元前316年,秦王派大臣张仪,率秦军攻入成都,同年攻取巴国,巴国从此消亡。

  ☞玛雅文明的衰落

  拉丁美洲曾产生过高度发达的玛雅文明,其消亡令人扼腕叹息。玛雅人生产盐的史据,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000年。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利用太阳能蒸发生产海盐的历史至少与欧洲人同样悠久。

  16世纪初,玛雅人拥有和盐相关的庞大产业和广泛交易,贸易的范围不仅包括盐,还包括用盐加工的腌制品,如咸鱼、皮革等。但是,对盐资源的争夺也成为接连爆发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永无休止的战争最终导致了玛雅文明的衰落。

  ☞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1789年5月,停止了175年的法国三级会议重新召开。为了参加三级会议,法国每个城市都在准备陈情表。他们要求取消肉类、水果、面包等税赋,取消盐税,要求新闻自由。但是由于要求迟迟没有得到满足,最终这次会议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

  ☞美国战争中的盐

  在美国历史上的很多次战争中,盐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中,英军通过切断叛军盐的供应而削弱其战斗力。

  在英美战争(1812年~1815年)中,美国政府在无钱支付前线士兵的工资时也选择了用盐代替。

  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期间,北方军队通过控制南方的盐厂,而使南方食盐短缺,严重影响了南方的生活与部队的战斗力。

  ☞甘地的“食盐进军”

  “食盐进军”是使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

  1930年.印度殖民当局大幅度提高食盐的价格和税收,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在这种形式下,甘地毅然领导了“食盐进军”的斗争。

  这年3月的一天清晨,甘地带领80名信徒,来到一个修道院宣誓,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炎炎烈日下徒步,开始了“食盐进军”,他们要到遥远的海边去主演,迫使殖民当局让步。

  盐.战争.文化|盐泽战争

  类石油战——最早的食盐大战——黄帝大战蚩尤——解州盐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远古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涿鹿之战——黄帝大战蚩尤。

  《逸周书》说蚩尤是九黎之君,所谓九黎即九夷,属东夷集团。传说其有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端的厉害。

  古代说“九”也不是说正正好好九个,多是表达很多个的意思。可见蚩尤是由很多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嘛!

  东夷人发祥地在今山东苏北地区,这一地区史前时代属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分布区。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获得迅速发展,到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不仅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原始农业、家畜饲养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手工业部门也超过了中原,比如弓箭就是东夷人最先发明使用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夷”为神箭手象形文。

  “夷”字“从大从弓”也。

  又说“蚩尤作冶”、“以金作兵”,青铜器冶炼的技术高超,证明其武器装备也比较先进,起码打败了中原地区的炎帝,打得炎帝逃到黄帝那里去求救。

  他们日子过的不错,可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战争。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看到没有,是蚩尤先作兵伐黄帝,黄帝迎战在冀州之野。

  决战之地在“冀州”,据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史记地名考》考证,《史记》记载的所谓“冀州”者,乃上古地名,大体约在今天山西省南部运城地区解州市境内。

  葭明通自小愚钝,读书常常不能明所以,比如有一段时间每次读到黄帝大战蚩尤之涿鹿之战时,总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打仗,还想不通蚩尤为什么有能力组织得起大群人马跟着他去打仗,更想不通蚩尤以及他的铜头铁额手下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从沿海山东千里遥远的去山西运城打仗。

  天下那么大,人口那么点,猎物满地跑,一片又一片的野果森林,随便转转也有的饭吃呀!就是想种地了,放把火一烧也是良田啊!蚩尤他千里奔袭的从山东打到山西所谓何来?大平原的日子不如高原山区的日子好过?

  还有蚩尤的同盟战友们,一个个的全是小部落生活,四处游猎,哪里不可以就食?猎不到虎狼熊象,野雉走兔总跑不出手掌心吧!为啥就一定去和黄帝过不去呢?还要先打下炎帝的地盘,才可以找黄帝的麻烦。

  再说黄帝可比虎狼凶残,熊象凶猛呀!为什么呢?

  直到有一天闲翻沈括的《梦溪笔谈》之《解州盐泽》,忽然就理解了蚩尤为啥千里迢迢要去山西打仗了。

  因为本人深有体会呀!有一次家中没盐,又饥饿难耐还浑身乏力,就胡乱煮了两只鸡腿吃(那时候没有外卖),试图补充一下体力。

  唉,那个难吃呀!又长了一次学问,理解了味同嚼蜡、啮檗吞针这两个成语啥意思了。

  不得已,顶着大太阳拖着疲乏出门去买了盐。结果,就在一只鸡腿上撒了一捏子盐而已,那一天,真真长了不少学问,只一口咬下去,开始佩服古人制造成语之准确了,“鲜美多汁”简简单单四个字就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珍馐美味。

  两只鸡腿下肚,疲乏的身体也重新被唤醒了。惊觉!原来吃一顿美味饱饭竟如此美妙!

  为了珍馐美味!为了振奋疲乏的身体。

  我如果是蚩尤我也要千万里去抢盐,我不是蚩尤,我只是普通部落民也要跟着蚩尤千万里去弄一点盐,不然千辛万苦打死了虎豹熊象烤熟了又有什么用呢?嚼蜡烛吞松针吗?没有盐吃个鬼!

  没有盐,一顿吃一头大象无盐佐餐,也是食难下咽,浑身乏力呀!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

  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又其北有尧梢水,亦谓之巫咸河。大卤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盐。唯巫咸水入,则盐不复结,故人谓之“无咸河”,为盐泽之患。筑大堤以防之,甚于备寇盗。原其理,盖巫咸乃浊水,入卤中则淤淀卤脉,盐遂不成,非有他异也。

  翻译一下:

  解州盐池方圆一百二十里。久雨后,四面山上的水都流注到池里,但池水从未漫出过;天大旱时,也没有干涸过。卤水是红色的,集聚在版泉的下边,当地俗称为“蚩尤血”。唯独盐池中间有一眼泉水,却是淡水,有了这水,然后可以使盐卤结晶。另外,盐池北面有尧梢水,也叫做巫咸河。盐池的卤水,没有甘泉水渗和,就不能生成食盐。唯有巫咸水流入,盐卤就不再结晶,所以人们称它为“无咸河”,是盐池的祸患。人们修筑起大堤来防备它,其用心程度超过防备盗贼。推究它的道理,大概巫咸河水本是浊水,流入大卤中就会淤淀堵塞盐卤矿脉,便不能产盐了,没有其他特殊原因。

  现在思来,所谓蚩尤血者,大概率是当时在解州这个天然盐池周围一定战死了很多很多东夷人。成千上万长时间不知盐味的人看见了盐山在前,疯狂的上扑,流的血曾经把盐池染红,后世以讹传讹,流传成了蚩尤一人之血。

  蚩尤流血失败也很符合逻辑!山西地盘本来是黄帝的大本营,黄帝控制着食盐,食盐制裁肯定被用作了战争手段,食盐禁运肯定也是不二之选了。

  起码有食盐吃的黄帝战士体能一定好过没有食盐吃的蚩尤战士吧!有大宗食盐在手的黄帝收买蚩尤的手下,瓦解蚩尤的部落联盟也是轻而易举的。

  黄帝大胜蚩尤很顺理成章。

  盐在今天的生活中毫不起眼,无足轻重,一家人两元钱买上一包,吃个一月半月的,于生活成本来说,基本可以忽落不计。

  过去可不是这样。在人类历史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从一开始,食盐就成了事关部落命运的战略物资。

  为了争夺食盐的产地和运输权力,无数人为之抛却了头颅,流尽了鲜血。食盐在古代乃至近代经济政治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和工业时代的石油相媲美。

  在古代社会,谁控制了食盐,谁就控制了财富分配权。

  在古代社会,谁控制了食盐产地,谁就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权力和影响力,一如现在控制中东的人。

  因为每个人总是要吃盐的,食盐又不可以春种秋收,产地又集中,再自足自给的人你也需要买上点食盐下饭,买食盐者的财富也就成了控制了食盐者的韭菜地,任由人家收割,毫无办法。

  蚩尤就是没有办法的人之一,不甘心当韭菜被收割而武装反抗,因为失败了还失去了话语权,被胜利者描绘成了不自量力,不服教化的反叛者。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就写到:“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蚩尤是东夷人,虽然距海不远,奈何其时还没有海水煮盐的生产能力,为了一口盐吃,不得已犯上作乱,败而成贼,也是天命了。

  黄帝那边呢,食盐在手号令天下。所谓“征师诸侯”也!天下诸侯,谁敢不服?不服者把你沾了盐,火烤了大伙分吃。

  古中国四大圣王,尧舜禹汤之商汤是商朝君主,汤和尧舜禹三个圣王时间顺序上隔了整个夏朝,说不到一起。

  整个远古时代,前三个圣王是连贯的,尧的都城平阳,舜的都城蒲坂,大禹的都城安邑距离解州盐池最远也没有超过150里地。

  这在人类文明早期是常见现象,美洲的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也有围绕盐井建立城市的历史。

  可以说,黄帝和蚩尤的战争是一场抢夺食盐控制权的战争,大概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抢夺食盐控制权的战争。

  这种争夺食盐霸权的战争一直是古代战争的主题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jxscct.com/fw/55009/


《盐.战争.文化|盐泽战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材料报告-集合4篇

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材料报告-集合4篇

对策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duì cè,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也指对付的办法或策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当前维稳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材料报告-集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4-03-28
巡察村委会存在问题材料报告(合集3篇)

巡察村委会存在问题材料报告(合集3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制定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着力”、“两责任一纪律”等新思路新举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巡察村委会存在问题材料报告(合集3篇),欢迎品鉴!
2024-03-28
2022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巡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材料报告 - 查查通作文网集合4篇

2022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巡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材料报告 - 查查通作文网集合4篇

《问题》是美国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于1939年11月创作的诗歌。在该诗中,爱默生表达了他对当时教会形式主义的不满,揭示了教会的种种弊端。同时,他提出了通过大自然、通过心灵直觉感受神灵存在的神性原则,并倡导一种内在化的宗教或称作灵魂的宗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巡察
2024-03-28
2022年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范文(通用5篇)

2022年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范文(通用5篇)

发声亮剑的意思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爱党爱国的典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反对美国涉疆发声亮剑材料报告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8
生活垃圾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四篇

生活垃圾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四篇

垃圾分类(Garbage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活垃圾志愿者活动总结锦集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3-28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查查通作文网 京ICP备16535803号